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1]2003年在《古雅说与境界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国维在1907年发表的《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中提出“第一形式”和“第二形式”美学理论。这对全面理解王国维的文艺美学思想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人间词话》就是这一理论指导下的产物。本文从“古雅说”和“境界说”的内部联系入手,围绕“第二形式”学说,深入探讨以下几个问题:一,康德、叔本华、王国维美学观点之异同。王国维美学深受西方美学的影响,体现于思维方式上,也体现于早期的一些具体的观点上。但是,王国维的“古雅说”、“境界说”自有其独特的理论内涵,不可等同于康德、叔本华等人的西方美学。重视“第二形式”学说,可以全面的理解《人间词话》。二,《人间词话》的批评标准及批评实践。《词话》中运用了“第一形式”(意)和“第二形式”(言)两者相结合的美学批评。据此,艺术作品(诗词)有四种类型:意足语妙型:意足而语不妙型;语妙而意不足型;意语皆欠型。这使《词话》的批评呈现出清晰的层次感。叁,王国维的语言观。“语言观”主要见于《人间词话》中的“第二形式”批评。这一部分里,王国维提出了一系列语言文字表达方面的主张:作品中少用替代字,少用典故,力求真率,自然,反对堆砌,垒句,矫揉造作等文风。这些主张为后胡适所接续、发展,对“五四”白话文运动产生深远影响。四,王国维的文学史观念。《词话》中王国维提出他的“文学演进观”。文学“演进”,其内在动力是文学表达“形式”的变更。相比较而言,“第二形式”比“第一形式”更具文学史建构性功能。 以往的“境界说”研究侧重于“第一形式”研究,而对“第二形式”有所忽略,使王国维的语言观和文学史观理论意义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这是今后的王国维研究中应注意的话题。
李丽[2]2003年在《《人间词话》辨》文中研究表明本篇论文力图追随作者的心路历程,从王国维学术研究的根基层面,即哲学层面进入去探讨《人间词话》的本真意义及价值,整体而合理性合逻辑地解读、辨析和判断《人间词话》及其理论。 第一章是对《人间词话》创作目的的辨析。这一章从辨析《红楼梦评论》和《人间词话》的关系入手来辨析《人间词话》创作目的,论证《人间词话》是一部与传统文论精神相背、与传统词话不同的关于批评理论的着述。第二章是对六十四则《人间词话》(《国粹学报》稿)文本的意义解读。文本解读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第1则至第35则组成;呈现了审美鉴赏批评的前提条件。第二部分由第36至第64则组成,提出了审美鉴赏批评的具体尺度及最终标准。第叁章以逻辑推论与文本分析及对照相结合的方法,对《人间词话》及其呈现的审美鉴赏批评理论的本质意义作了论证性判断;旨在辨明:“境界”说、《人间词话》文本及其所呈现的批评理论的本真意义。 第四章是叁个图表。表1依年度列出王国维1898年至1909年间创作的诗词标题、学术论文题目以及年表所记录阅读书目;表2是表1的年度条目的数字统计;图1是表2的线状图式显示。这一章的目的,是希望使后两章溯源循流的讨论尽可能减少臆测性。第五章讨论的是词在《人间词话》写作中的作用。实际上,这一章是通过详细分析对比王国维诗与词创作的不同,显示王国维对词之所以美的体验,指出归根到底,是词的创作实践呼唤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第六章是理论的源流清理,旨在梳理清楚王国维《人间词话》所呈现的理论之根基是其哲学思想,他的理论思维方式是哲学的思辨方式。 通过对王国维《人间词话》重新解读以及对这个解读的论证,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以哲学思维方式写就的美学意义上的批评理论文本。文本通过审美经验的表述来呈现其审美鉴赏批评理论;理论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以境界说为核心的“境界、气象及其精神、情致四要素合一(四位一体)的审美前提条件论,一是以自然说为核心的审美鉴赏的具体尺度和最终的标准。对于诗词曲具体作品的批评来说的,假如这一具体作品不具备审美的前提条件就意味着这个作品无美可言,审美鉴赏将对其没有意义;当一个作品具备了这个审美的前提条件,即这一作品具有美的要素时,“不隔”“真性情”“自然”等审美的具体尺度以及“自然”这一审美的最高尺度将为审美主体提供衡量、判断诗词曲具体作品之品位高下的标准。“自然”作为艺术审美的终极标准适用于文学艺术批评的所有层面,包括文学发展史批评、作家批评以及作品批评,因为“自然”合乎美的天性。 这一理论外在的特点是它条理而又经验性的呈现了“理论批评”的理论,指出了批评的前提条件,提出了具体的批评尺度和最高的审美标准;内在的特点是它源于哲学思考的层面,它的概念以及概念的呈现方式、话语以及话语的表述方式建立于形而上的理性思考平台;正是这个内在的特点,使《人间词话》这一文本具有了较为和谐完美的理论形态及结构形态,使之无愧于现代美学诗学的开端。
秦惠娟[3]2009年在《民国时期词学理论新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词学家取资西方哲学思想与美学观念,运用现代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站在新的文化立场上去重新估定传统词学。无论是复古求新、中西化合,还是文学革命,共同引导着词学进入到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历史进程之中,从而完成了词学由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工作,也开启了词论建设的崭新局面。“集成”兼具“开放”的本体论,“燕乐”拼合“民间”的词源格局,“进化”取代“正变”的词史观念,以寄托和境界为精神命脉的批评论等集中展示了民国词论所化生萌动的新的价值观念和理论质素。民国词论这种“新变”和“过渡”所呈现出来的内涵和张力,标识了中国现代词论得以建立的必然性依据、可能到达的丰富性程度。在如何与社会之需要、时代之精神、文化之变革自觉联系在一起,处理好中西交融与民族性、古今转换与现代性等问题方面,民国一代学人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传统。文章主要分为叁个部分:引言、正文和余论。“引言”部分主要回顾民国时期词学发生现代转换的基本途径和具体表现,介绍相关学术史,说明研究目的和意义,交代文章的主体构架。正文是本文的论述中心,包括五章:第一章择取词论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四种本体论:李清照的“别是一家”说、张惠言的“意内言外”说、王国维的“要眇宜修”说、胡云翼的“词为艳科”说,来检讨民国时期“集成”兼具“开放”的词体观。第二章梳理民国学者对前人词源论进行的清算与考辨,分析何以会出现“燕乐”拼合“民间”的词源格局,并对区分词之“起源”与“确立”的作法进行述评。第叁章考察词史观从辨析词体正变到提倡革命进化的演变,审视进化论对正变观的扬弃与继承,剖析“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说的进步意义与绝对化倾向。第四章检核民国时期詹安泰、龙榆生、钱钟书等人对比兴寄托说在多种维度上的系统梳理与总结,重点从词的情志内涵方面阐释比兴寄托的四种取向,从艺术质性方面分析“词中比兴为高”的主要缘由,并结合具体批评实践来说明对比兴寄托说的挣脱与矫正情况。第五章厘清王国维境界说由哲学层面切入、从词学理论中溢出的生发过程,探讨其“新体系”、“新学语”中的理论呈现。在这一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民国时期对境界内涵与来源的辨析情况、对境界最上的接受程度和围绕“隔与不隔”、“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等话题展开的热烈探讨,以及对其进一步的充实与改造情况。“余论”则对民国时期词论新变情况的特点与成就略作申述,并通过考察传统词论在生存环境发生巨变时自身革新应变的功过得失,探讨其现代化转型对当下文论研究如何应对时代发展所可能具有的启示。
孙华娟[4]2009年在《古典主义的阶段性演进——王国维的古雅说、天才论及文体观》文中指出王国维的古雅说近年受到更多关注,但多着眼于它的形式主义方面或与境界说的联系,对它在王国维文学史观中的作用与地位还不够重视,而这一点是与其天才论和文体观相联系的。"古雅"是古典主义形式美,对创作者而言,它的意义一方面在于形式规范的习得,另一方面在于次杰作以及杰作中"陪衬"部分的产生;对欣赏者而言,意义在于对形式美要素的领悟及趣味的养成。文艺创作与欣赏中"古雅"的具备,可以归结到鉴赏力,但鉴赏力涵括较广,古雅说则能较好地解释中国文艺古典主义传统的特别发达,它与天才论、文体观一起构成王国维文学观的叁个支撑点,叁者相结合,可以大致说明古典主义向前发展的链式结构。
谢应光[5]2005年在《中国现代诗学发生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内的文论或诗学研究有这样几个现象:(1)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的多,研究现代西方诗学的多,但研究现代中国文论或诗学者少。这个现象背后暗含的观念是:中国现代没有多少自己的文论或诗学,不值得研究。(2)在今天所有的文论或诗学研究中,泛文论或泛诗学的研究多,分门类的专门研究少,中国现代诗歌理论的研究则更少。这是因为分门类研究更难深入,对诗这个门类来说,还有一些论者心怀疑虑。(3)文论研究,包括诗论研究,史的描述多,散点似的透视多,而对现代文论尤其是诗论生成研究少,专门的现代诗论的发生研究甚至没有。这与人们的成见和现代诗论缺乏有效梳理有关,情况比较复杂。(4)在目前现有的现代诗学研究中,有几种模式:一是龙泉明的描述似的“流变论”模式,二是陆耀东主编的“中国诗学丛书”中现代诗学部分的“理论构架”模式,叁是潘颂德的“诗学人物罗列”模式,四是吕进的“专题论”研究模式。五是王一川的“长时段型”的“现代性诗学”研究模式。六是王光明的“现代汉诗”研究模式。七是以孙玉石、蓝棣之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诗歌”研究模式。以上模式除王一川外均未以现代诗学的生成为研究对象,有所涉及也比较粗略或模糊。而王一川尚所进行的研究,一方面,它指的是现代的文学理论,不仅仅指诗歌;另一方面,一个最大的缺点是企图以现代性包容所有诗学问题(无视50—70年代的反现代性倾向,以主观愿望的判断代替事实和价值的判断),而且时间延至20世纪80年代。更为根本的是,他否定了20—40年代中国现代诗学的个性特征。(5)已有的诗学研究中概念的使用较为混乱(如文论、诗学、现代等概念往往要经过澄清才能使用)且少有体系(历时性的逻辑描述居多),对诗学的发生及其形成过程中的概念(尤其是核心概念)的演变缺乏梳理,诗学理论缺乏整体定位和范式意识。(6)研究方法一般比较单一,
参考文献:
[1]. 古雅说与境界说[D]. 徐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03
[2]. 《人间词话》辨[D]. 李丽. 暨南大学. 2003
[3]. 民国时期词学理论新变研究[D]. 秦惠娟. 中央民族大学. 2009
[4]. 古典主义的阶段性演进——王国维的古雅说、天才论及文体观[J]. 孙华娟. 文艺理论研究. 2009
[5]. 中国现代诗学发生论[D]. 谢应光. 四川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