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张载中学 陕西 宝鸡 722300
【摘要】现今中考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进行的考试模式是开卷考试为主,侧重点从对于定理以及概念的考核转移到分析具体实例而找出解决方式的考核模式,为了有效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复习效果,提高学生在中考时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成绩,现在就道德与法治的中考复习方式进行梳理和讨论。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3-103-01
引言:
自从开卷开始实施以来,中考中以及将道德与法治考核的重点放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的能力检测上,以往学生往往不重视对于道德与法治中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在简单的题目上丢掉分数,在复杂的题目上更是无法迅速分析出题目的方向,造成道德与法治考试中整体分数较低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工作,回归课本内容。
一、回归课本,立足基础
要让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能够有效分辨学习中细节化的内容,在面对定理或者概念性问题时能够迅速解答,而在面对高阶的开放性试题是也能够针对题目内容进行发散性思维,分析其中的内涵以及提问方向,从而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内容[1]。
以八年级上册中《公共生活新平台》为例,教师要分析各个生活平台的特点,促进学生了解网络以及生活平台的使用,以及在使用时要注意到遵守法律法规的部分,还要遵守各个平台的准入规则,比如某些游戏平台禁止十五岁以下或者未满十八岁的青少年进入,那学生自己要如何自律,如果遇到同学或者长辈要带自己进入不适合的交流平台要如何拒绝等等,将教材内容学习、消化并整合成为学生自己的给养,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课本内容复习的意义。
二、与时俱进,结合实际
在道德与法治的考试环节中一般的问题的考核性质总会以实际生活内容或者当今的社会热点事件为主,由问题来考核学生针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答能力。道德与法治在平时的考核和练习都不会占据太多时间,因此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把握每一次考试的审核机会,在出题或者找同类题型出考核题目时要注意三点原则:
1.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要在考核中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将课本知识与题目相结合,做到每道题都能够有出处,不会无的放矢,让学生答题也不知所云。
2.在出题过程中要结合中考实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也就是说要结合中考中的题型、体量、分值排布以及每种题目占据考试试卷内容的比例,从而保持考核的试卷与中考试卷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给予学生标准化的考核和练习机会。
3.要结合当今的时政热点问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考核的方式要不断地推陈出新,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在出模拟试卷时照搬其他资料上的题目,而是要将现今的热点问题为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的出题,这也是中考出题的标准之一。既能够有效避免试题过时老化,又能够提升学生抓住社会热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中《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为例,结合现今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战,进行相关的论述,在新闻中就会有相关的报道,不少报纸也会针对实践发展的进程进行全面性的分析,在提炼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从而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够有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合作,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集体的力量是非常可贵的,尤其是复习时期更是如此,要加强团结和互助交流才能有效提升道德与法治的中考成绩,在复习阶段教师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给学生分不同的组别,从而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将不懂得的重点难点进行汇总,在小组这种进行有效的提问和回答,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前的互助合作,有效提升复习质量,在复习中还能激发学生们团结合作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的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2]。
以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中《美好集体有我在》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自己在集体中的贡献以及价值进行阐述,分析相关知识点,每个人进行不同角度的说明,最后小组汇总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总结,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集合众人的力量就能够较为全面的看待问题,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合学生个性,提升答题技巧
古人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解题方法也是复习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为两方面进行,一方面进行答题技巧的讲解,另一方面进行错题中知识点的提炼,以较少的考核题目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在学习时的主动性,从而培养良好的复习习惯。
五、结束语
近年来中考测试的目的从简单的知识考核逐渐转变为考核学生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力,因此教师要植根于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体系的复习,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的同时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海军,娄娜.新征程,新行动——新中考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专题复习课教学模式探究[J].新课程(下),2019(2).
[2]谢黎枝.浅谈自主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运用——以《青春的情绪》为例[J].学苑教育,2019(9).
论文作者:王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法治论文; 道德论文; 中考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题目论文; 能力论文; 《中国教师》2020年3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