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问题_环境经济论文

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问题_环境经济论文

论西北地区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北地区论文,持续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 要 本文根据区域持续发展研究的内容和西北地区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了该区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问题。

关键词 持续发展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能源、原材料工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该区又是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环境灾害多发的地区,资源开发、区域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对其生态环境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开展西北地区持续发展研究,不仅是西北地区区域发展中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持续发展研究走向实用化的理想样板之一。

1 持续发展研究

1.1 持续发展的产生与内涵

1972年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是人类对其生存环境认识的转折点,会议发出了反映时代危机感的呼声——“只有一个地球”,并通过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1980年联合国大会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地球持续发展”。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87年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系统地研究了持续发展问题,指出了以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迎接人类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挑战。1992年183个国家的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会集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该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反映了关于全球环境与发展合作的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推进了全球持续发展的战略进程〔1〕。 同时也把持续发展研究推向了高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关于持续发展的定义获得了当代绝大多数学者的公认。即“持续发展是即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然而对其内涵却存在着不同的解释。该定义包含三重涵义:第一,满足需要(尤其是要满足世界上贫困地区人民的基本需求),即持续发展首先要求实现长期稳定的和高质量的经济增长;第二,削弱限制,即持续发展主要面临着不可更新资源的数量、可更新资源的承载力和自然环境容量的限制;第三,平等分配,即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源分配问题,要求同代人和各代人之间实现资源的平等分配。持续发展要求不断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即在取得经济高效稳定增长的前提下,为后代创造长期发展的基础。

1.2 区域持续发展研究

区域是一个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耦合而成的多要素、多层次动态有机系统,区域系统也可以理解成人类生态学的人类生态系统和现代地理学中的地球表层系统(或人地系统),因此人类生态学、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理论是区域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协同论、控制论、突变论等是区域持续发展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只有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对区域系统有明晰的了解,也只有从方法论的角度研究区域系统才能找到解决区域问题的途径,实现区域持续发展。区域持续发展应当遵循区域性、整体性、效益和阈值原则,即区域持续发展研究要能抓住地域特点,从区域系统有机联系的整体性入手,充分利用系统各要素的潜力或能力,实现区域的社会、经济与生态之综合效益,这样区域发展研究就贯穿了持续发展的思想准则,有利于区域持续发展的实现。据此,区域持续发展研究应包括区域系统运行机制研究、区域持续发展评价研究、区域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对策研究、和执行体系的监测与控制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2. 西北地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2.1 干旱的气候和多发的灾害

干旱是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也是引发其它特征的根源,西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很少受西风带和东南季风的影响,形成了以干旱少雨、寒暑剧变,太阳辐射强的气候特征,干旱的气候条件使地表物质处于强物理风化与弱化学风化的作用下,形成了沙漠、戈壁广布的地表景观。土壤发育年幼、贫脊、植被稀少,水资源严重不足,因此人口稀少、内外联系不便、经济闭塞且落后成为西北地区的主要特征。大风、沙暴等灾害是人类生存的主要灾害,另外东南部季风边缘黄土高原地区的暴雨、洪涝以及由此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也是常见的自然灾害。

2.2. 贫脊土地和稀疏植被的不稳定性

西北干旱区荒漠和荒漠草原占绝对优势,类型简单,产量很小;在干旱的气候与稀疏的植被条件下,广泛发育着贫脊的土壤,并以有机质含量低、质地不良、水分缺乏为其主要特征。这种稀疏的植被和贫脊的土壤与风大沙多、变化剧烈的气候条件,使土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极差,利用稍有不当,极易出现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和植被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如西北地区沙漠化土地由50年代到70年代末的25年中共增加3.9 万km[2];干旱区灌溉农业的发展,已使新疆盐渍土面积从60年代到80年代增加了33.3万hm[2],河套平原从50年代到70年代增加了13.3万hm[2];过度放牧使新疆退化草场面积达80万hm[2],内蒙达213.3万hm[2]〔2~4〕。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了植物生产力,使农业、畜牧业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2.3 有限的水资源与恶化的水环境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及各种经济活动的基本资源。在西北干旱区无水即无农业,其它经济活动更是不能在缺乏水资源的地方发展。由于西北干旱区广大的内流区和无流区水资源的贫乏,经济发展主要集中于水资源丰富的绿洲和河流两岸。随着西北干旱区的发展,水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充分,有些地方甚至超过了允许利用的上限,导致水资源数量减少,河流萎缩、湖泊干涸等现象,如乌鲁木齐河上游水库的修建,使扇缘绿洲平原由原来的河、泉混灌变为井、库、泉混灌,进而导致下游干涸〔4〕。

2.4 丰富的矿产资源与落后的经济水平

西北地区兼有80%以上全国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其中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和镍、铂、钯、铑、锂等金属矿产,石油、云母、石棉等非金属矿产和钾盐等化学富集矿储量居全国首位,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但由于地域广阔、交通不便,生态环境恶劣等使资源开发能力相当有限,对区域发展没有起到很大作用。西北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解放以来尤其是在“一五”、“大跃进”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倾注了大量投资,但是这种投入主要集中在几个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其形成的现代产业又都属远辐射型生产部门,即原材料和产品匀与区外有关,与本地其它经济活动关系不大,而中心城市以外广大地区则相当落后,难以承接中心城市扩散的技术和产品,形成了上下分离的双重循环机制〔5〕,其结果既未有效地带动全地区的共同发展, 也未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在优势,使不少地区和城市的自我发展和积累能力很弱,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

3. 西北地区持续发展研究的内容

根据持续发展的思想准则和区域持续发展的研究内容,西北地区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演化区域发展机制研究

地表水缺乏、生物资源贫乏,土地资源广阔但生产力低下,地下矿产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组织松散等是西北地区的显著特征。而周边开放、欧亚大陆桥和国家建设重心的西移为区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将以资源开发为中心带动区域的全面发展。因此有关区域发展机制研究,在要素机制研究方面应着重探寻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的发展规律,重点研究水资源、土地资源、植物资源的可利用上限,围绕经济发展着重研究建设区环境容量,摸清制约区域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限制强度;在要素关系研究方面,应着重抓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机制研究,如经济发展对资源开发的需求,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以及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的机理研究,城镇建设与区域水资源利用研究等问题;在系统研究方面,由于西北地区多属于流域经济或绿洲经济,应从区域系统的角度研究由各要素组成的区域系统的内部关系,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在系统优化方面,从削弱要素限制上开发区域系统,力争在系统优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要素的作用;在相关区域系统研究方面,重视流域经济内上、中、下游的关系,在绿洲经济中重视绿洲与外围区的关系,防止环境及资源问题在异地出现,确保西北地区整体的持续发展。

3.2 重视区域持续发展规划研究

区域持续发展是全球持续发展的基础,区域持续发展规划应根据区域发展态势分析区域走向持续发展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并确定区域持续发展应该处理的关系、空间分布、时序安排和实施措施。根据西北地区国土规划工作开展速度、城镇发展水平和资源开发规模,把生态环境治理纳入国土规划、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规划中去。在规划的制定中应把科学性、实施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结合为一体,以资金、技术、政策、法规保证规划的实施。

3.3 开展区域发展监测、评价与调控制研究

区域持续发展规划的实施工作是异常复杂的,其实施首先要求广泛接受持续发展的思想准则;其次,持续发展规划会重新调整单纯发展经济思想支配下的利益分配;第三,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灾害冲击。这些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西北地区持续发展的进程,据此应选择敏感因子进行经常性监测和分析,定期开展区域持续发展评价,衡量规划的实施程度、并因地因时地进行规划实施的调控对策研究,以修正实施的途径与措施,逐步地把西北地区区域发展导入持续发展的轨道。

总之,西北地区是环境条件严酷、发展水平落后、系统稳定性较差的区域,通向持续发展的问题比较尖锐,在该地区实现区域持续发展的难度极大,进程也将相当曲折,根据上述思路开展西北地区持续发展研究也是极为粗浅的想法,因此,仅以此思想作为引玉之砖,旨在促进区域持续发展研究,实现区域及全球的发展。

收稿日期:95-11-30

ON THE BASIC PROBLEMS OF THE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UDY IN NORTHWEST CHINA

Ma Junjie

(Department of Urban and Resource Sciences,Northwest University,Xian,China)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hifting of the heart of economicconstruction westward in China,Northwest China will becomean important base of energy resources,exploitation andconstruction of raw materials in near future with its vastland and rich natural resources.I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however,is extremely weak,and the environmental hazardsoccour friquently here.The greater influences on

the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ll be

brought

about

by

theexploitation of resourc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a largescale. The basic problems of the regional sustainabledevelopment study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resent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y and the analyses of the existingcontradic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orthwest China.

Key word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orthwest China

标签:;  ;  ;  

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问题_环境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