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临渭旅游品牌论文_吴卉, 李超

打造临渭旅游品牌论文_吴卉, 李超

渭南市临渭区委党校 吴卉 李超

摘要:在文化旅游受到空前重视的今天,全国各地涌现出丰富多元的转型模式。但由于认识上的传统观念及片面性,现实中违背发展规律、影响发展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案例屡有发生。旅游品牌的打造能否克服传统思维,大胆创新,回归自然的本真价值,实现本土旅游品牌复兴,这是本文研究的核心议题。文章从渭南临渭区现有旅游资源出发,剖析了品牌旅游打造的制约因素,着重探析了打造临渭旅游业的路径,对临渭区转型升级的走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品牌 转型升级 追赶超越

渭南市临渭区地处关中平原东部,是渭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陕西东大门的中心城区,境内交通四通八达,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临渭区秉承上千年历史发展,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近年来,临渭区依据自身资源优势,坚定实施“宜居宜游·富美临渭”战略,不断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景点文化内涵,打造旅游品牌,助推临渭实现追赶超越和加快发展。

一、打造临渭旅游品牌潜力巨大

临渭区历史上因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名将张仁愿、北宋名相寇准而享有“三贤故里”美称。全区历史遗存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其中,晋代慧照寺宝塔、来化塔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始皇焚书台遗址为全国仅存遗迹。临渭区是红色革命政权的发祥地,陕西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所在地,全区有16个街镇被划为革命老根据地,红色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拥有我国第一座航天测控装备博物馆、赤水职中校史馆等红色旅游资源。秉承丰厚独特的旅游资源,临渭区确立了建设“宜居宜游·富美临渭”的发展目标,坚持把旅游业摆在兴区富民的战略支柱性产业的重要位置来抓。

二、临渭打造旅游品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临渭区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独特,产业发展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处于起步、探索的初级阶段,在产业规模、经营水平、运作方式和经济效益上都与其他旅游产业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机制未形成,打造品牌影响力有限

临渭区旅游业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一些成就,但与其拥有的资源相比,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旅游的机制体制尚不成熟,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充分,认识上还有差距,发展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信心明显不足,发展旅游业还没有真正上升到应有的战略高度。区政府虽然设立了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但实际上难以正常运作,部门联动、齐抓共建、合力发展旅游业的工作局面尚未全面形成。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还不够紧密,缺乏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一挖掘、整理、研究、开发的专门机构,形成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三张皮”现象。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全区旅游业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所需资金全靠向上面跑。没有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景区建设、接待设施规模与档次尚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全区的旅游产业要素还不齐备,景点开发除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外,自身缺乏能力进行景点改造和服务功能的完善,缺乏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

临渭区经济发展较前多年已有很大进步,但其发展水平与西安以及陕北的一些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较之于东部沿海城市差距更大。农业大区、工业弱区、财政穷区的基本区情没有彻底改变。经济水平不高制约着旅游设施、服务、产品、消费的发展进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旅游人才的培养、培训和引进工作相对滞后,管理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水平低,缺乏高、精、专的旅游管理服务和宣传、推介、营销人才,制约了全区旅游业总体水平的提升,也制约了旅游总收入在GDP 中所占份额的提高。旅游业还停留在低层次的开发利用上,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三、打造临渭旅游品牌,实现转型“追赶超越”

作为渭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临渭区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未来五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纵深推进,多重机遇叠加,为打造临渭旅游品牌,实现转型升级“追赶超越”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临渭区应牢牢把握自己的历史方位和区位定位,以“思想的大解放、发展的大格局、作风的大转变、效能的大提升”为抓手,积极进取,大胆创新,乘势而上,努力开拓旅游业“追赶超越”的新局面。

1、统一思想,增进共识,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质量

临渭区各级要不断提高对旅游产业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举办现代旅游理念引领旅游业发展的学习讨论或专题辅导,开展“旅游建设年”等活动,在更新观念中突破陈规,树立发展旅游业就是发展生态经济的思想,增强大旅游观念、市场观念和一体化观念,推动临渭区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坚持立足长远,以高水平规划和精心设计指导开发,以资源整合达到深度开发,以项目的市场化运作借助外力推动开发,以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环境引导和促进开发。

2、拓宽渠道,建立旅游投资多元化体系

大胆创新景区管理体制,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打破条块分割、区划分割,多头管理的局面,积极推进“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相分离,逐步形成一体化、规范化、高效化、优质化的旅游行政管理体系。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提倡国家、地方、部门一起上,县、镇、村、组一起上,内资、外资一起上,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兴办旅游的积极性。加大政府投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设立旅游专项基金,加大对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重点旅游项目发展、旅游规划编制、整体旅游宣传促销等方面的导向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省、市文化、文物、旅游、城建、农林等相关部门项目资金扶持。吸引社会资本。搭建投融资平台,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多方吸引社会资本,形成全社会办旅游的氛围。

3、创新机制,依托优势,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国家文化大发展战略推进中,特色文化是重要主题。临渭区应依据旅游资源和文化遗产两大特色品牌,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旅游。实施“旅游+”战略,深入推进“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体育”等发展模式,促进旅游业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开展省级旅游示范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依托“北人文,中古城、南自然”优势,大力发展历史人文游、生态休闲游、古城文化游、红色爱国游、特色乡村游,实现景点景区点线相连,构建“三贤故里”特色旅游体系,打造秦东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结合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开发桥南镇天刘村、阳郭镇蔡脑村、阳郭镇高李村、下邽镇蝶吴村、吝店镇蒲阳村等8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构建集中连片式乡村旅游区。成立全区旅游工作协调机构或旅游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调服务功能,具体实施政府授权范围内的游览景区管理、风景名胜区管理、旅游产品、工艺品、风味小吃供应、住宿、客运服务、娱乐服务,经营管理及建设资金的筹措、使用、管理。同时,要从制度上更好的发挥市场在旅游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吸引更多的产业行业、社会资金介入旅游业,逐步实现由行政推动向市场运作的新机制的转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临渭区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同心同行、同心同向,把“加快转型发展,实现追赶超越”作为新起点、新征程,谋良策、定方向,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临渭再次发愤图强,积极进取,努力实现旅游业的新跨越。

论文作者:吴卉, 李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4

标签:;  ;  ;  ;  ;  ;  ;  ;  

打造临渭旅游品牌论文_吴卉, 李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