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须事磨方可立身论文

人须事磨方可立身

☉姚志华

明代大儒王阳明曾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人生需要历练,也需要磨难。不磨怎能砺志笃行?不磨怎能建功立业?“在事上磨”,就要学会在实践中而不是口头上、在战场上而不是舞台上摔打和进步。如果整日足不出户“隐”在机关、“窝”在家里,没有吃苦耐劳之“劲”,就难有百炼成钢之“为”;不愿吃苦、害怕流汗,遇到难事和棘手事就一筹莫展、无计可施,这样的“温室花朵”最终成不了大器、干不了大事。唯有多在事上经受磨难和磨练,才能让内心更强大、使能力常提高,才能真正成长成才。

古人讲: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在事上多经受挫折磨难,才能尽快成长成熟。对于每个人来说,平时保持良好状态和心态并不难,难的是在面对矛盾和问题、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还能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而磨难就像一块砺石,可以砥砺意志、强大内心,使人更坚强、更富有勇气。磨难并非仅指人生中遭遇的较大变故,任何阻挡我们前进的事物都是磨难,小到一道难题、一次考试,大到一项任务、一场变故,都可以被看作是人生的磨难。所不同者,只是强者视其为“磨”——磨练,弱者试其为“难”——劫难。面对磨难不能怨天尤人,要学会把磨难当作一本无字书来读,读懂人生的曲折,培养进取向上的性格,使自己淡泊心境,走向成熟;要把磨难当作一面反光镜来照,回溯走过的路程,从曲折、是非、坎坷、正误、成败中校正人生的罗盘。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不同岗位上多磨练可以强能有为。干部的优良素质,绝不会与生俱来,需要在后天实践锻炼中长期养成;干部要有大作为,也绝不可偏安一隅,必须在多个岗位历练中不断积累。实践证明,多走一个岗位就多一段经历,多一段经历就多一分才干。面对新岗位,就会有新压力,现有知识不够用了,就得靠学习赢得主动;现有能力施展不开了,就得向潜力索取成绩;按部就班不行了,就得用效率倒逼进度。不同的岗位还会给人新鲜感,新鲜感能激活人的思维,带来新的精神和干劲。岗位的变换,还有利于干部摆脱各种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从“关系网”和“利益圈”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工作。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也是对干部的一种保护。

综上,现阶段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市场有着巨大潜力,对体育旅游专业方向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有相当大的需求。为满足庞大的市场人才需求,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不容忽视的课题。

听着大家的讨论,我觉得方法不错,但又觉得这样又变成他自己干自己的事情,还是没能让他与其他同学交流。我说出问题后,班长提议:“我们能不能把先锋中队和他的汽车联系起来。”我恍然大悟:不如以车为专题,利用班名“先锋中队”,成立“先锋车站”。站长是各位老师,列车员是同学们,每个小组就是一辆列车,比比哪列车跑得快,以此作为班级评比的背景,而小刘就当这个评价版块的总设计师。

对于年轻干部来说,尤其要主动到吃劲岗位去磨练自己。俄国著名物理学家列别捷夫说过: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在吃劲岗位上常常啃的是“硬骨头”、接的是“烫山芋”、干的是苦活累活、打的是大仗硬仗,这样的事经历多了,也就成长成熟成才了;在吃劲岗位上往往面对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要应对棘手问题、破解矛盾困难,就要去学、去悟,这个过程就是积累经验、丰富自己和增强本领的过程。俄罗斯大作家屠格涅夫说,生活是艰苦的,对于那些不甘于灵魂平庸的人是一种每日的战斗。吃劲岗位是练就好干部的地方,在这些岗位上历练过,必定比他人多一份底气和自信,多一份从容和淡定,多一份顽强和坚定,必定能在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

多在事上磨,亦需要走心。经历多并不意味着能力就自然而然会提升。有的人碰壁不少、成长缓慢,长期在低水平徘徊,问题不是出在不经事上,而是因为做事不愿思考、不善总结,看似经历十年,经验却只有一年。要破解这一困境,关键是学会找规律、想办法,举一反三,在同类的事情上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同时,要开阔胸襟、强大内心,让自己的心磨出厚厚一层茧子,做到不为诱惑所困、不为琐事所烦、不被情绪所扰,始终保持定力不减、初心不改。

【作者系陆军边海防学院乌鲁木齐校区讲师】

标签:;  

人须事磨方可立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