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钢筋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原材料,也是影响建筑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钢筋质量检测试验已引起建筑施工单位的普遍关注。下面笔者就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检测试验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钢筋检测;检测试验;
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且建筑工程质量能否达标、施工安全能否得到保障都与钢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联系。由此在建筑工程中对钢筋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严格的检测就是为例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从钢筋的取样、刚进的性能、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的锈蚀程度进行多反面的检测。确保钢筋的质量,进而使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提高。
一、建筑工程用钢筋拉伸试验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和带肋两种。对钢筋做拉伸试验,能够知晓钢筋的相应参数指标。如断后伸长率、最大力总延伸率、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残余变形、弹性模量等。
1.试验环境及前期准备
在钢筋金属材料拉伸试验中,根据(GB/T28900-2012)和(GB/T228.1-2010)等相关标准的规定选取试验样品。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与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对钢筋做出厂检验检测,并随机抽样。对于从盘卷上取制的试样,在试验前应进行简单的弯曲矫直。针对检验中的重量偏差,保证试件切口平滑并且与长度方向垂直,确保长度大于等于500mm。钢筋试验应在 10℃~35℃的室温下进行。试验机的测力系统应定期进行校准,并且其精度应大于等于一级。
2.试验方法
根据(GB/T228.1-2010),先检查钢筋来样,如来样表面有显著横向刀磨痕或机械损伤、有明显淬火变形或裂纹以及肉眼可见的冶金缺陷,均不允许试验。满足来样要求后用游标卡尺测量钢筋直径,一边卡在横肋上,一边卡在内径上。在确定直径满足规定的偏差范围后,可采用其公称直径作为横截面积;若发现产品标准超出规定范围,则采用实测的钢筋横截面积。
3.标距测量器具的选择
钢筋的伸长性能是衡量钢筋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实际检测中通常用断后伸长率来表示钢筋塑性。断后伸长率是钢筋的伸长量与原始标距的比值,因此,选择标距测量仪器的恰当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伸长率检测值的准确性,尤其是对于处于合格边缘的样品。根据《钢筋拉伸试验方法》的11.1条的规定,检测钢筋伸长率的标距测量器具分辨力应优于0.1mm,并准确到±0.25mm。因此,在实际测量中,应尽可能选择精度较高的标距测量仪器,如游卡尺,以保证断后伸长率检测的准确性。
4.原始标距的标记
标记原始标距可采用钢直尺三分法、镀锌角钢法以及钢筋标距仪等方法。钢直尺三分法也被称为三等分或准三分法,是通过将钢直尺紧贴钢筋,再根据实际的钢筋标距长度,用打磨好的钢锯条在上面上轻划一条细横进行标记刻化,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原始标距的标记方法。钢直尺三分法标记精度较低,且钢锯条刻划易造成钢直尺的损伤,产生翘口或缺口,影响到测量的准确性[3]。镀锌角钢法在标记前通常需要在一钢角按照常遇标距开一系列的固定间距口,然后用钢锯条对标距进行刻划。镀锌角钢法同样存在标记精度不合规定的缺陷,其原因在于这种标记方法在用钢锯条刻划时,往往会因为角钢缺口偏大而朝槽口两侧倾斜,因此其標记的标距通常与游卡尺复测存在0.5mm左右的误差,不符合标距精度的要求。钢筋标距仪是一种精准度较高的标记仪器,标记结果相对准确,但对钢针口尖度、硬度及针杆的刚度要求较高,需配合游卡尺测量断后标距且需要根据使用频率进行定期更换,成本较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记录断后标距
根据《钢筋拉伸试验方法》的11.1条的规定,检测钢筋伸长率应:“准确到±0.25”,这里的“准确到”是指数据的具体程度,即允许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0.25~+0.25的误差,而不是精确到0.25cm。“精确到”是指在标准中规定的需要达到的精确值。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钢筋检测试验中,常用标距测量仪器的钢直尺精度为1mm、0.5mm,游卡尺的精度为0.02mm、0.01mm,这里的精度指真实值与测量结果之间的近似程度。由于钢筋检测试验中的原始记录能够再现检测的过程,因此,在使用标距测量仪器标记时,标距记录应准确到所用标尺的精度,如用精度0.01mm的游标卡尺测量后标距应记录到0.01mm。
二、钢筋再加工检测试验
钢筋的“再加工”主要指钢筋的焊接。钢筋在投入使用之前必须先进行焊接拉伸性能的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正式焊接与运用。因此,加强对钢筋焊接质量的检测对于确保钢筋质量,保障建设施工正常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钢筋焊接检测试验,主要包括钢筋气焊接头的检测以及钢筋焊接骨架与焊接网的检测。
1.钢筋气压焊接头的检测
气压焊接头的检测主要从性能与外观两方面进行检测。在对外观进行检测时,应保证钢筋气焊接头的轴线偏移小于钢筋直径的0.1倍,若进行焊接的钢筋直径不相同,通常以最小的钢筋直径计算轴线偏移度,在性能检测上,通常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规定,在每批钢筋中抽取一定数量的钢筋进行机械拉伸与弯曲度的检测试验,经检验合格后才可投入使用。
2.钢筋焊接骨架与焊接网的检测
钢筋焊接骨架与焊接网的检测首先应根据其具体性能,采用尺寸、直径与排好都具有一致性的样品分组进行抗剪的测试。此外,还应对冷轧带肋的钢筋进行拉伸度的检验,其标准为纵向拉伸度不小于300mm。若样本检测不达标,应在该批次钢筋中选取两倍于样品的试样进行重新检测,所有测试结果均符合标准,才能认定产量合格。
三、建筑工程用钢筋弯曲试验
在钢筋弯曲试验中,常见的弯曲试验有冷弯试验、先90°后20°的反向弯曲试验和反复弯曲试验。普通 HRB400 钢筋采用冷弯试验,HRB400E 钢筋采用反向弯曲试验,小规格的钢丝则采用反复弯曲试验。
1.冷弯试验
检查钢筋来样,根据来样选择好相应的弯曲压头直径和调节好两支锟间的距离(D+3a)±0.5a,试件放置于两个支点上,对焊接钢筋应使焊缝中心线与压头中心线相一致,然后将相应直径的压头在试样两个支点中间施加压力,使试样弯曲至规定的角度,试验应在平稳压力作用下缓慢施加试验力,速率大约在 60°/s。
2.反向弯曲试验
先正向弯曲90°,把经正向弯曲后的试样在100℃±10℃温度下保温不小于30min,经自然冷却后再反向弯曲 20°。两个弯曲角度均应在保持荷载时测量。当供方能保证钢筋经人工时效后的反向弯曲性能时,正向弯曲后的试样亦可在室温下直接进行反向弯曲。
3.反复弯曲试验
根据线材尺寸选择弯曲圆弧半径 r,弯曲圆弧顶部至拨杆底面的距离 L 以及拨杆孔径 d。使弯曲臂处于垂直位置,将试样由拨杆孔插入并夹紧其下端,使试样垂直于两弯曲圆柱轴线所在的平面,操作应平稳无冲击,弯曲速度每秒不超过一次。试样从起始位置向右(左)弯曲 90°后再返回至起始位置作为第一次弯曲,再从起始位置向左(右)弯曲 90°时试样再返回至起始位置作为第二次弯曲,依次连续反复弯曲,至试样折断为止。以折断前反复弯曲的次数作为最终弯曲次数。
参考文献:
[1]杨彭彭.浅析建筑工程中钢筋检测试验的关键环节[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8(9).
[2]石峰.对建筑工程钢筋检测试验中几个主要环节的探讨[J].科研,2017(2).
[3]姜涛.对建筑工程钢筋检测试验中几个主要环节的探讨[J].大陆桥视野,2018(18).
论文作者:彭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钢筋论文; 弯曲论文; 试样论文; 精度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标记论文; 直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