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下面简单介绍我国工程建筑中存在的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重点阐述了对于目前存在主要问题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工程建设;施工安全;存在问题;质量控制;改善措施
前言:随着我国城镇化工程建设进程的加快,工程建设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基本建设规模逐年增大,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工期安排紧的工程日益增多,工程技术风险日益突出,建设工程投资主体 日趋多元化,建筑施工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强工程施工管理,提高人员素质,质量保证措施尊方面对强化质量意识,从加强施工管理进行了论述,提出只有提高人员素质。
1.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问题存在主要原因
1.1 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原有的建筑生产安全管理 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建筑生产方式,再加上有关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不 健全,政府监管效率低,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致使安全管理不到位,适合市场经济规律、法律手段与经济手段并行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 尚未形成。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建筑企业逐渐脱离了行业行政管理的束缚,成为了市场中独立的行为主体。但目前我国建设工
程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上处于分散管理状态,并未真正做到行业管理。这就形成了建筑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模式不一致,伤亡事故统计数据失真,管理工作职责交叉不清。
1.2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比较淡薄:当前在建筑市场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重质量、轻安全、最低价中标和包死价工程。因此,一些公司在中标后,将工程分包给有关的专业队伍,甚至有一些建筑商为了拿到工程不惜恶意压低价格,用于安全生产的经费被忽略。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意识淡薄,没有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安全素质差,对国家安全规范、标准不熟悉,对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少,致使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施工现场没有足够的消防设备,施工人员对消防设备不熟悉,发生火灾时手足无措。部分工地施工现场标牌未设置,且大部分安全标志悬挂位置不合理、无针对性,流于形式。
1.3 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或缺乏针对性:有些设计单位迫于建设单位 的压力,没有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定进行设计。有些设计单位服务不到位,技术交底不明确,对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设施考虑不周,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没有特别注解说 明。也有少数设计单位未能对复杂地质构造、不利的自然环境和施工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可能涉及的施工生产安全,提出专项安全措施。在设计中,还存在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专业施工方案无针对性,缺乏必要的计划书或蓝图,施工现场组织或管理结构混乱,技术性操作缺乏应有的安全保障。典型的弊病,如脚手架搭设方案无针对性,高层架体无设计计划书,结点设置无详细图纸,悬挑架未按设计要求搭设等。
1.4 监理单位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普遍不到位:部分监理单位对建设单位只抓进度不管安全的现象持迁就态度,怕处理不好关系,影响今后工程监理任务承包和其他工作的展开;有的监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未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提出的整改意见针对性不强,未能有效指导施工单位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工作。甚至有些监理单位没有按照要求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设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2.质量保证措施
2.1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增强质量意识,创优良工程,确保工程质量使用户满意,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目标责任制度,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完善工程项目质保体系,一把手亲自抓质量工作,同时配备技术专职检查员,层层签订责任状,逐级负责。
2.3建立项目控制五条线即:主体控制线,装饰控制线,材料供应控材线,现场文明施工臂理控制线,每条控制线由专人负责,做到目标落实。建立民管组织,针对项目工程的关键点、难点,所采用的新技
术、新工艺,展开QC小组活动,用QC方法向科技进步要质量,要
工期,要效益。
2.4根据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质量及消除质量通病措施,一做到四定:定分项,定时闻,定人,定措施。施工中使每个操作者都正确操作方法、要求和质量目标,严格三检制度,班组进行每日检查,工段除随时检查外,还应执行工序间交接检查,每道工序由质检员跟踪检查,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用工序质量保证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项目经理要随时了解当天生产质量情况,坚持每周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公司质检部门进行旬检。各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和评定,各级检查要有书面记录备查,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处理,最终确保单位工程质量优良。
2.5进行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使每个施工人员了解质量控制要点,改善和提高工作质量,以保证产品质量。施工中严格执行备项规范,工艺标准,质量验评标准及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分项工程均需进行事先交底,事中控制,事后检查,以保证每道工序均赴于受控状 态。
3.改善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问题的主要措施
3.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长效机制,彻底改变重审批、轻管理的模式,在建筑企业资质的审核环节和招投标环节,切实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严把建筑企业市场准入关。采取动态跟踪检查和专人定点负责的管理方式,时刻关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情况,并通过企业法人安全资格管理,明确其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法定职责,企业法人重视安全生产,就势必在企业中建立健全一整套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经济杠杆的手段将相关的措施制度落到实处。
3.2实行违章行为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安仝生产知识的宣传与普及,营造企业安全生产的氛围,让人人懂得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违反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将要付出代价,使得遵守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成为企业和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开展各项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工作,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是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促进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对检查中发现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现象应当立即制止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隐患的扩大,能立即处理就要当场解决。
3.3当项目确定之后项目投资控材是一项主要任务,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当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投资的主要关键在于设计,在设计之前,建设单位要给设计单位提供有关的规模、功能、工艺水平、技术设备、主要装饰材料的使用、造价等技术资料和有关数据,以便设计单位作为开展技术经济分析的参考和依据,项 目实施时的预算控制,施工合同,工程量核实,工时与费用的核实,都是减少费用,降低投资的控制过程。
结束语:工程项目的建成从立项开始审批到开工竣工完成是一个复 杂的全过程,与人、才、物都要打交到。管理和质量监控贯穿于始终 故强化施工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实施垒过程的质量监控,项目建设 工程质量才能达到优良。
参考文献:
[1]郭秋生.建筑工程安全管理{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陈卫星.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6)
[3]任宏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1)
论文作者:黄焕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安全生产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措施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