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语文趣味培育策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生论文,趣味论文,语文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培育学生的语文趣味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趣味有审美趣味和日常生活趣味之分。语文趣味是审美趣味,是指语文本身所具有的使人感到愉快、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是指语文本身所具有的美。
《汉语大词典》对“趣味”一词的释义有两项:①情趣,旨趣,兴趣;②滋味,味道。义项①从欣赏的主体出发,是指欣赏主体所感受到的情趣、旨趣、兴趣;而义项②则从欣赏的客体出发,是指客体本身所具有的滋味、味道。具体到语文教育实践,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三个信息:一是要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语文,只有在审美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才能专注在语文本身,从中感受语文本身的美;二是要寻找、明晰语文趣味,明确语文之美美在何处,因为我们要品尝的是语文本身的滋味;三是一定要“品尝”才能“知味”,要培育学生的语文趣味,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品尝语文的滋味、味道,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感受语文的情趣、旨趣。
一、语文趣味培育之前提——审美
培育学生的语文趣味,首先要以审美的、欣赏的态度来看待语文。那么,什么是看待语文的审美的、欣赏的态度?我们又为什么要以审美的、欣赏的态度来看待语文呢?且看如下案例:
【案例1】《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片段
师:……面对战争灾难,请你构思一张宣传画,写一段画面的构思说明,并配上一句宣传语。要求:构思说明不超过150字,画面内容与宣传语要有联系。
(宣传语交流)
生1:让我有一个安静快乐的童年。
生2: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生3:救救我吧!战争,你夺走了我的家园,我不想让你夺走我的亲人。
生4:我想回家。
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要和平,不要战争”。在案例中,这个主题不是通过教师简单的说教来揭示,而是通过学生富有创造力、表现力的语言来传达的。从学生的宣传语创作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使用了祈使句,使用了拟人、引用、呼告等多种修辞来表达对和平的强烈渴望。这节课的学习涉及时政,但没有上成政治课,它是以时政的材料为载体来学习语言。这节课与美术相关,但也没有上成美术课,而是通过描绘学生脑海中的图画来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而我们由此也恰可以体悟什么是看待语文的审美的、欣赏的态度。首先,“审美态度既不同于实用态度,也不同于科学态度。它与实用态度的不同在于,它不关心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客观对象的实用目的,对客体对象采取的是一种无功利的态度,它从对象中所要满足的是一种审美的需要,即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和满足,是对自由的追求和自我的肯定。”[1]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只有采取审美的态度,才能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语文,放弃对语文本身兴趣以外的兴趣,如时政、美术、答题技巧、考试分数等,来专心地欣赏语文之美。其次,所谓语文本身的兴趣,指的就是语言文字自身之美。因为,“一件艺术品的美学效果并非存在于它所谓的内容中,几乎没有什么艺术品的梗概不是可笑的或者无意义的。”[2]“谈论内容本身根本就不是谈论艺术,而是谈论经验;仅仅当我们谈论已经被成就了的内容,即形式,以及作为艺术作品的艺术作品的时候,我们才开始作为批评家说话。”[3]而作为语文载体的文本,它的形式,显然就是语言文字自身。所以,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的学习语言和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正是以审美的态度来看待语文。
我们又为什么要以审美的、欣赏的态度来看待语文呢?这是由语文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所决定的。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基本理念。《课标》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了“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的教学要求。[4](6)语文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由于语文独特的学科个性和丰富内涵,它的内容往往跨越了语文学科,包含了生活、社会及其他学科领域,从文学、历史、自然、科学等各个角度展示人类文化的丰厚。语文中有历史,但它不是为了教历史;语文中有科学,但它也不是为了教科学;语文中有思想品德,也绝不是为了教思想品德。语文学习的阅读材料是特殊的阅读对象;语文学习的阅读不同于一般文本材料的阅读,也不同于其他学科文本材料的阅读。它不只是为了使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以文本为载体来培育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和感受能力。从这些语言材料着手培育学生的语文趣味,才是语文课真正的收获。
以审美的态度来看待语文,才能使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等教学行为不偏离语文趣味的轨道,才能使学生真正进入语文世界,领略语文之美,充分感受语文带给我们的温暖与诗意。
二、语文趣味培育之根本——寻趣
语文教材所选取的课文,有文学作品,也有非文学作品。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有各自不同的美。语文趣味应当以语文为审美对象,而不仅仅是以文学作品为审美对象。语文趣味不应该只局限于文学趣味。但在实际语文教学与语文学习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语文趣味模糊的现象。
【案例2】一份调查:“我”最喜欢的课文与“我”最不喜欢的课文
笔者曾就“初中语文教材阅读篇目学生喜好情况”做过相关调查。下面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对调查中居前五位的课文加以说明(见表1、表2)。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喜欢的作品,往往表现为情节生动、细节感人、人物丰满,而他们最不喜欢的作品特征为描写不精彩、人物不讨人喜欢、内容枯燥等。其中《亲爱的爸爸妈妈》一课既入选了“‘我’最喜欢的课文”,同时又入选了“‘我’最不喜欢的课文”。学生喜欢的原因是“感情真挚”,“有意思、曲折生动”;而不喜欢的理由则恰恰是“课文情节不精彩,没有味道”。无论是“最喜欢”还是“最不喜欢”,都取决于是否有情节、有意思。除了《亲爱的爸爸妈妈》以外,“我最不喜欢的课文”是两则新闻和三篇说明文,则集中地指向非文学作品。
【案例3】《桥之美》这样处理教学内容可行吗?
授课教师为《桥之美》选取了“美点赏读”的教学内容,以下是其中的教学片段。
[片段1]教师:细致地选读句段,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和概括你感受到的美。用“________桥之美,美在________”的句式来表达。
[片段2](投影出示课文:“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并对“密密”,“密不透风”,“强劲的大弧线”,“单纯的直线”,做了标出颜色的处理。)
教师:这段文字去掉标点重新排列,就是一首诗。请大家朗读这首诗:
《桥之美》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一篇美学小品。编者把《桥之美》编入这个单元有其独特意义,它丰富了说明文的样式,使科学小品文进入到学生的视野中。但因为文章中诗意的描写性文字与带有说明性的文字相间,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导致许多教师在处理这篇文章时,常常把它处理成散文。本案例中的授课教师也是如此。
由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很多教师和学生以较为单一的审美标准对待不同的语文趣味,简单地以文学趣味来代替所有的语文趣味,即“语文趣味模糊化”。不同的文章具有鲜明的个性,具有不同的特色,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趣味。
通过对文章主旨、作品内容以及艺术表现技巧层面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语文趣味主要可以分为事趣、情趣、意趣、真趣和理趣等表现形态。
1.事趣。指在阅读文本叙述事件中体现出来的趣味,事件的真实感人、情节发展的曲折离奇、人物心理发展的细腻有致,都能引发学生对叙述事件的审美感受,激发强烈的阅读兴趣。包括叙事内容本身所具有的真实性、传奇性特点,以及叙述节奏、事件过程、描写角度等方面的趣味。
2.情趣。凡能引起读者情感上兴味的都可称为情趣。狭义的情趣指的是作家作品本身所体现的对事、对物、对人的一份真实的性情志趣,是文字中透露出来的对事物、对人生积极向上的情趣,反映的是作家本人对真、善、美的追求。
3.意趣。指作品的意境、意蕴、旨意,包括深刻寓意、含蓄隽永的境界、意蕴丰富的言语内涵等。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就是结合作家相关的创作心理而领悟作家审美情趣的一种风致情态。
4.真趣。“真”的本意是指“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从教材中的选文来看,说明性文章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真趣。一方面,是指其真实性——实事求是。说明文是通过向人们介绍事物或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知识的真实性、准确性,这是知识本身所包含的真趣。另一方面,是指其科学性——在说明性文章中,尤其是科技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作者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课标》明确提出:“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4](15)目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普遍对语文趣味中的“真趣”着力较少,这需要引起我们特别的关注。比如,在《桥之美》教学案例中,任教教师就忽视了说明文中的真趣之美,而把这篇美学小品上成了散文,混淆了不同文体作品的不同趣味,未能使学生感受丰富的语文之美。而表1和表2的调查也表明,很多学生尚未感受到说明性文章的真趣之美,因而不喜欢说明文。
5.理趣。指作者所表现出来的对于社会人生睿智而深刻的思考,常常能启发我们的心智,使人感受哲思的趣味,其旁征博引的说理技巧、幽默风趣的故事演绎、客观严谨的逻辑推理等,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趣味。除哲理性的诗歌、散文以外,议论文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理趣。理趣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二:一是材料之趣。议论文往往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予以叙述、分析、评论,从中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在这过程中所涉及的论证材料的趣味。二是思辨之趣。语文趣味培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发现、思考和判断议论文中作者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即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与论证过程),引领学生领略思辨的无穷趣味。
三、语文趣味培育之路径——品味
语文的滋味是品味、品尝出来的,那么,什么是品味呢?品味作为味觉体验,是中国人最原初的美意识的直接起源,[5]并由此而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正如《吕氏春秋·本味篇》所言:“鼎中之变,精妙之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品味,对于物之精妙细微之处,有着至为灵敏细腻的感受。作为审美范畴的“品味”,也就无疑包含着如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品味,重在把握审美客体的至为精妙细微的关键之处;(2)品味,意味着长时间反复地、仔细地辨别;(3)品味,需要调动主体的各种相关经验来进行;(4)品味,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个性化特征。
要引导学生品味语文,首先就要深深地沉潜于文本,要善于抓住文本关键处细细咀嚼,反复琢磨,在精妙微纤之处中领略语言的滋味。这种咀嚼,需要对关键处在语音、词法、句法等诸种层面上反复咂摸,甚至连看似简单的标点,也不能轻易放过。比如,对《亲爱的爸爸妈妈》结束所引用的那些被残杀的人留下的片纸只字的学习。通过仔细阅读我们会发现,八条遗言中有七条没有标点,而且“字迹模糊,句子也许不通”,我们可以这样问学生:为什么这些纸条没有标点?为什么会句子不通顺不连贯?要让学生沉下心去读课文,在读中品味语言。他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人们是怎样匆匆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抓紧每一秒钟对亲人说出最后一句话;感受到人们是怀着怎样的爱与不舍面对敌人的枪口,又是带着怎样的眷恋离开这美好的世界。由此他们不仅会真正理解“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倍加珍惜我们今天所拥有的和平与幸福,而且对于标点所起的作用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语文趣味渐渐养成的过程。
要引导学生品味语文,更要走进生活。一方面,“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善于调动学生生活中种种鲜活的感受和经验,来激发他们对文本关键处的深切的感悟和体认。语文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最大的区别就是知(know)与感(feel)的分别。语文学习需要形象的感知,最忌讳的就是抽象化、教条化。咬文嚼字是语文寻美的必经之路,但要真正入味,教师还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带领学生走进语言的深处,去感知文字的温度。一位教师在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的教学中使用了一张照片,画面是在考场外,众多家长在门口焦急等待的背影,其中一位爸爸背着手拿着草帽,伸长了脖子向铁拉门内张望,一位妈妈猫着腰从铁拉门空隙处窥探。在请学生为照片取一标题之后,这位老师发问:“你认识他们吗?”一粒石子激起千层浪,学生有的说认识,有的说不认识,后来学生意识到:他们,就在我的身边,就是我的父母、我的亲人。也许不是在考场,但在很多地方很多时候,他们就是这样在焦急地等待,充满希望地等待。这时教师写下了一句话:有一种感动叫等待。这样的语言品味与学生的经验相连,与学生的生命相通。从某种角度来说,能够领略语文趣味的人更能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更能感受人生的美好。当学生在日记中写下“感谢《背影》中的父亲,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时,他所收获的不仅仅是语文,更是生命的感动与感恩;当学生吟诵着歌德的“自然多明媚,向我照耀!太阳多辉煌,原野含笑”时,他所收获的也不仅仅是语文,他的内心必然感受着洋溢生命之光的大自然,由此而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更加珍爱这人世间的生活!
另一方面,正如《课标》对“课程性质”的阐述中所指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4](2)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应该拥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在教学《漫游语文世界》的过程中,一位教师布置学生搜集人们在家庭、校园、社会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资料,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加以分类,分为“广告与语文”、“新词与新流行语”、“生活中的错别字”、“话说人名与店名”等研究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形成“漫游语文世界”系列学习活动,包括课外的调查、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课堂专题学习两部分,使学生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语文知识、应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最终是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教师要善于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生活中品尝语文的滋味,感受语文的魅力,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