防控肺结核扫清认识误区研究论文_屈丽

防控肺结核扫清认识误区研究论文_屈丽

荣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自贡市,643100

在目前社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人员区域流动性越来越大,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逐渐加快,肺结核这一类疾病仍然属于人口增长过程中的多发疾病,引发的致死率较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对于肺结核患者而言,在患病期间,没有明显的临床特征,容易和其他相似疾病混淆,在诊断过程中出现误诊、漏诊的可能,使得对肺结核患者提供药物不及时,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期。那么,肺结核的认识误区都包括哪些方面呢?我们应当如何排除这些误区?

一、肺结核常见的“误区”

提起结核病,许多人对它的认知一般都来自于小说或者一些电视剧,像《三国演义》中吐血而死的周瑜,《红楼梦》中葬花的黛玉;还有古往今来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如鲁迅、契诃夫、雪莱等,这些人皆是患有肺结核致死,可显而见,肺结核离我们并不遥远。

肺结核是从古至今导致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大多数人认为,肺结核只会频发于老年患者当中,对中青年以及青少年儿童不会带来影响。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医院肺结核就诊的患者当中,老年群体所占的概率较小,大多数的患者为青少年患者,而且在这些患者当中死亡率占四分之一。

近几年生活中出现结核病的案例也越来越少,结核病的话题渐渐的被淡化,致使人们对肺结核防范意识减弱,认知观念有误,从而产生误判。如:咳嗽是患者出现感冒后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在出现咳嗽后,一般都把它当做常见的感冒进行治疗,或者会认为是由于外界物质刺激如吸烟、过敏等引起的,所以对出现的症状丝毫不在意,把肺结核当成普通的感冒来治疗,不仅不能发挥有效的治疗作用,还会错过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期。

在对具有肺结核嫌疑的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没有通过多次检验和审核,就对患者确诊。例如,就以PPD皮试为例,认为只要呈阳性,患者就一定患有肺结核。这种认知是错误的,使得PPD皮试为阳性的可能有4种,患者患过结核病;患者曾经感染过肺结核,但后期并未发病;患者接种过卡介苗;患者目前确实患有肺结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由于肺结核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部分人员认为,只要出现有肺结核的患者,就必须住院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传染给其他人员。肺结核主要是由空气进行传播的,对于结核病而言,有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的区别,传染性患者是由于肺部排菌,使得菌群在空气介质的作用下传染给其他人。在对患者实施治疗后,肺部细菌的活力也会减弱,传染的特性就会消失,所以,对于患有肺结核的患者而言,不一定会对周围人员进行传染。而且,如果患者的病情较轻,就可以在家进行口服药物治疗。

许多肺结核患者的家属为使得患者的治疗效率能够保障,大都建议医生为患者安排静脉注射治疗,认为静脉注射的疗效比其它方式治疗的效果更佳,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少,疗效更安全, 在治疗药物的选用上也会选用一些价格比较昂贵的药物,这种认知是错误的。 在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出现的一些肺结核症状会明显的消失,此时,患者就会认为疾病已经完全被治疗,于是就会停止用药,但是基于肺结核病菌的顽固性,一些敏感程度较低的病菌还会继续存活,病情还会持续发展。部分人员还认为只要对患者按疗程进行了治疗,患者就不会出现再次发病的可能,但有些肺结核患者按疗程治疗后体内还存在有一些休眠性病菌,一旦受到外界刺激,机体抵抗力下降,就会出现复发的可能。在肺结核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家属以及患者对肺结核这种疾病的认知不足,相关医疗工作的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工作没落实,从而使得患者以及家属对饮食方面也格外的关注,禁止患者食用鸡鸭鱼肉等食物,这种错误的认知会导致患者的营养不良,使患者治愈期延长、甚至迁延不愈。

二、防控以及排除肺结核的一些建议

对于连续咳嗽或者咳嗽时间较长的患者,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确保患者肺部的完好无损。如果经拍片后患者存有异常状况,医疗人员不能草率的下结论,还要通过进一步检查,如CT、各项化验等,对病情进行确诊。据调查数据显示,与静脉注射相比,对患者采取口服药物的治疗方式,经济有效,方便安全,能够达到治疗的要求。在标准的结核病治疗过程当中,在进行治疗时,优先让患者选择一线口服抗结核药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治疗药物,患者要完全遵照医嘱并坚持按疗程服药,以确保疾病的根治。在治疗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营养供给,以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在患者康复后,一定要有健康的生活习惯,适当加强锻炼,以提升机体免疫力,避免出现复发的可能。

论文作者:屈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防控肺结核扫清认识误区研究论文_屈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