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河北省邢台市第十中学/刘海晶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实施,教师的角色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在教学中我们都体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被广泛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
【关键词】新课标适应英语教学变化1 影响英语学习策略掌握的主要因素现今在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在新教材的使用后,谈得最多的就是创造英语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以适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以及在此基础上编写的牛津英语新教材。到目前为止,新教材的试用并没有达到其预想的效果,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使本来新教材的优点成了教学过程中的缺点。
1.1 由于现行教材容量大,教师被教材牵着鼻子走。对教材的过度重视只会使目标转移,教师把备课重点放在了教材上,对学生却忽视了。
1.2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学生基本上还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谈不上有什么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真正的落实,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尽管已十分注意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效果却并不理想,到头来又是教师在唱独角戏。
2 由师生关系的改变,对改进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2.1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师生角色定位。新课标下的师生角色有了如下转变:一是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成为自律的学习者;学生应该不怕犯错误,并且认识到犯错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二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调整自己的角色,与学生一起学习和向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并将新旧知识整合成对他们有意义的知识体系;来自教师的输入不仅要保证有足够的数量,也要有一定的品质。
2.2 英语的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可行性探讨。由于这一新型的师生关系,对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合作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定义。合作学习是现在教学中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研究性学习中。现代社会中的许多科研活动,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用合作的方式进行的。所谓合作学习,即在课堂范围内,以分组为形式,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能进行交流的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学生起主体作用,是活动的重要参加者,负主要责任,教师则起组织和指导的作用。目的是为了达到如下效果:课堂交际活动彻底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沉闷局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通过积极的思维和行为活动,达到学习语言及运用语言的目的。二是合作语言学习教学的优点:有助于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和优势互补;不同以往的评估方法的积极效果;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时空练习社交英语。
2.3 合作学习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一是分派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分派学习小组,有两种基本方法可供选择。一种是让学生凭兴趣任意选择,一种是由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各方面不同的特点,把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还可以按学生居住地分组,以利于假期学习。学生的不同特点包括个性、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和语言能力等等。把特点不同的学生编在一组,可以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建立相互信任、了解和欣赏的情感。编组一定要小,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发言机会。每组以4 人为宜,因为在需要的时候,很容易在组内分成两对,进行一对一的活动。
二是合作学习活动的类型:问答法是通过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进行的课堂交际活动,但它不仅局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应该是社会交际活动在课堂上的再现,包括人们在获取信息时的大部分活动。活动本身要围绕着某个题目展开。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如借用网上的图片、图表、图像等非语言信息进行理解和表达,改进认知策略;在调控策略方面,可培养学生自觉地控制整个学习过程。比如在网上搜寻资料、使用远程数据库和文件、与学伴进行在线交流、获得在线咨询、在线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习者通过问题的解决方式,完成学习目标,在此过程中逐渐掌握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检索、评价、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而改善调控策略;在交际策略方面,我们可鼓励学生上网和美国、英国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进行交流,以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水平;在资源策略方面,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一些英语学习网站,扩大其资源范围,让学生感受自我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的快乐。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日益成为广大英语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并且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帮助他们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并使之具备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能力。这不仅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们树立自信心,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谈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变化笙青海省民和县新民乡中心学校/张英梅题研究的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仅仅关注教科书到同时关注本学科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及懂得科研;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到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等等。教师的角色和以往不同,要求发生较大的变化。概括起来,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将成为:1 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学生的课题研究,是其工作的前提条件。作为参与者,教师的任务就是经常深入学生课题组的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倾听学生的需求,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认可教师为他们中的一员,愿意没有拘束地一起交谈和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对课题的参与中,师生间如果能有一些和谐融洽的关系,教师就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同时也正是在参与中,教师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新东西,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指导。
2 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但这里的指导与以往学科教学中的指导有很大不同。以往指导主要是找出学生问题所在,然后通过解惑、解难,最后把学生引导到教师心目中早已有的标准答案上来。但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研究的课题各不相同,教师对学生课题最后得到的答案事先并不很明确,因此所谓的“标准答案”事实上已不复存在,将学生引导到早已有的标准答案上的指导路径也已经失灵。那么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指导什么呢?归结起来,大约为:研究思路的指导,研究方法的指导和信息资料来源的指导。
这种指导要求教师一方面能抓住学生思想的火花,输送氧气,让它能燃烧起来;另一方面则是运用老师的知识积淀、经验和智慧,给学生一些点拨和启发,即所谓的“点到为止”,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
3 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活动是分散的、自主管理的。由于学生自控能力的差异会导致各组活动的管理组织和活动质量有较大的不同,由于各组工作侧重点的不同而会出现不同的困难、问题,在小组研究中学生还会发生各种意见分歧和情绪波动,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还要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协调工作。具体来说,如创设轻松和谐的活动环境,及时组织课题组之间的汇报和交流,一旦发现课题组活动质量有问题要找学生谈话,教育学生相互尊重和相互欣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之以恒的积极性等。
4 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研究性学习的出现,使教师已不能单独地驾驭对学生在知识、方法、技术方面的所有指导工作,因此教师要保持其竞争力,就必须与自己的同事合作工作。当教师以指导小组一员的身份参与对学生的指导工作时,需要他能够既展示自己的才华,又虚心地学习其他老师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欣赏其他老师和与其通力合作。传统的教师关系往往是文人相亲,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自视清高甚至嫉妒等。而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一直渴求合作,乐于合作。我们经常在一起备课,商讨实施过程中碰到的一系列问题,研究下一步工作,真正理解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感受到了文人相亲、愉快合作产生的魅力。主动积极参加教师指导小组的工作,是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它有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备课质量,也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协调。积极参加这样的活动,是教师职业责任心和学术胸怀的体现,反映了教师的开放意识、联系社会实际的愿望和办事的能力。
教师上述角色的变化,反映了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一个只会把教科书的内容搬到学生头脑中的教师显然已经落伍。以研究性学习为开端,教师将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和完善自己。
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性学习是提升教师素质的一个良好契机。通过教师科学有效的指导,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浓厚的兴趣自主探究创新。
论文作者:刘海晶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与管理》2014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4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英语论文; 自己的论文; 策略论文; 研究性学习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教育与管理》2014年1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