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设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论文_石倩倩

生态设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论文_石倩倩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环境意识逐渐提高。人们在生活与生产中对于周围环境也提出了新要求。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同时也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紧紧相随,基于这种社会情况,无论是在过去、现代甚至是将来,人类都无法离开环境而独自生存。因此科学、合理的进行环境规划与环境改造对于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十分重要,同时对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生态设计;重要性

1 引言

现代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不再局限于有吃有穿就是好日子的生活理想了,许许多多的人更加希望得到的是那些原始的自然的生活环境。的确,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科学事实上,生活在较为自然的环境中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益,身心也会舒畅。而生态园林的来到为人们建造了一个可以欣赏自然、感受自然的平台,从它多维空间感,以及特殊的艺术造型方面看,无不体现着美学特征。因此,人工的生态园林,不仅要体现自然的美感,更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艺术性。

2 园林景观中生态设计的原则与运用

2.1遵循自然条件与人文关怀

实现一个区域的环境景观生态化,必须建立在对原本地貌与地形的认知上,因地制宜地对一个园林景观进行生态型塑造,这是一个城市进行景观改造的基础。前期要对气象、气候作出科学的观察与分析,作出对环境有利的改善措施。有时也可利用当地特有的气候类型在原有景观上重塑与改良景观,并合理利用废弃设施,保持景观原有的文化与历史风情。不仅有利于人们快速接受新生态景观,还有利地保护了历史遗产与文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个区域的环境服务的最终目标是人,所以对于区域景观的功能性要求也至关重要,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生活的便利性、遵循当地人们的生活规律,体现出公众性、社会性。

2.2植物的合理的生态选择与配置

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突出生态种植,尽可能选用本土植物,选用当地特有的植物。乡土树种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可发挥更好的生长优势,与其他植株种类相比,本土树种具有更好的适应性、遗传性、发展性。还可采用抗逆性较强的树种,有利于植被的再次生长,减少树种对环境的依赖性。所以我们可以将当地特有的优质树种与抗逆性强的树种合理地配置在一起,减少人工管理的成本,在较低的经济投入中达到较高的生态效应。在城市进程加速的今天,很多城市对河道、马路进行重新规划或者扩建,因此这些地方往往成为绿化的漏洞。还有一些小面积的河流流域与周边的小防护林带会因为人为或者自然灾害被逐渐破坏,失去原有的面貌。这些情况都不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发展,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应在这些分区的间隔与交界中,配置适当的防护林与隔离带,阻止区域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这对优化城市布局、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实现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有着很大的作用。有利于城乡的协调发展、实现景观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2.3运用现代技术

在很多城市的屋顶规划上就以可持续性为发展原则,在土壤方面,利用先进又环保的无土栽培技术,不用考虑雨水的冲击对植株与环境的影响,有机的土壤在管理方面也比较机械化,标准的配置就可以维持土壤的健康性。可再次利用在植株代谢中产生的枯枝落叶,用作植物天然的营养培土,对污水中累积的有机物也可采取同样的方式,体现了很好的物质循环利用,减少了园林景观建设中的经济负荷。对于危房或者改建的房屋,可将拆迁留下的废弃砖块变废为宝,重新堆砌用于园林小品的组建,从而重新组成了美丽的园林景观。

3 生态设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影响与重要性

3.1从小环境美化到大环境绿化

生态学使我们认识到身边小范围的绿化美化并不能从实质上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改善生活环境必须从整个生态系统着手。增加绿色植物量是启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引擎。增加绿色植物量首先要扩大绿化范围、扩大植被面积,在绿地面积限定的情况下选择体量大的乔木是增加绿量的有效途径;建设生态园林还包括对外围农林生产用地统筹布局,如将一年生草本植物改种木本植物,形成固定植被,使生产绿地发挥生态功能。生态园林工程的实施将营造出大规模绿郁葱茏的景观,供人们远视野欣赏。

3.2在共性中凸出个性、强化地域特色

生态园林的性质要求以较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绿地效益。这要靠乡土植物,乡土植物适应性强、易成活、养护成本低。如我国暖温带地区的刺槐、构树、臭椿、苦楝、火炬树等,质感色泽好、姿态优美,少量栽种、依靠其自身繁殖能力可很快成林。从园林景观价值考虑也应该发挥乡土植物的作用,有特色才有价值,例如华南沿海的棕榈科植物和东北的白桦林都具有其他城市无法复制的特点。由于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限制,跨气候带引进的植物不但建植养护成本高,也不可能形成原产地那样优秀的野生自然景观,因而异地引进植物只能定位在少量展览的层次。在生态园林中乡土植物占主导地位、必然使地域特色凸显出来;凸出个性、强化地域景观特色有利于中国园林持续繁荣和发展。

3.3景观风格趋向简洁自然

园林的景观风格由园林建筑和园林植物两方面构成。中国古典园林的山石布置和植物点缀基本是对自然美景的缩仿,具有精致幽雅的风格,适应人文思想浓厚的人们寻享闲情逸致;生态园林是对自然风景的一比一真实重塑。建设生态园林涉及范围广、工程量大,人们不可能把过多的精力用于精雕细凿。具有较多建筑设施的精管绿地在整个生态园林体系中比重会变小;生态园林中植物数量会大幅度增加但品种组合会简化,基于生态园林营造的景观、其风格将趋向简洁自然、。呈现自然之美、忽略自然之杂。趋向自然不是简单模仿自然界,而是态度手法自然。简洁自然的风格反映了科学现实的文化思想。这种风格会全方位影响未来的中国园林,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亭子较过去砖木结构的古亭局部细节简化许多,就是这种风格对园林建筑的影响。

4 结语

生态的景观设计将是人类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理想工具,而设计中的物质性和艺术性,应该是设计中的基本标准,三者结合把景观设计带入一个新的时代,让景观设计在人类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也是未来人类的希望。

参考文献

[1]金英伟.景观设计 低碳设计:景观功能的生态产出[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石倩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  ;  ;  ;  ;  ;  ;  ;  

生态设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论文_石倩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