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利辉
湖南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ICU 湖南 郴州 423000
【摘要】 目的 探究B超检查是否能有效对ICU 中肺急性间质疾病的患者进行诊断.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为ICU 中肺急性间质疾病的患者共56 例,选取年限在2012年5月~2015年3月之间,56例患者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及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人数,各28例.通过床旁胸片对56 例患者进行诊断的方式,设定为对照组;通过B超检查对56例患者进行诊断的方式,设定为观察组.对两种诊断方式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并评价其诊断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中ICU 中肺急性间质疾病患者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及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86%(26例)以及89.26%(25例),高于对照组的39.29%(11例)以及32.14%(9例),数据差异接受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的处理,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B超检查能够在ICU 中肺急性间质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起到显著的作用,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B超检查; ICU; 肺急性间质; 诊断作用【Abstract】Objective ToexplorewhetherB-ultrasoundiseffectiveinICUpatientswithacuteinterstitiallungdiseasediagnosis.Methods: InourhospitalICUpatientdiagnosedwithinterstitiallungdiseaseamong56patientswithacute,choosebetweenlifeinMay2012- March2015,56patientswith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andacutecardiogenicpulmonaryedema(ACPE)number,28caseseach.Bybedsidechestof56paGtientswerediagnosedmodeissettothecontrolgroup;byB-ultrasounddiagnosisof56patientstheway,settheobservationgroup.Twodiagnosticmethodsforthedatawerecollectedandevaluatedforitsdiagnosticaccuracy.Results: GroupICUwithacuteinterstitiallungdiseaseinpatientswithaG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andacutecardiogenicpulmonaryedema(ACPE)diagnosticaccuracyrateof92.86%,respectively(26caGses)and89.26% (25cases),39.29%higherthanthatof(11cases)and32.14% (9cases),datadiscrepanciesacceptedforprocessingSPSS19.0statisticalsoftwarepackage,thereisastatisticallysignificant(ie,P <0.05).Conclusion: B-ultrasoundcanbeacutepulmonaryplayasignificantroleinthecl【iKniecyalwodridasgn】osisofinterstitialdiseasepatientsintheICU,itiswidelyused. B-ultrasound;ICU;acuteinterstitialpulmonary;Diagnosisaction 【中图分类号】R56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13-02
ICU 中肺急性间质疾病作为临床上较为复杂的肺部疾病,由多种病因联合导致,不仅对患者的气体交换造成阻碍,在另一方面还会损害患者自身的限制性肺功能[1].临床上ICU 中肺急性间质疾病常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及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如若不对其进行早诊断以及治疗,不仅会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在发病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ICU 中肺急性间质疾病患者共56例,选取年限在2012 年5月~2015年3月之间,56例患者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及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人数,各28例. 通过床旁胸片对56例患者进行诊断的方式,设定为对照组;通过B超检查对56例患者进行诊断的方式,设定为观察组.56例ICU 中肺急性间质疾病患者的年龄跨度为22~58岁,平均年龄为(37.63±4.22)岁. 入组本次临床诊断实验的患者符合以下标准:(1)具有显著的临床特征及发病高危因素;(2)临床呼吸窘迫以及急性发病;(3)有低氧血症的发生;(4)临床呼吸困难,进行听诊检查有清晰的哮鸣音以及湿罗音[2]. 临床诊断试验患者的排除有以下标准:(1)出现肺间质纤维化以及皮下其中的患者;(2)小于18周岁的患者.
1.2 诊断方法56例ICU 中肺急性间质疾病患者均在进行B超检查的两小时前,通过床旁胸片进行诊断.患者的床旁胸片检查需在机械通气的辅助下进行,将机械通气机的压力值维持在5cmH2O.胸片检查中典型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可发现其肺内部存在阴影,并呈现斑片状,阴影的密度及大小分布不均,但能够融合成片.另外,胸片检查中典型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患者,其肺部有“蝶翼状”阴影分布,阴影扩展趋势以两肺门为中心向外散开,其中患者的肺底、肺野边缘以及肺尖的阴影成像较清晰.床旁胸片检查中,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有间质肺水肿的现象,则确定为阳性;当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患者有肺淤血的现象,则确定为阳性[3].56例ICU 中肺急性间质疾病患者在床旁胸片检查结束后,通过B超检查进行对比诊断.B超检查的扫描范围包括患者的肺部表面、胸部及其他相关部位.经过B超检查,患者的肺分布区出现多重彗星尾图像,则判定疾病为阳性;当检查时,患者的肺野内发现单个彗星尾甚至无彗星尾的显像时,则判定疾病为阴性[4].
1.3 评价指标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及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患者胸片检查以及B超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进行统计,并对其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当诊断准确率越高时,则可判定诊断方式越有效. 1.4 数据处理文中ICU 中肺急性间质疾病患者的所有对比数据,均接受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的处理,诊断准确率的计数资料通过百分率进行表示,组间比较通过卡方检验进行,当有P<0.05时,数据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中ICU 中肺急性间质疾病患者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及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86%(26例)以及89.26%(25 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9.29%(11例)以及32.14%(9例),两项数据差异接受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的处理,可以确定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 两组诊断模式下ICU 中肺急性间质疾病患者的诊断对比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诊断模式下ICU 中肺急性间质疾病患者的诊断对比数据
3 讨论ICU 中肺急性间质疾病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管、肺泡间隔以及支气管等周围组织的肺间质,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感染情况还将蔓延到患者的细支气管腔以及肺泡腔,所以ICU 中肺急性间质疾病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弥漫性,且常常伴有进行性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的现象[5].对ICU 中肺急性间质疾病患者进行早诊断与早治疗,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在另一方面还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我院开展本次的临床诊断试验,来探究B超检查对于ICU 中肺急性间质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作用.
在ICU 中肺急性间质疾病患者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及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早期,通过B超检查能够对患者的肺火箭征进行确认.而床旁胸片检查却对两种具体疾病的诊断缺乏一定的特异性,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仅能显像出“蝶翼状”的心型肺水肿;而针对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检查,主要是对其前胸壁的彗星尾征进行发现,有时候由于显像的模糊,有一定几率造成漏诊与误诊[6].B超检查能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肺泡实质进行显像,并且在检查中常常伴有斑点状的高回声单位,因此能对组织样回声结构进行相应的确认;B超检查还能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患者的彗星尾征象进行清晰的确认,并对肺泡实质征象进行相应的排除. 总而言之,对ICU 中肺急性间质疾病患者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以及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进行B超检查,能有效对患者的疾病症状进行确认,方便医护人员根据诊断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方案的制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 孙建锋.B超检查对于ICU 中肺急性间质疾病的诊断作用探析[J].吉林医学,2012,33(25):5444-5445. [2] 杜江,王瑞兰.肺部B超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及急诊中的应用[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3,12(6):631-635. [3] 曾超,宋卫东,龙翔等.ICU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37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15):2280-2282. [4] 余阶洋,王三亨.床边B 超在ICU 中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34(2):221-222. 5] 刘艳,包娟,谢素芸等.B超引导下耐高压双腔PICC置管在ICU 的应用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6(4):2130-2130,2131. [6] 王小亭,赵华,刘大为等.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在ICU 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因诊断中的作用[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10):793-798.
论文作者:谭利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9
标签:患者论文; 肺水肿论文; 疾病论文; 间质论文; 窘迫论文; 综合征论文; 呼吸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