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影响的实证研究_社会资本论文

社会资本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影响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个体论文,资本论文,实证研究论文,社会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知识被视为在发展经济中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力[1-2]。Drucker明确指出,21世纪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是它的知识和知识工人。因此,知识被认为是经济租金的主要来源,组织知识的有效管理越来越多地与竞争优势联系起来,被认为是商业公司成功的关键[3-5]。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的创造、获取、转移和应用等,其中,知识的获取和转移是学习和创新的前提与基础,有效的知识转移对组织流程和产出非常关键[6]。通过知识转移可以实现最佳的实践经验转移[7]、新产品开发[8]、学习速度[9]、组织生存[10]。目前,知识转移的研究包括组织间、组织内、个体间等多个层面,而个体之间有效的知识转移被认为是一系列组织过程与结果的关键[11]。非正式知识转移已经成为知识获取的重要来源,具有正式渠道下知识转移所不可替代的作用。Allen,Tsai和Ghoshal等学者通过各自所进行的研究发现,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对于知识跨组织、团队边界的流动,提高个体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和组织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12-13]。然而,在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问题上,一方面由于存在着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14],使得知识提供者或许并没有与他人分享的意愿[15];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的无形性导致知识转移行为难以被知识转移主体之外的第三方所客观观测,使得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行为难以大量发生;另外,Baker认为,实行知识转移的经济激励机制会导致员工偏向于显性知识转移并会削减其在非正式场合的知识转移行为,由此产生了激励扭曲问题。那么,促使个体在非正式场合愿意向他人转移知识的根源是什么呢?Gamovertter也认为,个体间的交换行为往往嵌入其社会关系结构中[16],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并且知识转移主体对知识转移行为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从社会资本角度研究个体间知识转移显得更为合理,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但现有这方面研究存在着一些不足:(1)在国内,学者们没有明确将研究聚焦于个体层面,关于人的管理问题并未成为焦点议题;(2)社会资本并非直接影响了知识转移活动,而现有的研究大多视社会资本与知识转移有直接的关系;(3)社会资本与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关联性的实证研究有限。

因此,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社会资本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影响的研究模型,并通过实证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在社会资本的视角下,为组织试图通过促进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以提升组织绩效提供了对策建议。

1 理论模型及假设

1.1 理论模型

社会资本指个人所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17],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社会团体和社会关系网之中。Nahapiet和Ghoshal在研究社会资本如何促进智力资本的建立时,将社会资本分为结构、关系与认知三个维度,建立了清晰的研究框架。Adler和Kwon在梳理社会资本概念与维度时,进一步将Nahapiet和Ghoshal所提的社会资本三个维度与机会、意愿和能力相对应(如图1)。

图1 社会资本与知识转移决定因素的匹配关系

本文沿用了他们的研究框架,并参考Kang,Morris和Snell[9]的细分要素,提出如下社会资本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影响的理论模型(如图2)。

图2 社会资本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影响的理论模型

1.2 知识转移效果

吴勇慧[18]在其有关组织内个体层面知识转移的研究模型中提出“知识转移绩效”的概念,并认为应包含转移频率、转移成本、知识使用效果、受体满意度、知识再创程度、受体投入程度和受体使用新知识的频率等因素。沈瑶[19]在对非正式网络中的隐性知识传递研究中使用了“知识传递效果”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经由非正式网络中的知识分享活动所能获得的知识的可靠性、有用性以及对知识传递过程的满意程度”。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使用“知识转移效果”作为因变量,用其来考察社会资本和知识转移因素对于知识转移行为的正负影响程度,并认为应包含受体满意度、获益度、技术积累层面、知识转移成本和知识再创程度。

1.3 社会资本的影响

1.3.1 社会资本结构维度

社会资本结构维度主要包括网络联系和网络结构特征等方面影响个体的行为。许多研究者认为,个体间缺乏直接关系和大量的交流是影响知识分享的重要原因,并提出强联系的优势[20],认为强的人际联系影响知识转移的容易程度[7-8,21]。强调网络密度理论的研究者认为,群体的网络密度能够促进群体的一致性,推动交流和集体行为的相互信任水平,增加了知识转移的机会,有利于知识转移[22]。网络中心性表示某些节点比其他节点拥有更多的直接关系,核心节点对于非核心节点存在着类似于层级组织的“权威”关系[23]。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考虑到实证分析的可操作性,这个假设可进一步细分为:

H1a:联系强度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H1b:网络密度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H1c:网络中心性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1.3.2 社会资本关系维度

社会资本关系维度主要通过信任来影响个体的行为。Nahapiet和Ghoshal认为,信任能够促进智力资本的共享。McEvily等也指出,信任通过提升知识转移的开放性和促进共同问题的解决来影响知识共享的过程[24]。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社会资本关系维度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考虑到实证分析的可操作性,这个假设可进一步细分为:

H2a:信任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1.3.3 社会资本认知维度

社会资本认知维度是指那些能在成员之间提供共同的陈述、解读与价值观念的资源,强调成员之间的彼此认同和凝聚意识[25]。基于本研究是关于个体问的非正式知识转移,因此我们主要考察个体间在编码和语言、叙事方式以及方法观念等因素方面所形成的知识距离。Hamel认为,如果双方的技术差距太大,学习就会成为不可能的事。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社会资本认知维度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考虑到实证分析的可操作性,这个假设可进一步细分为:

H3a:知识距离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1.4 知识转移因素的影响

Pavel Strach和Andre在对日本跨国公司内部母子公司间知识转移的研究中,认为知识转移渠道、动机和能力是知识转移成功的三个决定性因素。企业间成功的知识转移取决于知识转移机会、动机和能力[11]。我们认为,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层面上的知识转移,知识转移三因素都是关键的,它们直接决定知识转移的水平和效果。它们或是直接影响到知识转移效果,或是在社会资本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起到重要的中介影响。

1.4.1 知识转移机会

知识转移机会包括搜寻难易度和渠道丰富性两个方面,它与社会资本结构维度相关。社会联系强度大,网络密度大,并处在网络中心位置的个体,知识搜寻难度小,渠道丰富,转移知识的机会自然就大,导致知识转移效果比较好。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4:知识转移机会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H5:知识转移机会在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中有正向的显著中介影响。

考虑到实证分析的可操作性,假设H5可进一步细分为:

H5a:知识转移机会在联系强度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中有正向的显著中介影响。

H5b:知识转移机会在网络密度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中有正向的显著中介影响。

H5c:知识转移机会在网络中心性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中有正向的显著中介影响。

1.4.2 知识转移动机

知识转移动机包括转移意愿和声誉利益两个方面。吴贵生认为,知识源转移意向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转移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个体从知识转移中获取的声誉利益越多,个体的知识转移动机就越强,从而能够取得更好的知识转移效果。社会资本关系维度是知识转移动机的重要来源。当信任存在,它使得知识转移者有理由相信接受者将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其作出补偿,这种回报的预期也使得人们有通过知识转移来建立声誉以获取他人回报这样的利益动机。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6:知识转移动机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H7:知识转移动机在社会资本关系维度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中有正向的显著中介影响。

考虑到实证分析的可操作性,这两个假设可进一步细分为:

H6a:转移意愿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H6b:声誉利益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H7a:转移意愿在社会资本关系维度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中有正向的显著中介影响。

H7b:声誉利益在社会资本关系维度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中有正向的显著中介影响。

1.4.3 知识转移能力

知识转移能力包括吸收能力和传授能力两个方面。Szulanski发现,个体吸收能力会影响组织内最佳实践的转移[7]。对于相同的接受者而言,无疑个体的传授能力越强,越能促进知识转移效果。社会资本认知维度是知识转移能力的基础。个体间知识距离越小,越能促进个体的吸收能力和传授能力。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8:知识转移能力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H9:知识转移能力在社会资本认知维度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中有正向的显著中介影响。

考虑到实证分析的可操作性,这两个假设可进一步细分为:

H8a:知识吸收能力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H8b:知识传授能力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H9a:知识吸收能力在社会资本认知维度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中有正向的显著中介影响。

H9b:知识传授能力在社会资本认知维度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中有正向的显著中介影响。

2 实证研究

为了验证该模型,我们采用以下步骤进行实证分析:(1)问卷设计;(2)数据收集;(3)利用数据对模型进行拟合;(4)对模型拟合的结果进行修正。

2.1 问卷设计

李怀祖认为,问卷的总体设计是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是由一组对某种事物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组成的。我们尽可能通过采用那些在前人的研究中被验证过的成熟的量表来设计问卷。问卷衡量方式采用李克特(Likert)5分量表来进行评估,分成“完全不同意”、“有点不同意”、“难以说清”、“基本同意”、“完全同意”5个选项,分别给予1,2,3,4,5分。

问卷在结构和内容设计上,共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概念说明,向问卷被调查者解释问卷中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概念:知识、非正式网络、非正式知识转移,以便被调查者能够更好理解问卷内容。

第二部分:基本信息,主要是被调查者的一些个人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相关信息。

第三部分:问卷内容,这是问卷的正文部分,共细分为6个方面,分别对应于本研究中的一个或多个变量的测量。分别针对受访者对其所处非正式网络及其成员情况的认识、在非正式知识交流中的感受、知识转移的意愿及成员间的信任程度、知识的吸收和传授能力非正式知识转移的频率、效果等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询问。

2.2 数据收集

2008年2—4月,对珠三角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及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大规模的问卷发放在局部的预调研完成后才陆续展开,期间对问卷根据预调研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若干次修改。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259份,回收问卷195份,回收率为75.3%。对回收的195份问卷进行筛选,剔除存在较多缺失值和填写明显不认真的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8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0.27%。

2.3 信度与效度分析

2.3.1 信度分析

对于探索性研究,若Cronbach系数大于0.7,是可以接受的最小信度值[26]。运用SPSS11.5对182份有效样本数据各个理论建构进行信度检验。如表1所示,本研究中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大部分指标的信度在0.70~0.90之间,具有较高的信度。

2.3.2 效度分析

为了保证问卷的内容效度,首先,对研究模型所涉及的测量指标进行操作化处理时,尽量参考以往的相关文献,从学者、专家的相关研究量表中汲取精华,选取适合本研究的题项,并加以借鉴或修改;其次,咨询部分知识管理领域研究者的意见,不断进行筛选、修改,直至完成问卷的题项;最后,对问卷初稿进行预调研,深入听取被调查者对问卷的意见看法,着力修改费解或容易产生歧义的题项,同时结合预调研数据进行试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删除信度效度较差的不良题项。经过以上一系列的问卷制定和修改过程,确保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工具具有了较好的内容效度。

当KMO大于0.5,Bartlett球体检验显著,就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如表2所示,通过分析得到Bartlett球体检验的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均小于0.001,同时,KMO的值都在0.7以上,说明量表数据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2.4 假设检验

根据样本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

2.4.1 社会资本各维度、知识转移各要素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

分别用社会资本各维度、知识转移各要素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做回归分析,具体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各个回归模型的整体显著性水平都较高。在知识转移能力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回归模型中,自变量吸收能力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比较高,而自变量传授能力对应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为0.354>0.05,说明它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不显著。而其他回归模型中的自变量可解释因变量40%以上的变化,且各模型回归系数的显著性都比较高。另外各回归系数均大于零,因此,假设H1(H1a,H1b,H1c),H2(H2a),H3(H3a),H4,H6(H6a,H6b)均成立,而假设H8a支持,H8b不支持,故假设H8部分支持。

2.4.2 知识转移各要素的中介影响

(1)中介效益的检验标准。Baron和Kenny以及Meehan认为,中介因素对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必须满足4个条件:自变量必须影响中介变量;自变量必须影响最终的因变量;中介变量必须影响最终的因变量;在上述3个条件都成立的情况下,同时考虑自变量和中介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效果小于自变量单独对最终因变量的影响效果[19]。

(2)中介效应分析。按照中介效应检验标准,条件b和c在前面的研究中已经得到验证,还需要对条件a和d进行检验。

我们首先根据条件a,对社会资本各维度(自变量)与对应的知识转移各因素(中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如表4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社会资本认知维度对传授能力的回归模型中,整体显著性水平为0.051>0.05,说明回归模型整体效果不显著,且知识距离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为0.051>0.05,说明知识距离对传授能力的影响不显著,不满足条件a。而其它的回归模型整体性显著水平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都较高,满足条件a。

接着根据条件d进行相应的回归分析,表5描述了社会资本维度(自变量)与对应的知识转移因素(中介变量)一起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因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通过表3与表5中回归模型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到:中介变量知识转移机会进入回归前后,社会资本结构维度的三个因素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的回归系数均减小了,也即是说,当作为中介变量的知识转移机会加入后,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对知识转移效果的直接影响减小了,而通过中介变量的间接影响增大了。即中介影响对于三个因素均有存在,且从显著性水平的变化来看,中介变量加入回归后,三个因素前后的显著性水平均都未发生变化,只是回归系数有所减小。从而说明知识转移机会对联系强度、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具有部分中介影响。因此,条件d得到了验证,可以判定知识转移机会在社会资本结构维度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显著中介影响是存在的。另外各回归系数均大于零,于是,假设H5中的H5a,H5b,H5c成立。同理,可以推出假设H7完全成立;假设H9中的H9a成立,H9b不成立,于是,假设H9得到部分支持。

2.4.3 假设检验结果

通过前面的分析验证,假设检验的结果如表6所示。

3 研究模型修正

根据以上的假设检验结果,对前文提出的实证研究模型进行修正,结果如图3所示,虚线箭头对应原模型中没获得实证支持的假设关系。

4 讨论与启示

通过前面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社会资本不仅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有显著影响,还分别通过知识转移机会、动机、能力(吸收能力)的正向显著中介作用影响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除了传授能力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的直接和中介影响没有获得支持外,全部研究假设均获得实证的支持。

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组织在试图通过促进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以提升组织绩效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 构筑紧密关系网络,创造知识转移机会

根据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较高的社会资本结构维度有助于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因此,组织应该为个体间构筑更为紧密的关系网络,创造知识转移机会。组织可以通过为知识转移提供相应的时间、空间、技术支持等,来增加并加强个体彼此的联系。例如,组织可以通过举办经验交流活动、开辟专门的休息室、搭建网上交流平台等方式来促进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

在3M公司,由各主要实验室负责人组织的技术理事会每月聚会一次,以共享观念。由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科技论坛,经常召集有共同兴趣的人聚会。这种由非正式团体促动的知识广泛传播,使研究人员有时间和条件吸收公司内部的知识,导致了引人注目的新产品的诞生[27]。

4.2 营造信任文化氛围,提升知识转移动机

根据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较高的社会资本关系维度有助于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高度信任的文化氛围是知识传播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28]。人际信任通过促进双方相关认同水平,进而弱化知识转移双方对知识转移收益与代价的预期,从而提高双方知识转移的意愿[29]。因此要使个体具有进行知识转移的动机和意愿,知识转移行为才会发生。知识转移动机与意愿的形成关键在于个体成员之间良好的人际信任和关系互动,因而需要通过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加了解,增进感情,使大家之间彼此信任,同时还要在组织内部加强知识共享的文化建设,鼓励从普通员工到高层管理人员的所有组织成员参与知识转移,在组织内部形成互相学习的文化氛围。另外,由于知识转移过程存在经济机制的激励扭曲问题,单靠营造信任的氛围以提高知识转移意愿,一味要求个体成员无条件的付出是不实际的,也不利于知识转移的长期坚持。因此有必要对非正式知识转移行为的绩效采用非传统的绩效评估方法加以激励以促进知识转移效果。“走动式管理”[30]和“讲故事法”[31]被认为是有效的非传统的绩效评估方法,基于博客的知识管理提供了良好的非物质的激励机制(网络效应、声誉机制)[32]。

体验式培训被认为有助于增强团队成员的信任水平。IBM、微软、英特尔、惠普等企业纷纷引入这种培训以增强公司员工之间的信任[33],促进员工间的交流沟通,为促进员工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创造了条件。

4.3 缩短知识距离,培养知识转移能力

根据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较高的社会资本认知维度有助于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要促进个体间的非正式知识转移效果,尤其要提高知识受体的吸收能力、理解能力,缩短转移双方的知识距离,进而培养个体较强的知识转移能力。为此,组织可以从先验知识存量、学习方法、学习强度和组织学习机制等几个方面因素着手进行改进。

首先,组织需要加大教育培训投入。招募知识水平与经验能力丰富的专家对员工进行培训,要进行跨部门跨专业的知识学习,促进知识在组织内的分享与扩散,以增加个体先验知识的存量和广度。其次,发展有效的学习方法,有目标地进行系统化学习,鼓励员工以探讨交流、合作研究等方式来应用新知,进而强化组织个人的知识吸收能力[34]。再次,建设学习型组织,发展重视学习的企业文化,积极推动知识管理。鼓励组织成员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领域自发组织“实践社团”[35],如专业社团、兴趣小组等,通过这样一些非正式组织的形式,营造全员学习的氛围,通过兴趣的引导,在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中增加知识存量,提高知识吸收能力。

Xerox公司Palo Alto研究中心在1970年推出GUI接口失败的主因便是R&D与营销部门产生了隔阂,缺乏共通的语言和价值观,而使双方沟通不良[36]。显然,部门成员间知识距离较大是失败的重要原因。相反,Sharp公司的R&D部门、使用者部门与高层委员会三方面充分合作、沟通与分享新发明,最终使R&D技术转移非常成功[36]。

5 结论

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实证揭示了社会资本是如何影响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本研究实证结果可以为组织试图通过促进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以提升组织绩效提供借鉴。本文没有对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和认知维度之间的关系,知识转移的机会、动机和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这使得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下一步将从这方面展开研究。

标签:;  ;  ;  ;  ;  ;  ;  ;  ;  ;  ;  

社会资本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影响的实证研究_社会资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