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前锋区电化教育馆 广安 638019)
【摘 要】: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 信息技术成为一座架设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信息技术作为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的重要的发展因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目前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来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和可能性,也随之带来了一些问题。深度了解信息技术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的好处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信息技术下的语文课堂的教学、研究、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情景,媒介,信息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也在迅猛发展,并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平共处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掌握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而教学资源的建设、组合,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现代信息技术多媒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特点,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为学生创设了广阔而自由的学习环境,拓展了语文教学时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正是利用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和声音等多种方式来显示教学信息的特点,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天空。它可以使语文学科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因此,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是为语文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应该说是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与建构,有利于知识的存储。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实物站台、液晶显示仪、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美好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品位语言文字,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如我在教《孔雀东南飞》这一课时,就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课前先让学生倾听音乐《梁祝》,优美哀婉的旋律激起学生情感波澜,为学习这篇课文奠定了一个总体的情感基调,接着,通过PPT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画面复述其内容,最后,请学生通读全文。这样多层次多方位的训练,让学生全面地体会本文。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
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所创设的意境是深远的。如何引导学生来学习古诗,感悟诗人语言之凝练,体会故事之神韵呢?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的整合解决了这个难题。如我在教学《赤壁赋》这首诗时,设计制作了能体现诗情的课件,并选取了一段古琴曲作背景音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上课初,先以一张配有诗文的电子幻灯片呈现教学内容,在具有古风古韵的音乐声中,教师诵读全诗。这激起了孩子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异常紧张而活泼。在理解诗意时,演示了课件,展示赤壁的奇丽风光,学生眼神中透露出异彩。对诗意的理解孑然于心。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增加学习信息量
语文教学如果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书本)等的信息,那么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源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对文本的学习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如我在教《报任安书》一课时,先布置学生上网查阅司马迁的生平经历和《史记》的有关知识,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然后,再组织学生学习课文,不仅增加了学习的信息量,而且对体会文本,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例如,我组织学生建立班级网站,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利用网站进行交流和沟通,同学们的作文可以在网站上发表。学生登录到这些网站后,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文章。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视野更开阔了,习作能力会有更大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也提高了。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的运用,带来的变革是前所未有的,实现二者有机整合,这将是21世纪我国语文学科发展的一个方向。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经之道。我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能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翱翔。
参考文献:
[1] 陈争京. 教育信息技术让高中语文课充满生机和情趣[J]. 青
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3(4):52-52.
[2] 王招平.浅议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天地,2012(5):61-62.
[3] 张笑.信息技术,让高中语文教学多姿多彩[J].考试周刊,2011
(61):45-45.
[4] 杨蕊. 信息技术活跃语文课堂[J]. 教育教学论坛,2012(21):
232-233.
[5] 黎霞,黎鸿.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模式探讨[J].中
小学电教,2009(4):53-55.
[6] 隋玉洁,张宝国. 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整合[J]. 现
代阅读(教育版),2013(4).
论文作者:梅玉萍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7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学科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论文; 高中论文; 信息量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7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