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CT诊断体会论文_柏钢史卫健

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CT诊断体会论文_柏钢史卫健

柏钢史卫健

(荆门市中医医院(荆门市石化医院)放射科湖北荆门448000)

【摘要】目的:总结腮腺混合瘤及腺淋巴瘤的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2012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腮腺混合瘤和19例腺淋巴瘤的CT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16例混合瘤患者,均为单侧单发;平扫CT值平均值为25HU;7例增强扫描动脉期CT值上升平均16HU。19例腺淋巴瘤患者,1例双侧多发;平扫CT值平均值为38HU,10例增强扫描动脉期CT值上升30HU。结论:在腮腺发病率前两位的良性肿瘤的诊断中,CT平扫和增强扫描能够从病灶部位、形态、密度等方面提供鉴别诊断信息,结合病史和各自的流行病学特点,在术前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关键词】腮腺;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277-01

腮腺多形性腺瘤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常见的腮腺良性肿瘤,过去习惯称之为腮腺混合瘤,它来源于腮腺上皮组织,约占腮腺肿瘤的60~70%[1]。腺淋巴瘤过去习惯称之为乳头状淋巴囊腺瘤,在腮腺良性肿瘤发病率中占第二位[2]。除了临床触诊外,CT检查是常规而有效的形态学检查方法。我院1997年1月~2012年9月期间,共具有完整CT和病理资料的16例多形性腺瘤和19例腺淋巴管瘤病例,通过对这些病例CT影像表现的回顾分析,我们对二者的CT鉴别诊断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16例多形性腺瘤中,男5例,女11例,男女之比为1∶22;年龄27~52岁,平均45岁。19例腺淋巴瘤,男16例,女3例,男女之比为53∶1;年龄47~71岁,平均58岁。

12检查方法:先后使用过两种CT设备,即美国GE公司的Sytec Snergy及德国西门子公司的Emotion16全身螺旋CT扫描仪。常规平扫,部分病例平扫加增强扫描,层厚、层距均为5mm,多排CT扫描者多平面重建观察,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80~90ml,Medrad mark Ⅴplus或Medrad Stellant Ⅱ高压注射器以2~3ml/s流速经肘静脉团注动态双期扫描。

2结果

21病灶分布、大小及发生位置(象限):16例多形性腺瘤,左侧6例,右侧10例,均为单发,共16个病灶。腮腺腺淋巴瘤亦为单侧单发18例;双侧多发1例病灶,共19例、20个病灶。16例多形性腺瘤最大50×28mm,最小为15×17mm,平均为26×22mm。19例腺淋巴瘤最大30×24mm,最小为12×16mm,平均为21×18mm。全部36个病灶均发生在腮腺浅叶,本组未见腮腺深叶病灶。多形性腺瘤16例单发病灶中,1例发生在腮腺后下象限,其余在其他象限。19例20个腮腺腺淋巴瘤病灶中,17例18个病灶发生在腮腺后下象限,其余2例2个病灶在其他象限。

22平扫CT表现: 35例患者共36个病灶均表现为腮腺腺体内类圆形肿块。多形性腺瘤病灶的平扫CT值平均为25HU,边界清楚,2例边缘可见浅分叶,平扫内部出现低密度5例,呈不规则小片状模糊影。腺淋巴瘤病灶的平扫CT值约30HU,边界较清楚,未见分叶征,内部出现裂隙状低密度10个病灶,小囊状低密度3个病灶。

23增强扫描后强化表现: 16例多形性腺瘤患者中,7例平扫后做了增强扫描。19例腺淋巴瘤患者中,10例平扫后做了增强扫描。

参照腮腺肿块增强CT扫描强化程度分级标准[3]:Ⅰ级,0~10HU;Ⅱ级,11~20HU;Ⅲ级,21~30HU;Ⅳ级,31~40HU;V级,40HU以上,本组多形性腺瘤增强扫描病例中,4例强化较均匀,3例不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的病灶短径均在30mm以上,其低密度灶位于病灶中心,强化区边缘较模糊;所有强化区动脉期CT值较平扫上升平均为16HU,40~60秒延迟期CT值较平扫上升平均为19HU。本组腺淋巴瘤不均匀强化9例,其内低密度灶呈裂隙样或边缘清楚的小囊状,所有强化区动脉期CT值较平扫上升平均为30HU,40~60秒延迟期CT值较平扫上升平均为20HU。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讨论

腮腺多形性腺瘤(即腮腺混合瘤),作为最常见的腮腺良性肿瘤,以中年发病居多,但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发病稍多于男性。多以耳下触及无痛性肿块就诊,病程发展较慢,患者多无特殊不适。腮腺腺淋巴瘤又叫Warthin’s瘤,是仅次于混合瘤而居第二位的腮腺的良性肿瘤,好发于50~70岁,男性多见[4],占85%~95%。

正常腮腺组织脂肪含量较多,腮腺内肿块由于良好的密度对比很容易发现,CT检查在显示腮腺肿块的形态、范围大小和密度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多排螺旋CT应用以后,通过多平面重组图像可以更直观地显示病灶所在象限、边缘细节及周围关系。CT检查对于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鉴别无疑可提供很大的帮助。

腮腺的良性肿瘤CT表现有一些共同之处,可做为良恶性初步判断的依据,当然也是本文讨论的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共同之处:如边界清楚,小病灶密度均匀,大病灶内部可见低密度影,外形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增强后病灶边缘一般显示清楚,小病灶内部基本强化均匀。从分布来看,皆以浅叶居多。

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CT表现的鉴别,多从如下几方面考虑:

31从病灶在腮腺内的象限分布规律来鉴别。理论上讲,腮腺腺淋巴瘤起源于腮腺内淋巴结,是由其内异位起源的上皮及淋巴组织发生[5]。我们知道,人体淋巴结及淋巴管均是沿血管分布、与血管伴行的,腮腺内淋巴组织自然也不例外,腮腺的浅淋巴结组和深淋巴结组在腺体外,腺实质组淋巴结分布在腮腺浅叶后下方的血管神经旁,所以腺淋巴瘤的位置一般被描述为“腮腺浅叶的后下象限”。所以腮腺浅叶后下部的良性肿块一定要考虑到腺淋巴瘤的鉴别诊断。同样与病变起源相关,腺淋巴瘤具有多发性和双侧涎腺发病特点,本组病例样本较小,这一特征显示并不突出。

32从两者CT扫描的病灶内部密度存在的一些细微差别来观察、鉴别:两种病变的内部都可能出现低密度影,如果出现有低密度影,这正是我们可以通过仔细观察用来鉴别的途径。多形性腺瘤的低密度影是由于随着肿瘤的增大,病灶内部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坏死和囊变,这些出血坏死组织夹杂于黏液样组织和肌上皮组织之中,造成低密度影的边界相对不清、边缘相对不整。腺淋巴瘤的低密度影其病理基础是腺体分泌物淤滞,腺腔逐渐扩大并互相融合成囊,表现为裂隙样、囊腔样低密度。由此可见,二者病理基础的不同决定了内部低密度影的边界和CT值会有不同,腺淋巴瘤比多形性腺瘤内部的坏死灶CT值更低,边界更清楚。[6,7]

33从CT增强扫描的强化特点来鉴别:有文献报道,腺淋巴瘤CT扫描早期呈明显强化,延迟扫描强化减退,类似于“快进快退”特点[8,9]。前面讨论到,腺淋巴瘤起源于腮腺淋巴组织,病灶内含有淋巴间充质成分,淋巴间充质中血管结构是比较丰富的,这可以用来解释腺淋巴瘤增强的方式和程度。相比之下,多形性腺瘤强化程度一般轻到中度,延迟扫描持续强化时间较长。当病灶内有低密度灶时,增强扫描可将其形态和边界特征显示得比平扫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可以通过CT检查观察病灶部位(所在象限)、病灶内部密度(内部低密度影的形态和境界)、病灶动态增强扫描后强化程度、强化方式、强化边界等特点,再结合病史,并参考两种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做出相对准确的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郑麒蕃,吴奇光.口腔病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26

[2]Batsakis JG,El-Naggar AK.Warthin's tumor[J].Ann Otol Rhinol Laryngol,1990,99(2):588591

[3]李刚,李柏华,韩爱华,等.CT、MRI对腮腺Warthin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7):488490

[4]刘铁利,葛莹,盖立平,等.腮腺腺淋巴瘤的MSCT诊断[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2,34(4):355356

[5]沈山,张国志.腺淋巴瘤发病因素与机制研究的新进展(综述)[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2,12:226228

[6]李涌,迟长功,等.腮腺腺淋巴瘤的CT诊断[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0,1(5):282283

[7]王旭华,顾军,刘彦平,等.CT在诊断腮腺混合瘤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5):462463

[8]赵虹,王艳,张翠运,章作铨,等.腮腺肿瘤30例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1):77457746

[9]朱刚明,谭琦瑄,李扬彬,等.64层螺旋CT对腮腺Warthin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9(11):861864

论文作者:柏钢史卫健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3年10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9

标签:;  ;  ;  ;  ;  ;  ;  ;  

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CT诊断体会论文_柏钢史卫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