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_探究性学习论文

浅谈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实施过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浅谈论文,实施过程论文,探究性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探究性学习是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新的学习方式。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从而克服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弊端。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采用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实施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研读教材——问题设计(确立探究课题)——课题研究——交流评价。每一阶段又由若干个环节组成。

一、研读教材阶段

在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的研读材料阶段,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和学习过程的参与者,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自主研读、仔细探索,完成对教材内容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如高一《经济生活》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的教学,可用两节课指导学生自学,由学生自行找疑点、找难点、找关键,交流信息,培养质疑能力。教师从中点拨、概括,以教师的少讲来促使学生多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归纳整理课本的知识结构,并列出表格分析比较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债券和股票的异同,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的异同,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的区别等。通过对比掌握各个概念的特殊本质,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

在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的研读教材阶段,教师应考虑如何将学生的问题转化为课题,以及学生在课题研究中还需要补充哪些基础知识。如针对学生在“投资理财的选择”一课提出的问题集中在银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公民的储蓄存款和投资理财方面,可以简单介绍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将各种金融资产的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进行比较,并教给学生一些投资理财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拓宽教材知识视野,同时为学生的课题研究做好知识准备。

二、问题设计阶段

思想政治探究性学习的问题提出有两种途径:一是学生自己提出。在研读教材时,学生必然有一些概念搞不清楚,有些观点的意义弄不明白,甚至会对教材中的某些地方提出疑问。这些问题经过提炼上升,有的可能成为有价值的选题。二是教师通过特殊的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提出。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基本没有从“研究”的角度思考问题的经验,不会独立选择课题,所以在学生提出自己想法的同时,还需要教师从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关注的问题中提炼出一些合适的课题供学生选择。其具体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可采用两种方式:

以“疑”入境——设置悬疑,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在《银行与储蓄者》这一课的学习中,以新闻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为背景提出问题:近年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手段的运用,使利率成为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利率,对社会经济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银行升息之后我们应如何去投资理财?然后向学生介绍一些获取相关信息的网站,如中国人民银行网、人民网、金融时报网等以及常用的搜索办法,布置学生做好前期资料检索。

以“情”入境——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展示现实材料,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学习了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后,将“世贸组织第4次部长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个重庆建设”,“重庆两江新区挂牌”,“重庆公租房建设”等文字及音像资料,制成网页让学生浏览。引导学生从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这一哲学角度去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触最深、最有兴趣的问题,运用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进行分析、探究。

提出问题后,教师要与学生一起选择、论证课题。在选题论证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其中,指导学生把握好课题选择的方向和研究范围,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看问题,确保探究任务完成。

三、课题研究阶段

课题研究是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性阶段,由组建课题小组、制定研究方案、搜集处理信息、成果表述四个环节组成,主要以小组合作、专题研究等方式在课外进行。其具体实施过程如图3所示:

首先,学生根据选题情况以共同兴趣、乐于合作、特长互补为原则组成专题研究小组(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并推荐小组长。教师在专题小组组建时要做好协调工作,提醒学生在自愿组合时要注意把擅长社交、写作和电脑操作的同学合理搭配起来。

其次,对课题研究的结果进行预测,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帮助学生增强研究的计划性、自觉性和责任心。学生在结果预测、活动计划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较薄弱,需要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共同设计研究方案,以逐步提高学生的预测分析和统筹规划能力。

第三个环节是学生分工协作,分头收集、处理信息,在实践中体验探究过程。这一过程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学生在实践中边学边做边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在研究中去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失败的过程。教师可充当咨询者,提供知识和方法的咨询,或应学生的要求提供一些资料的线索;教师可充当协调者,协调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避免学生之间因分工不合理而相互推诿责任、意见严重分歧以致影响合作等情况发生;教师还要充当监督者,督促学生严格落实研究计划,扎实推进研究工作。

最后一个环节是资料汇集,学生相互协作,形成研究成果。教师要事先和学生商量确定最终的学习成果是以政治小论文、研究报告的形式表述,还是以课件、展板、模型等形式表述,或其他形式表述,以便学生对研究的目标、内容、方式、进程等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探究性学习”重过程,研究的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教师要教会学生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明晰论文写作和课件制作的要求,指导学生拟定论文的写作提纲或课件制作的脚本,以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

四、交流评价阶段

交流评价阶段由成果展示、综合评价、课后延伸三个环节组成,是学生实现自身的研究价值、共享研究成果的过程。它具有强化学生探究欲望、激励学生再研究的作用。在成果展示中,赞成的、反对的都要拿出自己的依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补充,通过资源共享、讨论争辩、灵感碰撞、相互启发,达到明辨是非、培养能力、促进批判思维发展的目的。评价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是一种重要的激励因素,通过总结评价可以为学生优化其研究过程及结果指明方向。交流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页图4所示。

成果展示环节一般在课堂上完成,形式可以是论文答辩、成果报告会、辩论会、小型展览、小品汇报演出,以及自编报纸、刊物等等。在高中各年级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交流展示形式。例如,高一年级的“人民币存款利率上调的必要性及其影响研讨会”、“家庭投资理财计划展览”、“市场诚信面面观小品汇演”,高二年级的“用发展的观点看中国——2010年辉煌成就报告会”等。

根据探究性学习追求的目标,综合评价要以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为主,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在力求科学量化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以便给学生留下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评价时首先由学生自我评价,然后再由课题小组内部互评,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意见的基础上,逐项评价,得出终评成绩。

课后延伸是政治课探究性学习在独立的研究过程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目的是激发学生进一步从不同学科角度进行再学习、再研究,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有的同学在做“家庭投资理财计划”研究时,设计了一个方案:用家庭闲置资金交付购买商品房的首付,然后一边向银行申请七成30年按揭贷款购楼,一边出租获利。在答辩会上,可进一步启发他们:30年按揭是否为贷款的最佳年限?期间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动对还贷成本有何影响?会带来什么风险?如何将贷款购楼的风险降到最低?课后,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请教他们的数学老师,将这一课题作为跨学科的探究课题中的选题,运用数学模型进一步深入研究贷款购楼的最佳年限及其风险性问题。

标签:;  ;  

论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_探究性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