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达道桥咨询有限公司
1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
1.1 以人为本
由于风景园林在设计完成后主要为人类服务,所以为满足人们的观赏需要,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设计时,全面分析人们对于园林景观的实际需求,如应该选用哪种风格进行设计或是对园林景点的布置应采用哪种设计方案等。以人为本原则需要设计者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各种风俗习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植物配置,在配置中尽量选用一些具备地方特征的植物。
1.2以经济可行为准
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如何降低投资成本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就需要
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前,做好相关的调查工作,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开展设计工作,在植物配置时首选与当地环境相匹配、易成活的植物,可有效的控制投资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在不影响其观赏性的前提下,实现其经济目标。
1.3符合园林景观需求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要保证其整体上的美观,使其所有的景观都具备统一性,协调性。为体现出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合理,应保证各景观之间的过渡要自然,且在植物配置时更应注意植物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所以,为保证园林景点在各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色就要充分考虑整个园区的规划设计,选用适宜的植物配置,确保各景点之间相互呼应,一步一景,使整个园林具备较强的观赏性。
1.4满足生态目标
近年来,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并将这种理念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而风景园林的设计也不例外。在其规划设计过程中,也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可违背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并与当地的水体条件相结合,降低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2.1规划体系不完善
要想保证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与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就必须有完善的规划体系与之相配合,但是现阶段规划体系不完善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急需得到妥善的解决。这种情况的出现不全是由某种单一的原因造成的,而是由长时间积累的问题导致的,甚至有一部分地区自始至终都不能依据正确的路线来开展规划设计工作。首先,在这项工作的前期,设计人员并没有针对风景园林自身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并安排相应的工作,而是直接套用以往风景园林项目的设计模式,过度的抄袭和经验作业不利于风景园林设计效果提升。其次,由于规划体系不完善,也会造成后期工作的不连续,一旦出现设计变更等情况,不能及时处理,也会导致风景园林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2.2植物配置不合理
在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过程中,风景园林建设也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其设计效果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美观。虽然在风景园林建设前都会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但是植物配置不合理这个问题仍然存在,大大的影响了风景园林的观赏性。关于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时,只关注配置植物的外观美好,而忽视了季节变化对于植物的影响,导致植物的生命周期短,不能满足园林景观的需要,不仅降低了园林的观赏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资金的投入。(2)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过多的添加了设计人员自身的喜好,以致于植物配置不符合当地审美标准且环保性能差,不仅无法满足当地人的审美需求,也难以实现其环保目标,违反了环保型原则。
3提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植物配置的有效策略
3.1合理选择植物树种
根据当前国内城市现状,其主要特点在于人口数量逐渐增加,且近年来增加速度尤为明显,由此造成的热岛效应较为严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城市建设用地逐渐缩小的今天,为了容纳更多的人口,楼间距不断缩小,容积率不断提升,这种情况极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为解决这个问题,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工作中就应提高对植物选择的重视,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植物树种,使其适应当地的环境特点,在满足环保指标的同时,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此外,也要从植物的其他功能,如降低噪音污染等方面的效果进行考虑。
3.2植物搭配的规划设计要点
3.2.1植物之间的配置方法
观赏性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充分体现出各植物的形态美,就要巧妙利用各植物的外形特点优化配置方案,使风景园林的景致更加赏心悦目。(1)根据乔木与灌木的特点,将这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通过其合理配置,使树木之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不但更加吸引人,而且能够形成浓厚的艺术氛围。(2)对于园林中花和草的规划应科学,在设计时要以绿草来映衬五颜六色的花朵,保证其在色彩上的协调,提高其观赏效果。
3.2.2植物与自然环境的配置方法
因为植物可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所以风景园林也可在小范围内影响当地的气候,具备较大的生态效益。可见,在园林设计中也要充分把握植物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技巧。(1)要保证植物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不仅可实现其绿化功能,也可对其进行完美的造型。这就需要设计人员重视园林绿化性能,选择易生长,生命周期长的植物。(2)要保证其与园林地理环境相适应,确保植物的选择适合园林景观需要,使植物与园林更加和谐。
3.2.3植物与社会环境的配置方法
由于树木具备良好的环保效果,其对于社会环境具备较高的实用价值,因此必须加强其与社会环境的有效结合,提升其为人们服务的质量。与此同时,经过设计理念的创新,也可增加风景园林的文化内涵,增加其文化气息。当前阶段,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人们受教育的范围越来越广,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在这种状态下,风景园林设计也要与时俱进,在设计中将植物的内涵和特色与社会大环境相融合,贯彻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思想,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此外,通常情况下,风景园林的设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具备良好的文化传播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植物配置也要符合当地社会环境的需要,要保证与其和谐一致。
3.3全面展示美学效果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植物配置过程中,设计人员的工作应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比如自然条件的特点等,对园林设计工作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做好相应的评估工作,对其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且提出解决的办法,保证植物配置达到园林景观需求,将其美感全面的展示出来。
另外,为实现园林景观的优化设计以及植物的合理配置,其所选择植物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由此可见,设计人员应注重园林的整体设计,使各树种之间的分布更加和谐,更具艺术特色。同时,在设计中还应重视人文性和地域性的体现,科学运用美学的知识和理念,确保园林设计符合人们的审美特点,提升设计质量。最后,为使园林景观四季各有特色,设计人员就要不断提高其设计水平,合理配置植物,使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丰富其视觉效果。
结语:综上所述,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植物配置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坚守相关设计原则,综合分析设计要点,灵活搭配各种植物,以全局的角度进行设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颜繁宇.浅议当前风景园林的设计与施工[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7):15-17.
[2]杨甜甜.如何创建节能型风景园林施工技术[J].科技视界,2017(31):60-61.
[3]冯周亭.风景园林设计方法汇总探究[J].现代园艺,2017(24):172.
论文作者:徐乐瑶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植物论文; 风景园林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园林论文; 工作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