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学习: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新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理论论文,移动式论文,新途径论文,有效性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13)23-0053-04
移动式学习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Wireless Andrew研究项目。此项目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移动学习研究项目,随后全球性的移动学习研究就此展开。[1]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会委员会对移动学习的定义为:移动学习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过利用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无线设备(如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来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以及教育、科技方面的信息交流。
一、庞大的大学生网络用户群使移动式学习成为趋势
随着云计算、网络多媒体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云计算环境为系统服务平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白板等应用终端的结合应用模式,已成为提供大规模、高质量、多元化学习服务的有效途径。国内外学者对移动式学习(M-learning)的关注日益密切,从移动学习理论到移动互联技术,从移动终端到移动平台,从学习资源到移动教学设计,其研究日趋成熟。[2]迅猛发展的技术和庞大的大学生用户群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变革的平台和基础。研究指出,当前大学生用手机上网的占84.7%。“90后”大学生每天上网平均时间为3.16小时,23%每天上网的时间超过5小时,42%为3~5小时,25%为1~2小时,只有10%低于1小时。从上网熟练程度看,93.6%表示上网技能“娴熟”。此外,89.6%的“90后”大学生以QQ和短信作为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其中76%全天24小时保持手机QQ在线,67.4%认为网络给生活带来了方便和乐趣,61%因为互联网而减少其他课外活动,42.1%认为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36.7%表示课余时间大多在网上度过,只有6.1%认为网络在生活中是可有可无的。[3]如此庞大的用户群,如此密集的上网时间和频率,移动式学习大有用武之地。
不难发现,基于技术的成熟和目标用户群的大范围覆盖,移动式学习——“Anyone、Anytime、Anywhere、Anystyle”已经扑面而来,或者可以说它已经存在。《中国青年报》2011年11月4日刊登的题为《移动学习在质疑声中悄然走红》的文章指出,最快从11月底开始,不论移动、联通还是电信用户,在北京的西单、王府井等七个地标区,用户将可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实现无线上网且无需支付任何费用。高校中也有先行者,如上海交通大学网络学院打造了一个移动教学平台,将高起专和专升本部分专业的学历教育课程的视频搬上了平台,并支持苹果、诺基亚、索爱、三星等多种手机品牌,包括IOS、S60、Windows Mobile在内的多个手机操作系统移动访问,学员可以根据手机型号和操作系统的需要,下载对应客户端播放软件。[6]
二、移动式学习延伸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
首先,移动式学习契合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移动式学习依托无线网络、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通过无线通信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PDA等)的网络服务,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表现出移动终端灵活便携性、学习内容零散性单元化、互动及时性、个体自主性的特点。它最大的优点是能够高效利用零散时间,如等候时间、坐地铁坐火车的时间等,实现学习的无缝链接。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学生拥有“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自主权。学习中没有教师或家长的监督,也没有旁人的干扰,自主决定什么时候学、在哪里学、学多少、跟谁讨论,自己建构学习单元,完善学习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一种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建构主义提倡的学习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它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讲授的主要内容,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式学习和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学习的发生取决于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因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其中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终极目标。”[5]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目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有着惊人的吻合。胡锦涛在2003年12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以人为本”,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启发其自觉性,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陶冶情操,铸造具有自主思想意识、道德行为的时代新人。因此,它充分地表现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关切,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仅仅是教育对象,学生不是容器而是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和选择能力的主体;必须贴近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实际,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必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6]移动式学习能更好地践行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其次,移动式学习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重要延伸。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主渠道。在现实生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灌输在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确实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05方案”实施以来,原来的7门课程压缩成了4门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这门课程包含了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造成课程信息量大、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知识跨度宽、整体性强。加上教学时数也随之锐减,学生不易掌握该课程,教师讲授也不容易。单纯依靠课堂上有限的学时很难让学生深入理解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而移动式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后更深入地学习和体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比如,在讲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宏观地介绍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思想脉络和逻辑体系等,但那毕竟是相隔遥远的过去,时空上的陌生很难激发学生的共鸣。为增强教育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后提供音频、视频或者比较感性的文本文件让学生学习,增进理解。比如,《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每集15分钟,时间长度正好做一个移动学习的单元,学生下载或者复制视频到某个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就能学习。视频里或激扬或舒缓的配乐、精美考究的画面,都很能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在主持人厚重的讲述中大学生更能感性地知道“羊吃人”是怎么回事,更能深刻体会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编年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提高显而易见。“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7]创新学习理念,采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是传播有效性的保障。有研究者指出,虽然98%的受访者没有听到过移动式学习这一概念,但70%的受访者却有过自发尝试使用手机进行学习的经历,在体验大学英语精读掌上宝后,97.15%的受访者认可并开始喜欢移动式学习。[8]
三、移动式学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支持移动学习的相关硬件和软件的准备。移动终端在大学生中已经拥有很大的覆盖面。虽然校级网络移动学习平台的建立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但国际上的发展证明这肯定是一个趋势。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进行了相关项目的立项和研究,如英国Ultrallab实验室的M-Learning、爱尔兰远程教育专家Desmond Keegan负责的From elarning to mlearning和欧盟资助的意大利Giorgio Da Bormida负责的MOBILearn等。在日本,移动学习已走在了世界的前端。日本网络大学是日本唯一一所仅通过互联网提供全部课程的大学,并已经开始向学习者提供可以在手机上学习的课程。[9]对这种趋势视若无睹是没有用的,除了迎头赶上,别无良策。
其次,移动式学习资源库的建立。这是一个回答给大学生看什么、读什么、听什么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很关键、很不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大量自主学习的资源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这里需要教师付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制作、搜集各种文本、音频、视频、图片、游戏和动画。文本、MP3及视频这些媒体形式最为喜闻乐见。材料主题既要覆盖历史和过去,更要关注当下,关注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必须融合学生的需求,不能仅仅停留于久远的马列原著诞生的时代,而是着力于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和贯通,注入新鲜的时代内容和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有的放矢地讲解,用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和富有穿透力的理论阐释现实问题。”[10]资源库里可以是教师自己制作的各类资料,也可以是各类书籍、影视作品、网络信息,还也可以是各类电视节目,如《焦点访谈》、《今日说法》、《新闻调查》、《凤凰大视野》、《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等,还有国家级、省级的精品课程网站、图书馆博物馆网站、各大高校的视频公开课等,甚至可以是国际开放的教育资源。最近几年风靡全球的著名大学视频公开课、可汗学院、TED视频日益成为信息时代学习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根据教学主题尽量丰富地提供学习资源,让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甚至文学艺术等方面立体地、多角度地理解每一个教学主题,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再次,移动式学习的反馈。尽管大学生有优越的学习条件,但他们未必会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因为与酣畅淋漓的游戏体验相比,学习总归是一件不太轻松的事情,所以对于一些自控力差的学生来说,适当的监管是必须的,并且反馈过程正是师生互动的良机,也是学生提升自己的良机,这需要教师的强大责任感来维持。随着移动式学习体系大范围的普及,“未来手机大学的移动教育将在一个新的移动学习体系下传输反馈教育信息及教学内容,因而传统教学课堂,重要学术报告,一般专业知识讲座,以及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等都可通过网络和手机,向学生群或特定学生群发送教学内容和教务信息。并与功能齐全的移动学习管理系统有机结合,支撑并监控管理体系,并使用情景教学、地点教学、个性化教学,以及多媒体、流媒体或PPT,实时信息和分布数据库等。其高度的连通性,其适应面的广泛性,其方便的灵活性,其地区的广域性,其喜爱手机的痴迷性,决定了手机大学移动教育对促进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化社会,塑造学习型国家将会起到不可的估量的作用”。[11]
最后,警惕科技依赖症的出现。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9)显示,我国18~23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15.6%)最高,大学生成为青少年网瘾的一大主力军。[12]他们沉迷于网络,沉醉在网上的呼风唤雨,忘却了现实世界的人和事,更重要的是逃离了现实世界的各种矛盾和纷争,其实造就了一颗颗孤独的沙粒。正如德国学者雅斯贝斯描述的高技术条件下人们“像沙粒一样被搅和在一起,他们都是一架机器的组成部分”,他们“对事物和人的爱减弱了,丧失了。在机器跟前的人只专注于直接的目标,无暇、也无兴趣去整个儿地思索生活”。[13]人们像弥漫在宇宙空间的一粒粒微尘,自由而离散,时聚时合。《新周刊》所载《喧嚣的孤独》写道:“众声喧嚣之中,我们却感觉越来越孤独了:每隔几分钟就要看一眼手机,不断刷新微博看好友在干些什么,邮件没有被立刻回复就感到沮丧不安……那些飘在风中的代码左右了我们的情绪,饭桌上,每个人都低头玩手机或平板电脑,话题也经常围绕着社交网站上正在发声的人和正在发生的事展开。”大学同学一场甚至会没有共同记忆,没有刻骨铭心的集体经验。显然这种人机交互过度的状态已经异化了大学生的生活,自然会对学习产生严重影响,移动式学习也许就会在网络的沉迷中迷失了方向。对手机网络的过度依赖可能导致大学生的学习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影响大学生系统知识体系的建构,出现学习浅层化的趋势。而从社会交往来看,大学生人机交往的频率远远大于与他人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大学生进入“读屏时代”,人机交互过度,高科技低情感,表现出面对现实问题的低能状态,以至于亲近如兄弟姐妹的室友关系都容易出问题,甚至出现伤人性命的惨剧。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插上了翅膀,但是这种翅膀却被套上了锁链。人类不能套着锁链飞翔。揭开锁链飞翔,正是人类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