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与主流书籍风格论证

展览与主流书籍风格论证

一、展览与主流书风的说法(论文文献综述)

苏叶[1](2021)在《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文中研究说明文化增殖属于传播学的范畴,文化传播中的增殖既有对原文化的拓殖,也有对原文化的升华。本文聚焦苏轼赤壁二赋,讨论二赋传播过程中文本、书法、绘画的互释关系,以二赋书画作品的接受与增殖为主,重点讨论二赋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的文化意义价值,进而探究文学艺术作品经典化的过程与规律。东坡九次游览黄州赤壁,留下了经典的赤壁二赋文。其一生亲书赤壁二赋近二十次,并多持赠友人。作品保存形式多样,墨迹、刻帖、碑刻均有流传。史上多载有东坡为同一友人数次书写二赋存世,《晚香堂苏帖》与《景苏园帖》收录的苏轼书《前后赤壁赋并跋》即为例证。因崇宁年间苏轼书迹大都被毁,二赋墨迹只有一件行书《赤壁赋》得以保存,小楷《赤壁赋》以及《后赤壁赋》均已失佚。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苏轼书《赤壁赋》墨迹应是进入内府之前为梁清标重裱本,且墨迹卷前补书者为文彭并非文徵明。《馀清斋法帖》收录的苏轼书《赤壁赋》摹勒底本为未损本苏轼行书《赤壁赋》,后被黄履常所藏。从帝王到文人多有临摹或重书赤壁二赋,南宋二帝曾亲书《后赤壁赋》,他们对二赋的推崇促使影响甚剧的二赋经典化。与南宋同期的金朝以及之后的元代,文人崇尚苏轼,多有学苏轼诗文书画之人。明代初期,因帝王推崇程朱理学,从统治者到文人都淡忘了苏轼,然中后期却多有书赤壁二赋者。清帝王也多有重书苏轼二赋以及临摹他人书二赋作品。究其原因,除了政治导向外,或出于对苏轼的欣赏,或者对他人所书《赤壁赋》的喜好。清代由于帝王崇董、崇赵风尚的引导,苏轼书风并未引领时代潮流,但苏书的影响却一直存在,文人也多书二赋。《赤壁赋图》为赤壁赋文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中将《赤壁赋图》分为全景分段式《赤壁赋图》和单景主题式《赤壁赋图》。因赤壁二赋自身的文学性不同,《前后赤壁赋图》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后世《赤壁赋图》是在对二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前赋文中描写的场景比较单一,大都是对苏子与客泛舟江上的描绘,因而《前赤壁赋图》大都围绕着“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展开。《后赤壁赋》文蕴含的故事性强于前赋,突出人物活动与故事情节,因而《后赤壁赋图》多有长卷传世。文人们热衷以赤壁二赋为母题创作《赤壁赋图》,不管是逐渐趋于程式化构图的明代,还是将创作《赤壁赋图》作为文人趣味的清代以及宋元时期文人的不同目的,二赋以图文的形式频频出现在历代文人笔下,这促进了二赋的经典化。在《赤壁赋图》中存在着较多的题跋,画家以赤壁二赋为题材创作《赤壁赋图》,接受者又将观赏《赤壁赋图》的感悟创作成文学作品,并以书法的方式题写于画面上,形成了书画文的交互。在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中,题跋文字基于图像产生,并通过书法得以呈现,三者之间的互动为作品的经典化打下了基础。从文学上看,文人们借题跋这一特殊的文体创作了题《赤壁赋图》诗文,试图围绕《赤壁赋图》与苏轼进行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从艺术上看,图画与文字相融、互相映衬,是对画面的延伸,最终共同重创出一幅完整的作品,是对二赋文多重意蕴的呈现,并在图像意义上诠释着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过程。对东坡形象的描绘是对东坡精神的追寻,呈现的是文人心中的东坡样貌。在《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已经升格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寥寥几笔却可见东坡风神。东坡的真实形像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模糊,绘画中的东坡形象却逐渐符号化,成为中国文人精神的象征。明清文人篆刻的兴起与兴盛使得篆刻创作主体身份发生转变,文人们用篆刻的方式来遣兴。明代文人多有取赤壁二赋中语入印,这为印章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使得篆刻的独立性得以凸显。而清代不仅印文内容选取二赋语,还多有通体印石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文房中的摆件等也多镌刻以东坡与友人泛舟的主题,且材质选择趋向多样。不仅限于石头,在玉、石、木、竹等材质上刻二赋,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多有存在。这充分显示文人篆刻家浓厚的东坡情结与赤壁偏好。对苏轼的追慕不仅仅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日本、韩国文人同样钦慕苏轼。日本文人对二赋的接受主要表现在题《赤壁赋图》诗文、举行赤壁会与寿苏会上以及画《赤壁赋图》上。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或是因二赋中的禅意。且他们对苏轼的理解又不仅仅限于形式上的模仿,在举行“寿苏会”时往往会陈列一些以二赋为题材的中、日文人的书画作品。日本在继承中国绘画的基础上与本国文化相融,呈现出相似而又不同的画面。他们绘制《赤壁赋图》不仅仅表达对苏轼的崇尚,对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而且更注重描写历史战争场景。韩国对二赋的接受则表现在基于赤壁二赋创作诗文。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影响着朝鲜王朝的文学发展,催生了“赤壁文学”。文人们在诗文中或化用二赋中词句,或引用原句,或仿作二赋。李朝文人对二赋既有承袭也有发展,在本国文化生态下赋予了二赋新的内涵,并在接受二赋思想的基础上,衍化出更多的文学作品。韩国文人效仿苏轼进行赤壁游,也是他们接受二赋的方式。“拟把汉江当赤壁”,七月既望、十月既望的赤壁游使得朝鲜文人更关注东坡的《赤壁赋》,大众也形成了赤壁游的习俗。二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文化价值,影响着海内外文学与艺术的发展。文人们用书、画、文等方式为二赋本身增加新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从文学到书法、绘画、题跋的二度创作,时间的沉淀与层累堆积成就了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这一过程充分地体现了二赋文的文化增殖。

陈雅飞[2](2021)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香港书法》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上半叶的香港书法,随着遗老和文人的到来,书法传统得以引入和展开。在此移植过程中,广东传统和中原传统相互交织,缔造了香港书法的早期面貌,同时也在现代社会结构中,透过雅集、展览、出版、教育等活动,体现出中国书法从精英走向大众的路向。

李依格[3](2021)在《温同春书法研究》文中认为温同春先生是当代着名的书法家、书法活动家。他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协理事兼评审委员,辽阳市书协名誉主席,辽宁省楹联学会理事,辽阳市楹联学会主席,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政协辽阳市委员会常务委员等。他曾出版《温同春书法作品集》,一生钻研颜系书法,以颜楷见长,被誉为“当代颜体楷书第一人”,留下了许多传世墨迹。曾发行《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辽阳分校大楷字帖》,在书法教育事业上亦成果丰硕。先生从小天资聪颖,八岁便有“神童”之誉,年幼之时受名家白永贞指点,书法艺术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且家中藏书丰富,从小博览群书,培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先生究其一生都在为振兴书法事业贡献力量,提出了自己独到的书学观点为后人所参考、借鉴。本文共分为三章,另有绪论及结语。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三点:一是国内对温同春先生书法艺术的研究现状;二是本文的选题意义及价值;三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是对温同春其人、其书的介绍。第一节介绍温同春先生的主要生平经历;第二节介绍温同春先生不同时期的书法风格,主要有启蒙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和晚年时期;第三节介绍温同春先生所提出的三个书学观点,分别是:致广大而尽精微;,求新求变不求怪,入而后出、醇而后肆。第二章是通过温同春先生传世的墨迹,对其书法作品进行艺术性分析,此章将从温同春书法的笔法、墨法、章法及极其艺术气韵去赏析他的书法作品。第三章是总结温同春先生的书法成就及影响。在成就方面主要有他与友人书信来往所留下的手书、信札,以及先生在辽沈地区(主要是辽阳)为标志性建筑所书的题字、榜文、石刻等;第二节主要叙述先生对辽宁书法史及辽宁书法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温同春先生坎坷又辉煌的翰墨人生,及对当下辽沈书坛的重要推动作用。

杨任伟[4](2020)在《当代印章边款及展览形式研究》文中指出印章边款相对于篆刻本身起源较晚,经历了早期边款启蒙、明清时期边款兴盛、当代边款达到顶峰的过程。印章边款从作为印章的附属发展到了现在与篆刻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能独立形成一门完整的艺术形式而存在,其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不言而喻。当代印章边款的刻制和展示形式不断创新,印款的创作也被当做衡量印人技艺水平和艺术修养的关键要素。整理及研究当代印人的边款创作方式与展示形式对促进边款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耿灿[5](2020)在《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蒙古文书法作为民族艺术样态,体现着蒙古民族对于文字的特殊美学实践。在对汉字书法充分借鉴、吸收、融合的历史脉络中,更彰显着蒙、汉民族在艺术交融中生发的特有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国蒙古文书法不仅反映了蒙古民族在文化生态中历时线条上的形态凝结,更生动体现着本民族在共时空间中书法本体构成、美学追求上的理念价值与地域思考。目前,对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追溯、书家品评、课程教育等方面,研究呈现碎片化及局限性特征。因此,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展开,不仅具有前人未曾涉及的整体性和学理性,更是承上启下地提升、丰富蒙古文书法的历史与现代内涵。本文将中国蒙古文书法置于文化生态视域中。首先,关注于影响中国蒙古文书法原初生成的生态要素。文中通过对自然生态域境(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等)、人文生态域境(民族交融、文化交融等)的具体分析,确认其区别于其他文化类别的地方性特征认识。继而,以生成为基础,以时间脉络为线索,呈现其从元朝、明清、民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演变历史。其次,关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存在。通过分析文字造型特征,结合书写工具、书写内容、书体构成等,探寻其书法性存在,探讨其独特美学品格。书法作为文字书写的艺术,更是文化之名片,深层次的追问是,从文化生态立场深度解读中国蒙古文书法为何如此生成、发展,为何会有如此美学品格呈现,以发掘其社会文化底蕴。最后,关注于现代性视域下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结合一手田野调查及人物访谈资料,从学院、民间、城市符号资源集中展示蒙古文书法现状,面对文化生态要素的变化,梳理现实困境与问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困境与挑战之间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基于文化生态视域,本文分别从以下六部分对中国蒙古文书法进行观照:一、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外层要素的关联性考察,由独特的自然生存环境产生与之相适的游牧方式,同时孕育着蒙古族之民系性格及审美方式。而国家的建立、文字的出现、汉字书法的成熟,合力作用下完成蒙古文书法最初的本土化确认。但原生之初,文化生态中物态、制度、行为、精神等诸多要素已孕育其中,在日后历史进程中,影响其从萌芽走向成熟、从简单走向丰富。二、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本章从时间线条出发,梳理蒙古文书法不同历史分期的演变特征,并将其总结为原生态时期,即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继生态时期,即明、清与民国的规范与发展;新生态时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三、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中间层要素(语言、文字、图形等)的关联。在现代书法创作中,蒙古文书法对于文字的使用具有选择性;在文房四宝的使用上,既有汉族元素的融入,又有本民族元素的改良;在书体、笔法、章法的表现上,一方面继承汉字书法传统技法,另一方面则是结合蒙古文文字造型特点,体现出相对独立的艺术精神探求。四、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在中国蒙古文书法历史成长中,诸文化要素相互影响作用,而对于一种艺术形式而言,中国蒙古文书法是文字、审美、工具、情感等诸多要素的自身凝结与生成。具体而言,将其归纳为自然、多元、复古、宏阔及尚圆的美学特质。五、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本章在于对以上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形成、本体构成、美学表现上的深层追问。诸种凝结,归根到底在于创造、发展他的“人”,也是文化生态中内层、核心层,即“人心”之凝结。具体表现为蒙古文书法、汉字书法在文化涵化上的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及求同存异。同时,在蒙古族自身的艺术生态脉络中,蒙古文书法一方面丰富了极具个性的地域草原文化,另一方面又从此生态的其他艺术类型中汲取成长之养分。六、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就文化生态而言,文化既赋予现实以意义,又需现实之承载。现实亦是一种动态存在,前文作为中国蒙古文书法在时间上的变量,本章则是其空间之凝固,在特定时间节点的静止与思考。基于丰富田野考察,集中展现蒙古文书法在中国的典型资源分布,通过分析其生存现状,提出历史与现代结合,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的发展之途。

文贻锋[6](2020)在《黄庭坚“师古观”研究》文中指出黄庭坚论书极重师古,其书论中频繁可见的“古人”“学古”等文段,充分体现了他“万事皆当师古”的鲜明态度。而在“如何对待古人”、“如何师法古人”与“如何师古出新”等具体问题上,黄庭坚有独特的见解:在师古的理念上,强调“学书不尽临摹,但观之入神”;在师古的内容上,主张师古务须重视“古人用笔”、“古人法度”与“古人所行”;在师古的方向上,认为北宋以前的隋唐、魏晋、秦汉等代表书家书作皆可学,但须作合理取舍;在师古的目的上,追求“自成一家始逼真”,最终形成自我的个性创造。上述内容的归集,综合构成了黄庭坚的“师古观”。黄庭坚“师古观”的形成与发展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学书省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黄庭坚书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黄氏“师古观”是其核心书学思想“韵胜论”的导因之一;另一方面,黄氏独具面目的书风亦深受其“师古观”的影响。此外,若将视野进一步扩大到整个宋朝,则可发现其中的代表书家如苏轼、米芾等人虽然也重视师古,但在观念上已与黄庭坚同少异多。如蔡襄“学古未化”,苏轼“自出新意”,米芾“集古成家”等等。最后,结合当下的书坛现状,不难发现黄庭坚“师古观”中蕴含的“师古出新”等内涵对于当代书家的学书师古与个性创造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李辑[7](2019)在《“岭南书法传统的梳理与传承”专题研讨会综述》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9月5日上午,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举办了第三期馆员文史沙龙"岭南书法传统的梳理与传承"专题研讨会。陈小敏一级巡视员、麦淑萍副馆长出席。专题研讨会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书法院院长李小如主持,张桂光、陈初生、李小如、孔见、梁鼎光、许鸿基、李遇春、梁晓庄、蔡照波等馆员围绕"岭南书法传统的梳理与传承"主题就"岭南人书法、岭南书法的渊源、岭南书法的特点和精神、岭南书法的传承和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各抒己见。欧广勇、何

周毅[8](2019)在《楹联书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楹联书法是中国文化史上独有的形态,它集文学、艺术和公共展示文化于一体,具有多重的学术研究意义。在文学上,它与中国古典诗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书法史上,楹联书法是可以与甲骨、钟鼎、简帛、碑刻书法等相并列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视觉文化的角度说,楹联书法往往呈现于儒、释、道文化的一些重要的公共环境中,如庙堂、宫廷、官署、学校、园林、苑囿等,明清以来尤为鼎盛,遍及南北东西,远播海外。长期以来,对楹联的研究较多,对书法的研究也不少,但对楹联书法的研究相对薄弱,“繁者弥繁,阙者仍阙”。本文结合文学、艺术学和文化学等多重视角,从楹联书法的源流、文化指向、地域表现、技法表现、艺术创作等几个层面展开研究,史论结合、图文互证,既重视其学理探讨,又强调其现实实践意义。一般而言,楹联是镌刻在石、木、竹、金属等材料上或者悬挂、张贴在楹柱等建筑物件上的书法对联。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楹联书法与书法对联的界限有交叉模糊的情况。本文所涉楹联书法并不一定全是指楹联实物形式意义上的书法作品,还包括文字记载、图片形式等其他类似作品。因而,本文重点研究传统意义上的楹联书法,也研究与之相关的书法对联。楹联书法与文字、书法及文学的发生发展相互承继、相互成就。相应于书法与文学的起源与发展,楹联书法起源亦可推及于爻画。本文以为,楹联书法萌芽于先秦,形成于汉晋,成熟于唐代,完善于五代,普及于宋元,繁盛于明清。本文认为,目前可见南宋高宗、理宗所书团扇中的诗联以及马麟题画联、福州市博物馆所藏的南宋帛幡可以证明,至迟在宋代,书法对联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表现形式。明清时期建筑式样的变化促进了楹联书法的普及与繁荣。皇宫殿宇、儒家庙堂、佛寺道观、公私园林的装饰需要与公众教化功能的凸显,使得楹联书法在雅俗兼有、形式多变的文化格局中独树一帜,成为文人雅士与市民大众共赏共享的文化流行形式。近现代以来,民间延续的春联、婚联等习俗,以及保留下来的古建筑和新建的楼堂馆所、道观佛寺的实用楹联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点。文学是楹联书法的基础和内在形式,也是催生楹联书法产生的根基之一。因此,研究楹联书法首先应该观照其与文学的关系,这就涉及到楹联学的相关知识及其文化渊源。由于楹联学的研究汗牛充栋,为本文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基础。本文以《声律发蒙》与楹联书法的关系为切入点,简要梳理了《声律发蒙》的版本及其为楹联书法提供的基础价值。楹联书法是书法史上特有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方面的认识价值。它在形式上的对称性决定了它在内容和技法的表现上具有相应的规定性,它在公共空间展示上的视觉文化需求决定了它独有的集艺术审美与传统文化教育传播价值于一体的特殊性,它在对立统一的形式中集真、草、隶、篆,颜、柳、欧、赵于一体,取得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融合。楹联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特有的表达方式,以非常通俗的、可视的样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孔庙楹联书法、宫廷楹联书法、世家园囿楹联书法的教义宣扬、政观表达、德商隐逸,它们共同营造了儒家政教的文化和艺术氛围。儒家楹联及其书法是儒家文化的体现,在文化表达与功用上具有传播教化的功能,在传播学上具有动态性、序列性、系统性等特征。天下名山佛道多,峨眉山、九华山、五台山、武当山、青城山等地的宗教传播离不开其随处可见的楹联书法,它们营造了一种佛道的庄严与逍遥的文化与审美之境。寺庙里镌刻或悬挂的佛教楹联,其目的在于增加人们对佛教文化的了解。从内容上看这些楹联或宣扬佛教教义,或歌颂佛法功德,或揭示修行法门。道观楹联书法以道教思想为依托,劝导人们积德行善、自由豁达、移风易俗,最后达到教化人心的目的。具体而言,皇宫殿宇、儒家庙堂、佛庙道观的公共展示空间为楹联书法的常态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故宫楹联是宫廷楹联的代表。统治者身份的不同与庙堂之气的需要,宫廷楹联书法取法唐楷为主要风格之一。康乾时代,康熙的“崇董”与乾隆的“崇赵”使赵、董书风楹联成为宫廷书法主流。孔庙楹联是纪念性庙堂楹联的代表,西湖、苏州楹联是楹联书法的历史传承与当代演进的代表。商宅楹联以商人聚居地或者故里为展示空间。商业追求的不同取向与楹联书法的内容、书法密切相关。晋商以商养商,其楹联内涵丰富,既有立德修身、承传教化的实用观念,又有以德领商、信义生财的商业气息。徽商以商养文,以文哺商,赞助扬州八怪、乾嘉学派,践行以商养文的理想追求,文商融合,体现以文哺商的经商之道。苏州园林以文养人,诗文兴情以造园,体现文人的闲趣归真、理趣盎然、逸趣幽深、禅趣超妙等情结。官署、庙堂、商宅、园林等所留存的历代楹联书法,均具有文学与书法双美的特点,具有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和教化功用。在艺术表现上,楹联书法也具有丰富的时代性、地域性和书家个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书家,不同的书写方式,共同促进了楹联书法风格的多样化。就地域性而言,清代以来楹联书法的地域性风格就非常明显,如湖湘的崇唐正大之风,海上的“二王”温雅之风,河南的中原雄强之风,堪为代表。滇、渝、浙地区长联书法彰显了楹联文化和书法艺术的持久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具体的技法层面而言,楹联书法在书体选择、笔法技巧、工具材质等方面也殊为考究。书体上,楹联书法更适宜于选择篆、隶、楷等正书,以彰显其公共教化功能。在审美取向上,不同书体指向也不同,可以清晰地看出书法家艺术表现的群体意识与个人追求。楷书的中正之风更适于彰显楹联的庙堂之气,篆隶的古朴雄浑更能彰显楹联的高古之风。书家所创作的作品既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每种书体的共性,又呈现出书法家个人风格与个性色彩。楹联书法的技法选择与其式样有关。因楹联书法多选择正书,故用笔上,平直之笔多于斜曲之笔,点画之间断笔多而连笔少,粗笔多而细笔少;结体上,偏于平划宽结,平正多而斜势少;章法上,强调上下联对称,突出行气;墨法上,刊刻对楹联书法在墨法上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楹联材质的多样性与书法的风格、用途有着联系。常见的楹联材质以木、竹、石为主,也有铜铸、瓷烧、镶嵌等特殊工艺。楹联的书写者通常是书法家,而镌刻者往往是专门的匠人。从对书法家作品的还原度而言,刻手所表现出来的书风往往与书手有着一定的一致性。不过,书刻的不同理解导致楹联的刊刻也难免失真。失真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后世学者的取法。撰写者与书写者的关系也比较复杂,明清时代撰写者大多也是书写者,这也表明书法与文学关系的进一步加深与融合。集字是书法学习与创作的常见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楹联书法,成为了楹联书法创作的重要手段。近100余年来,甲金集联较为常见,以“甲骨四堂”的书法实践为代表。金文集联多取自钟鼎彝器铭文,以罗振玉为代表。隶书集联以汉碑为主,楷书集联以魏碑、唐碑为主。汉碑和魏碑的集联尤其丰富,对近现代书法创作影响巨大。清人的行草集联以集《兰亭》联为多。相比较而言,以对联形式出现的草书集字作品比较少见。无论是甲、金、篆、隶集字创作,还是楷、行、草等集字创作,都不能简单地食古不化,而应守正创新。

傅德锋[9](2019)在《当代书法的主流、非主流与乱象》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书法从周秦汉唐到宋元明清,每个朝代都有它的时代特点。而当代书法也有它的时代特点,主流书风与非主流书风并存,其中还存在各种乱象。当代书法自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多年以来,发生了几次较大的转变,时至今日,在书坛高呼"回归传统"影响之下,逐渐转变为以二王书风为代表的"主流书风",此外还有大小篆、汉简、汉隶、章草、魏碑等等相依并存,至于那些新奇夸张的探索性书风,因其不占主导地位,应该属于非主流。而当下那些所谓的"射书""吼书""盲

陈新亚,栾金广,胡正良,施恩波,王大禾,谢少承,徐右冰,周剑初,漆钢,柯学刃,杨文浏,彭双龙,陈胜凯,王学岭,王忠勇,吴炜栋,洪厚甜,杨江帆,王军领,李双阳,葛蒲南,廖伟夫,马健中,王金泉,伍剑,朱睿,王志安,陈阳静,樊利杰,王怀罡,丁子同,方放,司马新义,赵月秋,卜庆中,岑岚,方建光,任学军,唐永平,吴永斌,许达,张红春,张胜伟,王颖军,邱朝剑,孙万民,杨科云,冯伟,李明,林志明,王琛,韦斯琴,张沧,张聪明,朱河山,李琪,张挥,张建才,林玉梅,吕金光,林景辉,娄红卫,钱玉清,林峰,汪敦银,刘月卯,王堂兵,周建旭,于恩东,欧阳荷庚,张东明,胡崇炜,胡紫桂,李炳筑,陈加林,谢启彬,张卫东,米闹,逄春伟,程志宏,张志庆[10](2019)在《溯源竞流与时代气象——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历代法书与当前书法创作笔谈》文中提出非工夫无以致天然先说"源流"。此次"源流·时代"的临帖部分,先约拟临帖目,因我学草书,报了三种:传张芝《秋凉平善帖》,索靖《月仪帖》,王羲之《十七帖》。后确定我临《十七帖》。其实我更想临张草或索草。我想,此展以王氏为源,而王氏之源,锺(繇)张(芝)也。我不想仅师王羲之,还欲进一步:与王同师同门,甚至越辈上溯汉、秦、先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知王之所从来。这个道理,众所周知,溯源穷源。

二、展览与主流书风的说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展览与主流书风的说法(论文提纲范文)

(1)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选题缘起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设想和预期结果
    六、研究意义
第一章 从文到书:苏轼黄州经历与赤壁二赋的书文一体
    第一节 扁舟草履,放浪山水:二赋文本的创作过程与自我调适
        一、文本的创作环境:黄州赤壁位置再讨论
        二、文本的灵感来源:东坡赤壁游考
        三、文本的情感基础:东坡的山水情
        四、文哲之思:从矛盾苦闷到融通万物
    第二节 超绝古今,慨然怀古:二赋意脉分析
        一、同中有异:二赋文本再读
        二、古今之思:二赋文背景重探
        三、羽化登仙:理想与超越
    第三节 二赋文的图像化述说:东坡亲书赤壁二赋考
        一、版本概述与对比
        二、现存墨迹考证
    小结
第二章 以书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书法艺术增殖
    第一节 宋金时期帝王对苏书的喜好与文人书二赋
        一、二赋经典化的里程碑:南宋二帝书《后赤壁赋》
        二、基于二赋的书法创作
    第二节 元代以赵孟頫为中心的二赋再书写
        一、赵孟頫笔下的二赋
        二、俞和与鲜于枢的二赋书法
    第三节 文董的东坡情结与明代二赋的书法
        一、文徵明家族的二赋收藏与再创作
        二、文氏子弟与祝枝山等“吴门书家”的二赋创作
        三、董其昌的二赋情结与晚明书家再创作
    第四节 清王室好苏之风与二赋书写
        一、清代对苏书的刊刻与崇苏风气
        二、康乾的二赋临摹
        三、清代文人基于二赋的五体创作
    小结
第三章 以画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绘画艺术增殖
    第一节 《赤壁赋》的叙事化:《赤壁图》画面分段研究
        一、多段式全景《赤壁赋图》
        二、主题式单景《赤壁赋图》
    第二节 《赤壁赋图》题跋研究
        一、基于《赤壁赋图》的文学创作
        二、基于《赤壁赋图》书法创作
    第三节 东坡写真与《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
        一、颧高少髯黑痣:东坡写真像
        二、《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东坡写意
    第四节 文玩中的《赤壁赋图》:东坡形象的延伸
        一、印章中的《赤壁赋图》
        二、文玩雅器上的《赤壁赋图》
    小结
第四章 文图互释:赤壁二赋在东亚传播中的文图增殖
    第一节 赤壁二赋在日本的接受与二度创作
        一、东坡着述的传入与东坡文化的兴起
        二、“赤壁会”与“寿苏会”
        三、日本的《赤壁赋图》
    第二节 赤壁二赋在韩国的接受与“赤壁文学”
        一、二赋的传播与“赤壁文学”的产生
        二、对二赋的解构与重构
        三、七月既望的泛舟游与《赤壁赋图》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2)二十世纪上半叶的香港书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 人才迁移
二 地域因素
三 碑帖传统
四 保存国粹

(3)温同春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温同春其人其书概述
    一、温同春其人及当时书风
        (一)温同春其人及生平主要事迹
        (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书风蜕变
    二、温同春的学书历程
        (一)师从名家、博览群书——神童的书法启蒙与发展(1927-1942)
        (二)遭坎坷的中年—千磨万击中锤炼出的书法名家(1943-1978)
        (三)幸逢盛世于晚年——颜骨今风传后世(1979-2010)
    三、温同春的书学观念
        (一)致广大而尽精微
        (二)入而后出,醇而后肆
        (三)求新求变不求怪
第二章 温同春书法的艺术性分析
    一、温同春书法技法分析
        (一)笔法分析
        (二)墨法分析
        (三)章法分析
    二、温同春书法的艺术意蕴
        (一)大气磅礴的庙堂之气
        (二)温文儒雅的书卷之气
    三、温同春楷书分析
        (一)横向笔画以俯势为主——结字更为宽博
        (二)丰筋多骨微肉——削弱粗细对比,提按动作微妙精细
        (三)半包式字形内部笔画的“外露”——加大字形“饱满”的特点
第三章 温同春书法的成就及其影响
    一、温同春书法的成就与贡献
        (一)信札、手书类
        (二)匾额、楹联、碑文类
    二、温同春书法对辽宁的影响
        (一)温同春书法的价值
        (二)温同春书法给辽宁书坛带来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4)当代印章边款及展览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印章边款源流略说
    第一节 印章边款的定义及早期边款
    第二节 印章边款在明清时期的创新
第二章 当代篆刻中不可或缺的印款创作
    第一节 印章边款在当代的存在价值
    第二节 当代印章边款创作的刀法运用
    第三节 当代边款的形式语言
第三章 当代边款的展示形式
    第一节 不断革新的边款传拓技术
    第二节 多样的当代边款展示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对象及选题缘起
        1.1 研究对象界定
        1.2 选题缘起整合
    2.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现状评述
        2.2 研究定位创新
        2.3 研究方法探索
    3.研究思路及价值
        3.1 “文化生态”视域解读
        3.2 研究视角与问题聚焦
        3.3 研究意义与多元价值
第一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
    1.1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自然生态域境
        1.1.1 地域滋养与自然环境
        1.1.2 自由开放的游牧空间
        1.1.3 人与天谐的生存方式
    1.2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人文生态域境
        1.2.1 民族性格与书法品格构建
        1.2.2 万物有灵的自然审美精神
        1.2.3 民族交融与蒙汉文化交流
    1.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生
        1.3.1 蒙古国家建立与蒙古文字出现
        1.3.2 书写工具、材料的发展与完备
        1.3.3 本土化确认
    1.4 中国蒙古文书法萌生的文化生态要素
        1.4.1 物态要素作为书写基础
        1.4.2 制度要素作为时代激发
        1.4.3 行为要素作为形式表现
        1.4.4 精神要素作为审美蕴藉
        1.4.5 文化生态链产生与孕育
第二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
    2.1 原生态时期: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
        2.1.1 作为历史的起点:《成吉思汗石碑》
        2.1.2 作为交融的起始:康里巎巎与《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
        2.1.3 消失的文字、活态的艺术:八思巴文
        2.1.4 书写特点与风格
    2.2 继生态时期:明、清与民国时期的规范与发展
        2.2.1 规范化的书写与历史留存
        2.2.2 笔法的自由与艺术的自觉
        2.2.3 晚清蒙古文书家创作代表
    2.3 新生态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
        2.3.1 书体的丰富与创作的多元
        2.3.2 书学及美学研究的理论深入
        2.3.3 蒙古文书法教育的逐步开展
        2.3.4 “楷书大师”哈旺加卜为代表的书家群体形
第三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
    3.1 经典与庄重中的文字造型
        3.1.1 蒙古族曾用文字与书体
        3.1.2 回鹘式蒙古文造型特征
        3.1.3 八思巴蒙古文造型特征
    3.2 传统与现代中的书写工具、书写材料
        3.2.1 文房四宝中的继承与转换
        3.2.2 爿笔书法的特殊存在形态
        3.2.3 民族特色书写材料的开拓
    3.3 传承与变化中的法度表现
        3.3.1 楷书、行草、篆书中的精神传达
        3.3.2 落、行、收中的笔法凝练
        3.3.3 章法布白、书写内容、场域环境的调适
第四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
    4.1 书法艺术的多质性探讨
        4.1.1 形式美学上,蒙古文作为符号的艺术升华与陌生化效果
        4.1.2 创作美学上,线条造型中凝结而成的“有意味的形式”
        4.1.3 主体论美学上,作为蒙古族生命主体、气韵的笔墨呈现
        4.1.4 艺术社会学上,作为蒙古族文化生态的意象凝结及脉络衍射
    4.2 “和而不同”的美学特质
        4.2.1 自然:道法自然,宛若天成
        4.2.2 多元:蒙汉合璧,开放融汇
        4.2.3 复古:旧体新作,大巧若拙
        4.2.4 宏阔:英雄尊崇,阳刚气健
        4.2.5 尚圆:行云流水,和润婉转
第五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
    5.1 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汉字书法的文化涵化
        5.1.1 “美美与共”:历史脉络中主流与支流的血缘关系
        5.1.2 “各美其美”:艺术脉络中自主与自觉的独立精神
        5.1.3 “求同存异”:多质整合与边缘确认
        5.1.4 “书林异彩,蒙汉同春”:中华民族情性观的融合与共建
    5.2 基于地域性文化生态的提炼与观照
        5.2.1 物质层面:游牧生产生活形态反映
        5.2.2 精神层面:草原情怀中审美心理凝聚
        5.2.3 政治层面: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影响
    5.3 中国蒙古文书法在蒙古族艺术群族的关系网络
        5.3.1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文学
        5.3.2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音乐
        5.3.3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舞蹈
第六章 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
    6.1 内蒙古自治区的资源分布与整合
        6.1.1 书法专业建设、书法教育为代表的学院资源
        6.1.2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代表的民间资源
        6.1.3 蒙古文书法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融入
    6.2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生存现状与困境
        6.2.1 自然、人文生态变迁中的艺术本体冲击
        6.2.2 传承主体变化下的生存空间变化
        6.2.3 传统文化语境消退下的传承困境与困惑
    6.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保护、转化及发展策略
        6.3.1 理清发展文脉,保存历史记忆,尊重文化传统
        6.3.2 新媒体扩大影响力、提高吸引力、增强传播力
        6.3.3 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黄庭坚“师古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黄庭坚“师古观”的内涵
    第一节 “师古”的理念
    第二节 “师古”的内容
    第三节 “师古”的方向
    第四节 “师古”的目的
第二章 黄庭坚“师古观”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个性省悟
    第三节 “师古”与“韵胜”
第三章 黄庭坚“师古观”的实践体现
    第一节 清劲质厚,笔韵悠然
    第二节 拙巧互参,最忌装缀
    第三节 雄而不肆,放逸雍容
第四章 黄庭坚“师古观”与宋代相关书家师古理论之比较
    第一节 北宋四家“师古”主张之异同
    第二节 南宋代表书家的“师古”理论
第五章 黄庭坚“师古观”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师古之“正大气象”
    第二节 “师古出新”和“以文养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岭南书法传统的梳理与传承”专题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岭南书法是岭南人的书法
岭南书法源远流长
岭南书法特色鲜明
“岭南派”篆刻雅正淳古,独开一宗
    (一)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
    (二)濠上印学社的成立。
    (三)传承陈澧学风和黄士陵印学精髓,学古出新,自成一派。
    (四)“岭南派”的风格是追求艺术个性,呈多元化发展。
岭南书法在传承和创新求发展

(8)楹联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概念
    三、楹联分类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意义、价值
    六、本文要解决的问题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楹联书法的源流
    第一节 楹联书法的起源
        一、推及于爻画
        二、萌芽于先秦
    第二节 楹联书法的发展
        一、形成于汉晋
        二、成熟于唐代
    第三节 楹联书法的普及与繁荣
        一、普及于宋元
        二、兴盛于明清
第二章 楹联书法的文化指向
    第一节 楹联书法与传统文化思想
        一、楹联书法的儒家思想
        二、楹联书法的佛家思想
        三、楹联书法的道家思想
        四、楹联书法的儒佛道杂糅思想
    第二节 楹联书法的教化功用
        一、官署楹联书法的政观表达
        二、庙宇楹联书法的教义宣扬
        三、商宅楹联书法的德商理念
        四、园林楹联书法的隐逸情怀
第三章 楹联书法的地域表现
    第一节 湖湘楹联书法的崇唐书风
        一、取法颜真卿
        二、取法欧阳询
    第二节 海上楹联书法的“二王”书风
        一、代表之一沈尹默
        二、代表之二白蕉
        三、代表之三潘伯鹰
    第三节 滇、渝、浙长联书法的正书情结
        一、长联的地域分布
        二、云南大观楼长联与颜体选择
        三、重庆钟云舫长联与行楷表现
        四、浙江俞樾长联与隶书彰显
    第四节 中原书风与楹联书法地域性的当代流变
        一、中原书风对于楹联书法地域性的凸显
        二、流行书风对于楹联书法地域性的削弱
第四章 楹联书法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楹联书法的书体选择
        一、楷书楹联:庙堂之气与中正之风
        二、篆隶楹联:尚古取法与高古之风
        三、行草楹联:抒情表现与率意之风
    第二节 楹联书法的技法选择
        一、笔法:直与曲的变奏
        二、章法:对称与行气的氤氲
        三、墨法:浓淡与润枯的交响
    第三节 楹联书法的材质选取
        一、竹木楹联书法
        二、石刻楹联书法
        三、其他材质楹联书法
    第四节 镌刻对楹联书法艺术性的影响
        一、刻手优劣的直接影响
        二、墨迹与刻铭的自然差异
第五章 楹联书法的艺术创作:以集字楹联为例
    第一节 篆书集联
        一、甲骨集联
        二、金文集联
    第二节 隶楷集联
        一、汉碑集联
        二、魏碑集联
        三、唐楷集联
    第三节 行草集联
        一、行书集联之《兰亭序》集联
        二、草书集联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10)溯源竞流与时代气象——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历代法书与当前书法创作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非工夫无以致天然
书写我们这个时代
学王众多, 如何跳出?
以楹联诠释『兰亭精神』
直接晋人古法
书法当求『技进乎道』
以追求文心为第一要义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变与发展
文墨并举
审美趣味与时代相关联
笔墨寄性
找到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历史坐标
重审和超越
『艺文兼备』是必不可少的能力
培养自然书写的好习惯
检验自己的创作理念
以书写心
先文后墨
重拾文心正当时
古为今用
书与文
娱己动人
追寻自然书写
己书己说
追溯源流, 书写时代
变在内质, 方为正途
钝学累功
对话『经典』, 传承『二王』
书写属于我们的时代
让书法更贴近生活
书意造应有法
寄情魏晋
率意当溯『源流』而上
《书谱》研习管见
文质兼美
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变
得见理法、性情、文心
我写我心
对文化修养进行的考量
带着问题去创作
题材与形式应突显时代性
文为心迹
寻回书法本有的崇高与尊严
将学书经历当创作文本
力求呈现宋人意态
学养厚度决定书艺高度
融入宋人手札意趣
博采众长
古不乖时, 今不同弊
以古为则自抒性情
溯其源而顺其流
以笔墨为时代留痕
踵事增华
回归文心
回归传统, 重塑文心
在自然书写中兼顾形质
情感流露与技道双修
古薄今与薄古厚今都不可取
继承是守, 创新是攻
建树新的书法堂庑
贵能『古不乖时, 今不同弊』
扬长避短, 追源导流
不重复自己
对王铎书风的新认识
自书自心是件很惬意的事
传统性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
融入时代之书写
文墨同修, 相映生辉
呼唤正大气象的主流书风
学苏隐苏
关注书法本体研究
自然之美, 正大气象
追寻属于这个特定时期的书风
『文』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对『二王』书风的再认知
用更高古的元素去涵养自身
愉悦美是书法的根本所在
学习米芾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呈现新时代正大中和气象
以文化的回归为导向
以『文心』畅情时代

四、展览与主流书风的说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D]. 苏叶. 西南大学, 2021(01)
  • [2]二十世纪上半叶的香港书法[J]. 陈雅飞. 新美术, 2021(02)
  • [3]温同春书法研究[D]. 李依格.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4]当代印章边款及展览形式研究[D]. 杨任伟.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5]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D]. 耿灿.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6]黄庭坚“师古观”研究[D]. 文贻锋.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岭南书法传统的梳理与传承”专题研讨会综述[J]. 李辑. 岭南文史, 2019(04)
  • [8]楹联书法研究[D]. 周毅. 西南大学, 2019(05)
  • [9]当代书法的主流、非主流与乱象[J]. 傅德锋. 中国篆刻(钢笔书法), 2019(09)
  • [10]溯源竞流与时代气象——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历代法书与当前书法创作笔谈[J]. 陈新亚,栾金广,胡正良,施恩波,王大禾,谢少承,徐右冰,周剑初,漆钢,柯学刃,杨文浏,彭双龙,陈胜凯,王学岭,王忠勇,吴炜栋,洪厚甜,杨江帆,王军领,李双阳,葛蒲南,廖伟夫,马健中,王金泉,伍剑,朱睿,王志安,陈阳静,樊利杰,王怀罡,丁子同,方放,司马新义,赵月秋,卜庆中,岑岚,方建光,任学军,唐永平,吴永斌,许达,张红春,张胜伟,王颖军,邱朝剑,孙万民,杨科云,冯伟,李明,林志明,王琛,韦斯琴,张沧,张聪明,朱河山,李琪,张挥,张建才,林玉梅,吕金光,林景辉,娄红卫,钱玉清,林峰,汪敦银,刘月卯,王堂兵,周建旭,于恩东,欧阳荷庚,张东明,胡崇炜,胡紫桂,李炳筑,陈加林,谢启彬,张卫东,米闹,逄春伟,程志宏,张志庆. 中国书法, 2019(11)

标签:;  ;  ;  ;  ;  

展览与主流书籍风格论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