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模板工程中主体模板施工技术的运用论文_倪元春,郑佳蕊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 100160

摘要:当今社会,建筑技术的不断深入研发,人们对建筑工程安全建设的更高要求,使承建单位将建筑的坚固性与稳定性放在了管理的首要位置。混凝土模板工程在建筑项目中的技术应用比例逐步提升。模板工程作为影响混凝土项目使用寿命与建设安全的关键因素,结合主体模板技术的管理难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技术管理规范,严格进行阶段性质量管控,成为建筑单位的确保模板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安装设计;施工工艺;拆除技术

目前,以混凝土结构为主的房屋建筑在我国占据很大的比例,建筑产业工程建设技术较为复杂,高层楼房、造型新颖的现代建筑数量增加,对主体模板的应用要求也有所提升。模板的种类按照材质可以分为钢模板、木模板、钢木模板、胶合板模板以及铝合金模板等,常见的模板支撑有木质与钢管支撑两种形式。

一、当前阶段模板工程的施工难点

1、模板的受力作用复杂

传统模板施工中多选择单层模板的形式进行支撑,理论经验与实践应用丰富。但当前阶段混凝土项目施工要求的不断提升,原本的单层支架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多层支架类型的模板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模板的实际受力作用也愈来愈复杂,仅依靠传统方式进行模板施工,工程质量与建设安全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因此,安装单位需要结合施工要求、建设技术、安装工具等进行支架模板的结构设计与调整。

2、现场管理不系统

建筑规模扩大,施工技术应用复杂,使得现场管理的难度不断提升。模板施工需要劳务单位、施工班组、监理单位、设计部门等多部门协调工作,导致管理内容复杂,容易出现安全管理漏洞。如果缺乏系统性的建设管理机制,不仅会降低模板安装的效率,甚至会为工程使用埋下隐患。

3、对技术交底工作的重视度不足

在实际模板安装、拆除过程中,技术人员往往对技术交底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全面了解技术方案、施工标准,只是进行简单的设计交接,使得一些作业人员对工程图、施工标准等内容认识不清晰,依靠经验进行施工,部门之间工作任务划分不明确,对模板建设工程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主体模板的工程准备

1、模板的安装设计

在模板工程的技术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模板需要具备一定的承载力、稳定性,能够承受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重力、荷载力、侧压力等,控制模板的变形程度;另一方面,保证模板的结构设计合理,构件与不同模板形状相契合,位置准确。除此之外,模板的构造应该尽量简单,方便安装与后期的拆卸,为钢筋绑扎、安装提供便利。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结合工程的建设特点、整体结构、平面形状、设备性能与模板材料等要素开展设计工作,还应该参考技术规范与建设工艺,进行实地勘查,对图纸进行细节核对,从根本上保证模板的设计参数可以满足施工需要。

2、主体模板的材料准备

模板施工前,需要一定的材料准备,如木模板以及胶合板需要选择符合使用质量规定的Ⅰ、Ⅱ等松木或胶合板。模板的内侧部分有一定的平整度要求,不能出现腐烂、鼓包、褶皱、孔洞、刮伤等问题。模板支撑使用的木质支撑与钢管应该符合脚手架使用要求,如果是钢管,应该有生产合格证与相应的检测报告,一旦出现裂纹、变形、弯曲等问题,不允许投入使用。模板与混凝土需要接触的部分应该进行清理,保持整洁。在模板安装前要涂刷脱模剂,并进行技术交底,按照分项检查的规定,进行材料检测,合理分配模板的数量、连接配件等,根据技术交底的图纸,制定好轴线与模板的边线,控制水平标高。

三、主体模板的技术应用流程

1、施工工艺

主体模板的工程结构按照应用类型不同可以划分为基础模板、楼面模板、楼梯模板以及柱模板、墙模板等。应用类型不同,实际的施工工艺与构件也有所不同,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方案与技术规范进行安装。如柱模板的施工流程为:先放线,确定基线位置,然后安装模板,布设支撑装置,再安装相邻的模板,连接两侧模板,继续安装另一块模板支撑,按照以上程序,依次安装第三、第四块并进行支撑,检查模板与施工设计图的标志是否一致,调整位置直至达到标准。检查后固定柱模群体,对柱模进行清理,然后封闭清扫口,在浇筑混凝土工程完成后,拆除模板。梁模板施工步骤:在放线完成后设置支模架,确定位置安装梁与柱的节点模板,布设梁底模后起拱梁模,在模板上绑扎钢筋,安装梁模板两边的侧板,然后固定梁夹。固定完成后检查模板位置,进行调整,安装梁口卡,对相邻的梁模进行固定。对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后拆除。确保主模板施工流程符合技术规定,提升安装的实际质量。以柱模板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为例,50mm×100mm木枋为龙骨,间距250mm~300mm,采用Φ48×2.7钢管加固体系。具体如下图1所示。

b×h≤600×600柱支模示意 600×600≤b×h柱支模示意

图1 柱模板支模示意图

2、模板安装的注意事项

第一,模板及其支撑安装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底座有足够的承载力。整个支撑系统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及施工荷载;第二,模板安装位置、尺寸,必须满足图纸要求,且应拼缝严密、不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刷隔离剂;第三,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的,起拱高度为其跨度的1/1000~3/1000;第四,模板安装应与钢筋安装配合进行,梁柱节点宜在钢筋安装后安装。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撑进行观察和维护;第五,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第六,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第七,模板安装质量必须符合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要控制在相关验收范围内。

3、模板拆除的注意事项

首先,主体模板拆除时,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没有明确要求时,按下列规定执行;其次,无需承重的模板,包括梁模板、柱模板、墙模板等,在混凝土凝结后,不会因为模板拆除损环,就可以拆卸模板;最后,主体模板、支撑装置的拆除原则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

结语:主体模板建设作为主体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对混凝土项目的建设质量起着关键的影响。为降低模板工程的安全隐患,需要承建单位针对现场管理、模板受力、技术交底等问题,严格控制安装、拆除的施工流程,为混凝土整体工程的技术管理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琚存国.施工阶段模板早拆技术应用与细节处理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7(15);

[2]杜春辉.京广铁路保定站改造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14);

[3]夏祥斗.BIM+绿色施工技术在高层住宅建筑群中的应用[J].上海建设科技,2017(2).

论文作者:倪元春,郑佳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建筑模板工程中主体模板施工技术的运用论文_倪元春,郑佳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