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哲学视野中的科普_科学论文

科技哲学视野中的科普_科学论文

科学技术哲学视野中的科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技术论文,视野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3 C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839(2001)04-0068-09

近年来,我国的政治文化生活突出了科学技术普及的地位和作用,以致科普曾一度成为思想文化界所关注的热点;同时,科普与科技发展,以及与“科技与社会”的内在的有机联系也异常鲜明地暴露出来了。于是,科学技术哲学工作者开始认识到:科普理所当然地应当纳入科技哲学研究的视野;长期以来,科技哲学遗忘和忽视科普,是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当然,科技哲学研究科普并非关心它的一切细节,而是主要关心与科普有关的一些前提性和关键性的理论问题,以发挥其为科普扫除障碍、鸣锣开道的哲学性质的作用。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以下两点:

一、科普是否可能,怎么可能

在一些人那里,对科普是持怀疑态度的。他们认为,各门自然科学知识是一种极为专门的知识。内容上,晦涩难懂、远离社会生活;形式上,扑朔迷离、充满了人工构造的术语和数学符号;而且,科学知识日新月异,时时处于一种变化状态之中。具有较高素养的科技人员尚且不能一一熟悉本专业以外的其他科学知识,又怎么能够设想使它们转变为常识,为大众普遍接受呢?这就是科普的可能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科普无法进行,也不可能进行。

其实,科普的可能性问题,实质上是“普”什么、怎么“普”的问题。倘若对包括各门自然科学前沿在内的一切科学知识不分巨细,硬要一古脑儿地向大众普及,而且照本宣科、硬性灌输,那么,这种科普的可能性当然是很值得怀疑的。但是,如果换一种角度,在“普”什么、怎么“普”的问题上做一点变通,或许将是另一番情景。

1.着眼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地位合作用的日益突出,科学技术与公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看,科学技术非常需要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从科学技术价值实现的角度看,科学技术则非常需要公众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和政治、文化生活中予以应用。如何达到上述目的?通过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固然有效,但效力是十分有限的。关键在于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只有科学素养提高了,公众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理解、支持、应用科学技术的自觉性。为此,我们说,科普应当着眼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什么是公众的科学素养?一般认为,一位现代公民最基本的科学素养,包含三项内容:一是懂得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二是了解科学研究的大致过程和基本方法;三是能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关于第一项,主要是指知道科学技术最基本、最重大成就的核心概念和结论要点。例如,有人提出,测定公众对科学知识的题目有九道。它们分别是:“(1)人类呼吸的氧气来源于植物;(2)光速比声速快;(3)千百年来各大陆一直在缓慢漂移;(4)最早的人类和恐龙生活在同一年代;(5)地球饶太阳转并转一圈为一年;(6)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7)激光因汇聚声波而产生;(8)电子比原子小;(9)宇宙始于大爆炸。”[1]这些题目较有代表性地测验了人们对自然科学某些重大成就的核心概念与结论要点的理解。尽管这9道题不一定最全面、最恰当,但它至少为人们提供了一份颇有代表性的普及科学知识的清单。

关于第二项,意在使公众了解科技研究工作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增进对科技人员和科技工作的理解,缩小科技人员、科技工作与公众的距离;同时,使公众接受一点科学方法的教育,增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以及提高公众分辨科学与伪科学的能力,增强对伪科学、反科学和迷信活动的抵御能力。

关于第三项,随着全球问题的日益严重,这方面的科普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事实上,公众是否能全面、正确地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种种影响,已经关系到公众对待科学技术的基本态度,以及关系到科学技术的生存权了。有人提出,测定公众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有4道题目,如果答对3道即算达到了标准。一是“所有放射性现象都是人为造成的”;二是“抗生素能杀死病毒”;二是“正确回答1/4概率题目”;四是“自报能清楚了解计算机软件”。[1]其实,此类题目未必就是4道或者5道,尤为重要的是,上述题目通过科学技术最典型、最重要的应用,启发人们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此外,在科学知识的普及上,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科学知识与其数学形式的剥离问题。众所周知,较之常识和人文知识等,科学知识的特点之一是精确性。科学知识的精确性所赖以存在的基础,除了严格的逻辑推理外,就是复杂的数学表达形式。而后者正是将科学知识和普通大众隔离开来的巍峨屏障。有没有可能绕开数学,正确地表达科学知识的梗概或是要点呢?应当说是可以的。因为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科学知识也有定性和定量两种属性。如果能做到定性上的准确,也就基本上可以把握科学知识的精髓了。关于这一点,科学界是广泛持赞同态度的。不仅诸如I.阿西莫夫的《科学指南》等经典科普著作已经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而且,许多国家也都尝试出版了面向大众的无数学的自然科学教材。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出版了作为“描述性物理学入门”、以文科学生为对象的《无数学的物理》教材,获得了极大成功。该书作者G.夏皮罗先生在序言中指出:“许多科学知识的传授并不需要全面的数学描述。我们只要用语言描述和定性推理的方法就可以告诉学生,科学家是怎样工作的,他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顺便指出,中国历代普及儒学的经验非常值得科普工作者学习。儒学思想叠屋架构、体系严谨,许多观点不可不谓艰涩、枯燥,可是,为什么儒学的基本内容和观点却能广泛普及到老百姓中间呢?历代封建统治者除了坚持不懈地进行四书五经之类的正规教育以外,还利用了大量通俗化、规范化的形式。例如,一台《墙头记》、《小姑贤》之类的戏剧,一场礼节繁缛而秩序井然的红白喜事,就把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之类的儒家观点诠释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了,其效果往往能达到让人耳濡目染、出神入化的地步。对比今天我们科普的苍白无力、一曝三寒,以及科学小品、科学童话、科学诗、科学随笔、科学散文、科学小说和以科学为题材的戏剧、影视和美术等科学文艺的冷冷清清,是很值得人们深刻反省的。

2.把科普和科学教育结合起来

诚然,普及科学知识的基本思想不能完全代替科学知识的普及,许多情况下,具体的科学知识也还是需要普及的。例如,对于县级以上领导干部,需要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前沿和未来趋势;对于广大城市居民,一方面需要普及诸如地球的起源、思维的起源,以及世界的微观结构、宏观结构和宇观结构等有关宇宙观、世界观的重要知识;另一方面,也需要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普及优生优育、医药卫生、膳食营养、健身强体、心理卫生、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灾害防御、安全保护、电器使用、设备维护等“身边的科学知识”。一旦需要普及具体的科学知识的时候,普及的效率和成绩就和科普对象的科学文化水平直接联系起来了。显然,进行科学教育,提高科普对象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一件与科普工作无法截然分开的事情。

目前,就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在科学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二:

一是时间短。在普通教育中,小学主要是知识预备阶段,还谈不上正面接触科学教育;到了高中,相当多的学校在高中就开始文理分科了。所以,对于那些将来读文科大学和不能升入大学的大批青年学生来说,他们接受科学教育的时间主要在初中,不过三、四年的时间。这是很不够的。科学学奠基人、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主张科学教育应当从孩子抓起。他说:“当孩子年龄还小,天生的好奇心还没有被社会传统磨掉的时候,不对他们讲授科学,就会失去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持久兴趣的机会。实际上,如果教育家们能花时间研究一下科学教学,他们就会发现,它的很多内容的确是适合幼小儿童的接受能力”。[2]至于为了应付考试,在高中阶段过早进行文理分科的做法,不论从科学教育的角度看,还是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看,都是一种要不得的做法。此外,在大学和各类成人教育的文科中,安排一些基础性、综合性的自然科学教学内容,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是内容陈旧。中学自然科学课程的内容,基本上是近代科学的内容。较之现代科学的前沿,大约要落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即便大学理工科的教学内容中,能够及时反映当代科学研究最新成就的课程,也是寥寥无几。以致许多大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早已过时了。应当说,这样的科学教育是很成问题的。众所周知,科学知识无时无刻不处于一种新陈代谢的变化之中,必须随时立足于科学的最新、最高成就,来审视、取舍、重组已有的知识。否则,就会大大影响已有知识的可靠性和效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各类科学教育教材的修订工作。就是说,“我们必须缩短科学界接受某种新知识或新方法和大学将其纳入教学内容之间的时间差距”。[2]

3.以普及科学精神为核心

科学精神是整个科学界在科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以贯之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其内容主要包括:普遍怀疑的态度、彻底客观主义的立场、逻辑思维的原则、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精神和精确明晰的表达方式等。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质和灵魂。有了它,不仅可以使已有的科学知识发挥更大的效力,而且可以使人们在暂时缺乏某些具体科学知识的情况下,采取一种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以不变应万变,有效地击败迷信、伪科学和反科学的进攻,因此,科学普及一定要牢牢抓住“科学精神的普及”这个中心,普及科学精神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路子,总结经验。其中以下几点值得特别注意:(1)引导群众尽可能参与科学实践。科学实验和科学观察等科学实践活动是培养科学精神的基本途径。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引导群众尽可能地参与科学实践。如科学展览馆可设置一些允许观众参与的简单实验装置、天文观察或显微镜观察的装置等。有时,组织群众参观科学家在实验室的工作,也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2)把科学精神的普及寓于科学知识的普及之中。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不是截然分开的,追溯科学知识的来源,分析科学知识的结构、反思科学知识的内涵,都能使人在科学精神方面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熏陶和教育;(3)以科学发展史作为媒介。科学精神最生动地体现在科学做出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的过程中,以及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因此,一部科学史往往就是一部科学精神的发展史。学习科学史是接受科学精神教育的良好形式。尤其是由于在优秀科学家身上,科学精神往往体现得比较充分。他们是树立科学精神的典范,他们的成长史、奋斗史就是一部科学精神的活教材。所以,科学家传记或科学史中有关科学家传记的材料,也是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良好形式;(4)把科学精神的普及贯穿到各种形式的教育中去。人们常说,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其实,素质教育中的内容之一就是进行科学精神教育。应当把科学精神的教育贯穿到各类学生的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中去、贯穿到教材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去;(5)强化反对科学主义的教育。一些人之所以缺乏科学精神,不是因为轻视、疏远科学,而是由于对科学过份迷信、过份崇拜,以为科学万能、科学方法万能,拒绝承认或有意缩小科学的消极作用。因此,对打着科学旗号亵渎科学、反对科学的伪科学,以及任意夸大科学消极作用的反科学缺乏鉴别力和抵抗力。

二、科普是否有用,有什么用

一些人认为,科学是科学家们的事,与普通大众关系不大。花大量的人力、财力搞科普,实在没有多大必要。这就是一些人所持有的“科普无用论”。应当说,科普无用论在社会各界还是有一定市场的。科学界内部常有人称科普创作为“小儿科”,瞧不大起科普工作和搞科普的人;一部分领导干部头脑中缺乏科普观念。一年到头即便文山会海,也很少有几次研究科普工作。在他们眼里,科普充其量不过是科协分管的“闲事”。可见,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科普的作用,科普同样无法很好地进行,也不可能很好地进行。

1.科技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科技事业并非仅仅局限于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的工作,科学普及是其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首先,它必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获得人民大众的理解和支持,不然,在有些情况下,科学研究就无法存在和进行下去。例如,科学研究每年要花大量金钱,从国民生产总值中抽取一定份额。老百姓不理解、不支持是不行的。特别是当人们对科学的负面效应不理解时,更容易导致大众对科学的心理障碍。当代西方社会反科学思潮时起时伏,经常兴风作浪;我国虽然未出现成气候的反科学思潮,但像李洪志那样故意扩大科学负面效应,贬低科学辉煌成就的反科学言论,在一部分人那里也还是有一定市场的。怎样使人民大众理解科学、支持科学?显然需要使人民群众对科学本质、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条件,科学与社会关系等具有一定的认识。

其次,科学技术事业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20世纪以来,科学事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所需要人才也越来越多。同时,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表明,科学家一生中创造的高峰期是37-39岁。因此有理由认为,科学特别是攻坚部分的科学,是青年人的事业。科学队伍需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这些都要求,科学技术事业应当成为最能吸引最有才干的年轻人参与的事业。而且为确保人才供应,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使得科学“能够从全体居民中,而不仅仅是从根据财产多寡武断地划分出来的一部分居民中吸收有才智的人”[2]。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需要依靠从小学到大学的普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业余教育的配合,更需要全国城乡居民每家每户对儿童所进行的热爱科学的家庭教育的配合。这种家庭教育的有效进行,显然是需要人民大众对于科学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的。

第三,科学成果应用方向的把握,需要人民群众的认真监督和广泛参与。例如,根治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如果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是注定要失败的。某些乡镇企业制造环境污染,既有一个单位利益和国家利益冲突的问题,也有一个应用科学技术不当和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农药和化肥施用造成某些地区生态失衡,其中就有一个农民对农药和化肥所知甚少,以及施用方法不当的问题。而要解决上述这些问题,都需要向广大群众普及科学知识,以及科学与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当代著名科学家霍金说:“如果我们都同意说,无法阻止科学技术去改变我们的世界,至少要尽量保证它们引起在正确方向上的变化。在一个民主社会中,这意味着公众需要对科学有基本的理解,这样做的决定才能是消息灵通,而不会是只受少数专家的操纵”。[3]

2.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只有被劳动者所掌握并自觉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我国经济与科技紧密结合,既需要专业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配合,自觉地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任何轻视甚至抹煞人民群众在科技转化为生产中作用的观点和倾向都是错误的和有害的。应当看到:

首先,人民群众是新技术的操作者、施行者。科学转化为生产力,是以技术为中介的。可是,任何技术要投入到生产实践中去,要生产出产品和商品,都离不开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农民等群众。农民不懂得使用机器、电力、化肥和农药等,谈不上科学种田;反过来,离开农民,一切新技术、新发明也都只能作壁上观。所以,马克思在谈到走锭精纺机、蒸汽机等18世纪新发明时说:“沃康松、阿克莱、瓦特等人的发明之所以能够实现,只是因为这些发明家找到了相当数量的、在工场手工业时代就已准备好的熟练的机械工人”[4]。在马克思眼里,熟练机械工人的作用是带有关键性的,不可替代的。这就有力地表明,让生产第一线的人民群众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及时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其次,人民群众是一支技术发明、技术革新的大军。人们常说,当代科学已经走到了生产的前面。在当代,科学与生产的关系已是“科学→技术→生产”,而不是工业革命以前的“生产→技术→科学”了。这话不无道理,但实践情况要复杂得多。尤其是一定不要忽视生产经验的作用,这是因为:第一,任何来自科学的技术发明都必定要把生产经验作为自己的一个必要环节。技术发明不论大小,都不仅要论证技术的可能性,提出技术思想和技术原理,还要解决实现技术原理的工艺原理和具体措施,其中包括材料、工具机、动力、控制等,就是说,技术发明只有容纳经验或进行了经验处理,才是完美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第二,经验将永远是技术发明的途径之一。新的科学原理固然是当代技术发明的主渠道,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关键性技术的来源。但是,大量一般的,局部的技术发明仍然离不开经验的渠道。如在经验的基础上,把一个领域的技术加以改造,移植于新的领域会造成新技术;把曾被否定的技术在新的基础上恢复其活力,会造成新发明;把若干领域的技术集中、组合在一起,也会有新发明出现;等等。第三,掌握技术必须要有经验。从懂得技术到娴熟地应用技术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验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例如,驾驶员的经验对于操纵车船的技术、机械工人的经验对于零件的加工、处理和装配技术,等等,都是不可缺少的。

既然经验在技术发明中具有重大作用,那么,人民群众参与技术发明和技术革命,就有了逻辑的必然性和充分的可能性。所以,许多国家在充分肯定专业科学队伍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主力作用的同时,通常十分重视群众性的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运动。从列宁、斯大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都给我们留下了这方面的大量论述。直至不久前,在1995年5月6日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仍然把“坚持研究开发和与群众性科技活动相结合,研究开发与科技普及、推广相结合,科技与教育相结合”作为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事实证明,群众性的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运动也的确在许多国家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乃至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明确了群众性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运动的作用,向群众普及科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3.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途径

人民群众是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国民素质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上的长远性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提高国民素质可以从许多方面入手,但从科学技术是人类理性绽出的最灿烂、最具魅力的花朵角度来看,科学技术的普及当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途径之一。

科普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和作用有多种表现,这里仅择其要者略述如下: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从广义上讲,世界观是指那些支配人们的认识和行为的基本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里所体现的对于世界、事物及人生种种问题的根本看法。世界观是否正确,对于人的素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般地,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和变化,往往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但是,不同人的世界观的形成和变化,也有某些共同的作用因素。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物质世界存在和发展中某些具有全局意义的问题的看法。这些问题包括:天体、地球、人类和思维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的生理和疾病的机理,自然灾害和异常的天象或地质现象的成因,等等。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世界观的不同面貌,关于这些问题,自然科学有的解决了,有的正在解决,有的则指出了有可能正确解决的方向。倘若通过科普,把自然科学关于上述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原则立场传授给群众,无疑会有利于形成人们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进而使人们对于认识和处理物质世界的本质、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生和死的关系等问题有一个基本正确的遵循。

2)变革思维方式

科学技术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科学方法直接影响;另一种是通过自然科学成果所反映的哲学观点间接影响。这两种方式都不是自动实现的,通常需要科普作中介。

科学方法的核心是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它是人类理性传统和经验传统的完美结合。在理性思维方面,它擅长于通过归纳推理并辅以直觉、灵感等创造性思维方法提出假说。然后,经过严格的演绎推理,从作为一般判断的假说推论出个别判断的结论,以便让该结论接受事实的裁判;在经验研究方面,它擅长于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运用特定的仪器或设备,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或者通过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获取感性材料。而且,它非常强调实验的可重复性,以及对客观对象的定量分析。总之,科学方法要求:推理要严谨,想象要大胆,对客观对象的把握要准确、要具有彻底的客观性。尽管科学方法主要适用于研究“死”的自然物,但在“活”的社会领域与人类思维领域,也是具有借鉴意义的。接受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有利于培养人的正确而有效的思维方式,这是不难想象的。由此可见,倘若把对科学方法的阐释和宣传作为科普的主要内容之一,科普必定会起到变革人们思维方式的作用。

众所周知,自然科学是哲学发展的源泉之一。对自然科学成果进行适当的抽象、概括或阐发,可以获得新鲜的哲学范畴或观点。原则上说,任何哲学范畴或观点,对人的思维都可以发挥某种框架作用乃至思维方式作用。例如来自自然科学的“域”的概念,一旦通过概括和阐发,成为哲学概念、科学哲学家们谈论“信息域”和“科学域”的时候,“域”的概念实际上就开始充当某种思维定势或思维方式的作用了。

不仅个别的自然科学成果通过哲学概括会对思维方式起作用,而且,某种自然科学成果的整体,如一个时代的自然科学成果,也对思维方式起作用。例如,古代的经验型思维方式就是以具有分散性、直观具体性的古代科学为背景的;近代的分析型思维方式或原子论思维方式,就是以对自然界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以及力学优先发展的近代科学为背景的;现代的系统型思维方式或整体论思维方式,就是以呈现科学的分化和一体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以及系统科学蓬勃兴起的现代科学为背景的。

如果科普不仅限于科学成果的普及,而是深入到科学成果所蕴含的哲学意义,科普对促进人的思维方式的变革,将会发挥更突出、更全面的作用。

3)提高道德水准

科普实现其提高人的道德水准的功能,主要通过如下三种方式:

①普及科学知识

一般认为,科学知识属于认知或认识的范畴,而道德属于价值范畴,其实,在一定的意义上,道德也有认知的成份。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人类的认识方式除了科学的方式之外,还存在着人类掌握现实、认识现实的其他特殊方式。其中包括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精神”的方式。而道德即属于后者。这一点决定了道德与包括科学知识在内的认识之间的内在关联。一般地说,道德规范只有以合乎真理的知识作为它们的基础,与先进世界观协调一致,才会真正具有价值。不依靠真理性的知识和科学世界观,任何道德规范都将失掉其客观根据。基于此,可以认为,科学知识的传播在整体和根本上是有利于道德进步的。

②普及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整个科学界在科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以贯之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它是科学的本质和灵魂。虽然科学精神主要是科学家在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但它的许多内容对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是有推广和借鉴意义的。例如科学精神中所包含的诸如尊重事实、尊重不同意见、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勇敢探索、大胆创新、虚心学习等内容,原则上都适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是崇高道德境界的表现。也是整个社会十分需要向科学界学习的地方。

③普及STS知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在现代社会中地位的日益突出,以及科技与社会关系的日趋复杂,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已成为人们的研究对象,出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即"STS"这样的新兴学科。向大众普及STS知识,尤其其中科技与伦理关系方面的知识,对于推进全社会道德进步,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以来,核科学、基因工程、生态科学、环境科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以及器官移植等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提出了大量社会伦理问题。这些问题,是对已有伦理的一种冲击,也包含着某种对新伦理的呼唤。总之,它必定加快人类伦理前进的步伐。为此,普及STS知识,将有利于人类道德水准的提高。

收稿日期:2001-01-15

标签:;  ;  ;  ;  ;  ;  ;  ;  

科技哲学视野中的科普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