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S在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齐彩云

齐彩云

大庆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缩写PACS)在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使用PACS网络以来的DR、X射线和CT检查的影像,利用PACS网络进行全面的影像质量控制。结果:建立在以PACS系统为基础的影像质量管理流程,能对放射科的影像质量进行全面的掌控,相比使用PACS系统以前放射科的影像质量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结论:随着PACS系统的全面应用,放射科的检查数量和影像质量与过去相比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利用PACS的强大功能来加强放射科影像质量的管理非常之必要。

关键词:PACS;放射科;影像质量;应用价值

随着放射科技的不断发展,X 线片已成为检验疾病的常规手段, 但由于我国对此项技术的掌握尚有欠佳,无法对影像质量予以有效控制。然而放射科中最为重要的宗旨就是保证影像的质量,由于影像质量对医生诊断准确与否具较大关联;因此,需得到医院管理层人士的重视,对放射科实行适宜的影像质量管理。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是专门为图像管理而设计,包括图像存档、检索、传送、显示、处理和拷贝或打印的硬件和软件系统[1]。我院已经全面实施PACS系统, 使放射科的工作流程及技术组传统的影像质量控制模式发生了改变。

1 材料和方法

1.1 设备

柯达X射线机1台,GE LightSpeed VCT64层螺旋CT 1台,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4层螺旋CT 1台,东软PACS系统。

1.2 一般资料

在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间应用PACS系统,DR检查患者5176人/次,CT检查患者4205人/次。

1.3 方法

1.3.1 制定影像质量标准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影像技术分册》、《头颈部CT、MR扫描规范指南》、《腹部CT扫描规范指南》、《X线照片质量分级评定标准》等放射科操作规程的文件,结合肿瘤患者较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X射线和CT影像的质量标准。

1.3.2 影像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①检查影像上所显示的患者姓名、性别、年龄、ID号准确无误。②患者的检查部位、检查条件(KV、毫安值、扫描范围、FOV大小、层厚、重建参数等)正确适合。③体位设计正确、无体外伪影、图像标记正确。④打印的胶片:胶片排版布局美观,图像大小、窗宽、窗位合适,有必要的信息,患者信息和检查条件,显示的信息布局合理,图像标记正确。

1.3.3 影像质量管理流程

读片流程:①低年资的医师阅片写报告;②由主治以上资质的医师签报告,高年资医师能准确把握影像质量的优劣,故成立由科主任任组长,2名高年资的技师为组员的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小组;③当医师PACS读片遇到不合格影像时,及时反馈给主管质控的技师,主管技师负责查找原因,解决问题,并详细做好记录;④通过每月集体对当月不合格影像的分析,对日常的评片进行监督、指导,把对技师有差异的评定结果及时在每月技术组的业务活动中进行反馈、分析,从而真正达到影像质量控制的目的[2]。

2 结果

通过对5176人/次的DR检查和4205人/次的CT检查的影像分析,按照影像质量标准评价,不合格检查图像统计见表1:

表1 不合格检查图像统计表

3 讨论

放射科作为医疗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科室,尤其是在诊断技术、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引进过程中,放射科能够进行的相关检查项目越来越多。比如各种造影、乳腺数字化摄影、数字化X线摄影DR等。影像科诊断方法的多元化对放射科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常规放射科影像资料管理期间存较多弊端:①不同影像资料按照科室不同设置在不同科室,增加了管理所需要的人员和投入。②不同影像资料检查期间关联性较少,降低了影像资料的应用价值。③胶片打印后进行影像资料分析,容易出现检查资料丢失、数据信息对不上等问题,而且等待胶片打印期间需要较长时间,造成部分疾病的延误治疗。数字化医学影像学方法是在各类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逐渐产生的。

随着数字化放射设备、PACS网络的全面应用,放射科的检查数量和影像质量与过去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现在,患者检查完毕后,技师马上就能看到检查影像,对不合格的影像立即重照。按照放射科传统的影像质控流程,每天抽取一定的患者胶片进行评价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数字化放射科的要求,因此,要充分利用PACS的强大功能来加强放射科影像质量的管理。

3.1 确保PACS中图像信息的唯一性

PACS应用以后取消了以前各种影像编号,以患者ID号为唯一编号,检索时输入ID号后患者所有影像检查都可逐条显示出来。制定各种影像检查的DICOM图像显示、打印胶片应显示的信息内容和位置,确保患者图像信息的完整、准确。

3.2 优化程序设计,减少人工出错的机会

由于HIS系统为“军卫一号”,PACS系统为东软公司,使用PACS系统分诊患者时,需要在PACS里手工录入患者的ID号而增加了出错机会[3]。通过厂商对程序进行修改,实现了分诊时患者信息和检查部位自动读入,只需选择相应的设备即可,使HIS和PACS无缝链接,利用设备的Worklist功能做到PACS和检查设备的无缝链接,减少因手工输入而出错的机会。

3.3 杜绝冒名顶替检查的患者

以往放射科不会出现患者冒名顶替检查的现象,因患者只需将影像片取走即可,不会出现大问题。但使用PACS系统后患者检查的影像会存储在同一信息下,不但给以后的检查对比带来困难,且其危害与检查错患者相同,更埋下医疗纠纷的隐患。

3.4 实行用户权限分级管理,责任到人

对各类PACS的使用人员,经过培训后,给予相应的用户名和密码,以及相应的权限,并且要求只能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登陆。如果程序10 min内不操作,将使密码锁定,他人无法使用。对于DICOM信息的修改、图像的拆分、合并以及图像的删除等关键性操作,只有质量管理小组的成员才有权限。从而保证了在放射科影像的检查流程中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责任人。

3.5 规范检查流程,相互督查

要求所有患者检查信息必须是由HIS分诊而来,不允许直接在设备上录入患者信息。技师检查患者前要主动询问姓名、检查部位是否与PACS上的分诊信息相符,如有疑问由登记员联系开单医生处理。每日交班前由登记员检查统计当日PACS网络系统中的患者数据,对有信息而无图像、人名是拼音的、没有按时出报告等在晨会上通报,相关责任人需做出解答。

4 结语

近年来,医学影像由过去单纯的形态学检查拓展为形态学和功能学检查,临床对医学影像的依赖逐步增加,使得各种医学影像检查呈几何级数增长。建立在以PACS系统为基础的影像质量管理流程,能全面的掌控放射科的影像质量,对不合格的影像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放射科目前的影像质量与PACS系统使用前相比,其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罗军.医院放射科远程影像及PACS系统的临床应用与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02):145-146.

[2]彭朋,蒋涛,李敏,于洋,梁璐. PACS/RIS在放射科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7,23(15):54-56.

[3]苏海霞,宋道平,蔡静瑜,金芸丽,黄丙仓.医联体区域PACS建设探讨[J].中国数字医学,2017,12(06):101-103.

论文作者:齐彩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  ;  ;  ;  ;  ;  ;  ;  

PACS在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齐彩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