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特稿]
“智慧工会”的特征、问题与对策研究*
郭孝实
(中国职工电化教育中心,北京 100048)
[摘 要] “智慧工会”不仅是党和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智慧工会”必须具备高度智能化、高度信息化、深度融合性和服务普惠性等特点。目前,“智慧工会”建设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专业人才缺乏、内容不充分、功能设置不人性化、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和“以职工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体现不突出等问题。要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系统规划,突出服务的宗旨和整合资源、实现共享等方面着手,推动“智慧工会”建设健康发展。
[关键词] “智慧工会”;特征;普惠;对策
一、“智慧工会”的提出与定义
智慧是生命所具有的基于生理和心理器官的一种高级创造思维能力,包含对自然与人文的感知、记忆、理解、分析、判断、升华等所有能力。智慧与智力不同,智慧表达智力器官的综合终极功能,与“形而上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处;智力则谓“形而下之器”,是生命的一部分技能。由此可见,智慧的器物,必定能够通过对信息的处理,从而启动新的功能。
新常态下百色市基于人力资本适配性的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 韦晓英(4/53)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在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建设“智慧工会”。强化互联网思维,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工会工作,促进互联网和工会工作融合发展,构建网上工作平台,打造工会工作升级版。2018年4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李玉赋在全总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上发表讲话,强调要努力打造“网络工会”“智慧工会”,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提升网上服务水平,促进工会组织进一步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切实担负起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而“智慧工会”建设正是党和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时代建设并发展好“智慧工会”,是当前各级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也是亟需研究的重大课题。
“智慧工会”,是中国工会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特点,加快改革创新而提出的鲜明而具体的发展目标,是工会组织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构建的工会智能化服务职工体系,能为职工群众提供普惠性、便捷性、精准性、常态化服务,形成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工会工作新格局。[1]“智慧工会”能承载网络、视频、语音、数据等一系列基础信息,并能使这些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协同,是服务职工群众、服务工会工作、服务科学决策的高效信息化技术体系。
二、“智慧工会”与“互联网+工会”的异同
智能化是指事物在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所具有的能动地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的属性。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以生产出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
建设“智慧工会”是新时代中国工会的历史使命。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要在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不能只当口号喊、标签贴,而要贯彻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各方面。中国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同时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这就注定中国工会既是群众组织,又是政治组织,具有群众性,又具有政治性。同时,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领导力量,具有先进性特点。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要求必须落实到组织建设、工作理念、机制运行、工作手段、活动方式和服务手段等各个方面。建设“智慧工会”能够最直接把全国亿万职工联系起来,组织起来,能够很好地实现群众性的目标。通过“智慧工会”能够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职工中去,把广大职工群众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断扩大和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体现工会组织的政治性。通过“智慧工会”的网络引导,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出来,让广大职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文明等各个领域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能更好的体现中国工会的先进性。建设“智慧工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道路的必然选择。
智能化是智慧的重要特征。“智慧工会”和“智慧交通”“智慧城市”一样,没有智能化就谈不上智慧。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由此可见,“互联网+”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而“互联网+工会”,则是让工会工作借助互联网这一载体,实现互联网与工会工作的深度融合,反映了互联网业态下工会服务方式和载体多样化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物理意义上的变化。而“智慧工会”的实现虽然同样需要依赖互联网技术,但“智慧工会”更加突出强调智能化的特点,在工会工作和为职工服务过程中极大减少了对人的依赖,有自我学习、自我处理、自我协调、自我合成、自我控制能力,更像是化学意义上的变化。“智慧工会”还体现在高度的融合性,而不是互联网+工会的简单叠加和重合,是“互联网+工会”的升级版。[2]
“智能+”的价值在于其本身生产过程突破了对人类的依赖,可以通过信息处理启动新的功能,并因此具有了更多的创新空间和应用可能性。这也是“智能+”在“互联网+”基础之上本质意义上的突破。因此,借助人工智能的自我学习能力,“智慧工会”平台可以在已有信息储备的基础上更深刻更广泛地变革自己的编译能力与平台应用方式,进而创造更有价值的服务模式。
三、“智慧工会”的特征
(一)服务智能化
1.掌上服务一键式。“智慧工会”是工会的公共服务门户,它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手段,为职工提供掌上交互式、场景式的全程智能化服务。“互联网+工会”服务模式可能需要职工下载多个APP、关注许多微信公众号,而“智慧工会”则可能只需要通过智能手机下载一个应用软件就能把工会工作和为职工服务的数十项乃至百项功能融合在一起,实现职工普惠服务的“掌上一键式”需求。
(3)CO2检测 CO2浓度过高会引发温室效应、冰川融化等灾害,所以需对CO2进行实时监测。本设计为电化学CO2传感器,适用于CO2的定性测量。模块自带信号放大电路,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2.服务推送精准化。“智慧工会”将工会内部数据和从社会各界可获取的数据连接起来,通过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为职工提供定制化的精准服务推送。根据不同职工的不同爱好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推送不同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智慧工会”能有效利用人机交互功能开发智能服务程序,工会提供的服务项目,都能及时主动地推送给职工。同时,“智慧工会”是一个开放性平台,可以不断积累新的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不断扩充智能服务的整体容量,使职工的新需求得以不断升级和不断满足。
3.工会管理模型化。“智慧工会”充分利用空间感知、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深度挖掘工会管理相关数据,形成分析问题的模型,用模型来测试工会管理政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以进一步增强工会的主动服务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其实质是利用信息科技实现工会工作的自管理和自运行,减少了人工损耗,也降低了人为决策的风险,促进了工会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创新。
(二)高度信息化
信息化是智能化的基础。“智慧工会”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拥有完整、准确的信息来源。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信息数据不只是被传递的对象,同时是生成决策的依据,更是生成价值的资源。
1.信息的全面性。“智慧工会”必须要有充分的手段和渠道采集到所有职工的信息和工会的全部工作信息。在时间上,不仅要有历史资料,还要有现时情况;在空间上,对所涉及的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的有关信息都能全面完整采集。
2.信息的准确性。“智慧”的前提是采集的数据或信息必须准确无误。信息准确性是指信息的事实性,这是信息第一位、最基本、最核心的性质。不符合事实的信息不具有价值,甚至可能引起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决策,造成不良后果。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来源于采集的科学性。只有全面地、系统地、持续地收集和利用信息,才能了解各方面因素的变化情况,才能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才有可能避免决策的片面性和盲目性。
3.信息的及时性。信息及时性是指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有效信息源。及时获得信息对于人们的正确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智慧工会”建设也是如此。信息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过了时效就不再具有应有的价值。及时的信息同时必须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一般来说,获得新颖的信息比仅获得及时的信息更有价值。
(三)载体现代化
1.载体可移动。我们常说“有困难,找工会。”现实中怎么找、该找谁就是难题。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用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直接把职工联系起来,把职工所需要的教育培训内容、活动内容乃至衣食住行等服务项目和产品植入其中,让广大职工随时随地可以参加学习和活动。这指尖上的“微平台”既是一所移动学校,也是陪伴职工身边的移动工会。
2.载体多样化。“智慧工会”的载体平台一直在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与时俱进,比如说网站、APP、微博、QQ、微信、公众号,可能还有正在普及的VR等等,这些都丰富了“智慧工会”的表现形式,也为“智慧工会”创造更多的优质内容提供了施展空间。职工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习惯选择不同的载体。
3.载体可融合。在媒体传播界,我们提倡媒体融合,这也同样适用于“智慧工会”的建设和发展。要使“智慧工会”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承载“智慧工会”功能的不同媒介,在宣传、人力、手段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服务互融、内容兼容、资源通融、利益共融的模式,手机、电脑、电视等载体将互通互融,形成互联网的新生态圈。
(四)功能多样化
1.重大信息及时公开。及时公开信息是工会组织不可推却的责任和义务。针对当前工会系统互联网的发展状况,打造“智慧工会”平台可以使管理与监督有机统一起来。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信息,如规章决策、工资协商、民主管理等做到及时公开,并在线上广开言路。
4.线上线下融合。传统的工会工作大都以线下为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运用,许多工会工作和为职工的普惠服务可以通过网上实现,但不等于完全依靠网络技术。“智慧工会”必须就线上线下的内容进行合理分解,既要有线上的高效运转,又要有线下的丰富体验。
3.多种方式激发活力。广大职工是“智慧工会”的主人翁。广大职工既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职工可以自主选择参加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筹划组织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他们不仅可以通过“智慧工会”,展现创新成果,开展知识竞赛和技术比赛,还可以讲述职工故事、传递职工声音。
(五)操作简单化
操作的便捷化是吸引职工和提高工会服务有效性的重要保障。不合理的程序设置往往会耗费人的精力和注意力,会降低用户的依赖度。“智慧工会”必须简洁明了,程序简单,操作方便,减少有碍人们操作的无用程序,让职工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六)深度融合性
1.工会职能融合。工会肩负着组织职工、教育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很多职责,围绕职责的履行形成许多职能部门,承担着许多具体工作任务。“智慧工会”必须把工会的参与职能、维护职能、建设职能和教育职能有机融合在一起,减少工作头绪,体现工会工作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2.管理和服务融合。“智慧工会”既要组织职工,教育职工,更要服务职工。“智慧工会”不能只是方便工会工作职能的实现,更要为职工提供普惠服务。组织职工的目的是为了让职工得到更多更优质的服务,增强组织归属感,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智慧工会”既可用来管理工会工作,更可用于为职工提供普惠服务;既能服务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更能服务广大职工。
假设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由n个无线传感器节点和1个汇聚节点构成,每个无线传感器节点的采样周期为Δt,每个数据重构周期由m个采样周期构成.在每个数据重构周期内,传感器网络中第i个无线传感器节点的感知数据构成向量xi=[xi,Δt,xi,2Δt,…,xi,mΔt]T,其中xi,jΔt为第i个传感器节点在第j个采样周期所感知的监测数据.因此,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该数据重构周期内的所有感知数据构成一个m×n的感知矩阵X=[x1,x2,…,xn].
中央有要求,工会必须有行动。建设“智慧工会”是落实中央对工会群团工作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工会改革发展必然要走的一条创新道路。工会组织只有主动作为,把“智慧工会”建设好,才能在新时代有所作为,不辜负中央的重托。
2.多向互动渠道顺畅。信息时代,好的平台需要多向沟通,以深入挖掘受众的需求,提高服务针对性和有效性。“智慧工会”改变了传统管理中信息单向流通的缺点,在沟通流程中加入反馈机制,使这一平台里的使用者人人都可以成为麦克风,及时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诉求,促进事态的正向发展和良性循环。
(七)服务普惠性
1.服务对象全覆盖。树立大职工概念。既然是“智慧工会”,必须面向所有职工开放。从在职职工到已退休职工,从职场新人到资深技术能手,从职工本人到职工家属,都可以纳入“智慧工会”覆盖范畴。不同就业形式的职工,如货车司机、快递员、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商场信息员、网约送餐员、房产中介员、保安员等都应享受“智慧工会”带来的便捷。
2.服务内容全方位。“智慧工会”既要包含工会工作的全部内容,更要包含职工所需要的全部服务项目。只要是职工有需要,就应该在“智慧工会”中得到满足。无论是教育培训,还是职工活动乃至衣食住行都应植入到“智慧工会”中来。
3.服务时间全天候。无论是工作时间还是休息日,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智慧工会”都可以随时随地发挥作用,让广大职工时时刻刻感受到工会就在身边,服务无时不在。
(八)广泛共享性
1.平台共享。无论是工作平台还是服务平台,无论哪一级工会组织的平台或者工会系统以外的平台,只要有利于工会事业发展和满足职工需求,但凡不涉及知识产权保护,不涉及商业秘密,不涉及安全隐患的,都应该打破技术壁垒,实现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
2.促进阳光运行。我们常说要将权力放在阳光下运行,这也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但对于传统办公来说,文件在部门和人员间流转,当事人很难及时了解事情进展。但是“智慧工会”通过网络这个载体,事情的进展、服务的优劣都可以在网络上留下痕迹,不仅当事人可以及时查看进展,人人都可以用指尖的力量进行监督。
3.信息共享。每个职工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方面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源。全国有几亿职工和几百万家工会组织,这是一个无限体量的信息大宝库。“智慧工会”的任务就是在确保信息安全前提下,处理好信息,共享有效信息,让信息为工会服务,为职工服务。
(九)彰显公益性
“智慧工会”的公益性是由工会组织性质决定的。工会组织是群团组织,公益性必须成为其显著特点。在面向职工提供服务时,必须坚持公益的宗旨,即便是有偿的服务项目也应该有较高的性价比。优越感来自于比较。无论是学习产品、文化活动以及衣食住行等方面,必须始终具有公益的烙印,让职工通过“智慧工会”有明显的获得感。“智慧工会”要迎合职工的生活、学习、工作习惯,借鉴社会化的运作和发展方式,但不能有过多的商业性和功利性,否则在职工面前就没有吸引力,也会失去“智慧工会”的公信度。
(十)管理高效化
1.简化工作流程。一般来说,我们每天的工作时间为8小时。但做自己本职工作的时间可能只有两个小时,那其他的时间用来干什么了?可能用来开会、解释服务内容、沟通进度等。“智慧工会”就可以通过智能化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开会次数,以达到1+1>2效果,大大提升工会管理及服务的性能。
2.资源共享。全国工会是一个大系统,也是一个大家庭,更是资源的重要集结地。“智慧工会”的最大优势是能够借助工会的组织优势形成巨大的资源优势。“智慧工会”是开放的资源平台。一方面,无论是学习资源,技术资源还是阵地资源都能在“智慧工会”中展现和共享。它不仅仅有自己内部的资源库,还可以源源不断地充实其他各种社会资源。另一方面,“智慧工会”的所有资源能最大限度地向全国各级工会和全国所有职工开放。
3.效率高度集约。员工注册“智慧工会”时都生成自己独有的IP,这个IP就相当于职工的花名册,但是可以在同一时间记录下千万个IP的动态和信息,在确保工会会员全覆盖的同时精准抓取会员需求。无论是业务的办理,信息的发布,活动的开展,都可通过“智慧工会”的平台同步运行,不受人力、空间、时间限制,在短时间内实现几何级的集约效应。
四、建设“智慧工会”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一)中央有明确要求
建设“智慧工会”是新时代中国工会的政治任务。中央不仅对工会工作高度重视,并且对开展网上群众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要把网上工作作为工会联系职工、服务职工的重要平台,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3]
2018年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在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致词中强调:不断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工会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要牢牢把握群团改革部署要求,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切实增强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职工功能,增强工会工作的动力活力。
3.系统内外融合。职工的需求千差万别、千变万化。“智慧工会”不能只是利用工会系统内部现有资源,更要与工会系统外的资源进行融合。既要把工会系统内部资源整合好、利用好,更要不断拓展业务范畴,把职工需要的社会资源和手段有效整合到“智慧工会”中来,使服务功能和服务内容最大化。
(二)网络技术的普及
建设“智慧工会”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要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四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4]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着广大职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广大职工对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运用越来越普遍,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互联网技术运用的普遍性和广泛性为“智慧工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同时为“智慧工会”的建立提供了庞大的用户群体。
另外,“智慧城市”[5]“智慧教育”[6]“智慧交通”[7]等为“智慧工会”的建设提供了许多借鉴和可参照的对象。“智慧工会”建设有了良好的技术基础、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
(三)工会性质使然
江南具体景观在皇家园林中的仿建以园林为主,如常州府无锡县的寄畅园在清漪园中仿建成惠山园,杭州汪氏园、海宁陈氏园和扬州趣园在圆明园中仿建为小有天园、安澜园和鉴园,苏州狮子林被仿建于长春园、避暑山庄,江宁瞻园在长春园中仿建成如园等。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教师应结合文本材料的具体特点,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欲望,利用朗读赋予语言文字生机,增添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达到情感共鸣。
“智慧工会”有利于拓宽工会的工作空间,丰富基层工会的工作方式,使工会的工作内容更形象,方式更多元,职工参与的渠道更通畅,工会工作的社会化基础更扎实。
(四)职工有迫切期盼
建设“智慧工会”是满足职工新需求的必然选择。职工有需求,工会必须有作为。全国有几亿职工和3亿的工会会员。传统的工会组织方式、教育方式、活动方式和服务方式已经很难适应职工队伍的发展变化,也不能满足广大职工的新需求和新期盼。几个亿的服务对象如果完全靠工会干部用传统面对面的方法去开展工作,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职工要么是网络的直接开发者和建设者,要么就是忠实使用者。职工渴望得到广度而深度的服务,希望通过减少办事环节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如果工会还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上,只能会离职工越来越远。职工期盼在网上找到组织,找到培训学校,找到交友平台,找到展示自我的舞台,找到表达诉求的渠道,需要通过网络和智慧平台便捷地获得工会组织带来的各种服务。职工所期待的“智慧工会”是一所随时可以学习的移动学校,表达诉求的贴心人,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掌上娘家人”。
(五)有“互联网+工会”的实践基础
随着 2015 年“互联网 +”元年的开启,在工会领域,“互联网 +”工会也成为各级工会用来服务职工的新方法、新手段和新途径,从上至下产生了较好效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演进和创新。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工会服务发展与创新的要求,努力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完善工会信息化和数据库建设,整合社会资源,强化工会服务能力,“互联网 +工会”必须且必然要走上更高的平台,升级为“智慧工会”。几年来,通过互联网+工会的探索实践,应该说已经为“智慧工会”的建设积累了一定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思想上,越来越多的工会干部对互联网开始认知、接受、重视;二是许多工会组织在互联网+工会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大量经验;三是已经有了一大批互联网+工会的网络应用平台。
“互联网+工会”的实践已经为工会组织信息化、智慧化转型坚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智慧工会”的建设将进一步高度契合,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转型。
(六)具备建设“智能工会”的条件
我国已具备建设“智慧工会”的基础和实力。一是完整的组织体系,中国工会从全国总工会、省级总工会、县级总工会、产业工会到企事业单位工会,是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现在约有300万个工会组织;动员力强、整合力大。二是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如大国工匠、全国劳模,技术能手等等。三是有阵地依托。中国工会拥有如工会干校、工人疗养院、工人文化宫、劳模疗休养基地、职工书屋、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培训中心等一大批能直接为职工提供服务的落地资源。四是有几十年积累的工作和活动基础。中国工会长期以来开展的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劳模评选、助学帮困、送温暖、“中国梦劳动美”等一系列活动为“智慧工会”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活力基础和群众基础。五是有经费的保障来源和投入渠道。根据《工会法》的规定,工会经费的来源有五个方面:一是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二是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缴的经费;三是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四是人民政府的补助;五其他收入。
五、“智慧工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和文献查找,不难发现,基层工会在“智慧工会”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探索,但从“智慧工会”所应具备的特征和功能角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油菜叶片是油菜最主要的生命活动场所,是直接反映油菜种类和生长状况的主要器官。油菜叶片颜色变化是进行油菜营养状况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农作物营养诊断领域的不断应用,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油菜营养诊断也不断发展[1]。但在各类应用中,由于常规方法很难去除油菜叶片图像中的叶脉部分,从而导致一般未考虑油菜叶片中的叶脉对营养诊断的影响。油菜主叶脉较大,在进行营养测定时均要去除主叶脉以免影响测定结果。因而,研究油菜叶片图像中主叶脉的去除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一些工会干部思想懈怠守旧,不肯接受新事物,对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技术视而不见,缺乏互联网思维,对新技术的学习运用存有畏难、排斥、等待、观望等不同心理。还有一些工会干部在“智慧工会”建设方面没有明确思路,也不知道从哪方面着手。目前,在“智慧工会”建设方面,许多工会干部处在不了解、不着急、不想学、不想干、不会干的状态。
GSTP1(rs1695):基因多态性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液学毒性的关系研究 ………………………… 张关敏等(7):980
(二)网络管理人才缺乏
在“智慧工会”建设过程中,最缺乏既精通工会工作又善于运用网络的复合型人才。“智慧工会”建设还没有纳入到工会干部培训体系当中。我们常说,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智慧工会”的建设也是如此。在平台程序设计上和重大选题、栏目策划上,“智慧工会”人才资源整合的思路和力度还有待提升。
服务缺乏针对性。由于对职工需求没有深入了解,提供的服务内容和项目无法迎合职工的痛点、痒点、兴奋点。无法做到职工需要什么,我们就重点服务什么。更难做到针对职工需求,进行量身定制提供具有特色的个性化服务。
(三)为职工服务的宗旨体现不突出
服务定位不准确。现在大部分“智慧工会”平台,更多的是满足工会干部管理的需要,满足工会组织的需要,尚未从职工的角度去思考设计应用。因此,当下的工会平台没有满足职工的需要,还没有延伸到服务职工的身上。
⑭孔扬、于姗:《天地悠悠 人生若何——读埃里希·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解放军理论学习》2016年第2期。
(1)地域观念浓厚:就近安排物流配送货物已成为很多业主的惯性选择。然而,这一自然的物流配送方式,却被少数人垄断了,外藉客商几乎成了被宰的对象:诸如强买强卖、过桥费、卖路钱、“黑软件”等成了他们非法揽客的工具,污染了鄂州全域内的物流环境,加重了物流成本,降低了物流效能。而鄂州有关部门在维护经济秩序、创设物流环境、保证市场出清的力度措施上,没有制定一套全面、细致、量化动态的管理制度。物流系统客商吃亏上当受骗的情形时有发生。
服务体验不人性化。因为背离了以职工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许多平台在程序和功能设计上不符合职工用网习惯和消费习惯,因此平台建设起来了却很少有人问津。
(四)内容和形式单调
内容缺乏吸引力。虽然如今各种媒体形式层出不穷,但若要持久吸引受用户的注意力,依然要坚持“内容为王”。用优质的资源配以形式多样的载体,再加上独特的享受体验,才可能将职工紧紧团结在“智慧工会”周围。简单的工会新闻和消息通知,无法吸引职工广泛参与,很难使广大职工找到归属感。
传播形式单一。如今是融媒体时代,微视频、微博、微信等已成为重要的传播方式。根据传播学定律,能在五秒内抓住受众关注的传播主体才能使受众继续完成整个观看流程,而这些动画的、充分互动的表现形式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眼球。但目前的“智慧工会”还未充分挖掘多媒体表达形式的传播价值,没有实现多次传播、多级互动,没有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6)加强库内通风换气。经常检查,一旦发现虎皮病有发生苗头,立即组织出库销售,杜绝病害蔓延,避免整库果实染病,造成重大损失。
(五)没有形成整体合力
各主体间缺少互动沟通。不难发现,现在的“智慧工会”相关各主体间缺乏双向沟通,各级“智慧工会”都在各自为政,联动性不够,没有形成合力。职工之间缺少互动性,没有充分利用好“工友圈”,职工只能是单向的从平台中获取信息,没有做到信息共享;职工和工会组织的互动性不够,没有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积极回复职工关心和关注的问题,没有做到真心平等地与职工交流。
工会组织之间缺少联动。各级工会之间缺少沟通交流机制,各自建的网络平台之间缺少互动,新旧媒体之间衔接也不够。并且各类工会的工会网络平台的功能和操作流程差异性大,缺少规范,不利于考核管理,不利于相互联动和交流更难以形成品牌的合力。
重复建设造成浪费。由于各级工会组织间缺乏沟通,在“智慧工会”建设上只能追求“自成体系”,基础投入容量过剩,技术开发重复投入造成人力、财力、精力的浪费。
本文主要针对输电线路架空地线取电系统,设计了电源变换模块,并对电路进行了建模仿真。在电力电子技术基础上建立整流电路模型,对输入不同交流电压时电路的输出电压、电流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相对稳定的直流电压源。并设计电压变换电路对直流电压进行转换,通过设计优化电路控制信号脉冲占空比,得到在不同输入电压情况下,输出电压始终为12 V,根据不同输入电压下的最优脉冲占空比,拟合出最优占空比随输入电压变化曲线,为后续设计电压变换电路提供了依据。论文设计的电源变换模块实现了将输入交流9 V~100 V转变为12 V直流输出,满足输电线路架空地线取电系统设计要求。
报警管理数据库与Web服务器、数据采集Buffer机采用2台高性能服务器,数据采集机、实时报警操作站采用10台普通服务器。另外根据网络架构增加工业用防火墙和交换机。
(六)功能设计没有很好体现人性化
及时反馈有困难。“智慧工会”设计的初衷就是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但是有时候,职工通过“智慧工会”提交了办事申请,却得不到及时回复,没有得力的监督和反馈机制。
操作程序欠明晰。清晰的操作功能不仅能吸引更多的职工上网用网,也能为用户中年龄较大的群体提供便利。但是有的“智慧工会”平台设计欠缺这方面的考虑,不是操作过程中人为设置的“关隘”太多,就是因为审核不严格使许多广告软文趁虚而入,影响了职工的使用体验。
栏目设置不合理。有的“智慧工会”平台未能将不同的栏目分门别类,职工在运用时常常难以找到有急切需要的信息,繁杂的信息使人眼花缭乱,无从下手。而且有的栏目和信息设置把关不够,或重复出现,或栏目雷同,这在无形中都降低了平台的品质和美誉度。
六、加强“智慧工会”建设的对策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处在新时代的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充分认识“智慧工会”建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互联网意识,培养互联网思维。工会干部要主动学网、懂网、用网、占网、管网,提高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力,养成做好工会网上工作、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意识和习惯。要把“智慧工会”建设作为统揽工作全局的重点工程重点推进,把“智慧工会”建设新成果纳入新时代工会干部新作为的考量内容。要把“智慧工会”知识列入新时代工会干部培训的重点内容,让“智慧工会”建设成为新时代工会事业新发展的新里程。
(二)做好顶层设计规划
中国工会是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智慧工会”建设必须由全国总工会来统领统筹。整个工会系统在“智慧工会”建设中必须形成一盘棋,做好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顶层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明确“智慧工会”的理念、功能、目标、方向和原则,制订规范,明确各级工会和各种参与建设主体的职责和任务。总的要求是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实现网上服务对象覆盖到最广大的职工群众,工会网上工作覆盖到全部基层工会组织和全部工会干部的工作格局。将“智慧工会”各主体都纳入到“智慧工会”模式中,进一步促进“智慧工会”功能的落地。
(三)突出服务的宗旨
“智慧工会”既是一个工作平台,又是一个服务平台。职工是“智慧工会”的服务目标和对象。必须坚持以职工为中心,为职工服务,这是建设“智慧工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互联网+工会”还是“智慧工会”建设都是为了增强工会在职工群众中的凝聚力,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为职工服务来赢得职工的认可。要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分析,洞察了解职工的特点和需求。从职工需求入手,提供丰富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智慧工会”建设得好坏,职工是最权威的评判者。最终要看职工覆盖面是不是很广,职工参与度是不是很高,职工喜欢不喜欢。
(1)主体Xi(Yj)期望与评价值不小于(不劣于)ei(fj)的Y(X)方中某一主体相匹配。例如,当Xi∈A时,主体Xi期望与评价得分不小于ei的Y方中某一主体相匹配;当Xi∈B时,主体Xi期望与语言评价不劣于ei的Y方中某一主体相匹配,此时记ei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智慧工会”既是一个技术平台,也是一个资源平台。整合资源是“智能工会”最重要的任务。“智慧工会”就如同一家超级超市,不仅要有场地设施,还要有足够的价廉物美的商品,同时还要有人性化的服务。“智慧工会”可以利用现在的大数据优势,利用自身的流量信息建设自己的数据库,并在各级工会组织、不同的“智慧工会”平台上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数据运用效率。“智慧工会”相关主体之间要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一方面,将工会系统已有的所有资源梳理出来,整合到“智慧工会”中来;另一方面,尽可能把职工需要的工会系统以外的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整合到“智慧工会”中来。比如将智慧教育、智慧家政、智慧交通等其他领域的成果和“智慧工会”平台相融合,为“智慧工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五)打造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
“智慧工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足够的人才队伍保障。一是技术开发人员。“智慧工会”的技术性、功能性要求非常高,必须要有一支技术精湛,能完成技术构架功能开发的专业技术人才。二是整合资源的队伍。这支队伍必须确保“智慧工会”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不断充实和更新。三是管理队伍。不同层级的工会干部能根据不同的授权等级,履行相应的职责。四是宣传推广队伍。“智慧工会”要让更多职工关注并持续成为忠实用户,必须有一批人员专门从事宣传推广工作。五是安全维护人员。“智慧工会”面向几亿职工提供服务牵涉面广,不允许有任何闪失。因此,必须要有专门的风险防控人才,避免技术、政治等各个方面的风险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静.“互联网+”时代工会工作模式创新研究——以重庆市产业工会和区县工会为例[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7,31(3):119-124.
[2] 单真.新时代建设“智慧工会”普惠性服务新模式研究[J].山东工会论坛,2019,25(1):10-16.
[3] 李玉赋 . 中国工会十七大文件汇编 [C].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8.
[4]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19-02-08)[2019-04-18].http://www.cac.gov.cn/2019-02/28/c_1124175686.htm.
[5] 张聪丛,郜颍颍,徐晓林.智慧城市政策试点效果评价——基于电子政务发展角度[J].现代情报,2019(6):120-131+167.
[6]谢幼如,黎佳,邱艺,等.教育信息化2.0时代智慧校园建设与研究新发展[J].中国电化,2019(5):63-69.
[7]爨谦,王建,俞彦.面向全球城市的上海“智慧交通”发展策略[J].科学发展,2019(5):92-97.
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telligent Trade Unions
GUO Xiaoshi
( China Workers’ Audiovisual Education Center, Beijing 100048 )
Abstract: Intelligent trade union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China, but also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rade unions' own development. Intelligent trade unions is def i nitel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intelligence and informatization,deep integration, and universal service.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trade unions, such as inadequate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lack of professionals, insuff i cient content, inhumanity of functions setting, lack of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and lack of prominent manifestations of staff-centered service purpose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trade unions construction, courses of action should be taken in aspects of seeking unif i cation of ideas, the cohesion of consensus, the top-level design, strengthening system planning,highlighting service purpose and integrating resources, and achieving the sharing.
Key words: intelligent trade unions; characteristics; general benef i t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F246; D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2375(2019)05-0059-09
*[收稿日期] 2019-05-15
[作者简介] 郭孝实(1966—),男,江西上饶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常委、中国职工电化教育中心主任、中国职工音像出版社社长,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政治学。
[责任编辑:徐文粉]
标签:“智慧工会”论文; 特征论文; 普惠论文; 对策论文; 中国职工电化教育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