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出口的港、台、韩转移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大陆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
本文肯定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重点分析了港台韩直接投资导致的“出口转移”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出口能力方面的消极影响。随港、台、韩在大陆的直接投资与日俱增,其出口生产能力相应转移到大陆,由于其投资结构与我本地出口企业的产业结构趋同,港台韩投资的三资企业与我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发生激烈竞争,挤占我出口企业原有的市场份额;港台对美顺差急剧下降,大陆对美顺差急剧上升,港、台、韩的出口生产能力转入大陆,使他们与美国的贸易冲突转换成我与美国的贸易冲突空前加剧;大陆出口过分依赖三资企业,三资企业外贸赤字给我国际收支平衡带来压力;三资企业与我出口企业争夺国内资源,可能削弱大陆企业的竞争力。当然我们亦应注意到,港台出口企业向大陆转移促进了中华民族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美贸易冲突不仅影响两岸三边贸易,也将直接影响港台在大陆三资企业的出口。这些文中未及展开的积极因素,使我们在研究引进政策和国际竞争战略时要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图景。
一、推动中国大陆出口增长的因素
1985年以来,中国大陆的出口量有了显著的增长。从1979年到1993年,大陆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4.5%,①中国出口在世界的排名由1984年的第17位跃居1992年的第11位,1993年的出口额达917.7亿美元,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出口的大幅度增长,反映出大陆出口竞争能力的加强。从大陆的出口经历看,其竞争能力的加强,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1.促进出口增长的内部因素
随着1984年加快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进行了外贸体制改革,下放了进出口贸易经营权,推行外贸承包制,激发了外贸企业的活力。同时,从1981年起,不断对原来高估的人民币汇率进行下调,并对一部分重要的出口商品进行了进出口补贴(1990年取消)。这一系列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大陆企业的出口积极性,使大陆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迅速体现出来,中国产品低成本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价格低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国内因素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在1989年以前表现得甚为突出。大陆本地企业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绝大部分,出口的增长,也基本上是本地企业推动所致(见表1、表2)。
但是,在这个出口增长的过程中,1989年似乎是一个转折点。随着经济的紧缩,出口增长率下降,本地企业的出口增长率大幅度下跌。1990年的14%,仅是在1989年较低的基础上取得的。1991年的10.31%和1992年的12.90%在国际上虽是一个骄人的成绩,但与80年代相比,与90年代出口总增长相比,已经是很大的回落了。这反映出大陆本地企业的出口竞争能力有了下降的趋势。最明显的例子是1993年。在总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长7.96%的前提下,大陆本地企业的出口却缩减了1.64%。预计这种本地企业出口负增长或低增长的情况将延及1994年。这种现象,是改革开放以来所仅见;而且在1993年,无论是官方汇率还是调剂市场汇率都有显著的贬值。出口不但不因此增加,反而减少。虽然我们可以认为1993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强劲内需对出口的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这种抑制作用似乎不足以抵消人民币贬值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如同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1987-1988年,本地企业的出口增长是最快的。所以,有理由认为这种现象反映出了大陆国内本身的条件已不足以推动出口的增长;我们不得不寻求另一个推动出口增长的因素。
表1 1979-1993年大陆本地企业外贸概况 单位(10亿美元)
出处:中国统计年鉴各期;China’s latest economic statistics,various issues;
1994年数据来源于国际商报1994年1月29日第一版。
说明:①1985年以前的本地企业进出口贸易额由总进出口贸易额代替;
②括号内为本地企业出(进)口占总出(进)口的比例;
③1981-1984年汇率一列括号内数字为内部交易汇率,该汇率1985年取消;
④1993年汇率为估计数。
2.外部直接投资与出口增长
大陆的出口竞争能力,除了本地的条件之外,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市场网络等)的转移和示范效应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而且,这一因素今后似乎将会起越来越大的作用。
表2 1986-1993年大陆的出口情况 (单位:10美元)
出处:中国统计年鉴各期;樊勇明,1992:中国的工业化与外国直接投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13页;
China’s latest economic statistics,various issues;1994年数据来源于国际商报,1994年1月29日第一版。
说明:括号内为对上年增长率。
如表2所示,1989年以前,由于大陆的外来投资较少,外来投资为主要动力的三资企业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微不足道,均在3%以下;到1988年才上升到5.1%。然而,从1987年开始,先是港资,后是台资,大量进入大陆投资生产。到1989年,在经济紧缩的背景下,三资企业对出口的贡献突然扩大,达到当年总出口增长量的一半,相应地其在总出口中的比重上升到9.12%。1991-1992年,随着港台在大陆的投资急剧扩张,三资企业在总出口中的比重迅速爬升,1991年超过16%,1992年超过20%,1993年又超过27%,每年上升五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1993年,大陆本地企业的出口出现了下降,这时,大陆出口增长的动力便完全由三资企业来承担。大陆本地企业与三资企业的出口形成了此消彼长的局面。从目前形势看,这一局面在1994年似乎难以有较大的改观。
二、外来投资与出口转移
大陆出口增长对三资企业的依赖日益增大。到1993年,大陆外来投资的主要来源仍然是香港和台湾(后者不少是以香港、美国、日本等地作为注册地区的)。中韩建交以来,韩国开始在华投资;由于起点较低,只能在一段时间以后才能占一定地位。由于韩国投资与港台投资有诸多共同之处,我们也将其纳入分析之中。正如前一部分所述,港台投资与大陆的出口增长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这是本部分分析的重点。
1.港台韩在华投资与三资企业出口
港、台、韩企业到大陆投资和生产,除了看中大陆的市场以及文化地理因素外,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大陆的生产优势(特别是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上,与港台韩的同类劳动密集型产品相比,大陆产品的突出优势是成本低廉。据调查,台商在大陆的生产成本比台湾可节省25%。②同样,香港和韩国投资的节省也应在此幅度。正是因为大陆在出口方面表现出强大的成本优势,先是香港(在80年中期,主要是在1987年以后),后是台湾(从1987年开始,1991-1992年转盛),再次是韩国(从1991年开始),把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企业转移到中国大陆。到1992年底,港台韩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基本是以生产劳动密集产品的中小企业为主,集中在玩具、鞋类、纺织、成衣、塑料、电子等行业,雇佣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其产品多用于出口。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的陈丽瑛以广东为例(广东是大陆利用外资最多的地区,也是港资最多最集中的地区),研究了港资在大陆的投资模式,将其归纳为两个特色:劳动密集和出口导向。在珠江三角洲的香港公司,其产品全部用于出口的企业占78%,其产品40%以上用于内销的占6%。③港资的流入,使广东的进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84-1991年间,大陆国营或地方外贸公司出口在总额中的比重由86.2%下降为54.6%,‘三来一补’的出口比重由10.8%下降为6.5%,而‘三资企业’的出口比重则由3%上升为38.9%,其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9.5%、31.6%及84.32%”。④表3反映出,80年代以来三资企业在广东出口中的地位是呈直线上升的,并且还有继续上升的可能。
表3 广东出口结构变化情况 (单位:亿美元)
出处:广东统计年鉴各期。
说明:括号内对上年增长率。
2.三资企业出口带来的国际竞争
港台韩对华投资的增加,带来三资企业出口的大幅度扩张,无疑大大强化了大陆与港台韩之间在主要出口市场上原来就有的激烈竞争。从80年代前期开始,中国本地企业的产品就已在美国、日本等主要市场上挤占了不少原属港台韩的份额。在1989年以前,大陆所得之市场份额,虽说取自港台韩,主要依靠的是本身的力量,不假外力。然而,1989年以后,随着港台韩投资的到位,大陆产品,包括越来越多的三资企业产品,加速扩大了在美日的市场份额。港台产品纷纷转移成为大陆三资企业的产品出口。表4和表5列出了1983年以来,大陆和港台韩在美国和日本部分进口市场占有份额的变动情况。
表4:大陆、香港、台湾、韩国在美国部分进口市场所占份额 (单位:%)
出处:OECD foreign trade by commodity,various issues。
表5:大陆、香港、台湾、韩国在日本部分进口市场所占份额 (单位:%)
出处:OECD Foreign trade by commodity,various issues。
说明:大陆对日出口在1992-1993年间大幅度增长,1993年双方已互相成为对方第二大贸易伙伴。由于缺乏详细数据,在上表中不能列入,否则更能反映这种趋势。
1991与1987年相比,无论是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在美日市场的总占有份额,还是大陆与港台韩四地在美日市场的总占有份额,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大陆所占份额上升,港、台、韩所占份额下降。而且,在这一时期中,无论美日同类产品的进口增长率是增加还是减少,其趋势都基本如此。
如以上两表所示,从80年中后期港、台、韩输美日产品之市场份额达到最高点之后,它们的出口便开始下降;与此同时,大陆同类产品的出口却扶摇直上,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可以认为其中大多数是大陆产品夺取了港、台、韩的份额。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的王思粤对台湾与大陆在双方主要出口市场的竞争进行了比较,⑤发现双方1991-1992年都向美国出口的10万美元以上的产品中,台湾产品市场份额下降而大陆产品市场份额上升的“发生竞争”的产品共有892项;其中台湾及其它地区份额下降而大陆份额上升的有476项,台湾份额下降而大陆及其它地区份额上升的有416项。同样,在日本市场上,双方1991-1992年中都向日本出口的10万美元以上的产品中,台湾产品市场份额下降而大陆产品市场份额上升的“发生竞争”的产品共有449项;其中台湾及其它地区份额下降而大陆份额上升的有290项,台湾份额下降而大陆及其它地区份额上升的有159项。这些产品中,竞争激烈者多为鞋类、编织品、家用电器、旅行用品等。这些实例足见大陆产品竞争力之提高。
如果我们寻求大陆产品竞争力提高的原因,就不难发现是港台投资大陆之三资企业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港台企业已大幅度移植大陆地区,把原来向美日的出口通过大陆三资企业的转移而实现。
3.出口转移变化的可能趋向
今后随着港台在大陆投资向较高技术的领域转移,如化学、建材、汽机车、光学仪器、个人计算机、电子部件等。随韩国投资的增加,港、台、韩的出口通过大陆转移的趋势会继续发展下去。不仅是大陆的劳动密集产品会继续挤占港台韩的市场份额,而且大陆的一部分半技术密集产品通过三资企业的增加,也会加入进来,使大陆与港、台、韩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产品种类更多,程度更激烈。
借助于外部的技术和资金,大陆的三资企业产品更具竞争力,其在大陆出口中的地位还会相应上升,亦即出口中的港台韩转移因素会越来越重要。
不过,在转移的过程中,对劳动密集型三资企业的出口加工生产来说,港、台、韩企业只是在中国大陆利用土地、劳动力以至出口配额等,把原来的生产体系(包括大量使用过的机器设备)转移过来,继续运作。它们一方面通过降低成本来增加利润,另一方面则借助于增强了的出口成本竞争能力以三资企业产品的形式来维持以至扩大出口市场份额。后者表现为港台等在美日进口市场的份额转移到了大陆。
可是,随着外来投资的进一步增加,外资与中国本地企业的结合程度加深,外资便会进一步依赖或借助大陆本地企业部分技术和生产能力,这时候外资利用的就不仅只是中国大陆生产条件中的土地、劳动力或制度上的优惠条件了,这时的出口转移就有可能大幅度促进大陆企业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提高了,从而形成一种对双方都有利的分工与合作。只是在目前的阶段,这方面的发展还很不充分,大陆三资企业的出口增加,还仅是以港、台、韩的出口转移为主。这种较低层次的投资与转移,如果不加以改变,会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
三、港台韩出口转移大陆的消极影响
港、台、韩资本涌进大陆投资和生产,扩大了大陆的出口能力,同时有利于增加大陆的资本积累,有利于提高大陆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助于扩大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这些积极因素都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如果继续无限制、无规范的容许和鼓励港台韩企业依循本身追求成本优势和利润的目的来提高它们在大陆的投资,又不设法改变目前三资企业单纯加工装配生产的形态,则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恶化大陆经贸目前已有的结构问题。
1.对美贸易顺差向大陆转移
港、台、韩地区通过大陆的出口转移,它们过去对美的贸易顺差亦向大陆转移,使大陆在美国市场上的贸易顺差越来越高,面临空前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在港、台、韩对美出口高峰的1987-1989年,它们由于拥有高额顺差而成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者的攻击对象,面临着大陆今天同样面对的指责与谈判。然而,90年代以后,它们对美贸易顺差减少,同时大陆对美贸易顺差大幅度上升。以中港台三地为例(见表6),1987-1993年港台两地对美顺差从242亿美元降为86亿美元,同期大陆对美顺差从28亿美元上升到227亿美元。三者平衡之后,对美顺差实际是徘徊不前,增长有限。或许我们可以说,六年来三地对美出口的总的竞争力并没有很大改善,只是把出口和贸易顺差在相互之间转移而已。但美国保护主义的压力却实实在在地转移到了大陆身上。
表6:1987-1993年中港台与美国贸易情况 (单位:亿美元)
出处:USIS,American Consulitate General:“Greater China tradewith the states”,Economic policy background,Hong kong;OECD foreign trade by commodity,October,1993。
2.三资企业带来的外贸逆差压力
港、台、韩转移因素带来的出口增长和对美顺差,并不能代表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从过去的经历来看,大陆的经济成长有较强的依赖进口的成份,大陆的出口更有依赖进口的成份,三资企业的出口对进口的依赖就更严重了。三资企业往往从外部进口机器设备、原材料、半成品,在大陆加工,然后出口,从而使三资企业的经常项目呈现出逆差。那种认为三资企业在建立初期需要大量进口机器设备而形成逆差,随着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的形成,其经常项目会转化成顺差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至少在目前尚难以得到证实。
在表7,我们列出了大陆三资企业的总体进出口。情况从表中看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1993年,三资企业的收支问题最为严重。1992年,三资企业有37.8亿美元的逆差,但因进口部分包括了80亿美元的设备进口,⑥这可算作是投资部分,扣除这个数目后,当年三资企业进出口仍有顺差,约为40亿美元。1993年三资企业进口作为投资用的设备物品为166.3亿美元,扣除这个部分后,当年竟有逆差62.6亿美元,显示出三资企业的进口零部件和半制成品的加工生产有相当一部分不是为了出口,而是为了内销。这样的趋势若发展下去,中国大陆的外贸逆差将会因三资企业以内销为目的的贸易和生产的扩大而进一步扩大,以至于有一种观点认为当年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应归结为三资企业的大量进口。⑦
表7:1989-1993年大陆三资企业进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
年份 出口
进口逆差
1989
49.1(9.36%) 88.0(14.87%) 38.9
1990
78.2(12.59%)123.2(23.10%)45.0
1991
123.0(17.13%)
169.4(26.55%)46.4
1992
173.6(20.43%)
211.4(29.32%)37.8
1993
252.4(27.50%)
481.3(52.45%)228.9
出处:China’s latest economic statistics various issues;国际商报,1994年1月29日第一版。
3.大陆面临国际收支失衡的压力
今后,如果大陆的总出口继续变得越来越依靠三资企业的出口,大陆的国际收支平衡就会面临长期的压力。一方面,大陆的贸易项目将会因大量从港、台、韩进口机器设备和原材料而呈现逆差,港、台、韩的对美贸易顺差转移成对大陆的顺差,同时卸掉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沉重压力;而作为这种转移对象的大陆,却要承受对美顺差和对港台逆差的双重压力,并且顺差可能会不足以弥补逆差。90年代以来,大陆对美贸易顺差不断增加,但同时对港台韩的贸易逆差也呈扩大之势。另一方面,大陆的资本项目在近期内可能会外部投资流入而呈现顺差,但投资实现后,外资往往会将三资企业出口所得的大部分外汇调回海外,造成利润回流,同时外资企业的内销因素也会促成利润回流。
因此,结合上述两方面因素,从长期来看,如果中国大陆本地企业出口不振,大陆经济就有可能难以实现外部平衡,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但是,在外来投资的竞争之下,要提高大陆本地企业的出口能力并非易事,因为三资企业已从市场和资源两方面威胁到了本地企业的出口。
4.三资企业与本地企业对出口市场的争夺
随着外来投资的发展,三资企业开始与本地企业争夺出口市场,造成本地企业的出口份额向三资企业转移。港台韩在大陆投资的劳动密集企业,与大陆本地企业形成了产业结构趋同化的趋势。以大陆经济的快速增长及提升,加上庞大的外来投资在中国产生的效果,这种产业结构趋同化的趋向是否有足够的国际及国内市场来支持,颇成疑问。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大陆的三资企业产品与本地企业产品竞争激烈,一部分本地企业的出口市场份额已转移给三资企业。以台资企业为例,据大陆经贸部统计,台商(三资企业)出口产品与大陆本地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正面交锋的,在美国市场上有295项,在日本市场上有288项。与本地企业相比,由于三资企业的技术较先进,管理较好,营销渠道较佳,财税负担较轻,更有部分三资企业违反当地法律,为降低生产成本而扣减工人的工资及其它福利待遇(最近这种情况屡有报道)。⑧从表面上看,三资企业的亏损数目与国有企业的比例接近,但往往包括为数众多的转移价格的假亏损现象,使三资企业在经营中更占优势。这一系列因素使本地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结果会是大陆本身的出口能力下降,出口市场被三资企业夺走。
5.三资企业与本地企业对国内出口资源的争夺
在争夺出口市场的同时,三资企业还与本地企业争夺资源,造成本地企业的出口资源向三资企业转移。应该看到,三资企业的出口增长并不是完全属于自身通过进口或通过较佳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创造出来的。三资企业中包括了相当大比重的合资经营企业,即包括了相当比重的本地企业资源。而且,三资企业往往以高薪从本地企业挖走高级人才和管理人才,造成本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人才流失。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三资企业的出口增长中有一部分是由本地企业的资源转化而来的。现在这种转化正在加速进行,因为三资企业与本地企业并不是在同等的市场地位上进行竞争的。与本地企业相比,三资企业往往享有极大的税务和外汇供应的优惠。合资经营企业还可通过大陆的合作方享有本地企业对国内资源供应的所有优越条件。目前的情况是,由于大陆的财政和信贷资源紧张,越来越多的本地企业与外商一起组成合资企业,以便减免提交给政府的税收,从而使大陆本来就已短缺的财政和信贷资源更加紧张,其结果是余下的本地企业必须承担更重的财税责任。而同时来自政府的财政和信贷资源却减少了。这种间接的转移使二者之间的竞争优势变化更有利于三资企业。
四、结束语
从理论上看,中国的外来投资在目前阶段,特别是1992年以前集中于制造业,由此产生出“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这种效应比较复杂,并不局限于中国的内部经济,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出口资源,包括中国的财政、信贷资源被外资占用,这属于传统的经济内部效应。
二是出口市场被外资挤占,这反映在三资企业出口增长速度远远快于本地企业,三资企业在中国总出口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里我们所说的市场既包括现有市场,又包括潜在市场。
三是外资来源地区--如香港、台湾以至韩国--原来所占有的出口市场被大陆产品(很大部分三资企业产品)所挤占。
由此产生的效应,一方面,大陆出口增长过快会招致外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击,大陆出口过分依赖三资企业,三资企业外贸赤字给大陆的国际收支平衡带来压力,大陆本地企业在国内资源和国际市场上竞争劣势和利益损失等直接结果;另一方面,对中国大陆和邻近地区的经济和贸易关系也会产生深远的结构性影响。
对邻近地区而言,一方面是出口产业和资本,以至海外市场关系、海外市场份额转移到中国大陆,引起当地经济结构的转变。如香港和台湾从制造业为主转移到以服务业为主,其中会引起所谓“产业空洞化”的危机和服务业经济体系的惯性通胀。另一方面,中国大陆对外资的巨大吸引力,引进了本来投入东南亚地区的外来投资,使外国投资在这些地区的结构和模式发生转变,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对中国大陆而言,三资企业的重要性日益上升,出口比重增加,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亦随着近一两年三资企业内销比例上升而增长,整个国民经济受到三资企业的广泛冲击。这使得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再也不能单纯由国内因素、国内企业和政府利益来考虑了,经济变动的因素又多了一个强大的外来力量。第一,三资企业与国有企业等本地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分工成了今后的主要问题,二者应该如何分工、政府应该实行何种经济政策、以何种市场竞争体制和环境来促进或者阻挠目前市场分工的趋势,都是紧迫的课题。而在分工趋势和结构确认之后,中国大陆本地企业以至本地经济需要作哪些调整来减轻势力越来越大的三资企业带来的种种震荡。第二,中国政府应该怎样规范三资企业与一般的外来直接投资,这一问题与上一问题密切相关。以经济学的说法,三资企业和外国直接投资所面对的市场竞争应否是公平的和合理的,并且是否应有统一和有效的法律来规范。在目前的实际政策操作中,这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点。
在经济结构,特别是出口和贸易结构上对外来投资的过度依赖,亦会形成不平等和不公平的地区和国际分工关系。外资企业的各种漏税、逃税和价格转移的方法会使得三资的利润和资金积累大量转移国外,国内的劳工和合伙人无法享受到利润增加的好处。更为严重的情况是,在目前的分工中,外国直接投资有意识的抑制技术转让,三资企业集中投资的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其中加工用的资金技术含量较大的半制成品差不多全部或绝大部分依靠进口,加工生产的产业前后关联作用极为有限;加工生产的工艺亦被引进的机器设备所固定化,只是简单地进口而来,所需的仅是极少的操作技术训练,给工人带来的技术训练、技术转让微不足道。⑨这样的发展,不仅使中国经济对外国直接投资形成结构性依赖,亦会加剧中国经济在城乡(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二元结构以外的另一个二元结构(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的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倚重外国直接投资是为了促进本国的出口导向工业化的发展。这一做法与倚重本国内部投资的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应该是可以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外国直接投资,在地区、产业、内外贸以至其它经营体制(劳动、技术、利润分配等)作出规范,并与国内经济发展(包括投资和产业政策)和体制改革互相配合与协调。
现在应该是检讨大陆的外资政策并作出适当调整的时候了。
注释:
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及国际商报1994年1月29日数据计算。
②台湾经济前瞻,第31号第85页。
③台湾经济前瞻,第31号第83页;转引自王君、萧小丰:利用外资与经济发展-广东利用外资的回顾与瞻望,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 and INES:The emerging patterns of DFI in East Asia.上海市:1993年5月17-18日。
④台湾经济前瞻,第31号第83页。
⑤台湾经济前瞻,第31号第98页。
⑥人民日报,1993年3月9日。
⑦中华工商时报,1994年2月8日。
⑧据广东省调查300多个三资企业,大部分职工每日工作时间达10-12小时,有的达14小时,连续上班最长的达28小时。相当一部分企业劳保条件差,毒气、粉尘超标准严重。福建厦门市一家外资企业400名职工中,竟有十分之一的人伤断掉部分或全部手指。而克扣工资、打骂体罚职工、随意解雇、侵犯女工等现象,在一些地方十分普遍。参见香港镜报月刊,1994年1月号。另可见深圳特区报,1994年2月8日第1版。
⑨同引进直接投资的方法相比,许多项目利用外汇贷款进行技术改造,可以收到与合资同样的效果;而且,企业不必在支付引进设备、技术的价格之外,再向对方支付投资利润。这样效率更高,代价却较低。参见:经济研究,199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