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理论依据_散文论文

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学理依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理论文,教学内容论文,散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0年12月,上海师范大学承办的教育部“国家骨干教师培训计划”之语文培训班的一个备课工作坊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骨干教师就《故都的秋》一文的教学展开了讨论:经典散文《故都的秋》,究竟该确定怎样的教学内容?究竟应该依据什么来确定教学内容?

许多学员说这篇课文以往上过多遍,但似乎并没有考虑“教什么”的问题。“故都的秋”嘛,不就是让学生感受一番秋天的意境和韵味吗?散文嘛,不就是“形散神不散”吗?一直这么教过来,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语文具有全息性,一篇课文几乎可以包含语文学科的各个方面,因此可以教给学生的内容非常丰富,为什么你要确定这样的内容而不确定其他内容呢?你的依据是什么?”指导专家的追问,让所有学员陷入了沉思。

“先研究一下我们面对的是一篇怎样的文章吧!”

一、研究文本特性,确定教学内容

于是,大家饶有兴趣地研究起这篇非常熟悉的课文。

渐渐地,学员们忽然发现,如果采用逐层“下移”的分析视角来研究这篇文章,就会发现这篇文章最值得教的地方:

1.这是一篇抒情散文

那么,抒情散文该教什么?自然是文中的情感!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就不是“秋景”,而应该是“秋情”。

2.这是一篇郁达夫的抒情散文

显然,郁达夫的情感自然不同于别的作家,而这篇文章必然体现了郁达夫式的独特情感。因此,教学内容应该确定为郁达夫对“故都之秋”的独特感受。

3.这是一篇郁达夫以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情感的抒情散文

因此,这篇散文的教学,重点内容就应该是体会郁达夫的表达方式与表现风格。

经过这番梳理,大家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这时,一位学员的一句话使讨论进入了新的层次:我们这一群语文专业工作者作这样的讨论自然比较容易,但它们是不是适合学生实际呢?

二、学情调查,了解学生阅读需求

于是大家对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作了一个基本的学情假设:文章中的审美情趣与学生的情感经验之间可能存在着较大距离。但实际情况究竟如何,谁也拿不出令人信服的依据。

一位学员提议:咱不是在做研究课吗?干脆研究彻底些,搞个问卷调查不就得了!

于是,教师们对即将受教的高二学生作了一次学情问卷调查,问卷题目有三:

1.阅读这篇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2.你对这篇课文最感兴趣的内容是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

3.你在这篇课文的阅读过程中有哪些疑惑或困难需要老师帮助解决,请分条陈述。

调查结果让老师们大吃一惊!

A.91.5%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情感基本把握。

——这部分内容显然不应该成为教学内容的核心。

B.47%的学生在回答第2、第3个问题时表示感兴趣或感到难以理解,难以理解的内容基本集中在“作者对清、静、悲凉的情感态度”上。

这时,老师们发现了令人高兴的吻合现象:

通过文本体式分析所确定的教学内容——“郁达夫个性化语言中表达的审美情趣”,和通过学情分析所明确的教学内容——“作者对悲凉的热爱和赞美”,这两个落点基本上是“重合”的。

换句话说,就是从体式分析到的教学内容落点与从学情分析到的教学内容落点得到了相互印证。如图表示:

面对这张简图,老师们陷入了沉思。大家感到自己从中悟到了许多东西。

三、细化落实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确定了,如何具体展开这一主导内容呢?

教师们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环节来展开核心教学内容,呈现一个逐步递进的课堂结构。

环节1:感知文章个性化的语言

以此作为教学切入口和学习起点,既让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又扣住了作者对故都秋景特点的描写及其中的情感基调。

如何感知文章语言呢?这实际上进入了教学内容的具体化阶段。

教师为此设计了一组包含四个步骤的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教学内容:

读一读:自由朗读全文,说一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找一找:让学生在第一段寻找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具有怎样的特点;

填一填: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关键词补充下面的表格:

议一议:在完成表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第一段写“秋的特点”的句子与上表中关于“景物特点”及“作者感受”的关键词之间形成怎样的关联。

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把握: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服从于其情感;个性化的语言。既让学生整体感知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热爱与眷恋之情,又熟悉了作者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的故都秋景,为深入理解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作了准备。

环节2:理解作者个性化语言渗透的审美情趣

这个环节主要依托四项“学习内容”来实施:

首先是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想一想,若你来写“秋”,对秋之“清、静、悲凉”会持一种怎样的情感取向?你会喜欢“清、静、悲凉”的秋景吗?

然后让学生把本文的情感基调与老舍《想北平》比较,说一说自己更喜欢哪篇文章,为什么?

完成这两项比较之后,把学生引向作者,阅读第一段与最后一段,谈谈作者对以“清、静、悲凉”为特点的“故都的秋”,是持一种怎样的情感取向?

最后,让学生阅读第十二段,深入一步地思考:有的学者认为这一段议论是作者为自己“以悲凉为美”所作的辩护,你认为作者的辩护达到目的了吗?

环节3:探究作者在文章中所体现的艺术独创性

这一环节安排了两项“学习内容”:

一是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下面的题目:郁达夫赋予故都的秋一系列诗意的高雅的话语,然而不时又穿插一些平民的俗语进去。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语归类填入下表中,体会这些词语在表达作者情趣上所起的作用。

(1)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2)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3)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4)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

(5)南国之秋……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二是让学生在完成第一题的基础上,阅读孙绍振《名作细读》中对《故都的秋》的研究成果,谈谈各自的认识与体会:

都市闲人的“闲”字,是很有特点的,一般来说,都市生活的节奏是紧张的,身在都市而“闲”的人,就显出了一种情调。这样的“闲人”,内涵很丰富。一方面他们是俗人,不一定有多少高雅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他们也有高雅的文化人的悠闲情调,为高雅的文化人所欣赏;和泡一碗浓茶的文人相比,从情趣到节奏都是有机统一的。连说话都用“缓慢悠闲的声调”也是值得仔细玩味的。文人情调表现在世俗之人的生活节奏上,世俗之人体现文人情调,这就达到了俗而不俗,大雅和大俗的交融。

这种大雅大俗的结合,是郁达夫式趣味的一个创造。正是这两种趣味的有机结合使得《故都的秋》成为现代散文史上的丰碑。因为,北平百姓生活节奏的安闲、自在,是没有悲秋的意味的,把悲与不悲统一起来,就是生命的自然和自如。这样,本来相当俗的平民趣味就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被郁达夫的雅趣同化了。

经过这样一番反复斟酌,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主导内容与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才算得到了最终确定。

标签:;  ;  ;  

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理论依据_散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