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强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增强主动探研意识,通过这样的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对于阅读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立足教材,发掘合作学习关键点
教学的开展需要以教材为重要的依据,在小学语文中,学生需要学习多种体裁的文章,不同的体裁,在教学方法上也有一些差异。例如诗歌类文章,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前搜集并了解诗歌背景,作者简介等信息,这对于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而对于散文类文章,重在让学生感悟其中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合作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课文学习完后,课后的一些练习题,要让学生积极探讨,实现对于课文的深入理解,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力[1]。面对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将课文内容表演出来,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内容。对此,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教材的整体编排思路以及单元教学目标,再具体到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二、明确合作阅读教学目标
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最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合作教学也不例外,要发挥良好的效果,务必先充分了解合作学习。在当前有很多教师在应用合作学习时并没有充分理解,只是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交流,看似课堂氛围融洽,学习情绪高涨,但是没有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学生一节课下来往往没有实际的收获。阅读是一种获取信息、感悟思想的活动,读一本好书,就是在于优秀的人对话,阅读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让学生与文本展开高质量的对话,提升学生的文本感悟力。合作阅读就是促进学生这一项能力的提升,将组内学生的结合在一起,大家都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交流探讨中,学生能获得更多的思想,看待问题也会更加全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教师在课堂上就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也要避免直接将文章的思想感情等告知学生,只让学生记忆,学习一些答题技巧,这样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采用合作阅读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教师需要多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三、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
学习质量的高低与学习环境有着重要的关联,要让合作学习能彰显价值,就需要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一方面,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与学生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能让师生之间的互动质量更高,对于合作学习的开展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或者表达的想法要及时进行解答,并肯定这种敢于思考的精神,这样才能不断激励学生更主动地思考,合作学习才能有更好的效果[2]。在学生都愿意主动思考的基础上,加上小组合作,学习氛围会更加浓烈,而且也会获得更多的知识。例如在古诗词学习中,对其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分析,探讨为何要用这一字或者词,起到了什么效果,能否换成其他字、词。只有让学生有了主动思考,敢于质疑的意识,这些问题才会出现,否则学生只会一味地遵照教材内容学习,这样的阅读学习难以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
四、教师做好引导
虽然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在学习中难免会出现思想抛锚等情况,若教师不加引导,很容易导致课堂失控,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教师主要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引导,第一,及时观察每一组学生的学习情况,若学生状态不佳,可及时提醒,确保其学习质量。第二,对于一些重难点问题要及时做好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更顺利地理解。尤其是在散文类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在阅读完之后往往只能分析较为表面的内容,文中蕴含的情感则需要深入挖掘,此时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问题将学生逐渐带入深入思考中。或者为学生创设出相应的情境,辅助学生理解,进而有效锻炼其阅读理解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项必备的关键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应用合作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更好地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在具体应用时应该注意立足教材,还要建立明确的目标,教师还要做好引导,助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杨.分析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新课程导学,2013(19):41.
[2]王利峰.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304-304.
论文作者:覃艳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3批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学生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这一论文; 课文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3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