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市政道路的给排水系统功能严重影响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的发挥。城市化建设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城市整体的硬化工作面不断扩大,大大降低了城市内部雨水的渗透能力,对城市的部分地区,尤其死降雨量较大或者雨季持续时间较长的城市严重的内涝问题,不利于人们的出行与城市发展。文章在结合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设计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其中的应用进行了有效探讨,希望能够为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群居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就对市政道路的给排水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在质量上与数量上都得到了长足的提升,但仍然不能很好的满足雨水集中爆发时带来的问题,目前市政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快节奏的社会发展需求。弹性空间较好的海绵城市可以有效的抑制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成为了城市化发展管理中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应用,能够很好的适应城市不断变化的发展态势,提升人们居住的环境质量,使城市化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一、海绵城市理念对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的重要意义
从定义上分析,海绵城市主要起到了聚集、渗透、净化降雨的作用,使地表给水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而在旱季又可以实现水资源循环调节效果的新型的城市建造系统。水资源的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毋庸赘叙,为保障城市生态的正常发展,必须确保水循环的科学性。市政道路的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提高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满足经济发展的运输以及人们出行的要求,而若是路面上的积水无法及时排出,长时间积水将会使路基强度遭到破坏,为交通出行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由此可见,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的优劣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硬质化道路面积的不断增加,直接裸露在外的土壤面积则越来越少,严重影响了降水排放的效率,不利于水资源循环的正产运转,尤其是在降雨爆发天气,雨水的快速汇集与排水系统的运行不畅,使城市内部出现了内涝问题。鉴于此,在进行城市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唯有实现对给排水设计系统的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有效的缓解这一问题。海绵城市城市理念与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的完美结合,可以将城市范围内的净化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对城市的生态系统进行进一步完善。
二、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设计
(一)人行道设计
人行道是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便于人们出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融入到人行道的设计当中极具意义。传统的人行道施工采用的是不透水路面技术,在下雨天则发生严重积水与打滑现象,不利于行车出行。海绵城市设计使用的是透水性能较好的材料,而且能够能够对路面的温度、湿度进行有效控制,有效的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补给。若是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实现受到其他条件限制,则应在基层位置按照一定的坡度埋设排水管道,确保排水功能的实现。
(二)车行道设计
目前,非透水性路面施工技术是我国城市车行道采用的主要施工技术,不利于解决路面积水与地下水供水的问题,导致强烈的热岛效应。海绵城市中的车行道设计采用的四渗水性能较好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如在路面上层使用透水性较好的沥青混凝土材料,中层与基层采用非透水性材料,有效提升了路面的渗水性,降低了雨水对路基的侵蚀。而且雨水能够沿着路面的横坡直接流入设置好的盲沟中,进入到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中,有效的对水资源进行再利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绿化带设计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工程的绿化带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发挥以下作用。首先是对雨水的收集作用。透水性路面设计可以实现对地面积水的收集再利用,绿化带设计应低于路面在透水地面的影响下,要将地面上的水进行收集,对绿化带的设计高度应在20cm左右,利于对雨水口的均匀分布,雨水口高度应处于绿化带种植土和道路中间。其次是对水体的过滤作用。在绿化带的设计中先后铺设一层种植土和砾石层,然后安装渗透管,可以有效的实现对水体的过滤与对自然水体的补给。此外还有缓排滞蓄的作用。根据路面施工的具体地形、结构特点,合理的设计导流系统,更好的使雨水深入地下。
(四)附属设施设计
市政道路相应配套功能的实现需要依靠附属设施的设计才能实现。首先,在路肩边沟的设计方面,对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是最为关键的,,必须确保材料的选择的科学性与配合比的有效控制,传统的混凝土材料极易出现堵塞问题,雨水净化效果不理想。而在路肩边沟中配合植草沟的应用则可以有效的提升雨水的回收与净化效果。其次,在路缘石的设计方面。路缘石主要分为平缘石、立缘石两类,是市政道路工程给排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设计人员应根据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根据路缘石的材料的具体性能进行合理设计。为防止积水发生,平缘石应周围路面保持相同高度,便于雨水直接流到绿化带或者雨水口内;而立缘石的设计高度则要周围地面略高,以对雨水进行汇集。
(五)与城市绿地的衔接设计
市政道路建设与城市绿地施工同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能够有效的分流道路路径,提升城市化的生态水平,因此应做好与城市绿地的衔接设计。市政道路和绿地衔接方式的确定,必须充分考虑城市环境的差异性。对于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区域,应突出实现雨水储存与回收利用效果,可通过对路面雨水的净化处理以及设置合理的排水管道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而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可采用雨水截行净化技术,对雨水进行定点排放,避免雨季时径流的过度汇集。此外,对于径流污染严重的区域,其首要工作就是对污染进行有效控制,可以通过利用植草沟、植被缓冲带等技术进行有效控制,积水净化后则可用于绿地的浇灌利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系统建设过程是极为复杂的,应在施工前期做好相关的设计、规划,合理的运用海绵城市理论以提升对城市内部积水的处理效果。将海绵城市理念充分的运用到城市道路的人行道、车行到、绿化带、附属设施设计以及道路与城市绿地的衔接设计方面,可实现对道路积水的有效处理、回收以及循环利用。可见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对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规划、布局进行完善,确保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益,促进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富敏,王卓诚.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9):266-267.
[2]罗军,论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材,2017,(03).
[3]刘琳,杨春红."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7,15(2):232-233.
[4]陈洁.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0).
[5]陈钢.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0).
[6]高梅,黄涛.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设备工程,2018(7).
论文作者:陈开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给排水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雨水论文; 路面论文; 绿化带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