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们生活中,电力运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线路运行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及故障问题,因此,本文对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以下简称:10kV线路)运行故障进行分析,而后对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以及新型检修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运行故障;维护检修;新技术应用
前言
在我国配电网中,10kV线路作为配电线路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覆盖面积十分广泛。但就实际运行过程中来看,容易发生一些故障问题,造成大面积的停电,给人们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对配电线路故障进行分析,对维护检修技术进行研究极具现实意义。
一、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故障分析
(1)天气影响下的故障
10kV线路(如图1所示)极易受到恶劣天气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故障,因为其线路大多是裸露在外的,特别是在雷雨天气,更容易引发故障问题。另外,一些裸露在外的配电线路因缺乏合理及科学的保护措施,在与周围障碍物发生摩擦的情况下,绝缘导线容易发生漏电,进而引发大面积的停电。
图1
(2)人为因素
造成10kV线路运行故障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便是人为因素,比如:扩建交通主干道、城市建设、旅游区以及改造旧城区等都会给配电线路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再者,随着我国机动车辆逐渐增多,各类违规驾驶以及在恶劣天气环境下驾驶视线不清晰,对路边电线杆以及线路造成破坏,从而引发配电线路故障。另外,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等问题,特别对线缆铺设不够熟悉的情况下,便盲目的进行施工,很容易造成电力设备的损坏[1]。
(3)设备故障
10kV线路发生故障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设备故障,就目前而言,我国一些地区长期使用的配电线路是低压型的配电线路,而10kV线路属于中压型,但这类配电线路都是有一定使用年限的,若资金方面投入不够,加之不能及时进行线路更换,当线路处于高负荷情况下,很容易因线路老化引起绝缘脱落,从而发生短路现象,严重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此外,为了赶工期而忽视一些重要的检修环节,或者是没有按照标准规则进行作业,从而造成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隐患。
(4)外部因素
除以上引起故障的因素外,设备老化及维修资金投入不足等都容易引发线路故障;风筝降落及虫鸟攻击等因素给线路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用电负荷的增加,造成线路保险丝熔断问题的发生。
二、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1)设置两相式电流保护
所谓两相式电流保护指的是在电力传输过程中,采取阶段性保护措施,来对电流进行分段控制,从而避免电路短路的发生。首先,对于双侧电源而言,应对电压保护采取阶段式的保护方式,具体做法是:若传输距离比较远的时候,则需选择横联方向或者是纵联差动的保护措施。若电路传输距离小于4千米,则应使用电流电压的保护措施;其次,就单侧电源而言,则应分为两段式来对电流加以保护,具体做法是:对其中一段带时限的电流,采取速断保护的方式,另一段则采取过电保护的方式。另外,为了避免其他情况的发生,在采用两段式保护的同时,还可以再增加一段采取速断保护的方式[2]。
(2)配电系统的优化
为保证配电线路得以平稳运行,可以对配电系统加以优化。高电压被运用在电能中远距离的传输过程中,当电压越高时,相应的电流越小,通过传输路径的耗损也就越少。在进行变压器组装时,铁芯上缠绕的线圈分原线圈以及副线圈两种,须对原线圈进行通电测试,而后对电流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在此过程中,电压的输出及输入须同两个线圈的比例保持一致。配电线路在材料的选择上需对其优良性进行考虑,通常选用铝线和铜线,为防止漏电发生,还需在外面进行绝缘隔层的包裹。
(3)安装防雷装置
在安装防雷装置之前,对于避雷器的选择也十分很重要,通常情况下,需结合场地周围以及实际线路配置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而后选择适合类别及型号的避雷器,目前普遍选择氧化锌避雷器进行安装。在进行安装时必须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操作,安装防雷装置需要注意两个地方:首先,在配网与架空绝缘导线过度的地方,利用防雷绝缘子来起到防雷效果提升的作用。其次,应对线路易遭受雷击的部位,如配网上T形线、变压器、电路开关以及刀闸等部位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更容易掌握正确的安装位置。
(4)加强对配电线路的巡视
当10kV线路投入运营后,应对配电线路进行定期巡视,以便随时对线路运行状况进行全程监控,在发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加以解决。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做好接地装置以及配电线路开关等方面的定期检测工作。
三、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新型检修技术
10kV线路配网检修的新型技术主要包括:首先,针对每根杆塔以及配变采用GPS系统来进行实际位置的确认,从而使检修过程更为精准及快速,也起到优化及改善巡线的作用。其次,在对配电线路进行改造和建设的过程中,需对分段电流以及分支开关位置,采用真空断路器来减少线路故障的发生。第三,为使供电稳定性提高,进一步避免故障的扩大化,可以进行接地自动选线设备的配备,从而使故障线路挑选更加合理化。第四,对于偏远山区以及路况比较复杂的区域,由于人工作业难以进行或者难以到达,在这样的情况下,若要进行配电线路的巡检,则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所以可以采用多旋翼无人机进行巡线监测作业。第五,采用自动化以及动态化的配网监测系统,以便实时掌握线路的运行情况,从而及时采取解决措施[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使配网运行质量得以有效提高,相关电力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对容易引起10kV线路故障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同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进行配电线路的维护及检修。在维护过程中,除做好定期的巡视工作外,还应该加强线路立杆、电流保护以及防雷方面的措施。在检修过程中,学会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对配网中存在的故障进行检测,从而使整个配网电路运行质量得以有效提升,进而减少线路故障的发生,让电力事业得以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汝松,杨涛.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6):253-254.
[2]刘峰.浅谈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J].山东工业技术,2018(22):210.
[3]周晓东.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新型检修技术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7(12):32-33.
论文作者:陈慧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电流论文; 发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雷论文; 运行维护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