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警觉性与创业机会的匹配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警觉性论文,创业机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SHANE等[1]著名创业研究学者的努力下,创业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们基本接受了以创业机会为核心的机会观研究框架。机会观框架下的创业研究主要内容是创业机会的发现、评价和开发,而机会发现作为创业活动的起点,同时也是创业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已经成为近年来创业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前沿领域。
以往的研究表明,机会发现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创业警觉性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KIRZNER[2]认为,创业警觉性是未经搜索即注意到迄今一直被忽略的机会的能力,并指出创业警觉性对机会发现具有关键的影响。他用企业家发现理论阐述了创业警觉性对机会发现的影响,认为机会的发现是创业的核心问题,大多数人对机会的发现是一个偶然的过程;发现机会的能力是依靠主体有关市场与技术的独特知识,由于个人在知识上不是全能的,所以他不能够发现所有的创业机会,只有具有警觉性的企业家才可能发现机会并利用机会而获得利润。HISRICH[3]认为,个人特性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交流有助于创业者提高创业的警觉性,而创业警觉性与机会认知的能力成正比。这一思想的核心是高的创业警觉性提高了机会发现的概率。GAGLIO等[4]认为,机会发现就是洞察那些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初始创意,要求创业者必须具有警觉性和洞察潜在商机的意识。ARDICHVILI等[5]提出了一个基于企业家能力的识别模型,认为创业警觉性越高,创业机会发现与开发的成功率就越高,而高的创业警觉性则与企业家个人特质如创造力和乐观等相关;成功的创业机会发现有赖于社会网络的运用;企业家特别的爱好以及市场知识是成功识别创业机会的关键。
考察以上研究,研究者基本认同创业警觉性是机会发现的关键因素,但对于创业警觉性影响机会发现的途径在理论上还是一个空白。创业者的机会发现是从未发现机会的状态到发现机会的状态之间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完成一系列紧密相连的环节才能最终发现机会。笔者认为,创业警觉性和创业机会之间的相互匹配是整个机会发现过程所必须完成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完成了这一匹配过程,机会才有可能被发现。可见,创业警觉性和创业机会之间的匹配是创业警觉性影响机会发现途径的相关理论的重要内容。由此,有必要对创业警觉性和创业机会之间的匹配关系进行研究,这不仅可以深化创业警觉性对机会发现影响的认识,而且也有利于拓展机会发现理论的深度和广度。
1 假设前提及基本参数的设定
1.1 关于创业警觉性的前提假设和基本参数
为了弄清楚创业警觉性和创业机会的匹配机理,需要首先研究创业警觉性的属性维度。以往研究停留在对创业警觉性内涵的阐述上,虽然做了维度上的划分[6~8],但这种划分主要考虑了创业警觉性作用机理上的维度,而忽视了创业警觉性自身属性维度上的考虑。考察以往研究的几个主要命题,如“创业者比一般管理者具有更高的创业警觉性”,“更高的创业警觉性更容易发现创业机会”,“更多的先前知识导致更高的创业警觉性”等,可以发现这些命题都隐含着一个假设:创业警觉性是个向量。也就是说,这些命题只考虑了创业警觉性的强度属性。但根据对创业实践中创业行为的观察,创业警觉性从属性维度上不仅包括了强度属性维度,而且还包括了方向属性维度。根据创业警觉性的定义,创业警觉性首先是有方向性的,它指向不同的创业领域内的创业机会;其次,创业警觉性在不同的指向领域强度是不同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得到关于创业警觉性的一个假设:
假设1 创业警觉性是个矢量,包括警觉强度和警觉方向。
由假设1,创业警觉性是个矢量,那么一个创业者指向所有创业领域的创业警觉性应该是个整体概念,是一组矢量的集合。由此,可以把这个集合所围成的区域定义为创业者创业警觉性区域,其边界定义为创业警觉性边界。可以用集合来分别表示创业警觉性区域和创业警觉性边界这两个概念,用来分别表示创业警觉性所指向的创业领域及其强度[9]。
1.2 关于创业机会的前提假设和基本参数
关于创业机会的内涵及体系的研究,以往的研究主要倾向于两种思路:①存在思路,以奥地利经济理论为基础,强调创业机会是在市场中存在的一种获利机会,一方面客观存在于市场之中,另一方面只属于那些能够识别到的人(即创业者)[2]。②创造思路,认为创业机会不是已经独立存在的,而是人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创造的一种状态[10]。目前,这两种观点还在争论中,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
关于创业机会的属性维度,以往的研究并没有加以关注。笔者认为,创业机会同样是个双属性维度的变量,其维度包括创业机会存在的创业领域和自身的可识别程度。创业警觉性是有方向的,其指向的对象是不同创业领域内的创业机会。对于可识别程度相同的创业机会和具有不同强度的创业警觉性的创业者来说,发现机会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对于具有相同强度的创业警觉性的创业者和可识别程度不同的创业机会来说,发现机会的难易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创业机会的可识别程度的大小与创业警觉性强度的高低同属于强度属性范畴。其中,机会的可识别程度与其类型和结构特征有关,对于创业机会的结构特征,目前已经存在大量的研究,较为广泛认可的是TIMMONS的关于机会结构特征的描述。TIMMONS[11]总结概括了一个评价创业机会的框架,涉及8类53项指标,从行业与市场、经济因素、回报能力、竞争优势、管理团队、是否存在致命缺陷、企业家个人特质以及战略性差异8个方面来对创业机会的结构特征进行描述。他提出了一个被广泛应用的机会筛选模型,这一模型包含的评价标准有市场和财务分析、风险评估以及管理团队的品质。创业者可以参照TIMMONS的模型及描述来确定创业机会的结构特征,从而判断其可识别程度。可以用来表示机会所存在的领域(或行业)和可识别程度。
笔者认同创业机会是客观存在的这一思路,认为机会是随机出现的;并认为机会是个双属性的变量,那么,可以把具有不同创业领域和不同可识别程度的所有机会定义为一个机会平面(),而具体的机会则是随机出现在机会平面上的点。由此,可以得到关于创业机会的假设:
假设2 创业机会是机会平面上随机出现的点。
2 匹配条件研究
2.1 双属性维度的匹配
从匹配的视角来研究机会发现的机理,创业者所能发现的机会必须在方向与强度两个属性方面与创业警觉性相匹配:①机会存在的领域必须与创业警觉性所指向的创业领域相匹配;②机会自身的可识别程度必须与创业警觉性的强度相匹配。机会发现的条件如下:
图1 落在创业警觉性区域内外的机会点
由以上分析,可以提出一个定理:
定理1 如果创业机会是随机出现的点,那么落在创业警觉性区域内的机会点是可以被创业者发现的,而落在区域外的机会点是不能被发现的。
对定理1,需要说明创业警觉性区域和机会平面的关系。创业警觉性区域的主体是个体创业者,而机会平面是由所有可能出现的机会组成的。由于创业警觉性指向的对象是创业机会,那么个体创业警觉性区域则与机会平面上的某区域形成映射(或投影)。可以这样理解,在三维数学空间中,创业警觉性区域和机会平面是面积不同但相互平行的两个平面。因此,定理1中所说机会点落在创业警觉性区域内(外)是指机会点的映射落于创业警觉性区域内(外),或是创业警觉性在机会平面上的投影包含(不包含)机会点。
由此,可得到一个推论:
2.2 动态视角下的匹配
以上的研究是静态条件下的,没有考虑创业警觉性和创业机会的动态变化过程。笔者认为,创业者的创业警觉性具有动态性,并且表现在2个方面:①从开始警觉到警觉消失是一个类似于生命周期的过程,包括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阶段;②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其警觉性边界又是动态变化的,这与其影响因素的变化相关。也就是说,创业警觉性强度和边界都是时间t的函数。
创业机会是一个开始时未成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成熟的过程,因此机会也是时间的函数。TIMMONS[12]认为,一个创业机会“其特征是具有吸引力、持久性和适时性,并且伴随着可以为购买者或者使用者创造或增加使用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其中,适时性是创业机会非常关键的一个自然属性。一个创业机会通常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目标,机会的出现在其存在的领域中有一定的时间长度,因此,存在着一个“机会之窗”。一般来说,市场随着时间的变化以不同的速度增长,在市场扩展到足够大的程度并形成一定结构时,“机会之窗”就打开了;当市场成熟之后,“机会之窗”就开始关闭。创业的“机会之窗”从打开到关闭是一个客观存在并且变化的过程。
由于创业警觉性和创业机会都是变化的,那么创业者需要实现二者之间的动态匹配,才可能成功地发现机会。如果创业者在“机会之窗”从开启到关闭的期间内还不能发现机会,那么机会就会消失。假设创业的“机会之窗”开启的时刻为,关闭的时刻为,那么机会发现的条件为:
由此,可以得到下面的推论:
推论2 在t∈[,]时期内,虽然创业警觉性与创业机会都在不断地变化,但能被发现的机会点必然落在创业警觉性区域之内。
2.3 关于匹配条件的补充说明
关于机会发现过程中创业警觉性与创业机会的匹配条件,需要补充说明以下3点:
(1)上文所给出的匹配条件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创业机会的发现必须实现创业警觉性和创业机会的匹配,这是机会发现的前提,但仅仅具有匹配关系却未必一定可以发现机会。正如前文所述,创业警觉性虽然是机会发现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但并非是唯一的影响因素,除此之外,创业机会的发现还要受到如先前知识、网络环境、创业者的个人特质等因素的影响。事实上,创业机会的发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实现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得到如下定理:
定理2 创业警觉性与创业机会的匹配是机会发现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2)上文所给出的匹配模型是适合于单个创业者的一般性的通用规则,但不同的创业者其发现机会的过程可能会有所不同。由于不同的创业者具有不同的个人特质以及不同的网络环境与行业偏好等,因此他们的创业警觉性具有不同的方向和强度,即他们的创业警觉性区域的形状是不同的。笔者认为,创业警觉性区域的形状可以成为区分“谁是创业者”和“是什么样的创业者”这些命题的关键指标。由此,可以得到以下定理:
定理3 不同的创业者具有不同形状的创业警觉性区域。
同时有如下推论:
推论3 创业警觉性区域的形状是区分创业者类型的关键指标。
(3)对于某确定期间内落入创业警觉性区域内的多个不同的机会点,说明创业警觉性和机会出现了多重匹配,这意味着创业者有可能在此期间内同时发现多个机会。创业者最终究竟会发现哪个机会,需要创业者做出比较后的决策,这关系到机会评价的问题。事实上,机会发现和机会评价是相互联系的,机会发现的过程包含了部分评价的因素在其中。机会发现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边发现边评价、不断否定不断重新认知的动态决策过程。
原因有二:①当创业者发现一个创业机会时其关注的焦点就会开始向机会开发转移,那么投入到其他机会点上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减少。这样,创业者的创业警觉性区域将会缩小,其所能发现的机会点数目也会随着减小。②由于创业机会的发现需要有一定的投入,并形成一定的心理惯性。当创业警觉性和创业机会实现了多重匹配,创业者由于心理惯性的存在,往往不能理性地对待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差别,其结果是为了降低沉没成本而选择先发现的机会。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对创业警觉性和创业机会的匹配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的理论成果有二:①提出创业警觉性和创业机会之间的相互匹配是整个机会发现过程所必须完成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机会发现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②给出了创业警觉性和创业机会的匹配条件,指出两者之间不仅需要实现强度与方向两个属性维度的匹配,还要考虑动态性的匹配,其条件是在机会之窗从开启到关闭的期间内,随机出现的机会点必须落在创业警觉性区域之内。
创业警觉性和创业机会之间的匹配是创业警觉性影响机会发现途径的相关理论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在该理论的研究上尚处于空白状态。本文对该研究领域所涉及的研究变量的概念、内涵以及标识做了规范的界定和描述,并提出了几个相关命题,可以说,本文的成果对创业警觉性影响机会发现途径的相关理论是一种探索性的拓展。
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研究内容上看,本文仅仅研究了创业警觉性影响机会发现途径的一个环节,对于机会发现过程中的其他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未深入探讨。对于创业警觉性和创业机会匹配这一环节,本文所提出的模型中假设前提与基本逻辑的合理性可能也需要更审慎地推敲。从研究方法上看,本文侧重于理论上的推演,提出的命题和推论仅仅是研究假设,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来加以检验。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借鉴以动态跟踪而非回顾式调查为特色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创业动态跟踪研究”(panel study 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PSED)的研究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以推动相关理论的深入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