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创新意识的要求不断提高,许多中小学校开始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加上数学课程的学科特点,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目标。
一、创设和谐氛围,孕育创新思维
教育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只有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才是和谐的。在平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让每一位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机会。教师要注重把微笑和关怀带进课堂,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想象,让学生紧张的心理得到松弛;要注重把希望带给学生,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因此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已有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碰碰壁”,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和矛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此一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才能孕育出更多的创新思维的种子。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这其实就是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小学数学中,应运用各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对应思想、量不变思想、可逆思想、转化思想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转化思想是小学数学思想的核心,是运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实现未知向已知的转化、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复杂向简单转化等。要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发展思维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重大的运用价值,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丰富多彩的文字、图像、音乐、视频等结合起来,实现了视觉与听觉的完美融合,刺激了学生的多个感觉器官,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将静止的事物动态化、生动化,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此外,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得到调动,再加上教师有效的课堂组织和指导、同学之间的相互协作与讨论,更加促进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四、注重知识的生活化,发散学生思维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个体认知发展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实践和反思的过程。小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决定其更容易接受直观性、经验性的知识。将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理解知识、发散思维,有利于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可通过生活化场景的模拟,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创造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五、从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仅仅是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记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思维方法。一个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力的人往往不受传统观念、思想束缚,能从事物的反面、联系、发展变化中去揭示事物的本质,探求事物的变化规律。我们在指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时,也必须从这些方面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一是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若按传统的思维方法,一步一步地推导,将费时费力;但若采用列表的方式逆推,就可以很容易地求出答案。逆向思维是发明创造的重要思维方法,经常进行此种思维方法的训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是纵横联系法。在数学教学中,这种思维方法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启发或提示。这种思维方法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它十分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从而带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更突出的一点是,它能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让学生在探求共性的思维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三是多维发散法。它是指在研究问题时,学生能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全部信息,对单一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沿着不同方向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多触角、全方位地寻求、探索和发展新的多样性的方法和结论的开放式思维。从多维度、多层次进行构思,提出解题思路,这为学生大胆推广旧知、引申旧知进而发现新规律、得出新方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维发散训练,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潜心启迪和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和学生身上点点“发散性思维”的火花,利用各种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将创造性思维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一定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论文作者:陈光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5月总第20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6
标签: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方法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思想论文; 知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5月总第20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