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能力,一种稀有而珍贵的财富论文_潘雪

写作能力,一种稀有而珍贵的财富论文_潘雪

吉林省扶余市三义学校 吉林 松原 138000

有人说:“写作,没有人找得到一种为这种能力定价的方法……但每一个拥有它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种稀有而珍贵的财富。”写作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我们要把写作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是短期就能够实现的,需要教师制定长期的教学计划,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教师要转变角色,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注重在课堂中的积累,同时采取读写结合的策略,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学生感受生活,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达成理想化语文课堂。

一、转变教师角色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主动地探究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只有为学生布置已规定的作文题目与写作范围,就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的提高,但是,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写作成效却并未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固定的题目限制了学生想要表述的兴趣,同时还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无法实现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提高。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写作范围和空间,拓展学生的思维,大胆地将课堂交给学生,有效地避免写作带来的负面情绪。

二、激起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只有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才会使学生主动地开展知识的探究与学习。同样,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也要将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语文作文设计的知识点较多,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情感表达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若是学生语文基础能力不够,很容易就会产生对语文写作教学的抵触心理。写作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想要激起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教师就要将学生的抵触心理消除,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吸引学生的关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注重课堂积累

在写作教学中,学生通常存在写作水平不高,不会写作的情况。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积累的素材不够,学生可能头脑中有着新颖的想法以及想要叙述的话题,但是由于学生平时在学习中积累的知识不够,文化底蕴不足,所以无法有效地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真正地在作文中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范围,主动地积累相关素材。我们可以在为学生讲授课程时,在学生感悟情感,产生最深层次的体会中,适时地为学生渗透相关的材料,故事、名言……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牢记相关的内容。长此以往,学生在写相关的作文时,就能够有效地引用,实现学生作文质量的提高。引导学生课堂积累才能够使学生在写作中文思泉涌。

四、采取读写结合措施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能够达成最佳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学习写作手法,将文中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手法重点的分析,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的同时,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写作技巧,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作文技巧,在写作中深入理解阅读知识,达成双赢的局面,实现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同步发展。

五、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老的话精辟地道出了习作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只有投入到生活中去,体验人间真情,丰富个人情感,积累习作素材,习作时才有事可叙、有景可描、有情可抒、有感可,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声有色、亦情亦景,才会使读者读起来有滋有味、妙趣横生。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动手写写的好习惯。正所谓肚中有墨,何愁倒不出。与此同时,教师必须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心里诗的琴弦响起来,要打开他的创作的泉源,就必须教给他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之间的众多的关系。”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体验;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置身于大自然中去玩赏,在玩赏中观察,玩中感悟,赏中习作。

六、创设情境,感受真实生活

亲身经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可贵的写作,有了切身体验才能动于中、发于言。倘若教师命题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又怎能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呢?学生只能在万般无奈下去胡编乱造,写出来的文章只能是语无伦次,前后矛盾,缺乏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应适当地创设情境,给予学生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用眼、鼻、舌、手去摄取生活素材,让学生眼中有物,方能笔下有文。要善于创设原始的情景,让学生运用眼、耳、手、鼻、舌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和体验,适当指导学生写作的基本要点,放手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高涨情绪中学会作文。当然,每一次习作都不可能先表演后再习作,这就需要老师放慢记忆镜头。尽管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但由于心理上的抵触,无法进入再现情景或再现时印象、感悟不够深刻。此时,教师必须善于用丰富的语言组织、启发或用生动的图片、美妙的音乐让学生放松心情,唤起对当时的人、景、情感的回忆。在教师随风潜入夜的引导中,往事就犹如电影回放一样清晰地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此时提起笔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论文作者:潘雪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  ;  ;  ;  ;  ;  ;  ;  

写作能力,一种稀有而珍贵的财富论文_潘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