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在剑桥:三一学院的教堂与图书馆追忆(论文文献综述)
李前程[1](2021)在《近代早期英国出庭律师的兴起》文中研究指明
张炼[2](2019)在《乔叟在中国:接受与场域竞争》文中指出本论文运用布迪厄的场域、习性、资本等社会学理论来研究乔叟在中国的百年接受史,阐述乔叟的接受状况如何为现代中国的文学场和社会场所影响和制约,分析中国接受者的习性如何决定他们在各种场域中的位置,进而探讨各种场域之间和内部的竞争如何作用于乔叟在中国的接受。中国学者从对作品的初步介绍转变为对形式的解读、对作品内涵的多方面探讨以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的思索。这一接受史反映了中国学者对中西文学、文化碰撞融合的思考,和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探索。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分为五章。绪论主要包括文献综述、“接受”和“翻译”这两个相关联的核心概念的阐释、布迪厄的关键理论梳理以及本论文研究内容和基本观点的简述。第一章分析民国时期的乔叟接受状况。新旧文化两派在社会文化场域里处于对立位置。新文化一派在教育场、文学场、翻译场都处于支配地位。新文化一派提倡新文学,希望通过改变中国文学的语言和形式来建立新思想、新社会。他们认为,乔叟革新了英国语言和英国文学形式;他们在解读和翻译乔叟作品时使用白话文、选取的是代表新的文学思想的故事。与之相对的学衡派反对文学和社会的完全西化,希望保留中国传统文学精神、特别是其中的儒家教化思想。他们强调乔叟继承西方文化传统,并在乔叟作品的解读和翻译中使用文言文和突出儒家教化思想。两派的对立反映出文化场、社会场中新旧文化思想以及不同社会力量之间的冲突。第二章分析1949年至1979年的乔叟接受状况。社会主义新国家的建立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这时期社会各场域最重要的文化资本,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者在教育场、文学场里相应地占据支配位置。他们强调乔叟的社会性、人民性,强调乔叟作品的反封建性和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同样,翻译家方重在对乔叟的解读和评论里也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然而,李赋宁对乔叟作品的文体学研究却被边缘化。这种状况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政治和文学场里的权力竞争。第三章分析1979年至今的乔叟接受状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国的社会政治场域建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文化开始多元发展并广泛借鉴域外文明的成就。在教育场、文学场里的中国学者相应采取多元化视角解读乔叟。他们的视角或继承中国传统文学精神、或继承马克思主义、或接纳西方阐释方式、或采用多种阐释方式。这种多元化解读使乔叟学者们在学术场域里的位置并非像过去那样倾向于两极对立,而是在相互竞争的同时,更多的是相互包容和相互借鉴,这是社会场里中西各种文化思想相互融合的折射,也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多元化发展在乔叟接受领域的反映。第四章分析香港和台湾的乔叟接受状况。两个地区的乔叟接受始终与各自的政治文化生态相关,是文学场与社会场相互影响的结果,也是接受者习性的选择。香港的乔叟阅读较少,其接受状况却融汇中西,就如同它的地理文化特点。台湾的接受状况是中西文化竞争的结果。早期乔叟接受者主要来自大陆,他们学贯中西,他们的习性生成使他们的研究融合中西两种阐释方式。但随着台湾社会和文化场日渐向西方靠拢,西方阐释方式逐渐在乔叟研究中占据支配位置。即使如此,这些向西方传统靠拢的书写始终隐含着和中国传统文学精神的对话。第五章分析《坎特伯雷故事》的两个全文中译本。两个译本形成的年代都是外来文化大量涌入的时期。两个译本都是对原文的直译。相比而言,方重的散文译本用字简练古雅,而黄杲炘的诗体译本注重对原文诗歌格律的对等翻译。在译作里,两位译者重构了一系列关于强盛中国的记忆场。这表现出他们在有意无意中重塑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认同国家民族身份、重构文学场和社会场的努力。结语部分提出,文学接受是一种社会行为。中国的百年乔叟接受史与百年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密切相关,其发展是一个社会性过程,是这时期中国的社会场、文化场、文学场内部和相互之间的影响和竞争共同作用的结果。
曹晓娇[3](2019)在《想象与转换 ——纳博科夫小说的意义衍生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属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中符号学方向的跨学科研究探索,旨在通过文化符号学的视角研究由艺术语言构成的文学文本,具体来说是运用洛特曼符号学理论来支撑对纳博科夫文学文本的阐释,以解析其小说独特的意义衍生机制,努力探索一条经典文学文本的符号学阐释路径。本论文将以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的《玛丽》(Mary)、《黑暗中的笑声》(Laughterinthe Dark)、《斩首之邀》(Invitation to a Befheading)和《洛丽塔》(Lolita)四部长篇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沿着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领军人物尤里·洛特曼(Yuri Lotman,1922-1993)“符号-文本-文化-符号圈”的文学语言与文化研究脉络,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逐层递进地探索文学文本在文本、文化、符号圈三个层次的意义衍生机制。纳博科夫是公认的杰出小说家、翻译家和文体家,是20世纪文学浩荡潮流中的先锋、侨民文学的代表、文化转换的典型。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多元的文化语境、广泛的个人爱好塑造了纳博科夫独特的艺术风格。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他的作品,都凸显着欧洲文学和美洲文学的对比与融合,也体现了欧洲文化和美洲文化的差异与对话。纳博科夫研究是一项艰难复杂的工作,想要更好地解读这位高度跨文化、多元立体的作家及其多层次、多语言的文学文本,需要的正是文化符号学这样一种开放、包容、阐释力强的研究方法。而能够为这样的作家作品研究提供较好的方法论支持的,应非尤里·洛特曼的意义再生理论莫属。洛特曼指出,符号形成文本,文本形成文化,文化形成符号圈,构成了一个分层次的复合系统。在洛特曼看来,文学作品正是在这个系统的各个层次实现了它们最主要的功能,即作为开放的、动态的意义衍生机制生成新的意义。本论文按照文本、文化、符号圈的递进顺序展开论述。首先,在文本层次,借助洛特曼文化符号学中有关文本的理论,探索小说中的修辞手法与细节刻画,分析纳博科夫如何利用文本内部不同语言编码、解码之间的不对称激起新的语义联系,如何利用不对等的翻译激发读者的想象,如何通过细节的精雕细琢与前后呼应促进读者寻找、想象与拼接,完成意义的逆向衍生,彰显纳博科夫小说的文本之美;其次,在文化层次,借助洛特曼电影符号学理论,探索纳博科夫如何将电影文化及电影化表现手法引入小说创作当中,分别剖析四部小说作品如何通过对色彩、时空建构、蒙太奇等电影表现手法的借鉴,通过两种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手法之间的碰撞,增强小说的视觉艺术效果,扩大文本可阐释空间,促进读者去想象,使读者的思维意识冲破两种不同类型文本的束缚,完成意义的转换与衍生;最后,在符号圈层次,借助洛特曼符号圈理论,梳理纳博科夫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历程,通过分析他一生中在族裔、文化、语言、身份等符号圈之间不断地穿越界限,以及持续的从符号圈中心到边缘再从边缘到中心的运动,来研究穿越符号圈界限行为对纳博科夫小说创作及文本意义衍生产生的影响。通过上述三个层次的递进式分析,本论文确定想象与转换两个关键因素在纳博科夫小说意义生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发掘出纳博科夫小说独特的意义衍生机制。无论是对修辞手段、电影手段的运用,还是作品中多元文化的对话与碰撞,都可以看出纳博科夫的创作具有符号、语言、文化等诸方面的丰富性,并通过作品中文本的复杂建构、文化的冲突对话、符号圈界限的穿越和融合来激发读者的想象,促进多语言、多文化在读者思维中的转换,扩大文本的可阐释空间,让文本的意义源源不断地衍生。文本意义的衍生是永动的、发展的,并不存在固定的、终结的意义。因此,从符号学的角度阐释文学创作,或许会对文学批评的任务产生新的认识,即文学阐释并非要给研究对象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而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动态、多元的解读;文学批评的任务也不仅仅是要弄清楚研究对象,而是发掘研究对象更多的可阐释路径,通过研究提升我们的阅读欣赏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魏海华[4](2019)在《雷蒙德·威廉斯文化政治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兴起了一股“文化研究”热潮,相继涌现了一大批“文化研究”人物。在英国“文化研究”的行列中,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1921-1988)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人物。他被公认为是第一代“新左派”的核心人物、“文化研究”的奠基人。威廉斯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运用于文化研究实践中,为英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研究开辟了文化批判与政治批判紧密结合的新视野。这一新视野受到许多国内外学者关注,但绝大多数学者还是从其文化视角展开研究,对他文化研究的政治维度深入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将这一维度概括为文化政治学,着重研究其文化批判的政治思想意蕴,具体研究分为四部分:一是梳理威廉斯的文化政治思想形成的思想背景,考察其与文化主义传统、葛兰西文化霸权思想以及传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关系。威廉斯的文化政治思想,以英国本土“文化主义”的文化研究为重要背景,同时引入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与传统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观点,形成其独特的文化政治理论。他对文化精英主义的扬弃及对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促成了其文化唯物主义政治思想的形成。二是重点分析威廉斯文化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即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这一思想重新阐明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威廉斯认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并不单纯地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还应当包括文化这一元素,它是贯穿在马克思主义所提到的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整体过程当中。而依托于这一理论,威廉斯还提出了“三重”文化观:文化是一个物质性的总体过程;文化作为“感觉结构”;文化是一种整体性的生活方式。本文还对文化政治的若干个关键词进行了阐释,其中包括:作为政治制度的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作为政治意识的霸权与意识形态概念以及构成政治主体的阶级、劳工和大众概念,从而重构了其关于文化政治思想的基础框架和核心概念。三是深入探讨威廉斯关于文化与政治关系的相关论述,着重分析文化的政治性功能、政治的文化(学)表达以及文化批判的政治价值追求。论文分析了威廉斯从文化自身及其构成要素——语言和文学入手,探讨文化作为表达符号、政治意识与整体生活方式的政治性功能;相应地,政治也可以在文学中得到反映与呈现,如现实的阶级对立、地方性与感觉结构分别在威廉斯的诗歌、小说和戏剧中得到了表达。总体来讲,工人阶级只有对自身身份进行重新认识,才能确立起社会主义民主与平等的现实追求,从而实现其争夺文化领导权的独特优势。文章最后从政治理想角度分析了威廉斯的文化革命思想。威廉斯对为何及如何进行文化革命以及革命长期性的分析作了丰富论述,特别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共同文化建构的基本思想。在威廉斯看来,只有从“感觉结构”、整体性生活方式,及媒介传播与文化教育方面着手进行革新和重构,让工人阶级能够获得表达的机会、接受教育、民主式传播途径,才能实现深层次的文化革命。工人阶级在对自身的文化权利与传播权利的争取过程中,也就自觉地参与到社会主义共同文化的形构过程,而只有各个阶级共同地、平等地表达自身政治诉求时,社会主义共同文化以及团结互助的共同体观念才能形成。本文指出,这些文化政治思想有其重要的学理价值,但也有其非科学性,并流于乌托邦。
舒砚[5](2018)在《英国律师会馆的法律人才培养——法律职业教育与贵族精神的有机融合》文中认为一、绪论(一)问题的提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1],良好的法律不仅需要优秀的法律人才来制定,更需要优秀的法律人才来执行。优秀的法律人才作为法治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其作用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古希腊哲学家虽然没有参与具体的法律制定与司法工作,但是留下了重要的政治与法律思想。罗马法学家则是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登上了历史舞台,通过他们的努力,产生了丰富的罗马法与博大精深的罗马法
张璐[6](2018)在《晚清到1940年代中国汉语新诗的音乐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现代诗学对汉语新诗音乐性的探讨都主要聚焦于离开乐调而表现在文字本身的“徒诗”的音乐性;尽管近十几年来学界出现了对现代“歌诗”问题的关注,但迄今鲜有对中国现代歌诗音乐性的深入研究报道,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在重新发掘整理相关史料和尊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试图突破现代诗学对诗歌音乐性现有的批评模式,将晚清到1940年代的白话“新徒诗”和“新歌诗”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二者在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汉语新诗的音乐性。其中,本文所探讨的“歌诗”主要是可歌唱的文人诗,强调“歌性-诗性”与“合乐”的理想文类旨趣;而“新诗”并不专指“五四”以来的“新诗”,而是指晚清到194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新事物、新观念时重新看待白话汉语诗歌而进行的新徒诗和新歌诗的创作实践。本文的资料来源于山东省博物馆、中央音乐学院、国家图书馆的珍贵馆藏资料,以及在台湾地区、英国、美国当地搜集到的一手资料。在这样的研究思路和视角下,一些之前诗学界鲜有涉及但却十分重要的问题就被包罗进来,而一些已被讨论的问题又重新获得了新的诠释。本文的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探究中国诗歌的音乐性传统及其核心因素。根据古文字语言学对“诗”、“志”、“兴”字的考辨、陈世骧有关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原兴”等重要的古典诗学论说以及1980年代以来古代诗学对“歌诗”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将“兴”因素作为中国诗歌音乐性传统的核心和源动力;而中国诗歌的音乐性传统,正是在“兴”的作用下,通过“歌性-诗性”的音乐性语言进行以“言志”与“缘情”为“目的价值”的抒情活动;其原始形态“乐诗”在“音义分离”后,发展为具有语言音乐性的“徒诗”和延续“歌性-诗性”音乐性的“歌诗”两种形态。于是,汉语新诗的音乐性就是以“兴”为核心的诗歌音乐性在现代语境中对传统的继承与创造。这些结论正为本文在第二个部分讨论新诗的音乐性问题时,始终遵循的贯通古今的研究思路、将“新徒诗”与“新歌诗”相互应照的研究视角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个部分则回到汉语诗歌的现代性语境中,分别从晚清民初的歌诗“情境”、新徒诗“语音构义”的音乐性表现、姿态节奏与身体、新徒诗的音乐化与歌诗的现代化四个方面探讨了在晚清到1940年代,“新徒诗”与“新诗歌”在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各自发展又互相影响的中国汉语新诗的音乐性,得到主要结论如下。首先,在晚清民初歌诗的两次“跨语际实践”中,诗歌的形式结构和感知框架都发生了现代性改变,生成了新的“讴歌”和“唱歌”;而这些同时兼具突破与矛盾的新歌诗正是这一时期具有改革意识的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新事物、“新音乐”的焦虑中,企图用新的歌诗创作来重建的一个新“情境”。晚清民初歌诗的跨语际实践对现代汉语诗歌音乐性的贡献与其暴露的问题同样重要,它召唤着一套完整的现代汉语诗歌的语言表达体系,能够让诗人在符合现代人的感知理解框架中进行诗意的表达。其次,对“五四”到1940年代汉语新徒诗音乐性的讨论,除了关注遵从语法的格律押韵问题,更应该将音乐性的问题放置于汉语现代化的语境中,这就是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分别探讨的汉语新徒诗音乐性的“可发声性”和“可体现性”。第二章通过考察从晚清到1940年代汉语语法由建构到反思过程中的争论与论述,分析出“五四”到1940年代的汉语新徒诗如何在“兴”因素的引导下挖掘汉字的“可发声性”,将“声音”与“意义”进行创造性地连接,在语音中呈现出“音韵的绘声状物”、“反复循环的音韵调式”和“语法里听不见的旋律”的三种音乐性表现。第三章则从探究现代诗歌语言中的“姿态示意”出发,综合古典和现代诗学理论和创作观念中有关诗歌创作与身体节奏的一系列论说,提出了在语音的“声音”与“意义”之外,用身体来体现“姿态节奏”的新诗音乐性的“可体现性”——这就将汉语新徒诗的音乐性问题进一步转化为创作过程中在“兴”的发生现场,以身体“应感”为核心的创作譬喻,使诗歌本身体现出诗人在时间与空间中有关肌理与生命的体验。这就能够更深刻地去重新体会1930-1940年代以卞之琳、冯至、穆旦、臧克家、田间为代表的象征派、现代派、七月派诗人在身体“应感”层面的感“时”作“诗”。再次,针对“新诗不能唱”的问题,第四章中详细探讨了1920-1940年代汉语新徒诗的“音乐化”的原理,这就不再是“依曲填词”的“入乐”,而是强调以“语音的姿态”为中介回到“应感”层面,通过“量体裁衣”的方式进行的起“兴”创作;而这个音乐化创作过程本身也促进着这一时期以“中国艺术歌曲”为主的新歌诗的现代化发展,由晚清民初的“模仿阶段”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五四”以来的现代作曲技法和观念解决了白话诗不能“唱”的问题,但本文强调的是建立在“姿态节奏”层面新徒诗音乐性的“可转化性”,而无意强调诗歌音乐化是对徒诗艺术性的增强或前者是后者的更高级形式。最后,本文在汉语诗歌现代性的语境中,探讨在“新徒诗”和“新歌诗”的现代化互动发展中形成的汉语新诗的音乐性,其实也是对二十世纪以来汉语如何向世界发声问题的积极回应。现代汉语新诗的音乐性更可以理解为一种常含的抒情“姿态性”,它能够被机体倾听或阅读,能够被音乐转化,甚至也能被舞蹈、美术等其他各类艺术转化,是能够超越时空为全人类所共感而兴发的。本文的研究阐释了被现有诗学批评遮蔽的另一种现代诗歌的音乐性,或许可以为中国现代诗歌的批评提供一个更完整的画面;同时,本文立足于诗学,综合了音乐学、语言学、文字学、修辞学、语法学、心理学等进行的讨论,可以为中国现代汉语新诗研究开辟新的阐释空间。
蒋炎[7](2017)在《传承与重构 ——威基伍德陶瓷产品设计的历史研究》文中提出在18世纪工业革命中崛起的威基伍德陶瓷,是英国传统陶瓷手工业迈向现代陶瓷工业的光辉典范,同时也是世界近代陶瓷产业中公认的标杆企业。在2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威基伍德积累了大量而珍贵的陶瓷产品,这些产品共同构成了威基伍德多姿多彩的历史面貌,叙说着企业的兴衰成败。本文以威基伍德在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经典设计为研究对象,探寻不同时代背景下设计语言和风格的形成原因,以及产品设计与材料研发、生产管理、市场销售、社会消费、生活方式、艺术审美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通过这一层面的梳理和评析,我们可知陶瓷产品设计历史面貌形成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产品设计的传承与重构这一中心论题展开探讨,以期寻找到解释威基伍德设计历史现象的深层次原因。经典设计的建构,对一个陶瓷企业的发展、品牌的建树,有着重要的意义。18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中期是威基伍德经典产品大量涌现的时期,也是其发展的巅峰时期。在企业发展历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众多经典设计,在日后共同构成了威基伍德产品的设计体系,成为其创新设计可供参考的原型,并形成某种规范。辉煌时期的威基伍德极具世界眼光,善于从不同国度、民族、不同艺术领域吸取营养,产生多元、包容、共生的最佳重构效果。现代的威基伍德更多地专注于自身的设计传承。“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走互相融合的道路”这一英国文化的发展模式,在威基伍德的产品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威基伍德在塑造经典品牌产品时,选择了一条中庸之路,在传承与重构之间游走。威基伍德当代的设计面貌经由250多年的历史发展和积累而形成,大部分产品设计的图式都可以到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追根溯源。
蔡天新[8](2017)在《研究生》文中研究表明一、杂记我是人,凡是与人类有关的,我都想知道。——(古罗马)丹朗斯11982年9月,我开始读研了。因为是同一所大学,为了区别本科阶段,我用一个红皮笔记本充当记事本。这是一本杂记,内容五花八门。扉页上写着我那时的座右铭,"我是人,凡是与人类有关的,我都想知道。"出自公元前两世纪的拉丁诗人丹朗斯,是在罗曼·罗兰的小说《约翰·克里斯多夫》里读到的。我请字写得漂亮的室友安庆在扉页上题写"研
郑怡[9](2016)在《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图像化记忆研究》文中指出学界对玄学派诗歌的研究主要围绕其主题和表现手法展开。对于主题,学界发现玄学诗的主题包括世俗和宗教题材两方面,但他们的研究多从题材本身的特点出发,如多恩的作品显示出世俗和宗教并存的复杂性、马维尔的诗歌凸显“及时行乐”的特征、赫伯特和克拉肖的诗歌则蕴含了明显的宗教情感。也有研究者将该派的作品置于16、17世纪的历史语境中,认为仅仅是当时的文化造就了其诗歌主题的两面性。还有学者是将作品与诗人的个人经历相联系,认为诗人的生平经历为其作品打上了世俗或宗教的烙印。少数学者探讨过赫伯特诗歌的记忆问题,但也只是讨论他的诗歌能加强人们对当代宗教的记忆和情感。同样,学界目前对玄学派诗歌技法的理解大多采用约翰逊博士对奇喻颇显负面的评价:喜弄才智,音律不雅;生拉活扯、牵强附会等。近来的研究也发现,奇喻包含了一个图像构建过程,因此玄学诗的创作手法带有视觉化特征。虽然学界关注了玄学派诗歌的图像化问题,但他们或是研究仅仅作为技巧的手法,讨论“奇喻”、“寓意画(Emblem)”和“具像诗”的特点,但对玄学诗人们采用的变形叙事手法,却未予关注。此外,有些学者喜用“寓意画”一词作为玄学诗所用种种修辞手法的统称。此种研究方向忽视了Emblem本身最显着的特征,而用来概括包括奇喻在内的不同修辞手段,显得有些笼统。实际上,社会历史与人类文明虽是呈线性结构向前发展,但发展的多是物质文明的形态。在历史的垂直断层面上,人类社会形态、结构甚至文化内涵总是显现出惊人相似的一面。由此角度思考,玄学诗与过往文化之间有无联系?如果有,二者呈现出一种怎样的联系?且玄学诗又为何会呈现出此种怀旧性?此外,玄学诗人使用的种种修辞手法都涉及图像建构过程。具有图像特征的修辞手法和记忆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再者,玄学派诗人包括了具有不同信仰的诗人,其所属教派对图像持有迥异的宗教政治立场。那么,这些持不同信仰的诗人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采用具有图像构建的创作手法?基于前人的研究和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文将玄学诗主题置于前人还未曾关注的文化记忆的背景下解读,以记忆理论和图像学理论为支撑,认为古希腊享乐主义记忆与中世纪神秘主义宗教记忆造就了玄学诗的世俗性与宗教性。其原因是由于文化的传承、诗人们与古希腊文化或中世纪文化的接触以及诗人本身的际遇和性格等因素。因此玄学诗对过往文化进行了记忆建构。在古希腊社会,有提倡肉欲享乐和精神享乐的宗教神学、现世哲学和与此相应的社会表现,同样,玄学诗人多恩和马维尔等有对肉欲享乐和精神享乐的描写;在中世纪,有基督教神秘主义神学理论下信徒冥想基督、与之婚配和为爱献身等神秘体验,同样,在玄学派中,赫伯特和克拉肖有与此类似的宗教经历的摹写。而玄学诗人使用种种带有图像特征的修辞手法则与其主题的记忆徽征有着直接且显着的联系:图像化的手法是为记忆服务的,因为图像历来与记忆传统有着深厚的渊源,且图像是唤醒和加深记忆的最佳方式。诗人们之所以用图像来建构记忆则与17世纪的历史语境密不可分。因而,玄学诗、图像与记忆三者是紧密相连的:玄学诗人使用种种在当时具有“陌生化”作用的图像手法书写怀旧主题,有着唤起或加强自我对传统文化记忆的诗学效果。目的在于通过对过往文化的追忆,表达诗人面对时代变革时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留恋,对当时随社会转型而来的诸多不适保持的一份清醒与距离。因此,本文阐发的是在英国17世纪玄学诗的研究上学界目前还未曾关注的玄学诗的记忆传统性问题。论文除引言和结语部分外共分四章。引言主要做选题缘起、理论支撑、文献综述和论文主要内容的介绍。论文第一章主要探讨玄学诗图像化记忆的呈现手法。记忆主要通过奇喻、寓意画、变形叙事和具像诗四种具有不同特点的方式呈现。奇喻是玄学诗人“巧智(wit)”的语言呈现方式,它将不相关的概念或物体的相似点糅合在一起,因而往往含有悖论性的张力。所以含有奇喻的图像叙述手法表现为画面的悖论感或张力感。玄学诗人们或通过意象的悖论性、或是形式与内容的反衬、抑或采用“突降”的修辞手法来呈现奇喻含有的悖论或张力的图像效果。寓意画则是以图配文,有着非常明显的图像元素并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图像叙述功能:一是图画本身。以其“显性”的意象、光线、色彩、空间比例能让读者通过感官捕捉诗歌意蕴;二是诗文中所蕴含的“隐性图画”,诗歌中的意象,类似构图的色彩、光线明暗等可将诗人静态而抽象的内心活动类比化呈现以加强读者的感官感受。而变形叙事则是吸取了巴罗克文化之风,将“元意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变幻,或将整个诗歌画面进行写意式的涂绘,从而使诗歌背离了古典主义的写实原则而有了现代主义印象派画风之感。具像诗可算作最经典的视觉诗。诗歌通过文字的排列组合而具有了极强的图画效应。且具像诗主要是以形状传递视觉效果,而形状的观视感,即图像的大小和体积都是靠最基本的单位——线条来体现的:线条长短体现大小,线条的摆放位置则构建图形、体积和事物的空间层次。在有些诗歌中,便有此种具像元素的存在。此四种修辞手法并不局限于某一个诗人的使用,某一位诗人也不仅仅依靠一种表现手段,而是依据诗歌特征而有的放矢地使用。论文第二章主要探讨玄学诗与古希腊享乐主义文化记忆。玄学诗中对世俗生活的肯定,对及时行乐的倡导和对人伦情爱的追求无不显示出借16世纪文艺复兴而重生的古希腊享乐主义记忆。古希腊社会享乐主义盛行。他们的神学、哲学及以此产生的生活方式无不体现出这一价值观:古希腊人按人本需求塑造了神,因此,神便是人的化身,有着逍遥人生之欲;此外,居勒尼学派和伊壁鸠鲁派提出了“快乐主义”哲学以鼓励世人莫负光阴及时行乐。在这样的价值观的观照下,古希腊人的享乐思想得到了肯定、褒扬与升华。因此,古希腊人追求享乐。此种文化通过文字、书籍等记忆的载体流传到16、17世纪。文艺复兴对它们的宣扬,使得此种记忆被“唤醒”。玄学诗人中主要以多恩和马维尔为代表的两人,由于对此记忆的接触和个人的人生际遇及性格因素等,使得他们对此进行了建构。皈依国教前的多恩多创作爱情诗,其中不乏有大胆的情爱描写,以鼓励世人享受人世之乐。且喜爱中古经院辩证的他多用具有视觉特征的“玄学奇喻”穿插诗行之中。另一位诗人马维尔也从天文、地理、科学等新发现汲取奇特的意象并常采用变形叙事的手法来表现诗歌的主题,这在他几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中均有体现。论文第三章主要探讨玄学诗与中世纪神秘主义文化记忆。玄学诗人皆为宗教诗人,虽信仰不同,但他们都虔诚地敬奉上帝,因此强烈的宗教情感是他们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宗教情感的流淌表现出诗歌对紧接古希腊罗马文明之后中世纪浓厚的基督教神秘主义文化的追忆。除经院哲学外,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最显着的特点便是宗教神秘主义。神秘主义通常是指个人用肉体和心灵去探知上帝和寻求天国之路的一种身心双重体验模式。冥想基督、与之婚配和为爱献身是中世纪神秘主义者无不企盼的超验状态。为了达到这一精神境界,他们多用身体的种种感知,甚至以死殉道的方式来完成。中世纪厚重的宗教文化在文艺复兴时期并未退出历史舞台。玄学派中以赫伯特和克拉肖为代表的诗人同样由于对此记忆的接触和个人的人生际遇及性格因素等,在诗中对中世纪神秘主义文化进行记忆建构。在他们的作品中,同样有对冥想基督、与之婚配和为爱献身等中世纪神秘主义主题的描写。且作为对文字的图像感非常敏感的一位诗人,赫伯特主要运用“具像诗”的手段表现宗教记忆。而克拉肖作为英国首屈一指的巴罗克诗人,更将巴罗克文化繁复华丽的意象和风格带入诗歌之中,并用“寓意画”的形式展示出以感官体验为主的巴罗克宗教沉思情感、狂喜情感和献身情感。论文第四章主要探讨玄学诗图像化记忆的生成语境。其图像化的写作手段主要基于下列四个因素的影响。首先,斯图亚特王朝对于视觉艺术品的喜爱极大地推动了当时英伦小岛视觉艺术的发展:上至王公贵胄、下至一夜暴富的社会投机者对绘画作品的争相收购以及宫廷资助人对于门下文人骚客的资助对英国视觉文化的兴盛起了推波助澜之功。此外,它还受到17世纪席卷欧洲的巴罗克文化视觉处理手法的影响:玄学诗所独有的奇喻品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巴罗克基于类比呈现的悖论手法;巴罗克对用团、块处理的涂绘方式和对富于变幻风格的青睐使得玄学诗人使用了类似的变形叙述的修辞表达;而巴罗克视觉概念中对色彩的偏好则使得玄学诗人喜爱用反差强烈的对比性色彩烘托主题。再者,英国国教对视觉艺术的发展也持点头默许之态:伊丽莎白一世为保政局稳定采取了温和的宗教改革措施,并未完全革除天主教的元素,且其引入的具有去图像观的加尔文新教教义对人们教堂之外的生活指涉较少,因此视觉艺术与普通人的生活也并未完全隔离。最后,加之玄学诗人对视觉文化的接触,他们作品的表现手法自然呈现出视觉化的特征。结语部分指出:玄学诗人生活的17世纪英国,各种新技术、新思潮的出现冲击着维持了欧洲长达千年的旧有秩序与传统,也给人们的认知和生活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和改变,再加之宗教纷争、王位更迭、天灾人祸等种种因素,整个英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向现代性转型的时期。复杂而充满矛盾的世界总是让人难免对旧有稳定而单一的生活图景产生追忆、怀念之情。因此玄学诗人们用诗笔书写了过往记忆。且在手法的选取上,他们运用了奇喻等在当时比较新颖而独特的修辞手法。这些对主题的表现起到前景化作用的图像叙述手段有着唤起和加强自我对传统文化记忆的诗学效果。而通过唤起对传统文化的记忆,表达了诗人面对时代变革时对传统文化关注、留恋、追寻的一面及对当时随社会转型而来的诸多不适保持的一份清醒与距离。
赵婧[10](2016)在《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史学意识与民族共同体建构》文中研究说明乔治·艾略特将小说创作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方式。通过小说,她对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英格兰民众日常生活历史进行编撰,将19世纪历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发展成果运用于小说创作,形成独特的历史—现实主义风格。小说的广泛传播和接受使其蕴含的社会历史思想影响了维多利亚全盛时期大批读者,作用于社会转型中的英格兰共同体建构。本论文研究乔治·艾略特小说史学意识如何影响英格兰共同体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建构,把握乔治·艾略特思想和作品创作的源动力,为进一步厘清她在维多利亚文学界的地位及其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提供参考。研究一方面从史学视角考察小说的主体人物选择、情节结构、叙述视角、人物情感书写等特征,以19世纪英国文学传统为基础,描述性分析乔治·艾略特作品中民族身份具象化的表现和对社会普遍人性的挖掘。另一方面,对乔治·艾略特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进行分析,包括影响乔治·艾略特的19世纪欧洲史学意识流变、文学想象对民族共同体构建的作用。文学是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社会文化语境和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文学文本形态的呈现方式。本文尝试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学术探索:第一,从跨学科的视角研究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史学意识与英格兰共同体构建思想。乔治·艾略特小说阐释了历史主体意识、历史渐进发展和日常生活书写的新史学思想,符合19世纪时代特征,并具有时代前瞻性,为民族共同体建构提供纵深的历史视野。在小说呈现的民族共同体内部,个人与群体关系多元性的思考又反过来丰富了 19世纪英国民众日常生活史的内涵,并以通俗易读的方式再现其复杂性和矛盾性。第二,乔治·艾略特全部长篇小说和一部中篇小说集作为整体纳入考察范围,将小说创作与书信、杂文、译着和时代背景融会贯通,归纳乔治·艾略特小说独特的史学意识和民族共同体建构思想,阐发其内在关联、思想渊源和现代性意识。第三,围绕乔治·哎略特小说所发生的相关史料、学术史和思想史为本文提供了多维研究空间,使论证不停留于理论加文本的单一阐释环境,为乔治·艾略特小说研究开创有益尝试。
二、人在剑桥:三一学院的教堂与图书馆追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在剑桥:三一学院的教堂与图书馆追忆(论文提纲范文)
(2)乔叟在中国:接受与场域竞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旧文化碰撞中的民国乔叟接受:1911-1949 |
第一节 民国的乔叟教学 |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与民国乔叟接受的语言政治 |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与民国的乔叟翻译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主导的三十年乔叟接受:1949-1979 |
第一节 1949 后三十年的乔叟教学 |
第二节 方重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
第三节 李赋宁的文体学分析 |
第三章 多元发展的新时期乔叟接受:1979 至今 |
第一节 当代的乔叟教学 |
第二节 文学的教育功能与当代乔叟接受 |
第三节 多元化阐释与当代乔叟接受 |
第四章 香港和台湾的乔叟接受状况 |
第一节 香港的乔叟接受 |
第二节 台湾的乔叟接受 |
第五章 文化记忆与《坎特伯雷故事》中译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国的乔叟画像 |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想象与转换 ——纳博科夫小说的意义衍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从碰撞到融合,以想象促转换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二章 语言天才的文字游戏:文本的修辞与细节之美 |
第一节 作为意义生成机制的文本 |
第二节 无处不在的隐喻 |
第三节 天赋独具的通感 |
第四节 巧妙设计的细节 |
第三章 视觉文化大师的电影盛宴:小说的电影化创作 |
第一节 现实的幻象 |
第二节 加宁的彩色玻璃 |
第三节 辛辛纳特斯的时空之狱 |
第四节 亨伯特的蒙太奇 |
第五节 欧比纳斯的电影人生 |
第四章 博学通才的穿越之旅:符号圈的跨界穿行 |
第一节 文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
第二节 贵族与流亡者 |
第三节 写作与翻译 |
第四节 教学与文学批评 |
第五节 科学与艺术 |
第六节 符号圈与语境 |
结论 因对话而多元,以衍生得永恒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雷蒙德·威廉斯文化政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威廉斯文化研究的政治维度 |
第一节 威廉斯及其文化唯物主义思想形成 |
一、战后“新左派”与威廉斯 |
二、威廉斯的着述与生平 |
三、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 |
第二节 国内外对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及其政治思想的研究 |
一、对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研究 |
二、对威廉斯政治思想的相关概念研究 |
三、对威廉斯文化政治思想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可能的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研究难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威廉斯文化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重构“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 |
一、“经济基础决定论”批判 |
二、重释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
三、基础、上层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
第二节 理论新地平下的文化与文化观念 |
一、文化是一个物质性的总体过程 |
二、文化作为一种“感觉结构” |
三、文化是整体性的生活方式 |
第三节 文化政治的若干关键词 |
一、政治制度: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
二、政治意识:民主、霸权与意识形态 |
三、政治主体:阶级、劳工与大众 |
第三章 威廉斯文化与政治的关系阐释 |
第一节 文化的政治性功能 |
一、语言作为政治性的表达符号 |
二、文学创作蕴藏的政治与意识 |
三、文化形塑整体性的生活方式 |
第二节 政治的文学式表达 |
一、诗歌的无序批判与阶级对立 |
二、小说中的地方性与社会主义诉求 |
三、戏剧的“感觉结构”再现及文化扩张 |
第三节 文化批判的政治价值追求 |
一、重塑文化领导权与共同“追求” |
二、重识“无产阶级”的当代身份 |
三、走向社会主义的平等和民主 |
第四章 文化革命与社会主义共同文化的建构 |
第一节 现代革命反思与文化革命 |
一、对工业革命与民主革命的思考 |
二、三种革命关系与文化革命内涵 |
三、漫长革命与其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文化革命的长期性及其实践 |
一、“感觉结构”的重新建构 |
二、整体生活方式与阶级斗争 |
三、媒介传播与文化教育的变革 |
第三节 走向社会主义共同文化 |
一、社会主义共同文化的构想 |
二、文化实践主体与共同体观念 |
三、以文化扩张来实现共同文化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晚清到1940年代中国汉语新诗的音乐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诗的音乐性传统及晚清民初的歌诗“情境” |
第一节 “徒诗”与“歌诗”的音乐性传统 |
第二节 “新音乐”与“讴歌” |
第三节 “新音乐”与“唱歌” |
小结 |
第二章 新徒诗“语音构义”的音乐性表现 |
第一节 汉语文法的建构与反思 |
第二节 音韵的绘声状物 |
第三节 反复循环的音韵调式 |
第四节 语法里听不见的旋律 |
小结 |
第三章 姿态节奏与身体 |
第一节 姿态示意 |
第二节 姿态节奏的生成与发现 |
第三节 身体的感知与表达 |
小结 |
第四章 新徒诗的音乐化与歌诗的现代化 |
第一节 新徒诗音乐化原理与呈现形态 |
第二节 新徒诗的音乐化实践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科研和成果 |
致谢 |
(7)传承与重构 ——威基伍德陶瓷产品设计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工业革命前夕的英国陶瓷产业(1700-1760) |
第一节 工业革命前夕的英国陶瓷手工业 |
1. 产品类型 |
2. 斯托克陶业 |
第二节 威基伍德家族陶业的源起 |
1. 四代相传的家族窑业 |
2. 亚伦·威基伍德家族的制陶业 |
第三节 威基伍德一世早年的学徒生涯(1744-1759) |
1. 跟随兄长 |
2. 威尔顿窑的学徒 |
第二章 威基伍德崛起时期的产品设计(1760-1795) |
第一节 工业革命与英国陶瓷手工业的变革 |
1. 工业革命的风暴 |
2. 英国陶瓷手工业向产业化生产的转型 |
第二节 威基伍德一世独立建窑与早期产品 |
1. 独立建窑 |
2. 早期产品 |
第三节 工艺改良与新产品开发 |
1. 改良奶色陶器 |
2. 从奶色陶器到女王陶器 |
第四节 材料创新与新古典主义的视野 |
1. 回归古典主义 |
2. 伊特鲁里亚样式的艺术陶瓷 |
3. 威基伍德对新古典主义的阐释 |
第五节 早期陶瓷产业化生产中的设计与设计师 |
1. 产业化生产中的分工 |
2. 早期的陶瓷产品设计师 |
第三章 威基伍德发展、困顿与持续时期的产品设计(1796-1895) |
第一节 19世纪上半叶的陶瓷生产(1796-1841) |
1. 纹章陶定制 |
2. 釉下青花转印装饰陶器 |
3. 骨瓷餐具的首次投产 |
4. 蔗色陶 |
第二节 19世纪中期的危机与困顿(1842-1870) |
1. 英国社会的设计改革 |
2. 繁荣的明顿陶瓷 |
3. 埃米尔·莱索尔笔下的田园生活小景 |
4. 日本风格与唯美主义 |
第三节 19世纪下半叶的扭转与发展(1870-1900) |
1. 首任艺术总监托马斯·艾伦 |
2. 扩大产品品类 |
3. 维多利亚时代的餐具 |
第四章 威基伍德新瓷都的缔造和繁荣时期的再次到来(1895-1985) |
第一节 世纪初的困顿与艰苦开拓(1895-1929) |
1. 20世纪初的困顿、市场开拓与委托设计 |
2. 手绘陶瓷设计与生产的兴起 |
第二节 现代主义的初见端倪(1930-1949) |
1. 新的领导团队 |
2. 建筑师凯斯·默里的现代主义陶瓷造型设计 |
3. 巴拉斯顿花园工厂的建设与战争时期的设计 |
4. 艾瑞克·勒维利厄斯的插画艺术与陶瓷装饰设计 |
第三节 现代主义的设计巅峰(1950-1968) |
1. 新的装饰风格 |
2. 现代主义陶瓷造型设计 |
3. 实用的优雅:女性陶瓷设计师苏珊·库柏 |
第四节 家族企业的终结(1968-1986) |
1. 爱德华多·鲍洛齐:波普趣味与几何解构 |
2. 格莱尼丝·巴顿:现代陶瓷雕塑 |
3. 文迪·拉姆肖:新首饰 |
4. 225造型 |
第五章 威基伍德帝国的危机与挑战(1986—2015) |
第一节 危机与挑战 |
1. 企业并购与频繁易主 |
2. 全球化市场与斯多克陶业的衰落 |
第二节 设计再继续 |
1. 20世纪末的经典:肯辛顿茶具 |
2. 公司内部设计:遗产与怀旧 |
3. 公司外聘设计:古典与时尚 |
4. 后工业社会的陶瓷设计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1 威基伍德家族族谱 |
附录-2 威基伍德公司主管 |
附录-3 威基伍德聘用设计师、设计总监 |
作者简介 |
(8)研究生(论文提纲范文)
一、杂记 |
1 |
2 |
3 |
二、电影 |
1 |
2 |
3 |
三、缪斯 |
1 |
2 |
3 |
四、胶东 |
1 |
2 |
3 |
五、绘画 |
1 |
2 |
3 |
六、罗兰 |
1 |
2 |
3 |
七、素数 |
1 |
2 |
3 |
八、南国 |
1 |
2 |
3 |
九、郊游 |
1 |
2 |
3 |
十、畴人 |
1 |
2 |
3 |
十一、鲁国 |
1 |
2 |
3 |
十二、部长 |
1 |
2 |
十三、红烛 |
1 |
2 |
3 |
十四、疑问 |
1 |
2 |
3 |
十五、离歌 |
1 |
2 |
3 |
(9)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图像化记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评述 |
第四节 论文内容与结构 |
第一章 图像化记忆的呈现手法 |
第一节 奇喻 |
第二节 寓意画 |
第三节 变形叙事 |
第四节 具像诗 |
小结 |
第二章 玄学诗与古希腊享乐主义记忆 |
第一节 古希腊享乐主义记忆与玄学诗时代 |
第二节 多恩的奇喻书写与享乐主义 |
第三节 马维尔的变形叙事与情爱话语 |
小结 |
第三章 玄学诗与中世纪神秘主义记忆 |
第一节 中世纪神秘主义记忆与玄学诗时代 |
第二节 赫伯特的具像诗与宗教神秘主义 |
第三节 克拉肖的寓意画与巴罗克宗教情感 |
小结 |
第四章 图像化记忆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斯图亚特王朝对视觉艺术的支持 |
第二节 欧洲巴罗克视觉文化的影响 |
第三节 英国国教对视觉艺术的默许之态 |
第四节 玄学诗人与视觉艺术的接触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史学意识与民族共同体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乔治·艾略特小说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史学意识和共同体概念界定 |
一、本文使用的“共同体”概念和内涵 |
二、19世纪英国的历史编撰意识 |
三、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历史叙述意识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选题意义 |
一、论文研究方法 |
二、论文研究观点和思路 |
三、论文选题意义 |
第一章 19世纪民族共同体建构的时代必然性 |
第一节 19世纪英格兰共同体建构的社会文化语境 |
一、英格兰宗教共同体在时代多元发展中衰落 |
二、英格兰王朝共同体在与议会较量中日渐式微 |
三、时间概念的发展变化 |
第二节 19世纪英国公共知识分子的民族共同体建构意识 |
一、英格兰共同体建构的文化界呼声 |
二、乔治·艾略特小说的英格兰共同体建构意图 |
第三节 乔治·艾略特小说创作脉络——以英格兰共同体构建为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乔治·艾略特小说对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主体建构 |
第一节 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历史主体意识及其史学渊源 |
一、近代新历史主体意识萌芽 |
二、乔治·艾略特小说的新历史主体意识 |
第二节 英格兰共同体的历史主体:从背景到中心 |
一、“乡野村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建构 |
二、“外省人”的历史主体地位建构 |
第三节 英格兰共同体的平民史观建构 |
一、对卡莱尔的英雄概念反拨 |
二、共同体的英雄:平民抑或贵族? |
三、艾略特小说平民史观的渐进性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乔治·艾略特小说对民族共同体的日常生活史建构 |
第一节 英格兰共同体的“人文主义信仰”建构 |
一、艾略特对孔德人性宗教的扬弃 |
二、艾略特对费尔巴哈人本哲学的传播与推进 |
三、艾略特小说中宗教文化的世俗转向 |
第二节 英格兰共同体的“工作福音”建构 |
一、“工作福音”的宗教伦理渊源 |
二、“工作福音”的审美功能 |
三、“工作福音”的救赎功能 |
四、“工作福音”对“机械理性”的反拨 |
第三节 英格兰共同体的情感建构 |
一、“相容与共”——情感的包容性 |
二、情感联结——情感是人群的纽带 |
三、情感认知——“情感是一种知识” |
四、情感书写——“情感就是力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乔治·艾略特小说中民族共同体的异己分子史传 |
第一节 历史主体的内在矛盾性:个体与共同体 |
一、共同体对个体的决定性影响作用 |
二、乔治·艾略特小说中个体与共同体确定性的矛盾 |
第二节 共同体“异己分子”的塑造 |
一、共同体中的特立独行——玛吉的情感焦虑 |
二、共同体的排斥——马南的自我流放 |
三、共同体记忆的缺失——蒂托的投机与毁灭 |
第三节 共同体“异己分子”的挣扎与出路 |
一、理性社会中异己分子的覆灭——情感挣扎与无助 |
二、自我流放的异己分子复归:婴孩与希望 |
三、跨越种族疆界——丹尼尔·德隆达的越界者形象塑造 |
第四节 “第二性”:英格兰共同体的“边缘化主体”与现实妥协 |
一、时代的女性声音和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女性书写 |
二、乔治·艾略特小说中女性僭越者的缺席?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历史的镜像:乔治·艾略特小说中的异族共同体 |
第一节 15世纪佛罗伦萨的共同体建构之镜——革命的硝烟与人性的卑微 |
一、佛罗伦萨宗教共同体的瓦解 |
二、共同体的脱离和坚守 |
三、佛罗伦萨的世俗共同体建构 |
第二节 19世纪犹太共同体建构之镜——异族共同体的融合抑或共存 |
一、犹太主题选择的小说家主观意图 |
二、跨越异族共同体的努力 |
三、异族共存与大英帝国殖民扩张的矛盾性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1 国内外乔治·艾略特研究综述 |
附录2 乔治·艾略特笔下的犹太复国主义——重读《丹尼尔·德隆达》 |
附录3 国内乔治·艾略特作品译介编年 |
附录4 国内乔治·艾略特主要研究论文编年 |
附录5 西方乔治·艾略特研究主要着作编年 |
附录6 西方乔治·艾略特研究主要博士论文编年 |
附录7 乔治·艾略特生平编年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人在剑桥:三一学院的教堂与图书馆追忆(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早期英国出庭律师的兴起[D]. 李前程.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2]乔叟在中国:接受与场域竞争[D]. 张炼.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3]想象与转换 ——纳博科夫小说的意义衍生机制研究[D]. 曹晓娇.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4]雷蒙德·威廉斯文化政治思想研究[D]. 魏海华. 东南大学, 2019(12)
- [5]英国律师会馆的法律人才培养——法律职业教育与贵族精神的有机融合[J]. 舒砚. 中西法律传统, 2018(01)
- [6]晚清到1940年代中国汉语新诗的音乐性研究[D]. 张璐. 兰州大学, 2018(10)
- [7]传承与重构 ——威基伍德陶瓷产品设计的历史研究[D]. 蒋炎.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8]研究生[J]. 蔡天新. 江南, 2017(01)
- [9]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图像化记忆研究[D]. 郑怡. 西南大学, 2016(04)
- [10]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史学意识与民族共同体建构[D]. 赵婧.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