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信用秩序维持的经历与启示
王 侃 北京大学
摘要: 文章介绍信用秩序维持的必要性以及其产生的问题;然后在对信用秩序维持的各种手段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结合他国经济发展经历,分析和研究其在信用秩序维持方面的有关情况。
关键词: 信用秩序;金融监管
一国的货币是以人们对该货币的信任(trust)为基础的。在纸币本位制下,货币大多与黄金完全脱钩,即任何个人或者组织手中的货币都不能够去兑换黄金。没有了黄金作后盾,建立在法定货币基础上的金融体系就一定有不安定性(instability),而一国的金融是否安定将直接影响该国企业和个人的储蓄、投资以及其它各种经济活动。因此,在纸币本位制下,一个良好的信用秩序至关重要。它能够降低这一金融体系的不安定性从而使一个国家的经济更好地发展。
一、信用秩序维持:纸币本位制下的一把“双刃剑”
在一个完全发展的现代金融系统中,作为金融中介机关的银行成为了通货和准通货供给机构,从而在支付系统(payment system)中承担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因此与放贷者和借贷者共同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的巨大金融网络。在这样的金融体系下,银行的存款被用来作为支付手段而广泛地使用,因此这就要求人们对银行的存款抱有信赖(confidence)。
高速铁路施工期间路基与桥梁、涵洞过渡段的处理措施……………………………………………………… 李仰科(4-128)
(一)信用秩序维持的问题点
然而,如果公共机关对于陷入经营危机的银行作出随时救济的承诺,很多问题也会产生出来:
第一,这里面会有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如果银行事先就知道其在陷入经营危机的时候一定会被出手相助的话,那么它就会倾向于去做高风险(high risk)的业务,因为“赢了全是自己的,输了则是他人的”。这个问题不仅出现在银行上,也可能出现在存款者上。因为存款者得知反正有政府在,所以他们就不会花时间去关注银行到底用他们的钱去从事什么业务,因此银行实际上摆脱了存款者的监督,从而更可能作出损害存款者利益的事情。
第二,这也可能减少银行去加强自己的经营效率的动机,并且滋生没有效率的银行业。日本曾经采用过的“护送船团行政”制度(即通过保全个别银行的经营来实现对企业和个人存款者的保护)就有可能造成效率低下的银行不能看到自己的问题,并且不把经营改善看作是自己的责任。
第三,在过度保护情况下,一个国家的金融管理者(政府和中央银行)可能在金融政策的运用时有很多的限制。因为如果金融管理部门无条件地救济经营不善的银行的话,那么它在现金流供应(money supply control)上会面临困难,这将使得其无法顺利地运用金融政策。
传统的人行天桥采用混凝土结构形式,而钢结构的强度高,适用于大跨度以及大载荷的桥梁工程施工中。另外,钢结构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能够有效成熟静力荷载状态的抗变形能力,不容易受到超载的影响而发生断裂。
(二)信用秩序维持的“两面性”
因此,如何根据情况来把握住这个尺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定和经济走向。
由信用秩序维持的必要性和问题点可见,信用秩序维持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如果维持过少,容易造成整个金融的剧烈动荡,给实体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造成负面的影响;如果维持过多,则容易造成银行的道德风险以及资金效率低下从而无法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维持信用秩序的各种手段
事不宜迟,胖子,你去附近找几个劳力,组织一班人挖树,组织一班人修个通道,三天内我们把树搞出去,我们今年一年的开销就够了,对村民不要说这是什么树,就说树形好,林业部门要依法移植到城市搞绿化,造福更多的人。何泽吩咐道。
政府或者央行的监督和规制属于事先的预防手段,包括对金融市场的整顿(控制外来资金的流量、规范金融交易和金融产品)、对银行经营行为的规制(设置最高利息上限、规定业务范围等)、对资产负债表的审查等。而中央银行作为最后的贷款者的角色和存款保险制度则属于事后处理的手段而被使用。但是,这两个手段的效果并不只是在事后显现,它们事实上事先就增强了存款者对于银行的信心,这使人们在存款前就相信他们的存款是安全的。
金融政策和信用秩序维持政策是相辅相成的。金融政策使得一国的物价安定,而维持信用秩序的手段则是确保一国金融体系的安全。物价的安定与金融体系的安全是相互影响的:如果物价不安定,那么金融体系也一定会受到冲击。反之亦然。这种关系可以用图1来说明。
2.1.3 诊断结直肠狭窄时超细鼻胃镜的通过率 对25例结直肠狭窄性病变的诊断性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在结直肠癌中57.14%镜身可通过狭窄处,在15例术后吻合口瘢痕性狭窄中,鼻胃镜可全部通过,1例术后复发患者镜身可通过,1例外压性肠狭窄中镜身可通过。超细鼻胃镜的总通过率为88.00%(表4)。
图1:金融政策与信用秩序维持政策的关系
(一)政府和中央银行的监督和规制
在银行业方面,金融自由化增加了银行持有自由利率商品的比重,结果提高了银行的资金成本,为了抵消这一个成本,银行普遍采用增加长期贷款的方式。长期贷款的额度一般较大并且期限较长,由于当时房价已经处于上升轨道,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企业和个人开始疯狂借入长期贷款,投资到不动产之中,最终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迅速上涨。
然而日本没有就此消弱下去,而是创造了一个世界经济史的奇迹:五十年代初,日本由于美国在朝鲜战场的巨大需求大幅复兴了工业设施。五十年代中叶以后,日本以“神武景气”为起点进入了奇迹般的“景气循环”,使得日本整个五六十年代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并于1968年成为了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步入70年代,以汽车制造业为龙头,日本汽车厂商迅速占领欧美的汽车市场。之后的80年代更是见证了日本电子工业的突飞猛进,索尼、日立和松下等一大批电子企业从模仿到创新,重创美国电子业,甚至达到了美国出产的导弹必须使用日本芯片的地步。
(二)中央银行的“最后的贷款”和政府的“资金援助”
中央银行对于由于一时流动性不足而陷入经营危机的金融机构行使“最后的贷款者”角色,从而把由于个别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不足所导致的对于金融系统的潜在冲击防患于未然。
实际上,中央银行的出现改变了银行储备现金方式。之前,银行都是各管各地保有一定量的现金用来应付日常取兑。中央银行的出现使得各银行的现金储备能够共同地保有和管理。在这样一种体系下,中央银行就能够向有支付能力的银行提供短期利息高于金融市场的贷款,用来弥补一时的流动性不足。通过提供高于短期金融市场利息的贷款给商业银行,从理论上来说,可以避免道德风险(moral hazard)的问题:经营健全的银行可以顺利得到贷款,而经营不健全的银行则无法得到,因为它们将根本无力支付高额的利息。然而,这可能会产生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的问题,即真正运营良好但一时缺少流动性的银行往往能够在短期金融市场上而不是向中央银行借贷,因为中央银行所提供的贷款利息更高;于在短期市场上到处碰壁,运营不佳的银行相反会更期望借助中央银行的贷款。因此,中央银行在行使最后的贷款者的角色时,如何辨别借款银行的经营是否是良好的十分重要。
在“泡沫经济”的吹起的过程中,日本实体经济部门的资金循环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筹资资本过低和金融资产的收益率过高,使得日本各企业纷纷借入银行贷款或者短期自由利率的金融商品(由于当时利率自由化的进展,企业的金融商品选择余地加大了许多),然后这些企业就把钱通过信托银行的特定金钱信托(俗称“特金”)以及信托基金投入到对股票等金融性资产的投资之中,这就是日经股价指数当时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
(三)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也是信用秩序维持的一种手段。它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
然而,存款保险制度并不只救济了在经营困境的银行,它通过给银行的存款上保险,事实上减小了由于个别银行经营困难而造成的金融系统整体崩溃的可能性,同时它也维持了存款者对于其存款安全性的信任,从而减少了银行挤兑的发生。
三、信用秩序维持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大泡沫”的兴与衰。
众所周知。在二战结束的1945年,日本的主要城市和工业地带一片废墟,同时日本还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
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八十年代以后,美国有学者根据实证研究的成果提出了不同观点。他们认为当时的金融系统的崩溃并不是因为自由竞争,而主要是因为联邦银行没有能够充分发挥“最后的贷款者”的这一作用以及存款保险制度的缺失。同时,他们还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时的银行破产和利息之间不存在必然的相关,他们因此认定三十年代的银行大规模的破产与过度竞争无关。这导致了学术界关于是否应该减少规制的各种争论。
从1945至1985年,在短短的四十年内,日本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都实现了奇迹般的增长,使得日本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强国,这也让日本全国沉浸在一片“日本要做第一”的美梦之中。
日本能够崛起这一经济现象背后的因素有很多,这其中日本良好的信用秩序是一个功不可没的因素。当然,可能有很多人会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他们可能更加青睐一个没有政府直接介入的金融体系,因此反对诸如日本在这四十年中所实行的强调政府保护和监管的信用秩序维持的政策。然而,我们应该注意到,对于一个各种法规尚不健全的发展中经济体,如果一味强调无政府管制以及无政府保护的“自由金融”模式,那么该国的金融业一定会发生大量的过度竞争以及金融欺骗,这将导致良好的信用秩序无法维持从而严重阻碍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从1990年开始的“大泡沫”的破灭先直接影响日本的金融业,然后波及日本整个制造业。自此之后,日本经济陷入了多年的衰退,至今也没有能够完全恢复过来。
维持信用秩序的手段通常有以下的几种:1.政府或者中央银行的监督和规制;2.中央银行的“最后的贷款”以及政府的资金援助;3.存款保险制度。
同我一样,对古意的偷情和出轨,二乐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敏感和关注,它凭着天生的好嗅觉,常常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而准确地找到古意与人谈情说爱的地方。
对于无法从中央银行那里得到“最后的贷款”而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来说,最后的一个选择就是向注册地的政府寻求“资金援助”。如果该金融机构对于所在国十分重要(比如,大量国民或者许多重要企业的存款都在这家银行),那么该国的政府很可能来出面帮助解决问题。然而,如果某些重要的金融机构事先就知道政府一定会帮助其渡过难关,那么道德风险的问题还是会出现。
在国际上,对银行的经营采用与一般企业有别的监督和规制方法的观点也是在第一次大战后才形成主流。在这之前,学者们普遍认为银行应该被赋予同一般企业一样的自由。这一重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恐慌和大规模的银行破产所导致的人们对于完全市场机制的信赖的低下。人们认为当时的情况主要是自由竞争的过度激烈所造成的。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就认识到监督和规制对维持金融体系的健全性和安全性是必要的。
由此可见,在整个80年代后半,日本的金融监管当局负有监管不力的重大责任。首先,日本的金融监管当局没有及时去遏制企业通过信托银行来投机金融市场的势头,并且也没有严格地管制自由利率的商品,这些都鼓励了企业通过筹集资本来进行金融投机。其次,日本的金融监管当局没有及时去限制银行长期贷款的数量,这些长期贷款落入企业和个人的手中以后直接吹起了日本房地产的泡沫。
印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印刷装备的设计、制造水平是印刷工业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印刷机械是精密、高速、自动化的光机电一体化设备,随着印刷机速度日益提高,机械运动副间隙、构件的弹性变形、机械系统非线性振动等引起的机械运动学、动力学输出的微小变化,都会使印刷机的精度、印刷质量和机械可靠性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在印刷机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机械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进行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计算[1].
日本金融监管部门的疏忽大意不仅仅是在上述这两点,更致命的是,有关的职能部门居然没有及时察觉到“股指认沽期权”的危害性,最后无数这样的金融衍生合同在股市暴跌前成交,日本股市因此遭受致命的一击。
在纸币本位制下,信用秩序维持具有“两面性”:对信用秩序维持过多或者过少都会给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一系列的麻烦。政府或者中央银行的监督和规制、存款保险制度、中央银行的“最后的贷款”以及政府的资金援助是维持信用秩序的主要手段。
结合日本信用秩序的维持策略和方式,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实行的信用秩序维持的模式可以说是成功的。但是,如果要进一步走向世界,中国就必须实施金融“效率化”的政策并且减少对个别金融机关的过度保护。而如果中国实行这一改革,那么适时地建立一个存款保险制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四、结语
在进一步发展的道路上,中国也应该从日本1985-1994年信用秩序维持经历中吸取教训。一旦中国版的“广场协定”出现,如何防止由此可能带来的流动性泛滥、如何去遏制整个社会大量投资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从而吹大泡沫以及如何规制可能造成整个金融体系动摇的金融衍生产品等都将是摆在中国面前的难题。
基体效应是指溶液中高浓度基体元素对分析信号的抑制或增强效应。为了考察Co基体对待测元素测定结果的影响,按表3中各元素标准溶液系列绘制校准曲线(不加钴基体),测定含有不同量Co基体的2.50mg/L S和1.00mg/L其他待测元素的标准溶液,结果见表6。
长时间尺度下计及光伏不确定性的配电网无功优化调度//黄伟,刘斯亮,王武,羿应棋,张勇军//(5):154
参考文献:
[1]Neave Edwin H.Financial Systems:Principles and Organization[J].Routledge,1998.
[2]Selgin George A.Bank Deregulation and Monetary Order[J].Routledge,1996.
[3]黒田厳.わが国の金融制度[J].日本銀行金融研究所,1995(4).
[4]太田勉.金融自由化進展の下での信用秩序維持の諸問題[J].金融研究,1984(4).
[5]崛内昭義.信用秩序維持と公的規制[J].现代经济第55号、日本经济新闻社,1983(9).
[6]岩田規久男.わが国銀行業における公的規制[J].Discussion Paper Series N0.61.一橋大学経済研究所,1982(7).
[7]罗清.日本金融的繁荣、危机与变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中图分类号: DF51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30-0023-02
作者简介: 王 侃(1986-),男,安徽凤阳人,北京大学,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