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中地下连续墙技术的有效运用论文_周忠胤

土建施工中地下连续墙技术的有效运用论文_周忠胤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与日俱增,相关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法、工艺等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地下连续墙技术就是针对于地下道路施工所产生的一种新技术。

关键词:土建施工;地下连续墙技术;有效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大增,地铁等城市地下空间的开放和利用有效缓解了城乡建设用地不足的现状,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捷。城乡地下空间建设使地下连续墙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地下连续墙技术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的深基础施工技术,在世界很多国家都得到使用和推广,广泛应用于水利、建筑、交通及地下工程中。

1地下连续墙概述

1.1地下连续墙的概念

连续墙常常用于民用房屋建筑,是以钢筋结合混凝土浆料为主,用于抵消建筑物的自动作用力的一种基层加固结构。除此之外,连续墙还具有防水的功能。地下连续墙则是在地面以下用于支承建筑物荷载、截水防渗或挡土支护而构筑的连续墙体。连续墙具有鲜明特点,同时施工复杂度高,因此需要在技术上做出创新。

1.2地下连续墙的特点

地下连续墙在地下空间建设中应用广泛,具有鲜明的特点。地下连续墙建设工期较短,完成质量高,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地下连续墙在施工过程中振动小、噪声低,因此非常适用于城市环境施工;地下连续墙占地较少,防身性能突出,因此可以贴近原有建筑物施工;地下连续墙体刚度较大,已成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挡土结构。

地下连续墙在具有以上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或不足。首先地下连续墙作为临时挡土结构,其花费费用相对较高;废泥浆的处理一直是城市建设中地下连续墙施工的主要问题;同时地下连续墙对于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对于特殊地段的施工,工艺方法的失误容易导致相邻地下连续墙的结构错位及漏水,加大了施工难度。

2地下连续墙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2.1地下连续墙施工准备工作

根据工程基点、导线、水准线,引测平面控制点及水准点并放样,确定地连墙中心线及导墙外放距离。

2.2导墙形式的确定及制作

导墙是引导成槽机,承受静、动荷载的作用的结构,导墙一般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浇筑,深度约为1.8m~2.5m,厚度约为0.3m,翻边约为1.5m~3.0m。导墙包括绑扎钢筋、支模和浇筑混凝土,期间每道工序都需严格控制,同时根据场地条件采取基地加固措施,使导墙的功能发挥到最大。

2.3泥浆制作

地下连续墙施工一般采取泥浆护壁,膨润土、纯碱、高浓度CMC为泥浆原材料,其质保资料必须齐全有效。避免槽壁塌方泥浆液面高度需高于地下水位高度。同时需抽查泥浆指标,使之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以保证泥浆质量。根据工程地质情况机动确定泥浆指标,如当土层极其松散、颗粒粒径较大时,应根据其含盐量或受污染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配制专用泥浆。泥浆除了起到防止坍方作用,还可以减少槽底形成淤积物,泥浆的携渣能力减少和延迟了混凝土面淤积物的形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成槽挖土

根据放样位置核对后成槽,通过超声波检测掌握成槽情况,避免成槽偏斜,为保证质量,抓斗机和成槽机配备垂直度显示仪表及自动纠偏装置。槽段开挖时,需明确槽段开挖长度,以满足接头装置要求,抓挖时钢索应呈垂直张紧状态,这是控制成槽垂直精度的关键,一旦发现钢索松弛,立即进行纠正。挖土时注意当距离地基底部20cm时改为人工作业,同时修建排水井。最后将土与水泥按照1∶16的比例拌合,填回地基中压实。此步骤需注意挖掘出的泥土垃圾应及时清理,避免全部堆放在基坑周围引发边缘塌陷。

2.5清底换浆

成槽以后,先用抓斗抓起槽底余土及沉渣,再用泵举反循环吸取孔底沉渣,并用刷壁器清除已浇墙段砼接头处,在灌注砼前,利用导管采取泵吸反循环进行二次清底并不断置换泥浆,清槽后测定槽底以上0.2~1.0m处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含砂率不大于8%,黏度不大于28S,槽底沉渣厚度小于300mm。用吊车吊住刷壁器对槽段接头工字钢壁进行上下刷动,以清除工字钢壁上的杂物。

2.6钢筋笼的制作及吊装

钢筋笼制作平台为型钢制作,钢筋笼制作过程中,需保证加工平台的绝对安全及凭证稳固,这直接影响钢筋笼的整体质量。在制作平台上,按照钢筋品种、长度、排列间距从上到下铺设钢筋并焊接交点使之成型。钢筋笼制作过程应考虑整节起吊安装,预先确定浇筑混凝土导管位置,同时控制焊缝质量,确保焊缝长度、宽度、厚度满足设计要求,严格控制钢筋笼长度、宽度、厚度以及接驳器位置。吊装过程通常采用安全系数更高的六点吊,起吊前仔细检查吊点确保安全,对接时把关接驳器连接质量和十字钢板的连接质量,焊牢连接处的钢筋。需要注意的是,在恶劣天气下严禁吊装作业,保证施工安全。

2.7水下混凝土的浇筑

水下混凝土的浇筑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高于设计强度一个等级的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水下混凝土的浇筑通常采用导管法施工,用吊车将导管吊入指定位置。浇筑前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测试,做好试块,同时对灌注混凝土的导管接头进行检查,使之密闭牢固,施工前的水密性检验压力应在0.6MPa~1.0MPa之间。放置钢筋笼后应及时灌注混凝土,同时记录混凝土上升高度及导管埋设深度。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禁止将路面洒落的混凝土倒入槽内污染泥浆。

2.8墙体的浇筑

墙体浇筑是地下连续墙施工的最后一个施工环节。浇筑地下墙混凝土应采用导管法。导管按需要长度拼接,导管使用前先作水压试验确保接缝必须严密不渗漏,分配给每根导管的浇筑面积应基本相等,相邻两导管内混凝土高差不应大于0.5m,混凝土浇注速度不应低于2m/h,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1.5~3.0m;在单元槽段内,同时使用两根以上导管浇筑时,应检查其间距一般应≤3m,

导管距槽段端部应≤1.5m。各导管处的混凝土面应同时上升,高差应≤0.5m。浇筑混凝土其顶面标高宜高于设计标高0.5~0.6m,凿去浮浆后应符合设计标高和砼强度,钢筋笼入槽后必须在4小时浇捣混凝土,若浸泡时间过长时,应重新清底(清槽)。

3地下连续墙的质量控制措施

3.1结合工程要求,合理划分槽段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场地、建筑、施工机器、钢筋笼重量等因素,合理划分槽段,减少接头数量,提高工作效率。

3.2检查泥浆配比,保证泥浆质量

施工过程中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泥浆配比,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保证泥浆质量及携渣能力。

3.3把控钢筋性能,完善吊装方案

在钢筋笼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把控钢筋性能,保证钢筋笼能够顺利吊放入。钢筋笼焊接过程容易出现错位及弯曲现象,因此在此阶段需施工人员集中注意力,同时完善施工监督及管理,保证焊接质量。钢筋笼吊装方案应根据钢筋笼的重量和吊点位置,纵横向桁架钢筋以增加其刚度,保证顺利入槽。

结语

地下连续墙施工在土建工程中的地位在不断提升,我们要结合设计要求、地质条件和工程实际情况来确保施工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按照标准进行操作,规范施工流程,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晓东.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和技术要点[J].建设监理,2016,27(2):75-79.

[2]袁广平.房屋建筑中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讨[J].民营科技,2016,22(4):180.

[3]李双兵.浅谈地下连续墙质量过程控制[J].门窗,2016,10(1):104-105.

论文作者:周忠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土建施工中地下连续墙技术的有效运用论文_周忠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