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对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要求与培养_原子论文

中学化学对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要求与训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维能力论文,自学能力论文,中学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试卷“重基础,考能力”已越来越被全社会形成共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和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计算。考查的能力主要有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本文主要就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考查内容、测试形式、培养途径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思维能力的界定及其在高考题中的测试

思维能力是诸能力的核心,是人才能力结构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化学试题中思维能力的考查主要有下述五点:

1、对中学化学应该掌握的内容,能融会贯通,将知识点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地储存,作“意义记忆”和抽象“逻辑记忆”,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例1 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 )。

(A)2mol/LH[,2]SO[,4]溶液(B)2mol/LNaOH溶液

(C)2mol/LmgSO[,4]溶液(D)硅酸溶胶

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胶体凝聚的方法、哪些胶体的胶粒带正电(负电)、哪些因素会使Fe(OH)[,3]沉淀溶解。应试中,考生只要将这些内容在脑海里再现出来,将会发现四个选项均可使Fe(OH)[,3]胶体凝聚,但只有A可使Fe(OH)[,3]沉淀转变为Fe[,2](OH[,4])[,3]而变澄清。答案应选A。

另外,考生还应对试题考查的重点、热点知识做到能及时的复述、再现、辨认,这样才能提高单位时间的得分率。比如,'97MCE26道选择题,几乎覆盖了中学化学中的重点、热点。如物质结构(第1、2、10、25题)、原电池原理(第5题)、氧化还原反应(第7、13、24题)、离子共存(第9题)、溶解度(第11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第12题)、离子浓度大小排队(第14题)、对N[,A]的有关推断(第15题)、水解(第17题)、电离度、pH值的计算(第18、23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第19题)。这些都是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热点,题型变化不大,有的略作“包装”而已,考生拿到这类题,应能快速、准确作答。

2、能将实际问题(或题设情境)分解,找出解答的关键,能够运用自己储存的知识,将它们分解、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应用能力。

例2 已知酸性大小:羧酸>碳酸>酚。下列含溴化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适当条件下,都能被羟基-OH取代,所得产物能跟NaHCO[,3]溶液反应的是( )。

分析:按题给信息,将-Br换成-OH,得

A、D属醇类,B属酚类,C为羧酸类。题中信息:X+NAHCO[,3]→CO[,2]↑+……,说明X的酸性比碳酸强。在所学的知识网络和题给信息中,醇、的酸性小于H[,2]CO[,3],的酸性大于H[,2]CO[,3],故也可以与NaHCO[,3]反应,经这样的迁移、重组,答案选C。

3、能将化学信息(含实际事物、实验现象、数据和各种信息、提示、暗示),按题设情境抽象归纳,逻辑地统摄成规律,并能运用此规律进行推理和想像(发散和收敛)的创造能力。

这类能力事实上考查两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式,即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

例3 化合物CO、HCOOH、OHC-COOH(乙醛酸)分别燃烧时,消耗的O[,2]和生成CO[,2]的体积比都是1:2。后两者的分子式可分别看成是(CO)(H[,2]O)和(CO[,2])(H[,2]O),也就是说,只要分子式符合[(CO)[,n](H[,2]O)[,m]](n,m为正整数)的各种有机物,它们完全燃烧时,耗O[,2]与生成CO[,2]的体积比总是1:2。现有一些只含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它们燃烧时,耗O[,2]和生成CO[,2]的体积比为3:4。

(1)这些有机物中,分子量最小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要求有推导过程)。

(2)某两种碳原子数相同的上述有机物,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a和b(a<b),则b-a必定是________(一个数)的整数倍。

分析:题目给的信息是一种方法,如果指定燃烧时耗O[,2]与生成CO[,2]的体积比为1:2,该类有机物的通式就是[(CO)[,n](H[,2]O)[,m]],其中n、m都为正的整数,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通式?怎么得到的?可不可以换个比率?得到的通式又是什么?要求学生先找出规律,然后运用此规律去解决新问题。现要求耗O[,2]与生成CO[,2]的体积比为3:4,设氧化物为C[,x]O[,y],则

同学们可以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某有机物耗O[,2]与生成CO[,2]的体积比为a,a为何值时,可设有机物为C[,x]O[,y]、C[,x]H[,y]?(a<1时设为C[,x]O[,y];a>1时设为C[,x]H[,y])

4、对原子、分子、化学键等微观结构具有一定的三维想像能力。

例4 描述CH[,3]-CH=CH-C=C-CF[,3]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B)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C)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D)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分析:乙烯的6个原子是共面的,乙炔的4个原子是共线的。本题考查了对有机分子立体空间想像能力。逐项审视,CH[,3]-CH=CH-C=C-CF[,3]的后4个碳确实在同一条直线上,但的3个碳必定有键角,且接近于120℃,故选项A错B对。由于乙烯的4个原子共平面,可见前四个碳原子共平面,而3、4、5、6四个碳又共直线,3、4两个碳原子已经在这个平面上,因此这条直线都在这个平面上,选项C对D错。答案选B、C。

5、通过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选择解决问题最佳方案的评价能力。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卢姆(B.Bloom)在他的学习目标分类中,把“评价”作为认知领域中的最高水平。当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可采用多种方案时,可以从各个角度评价,选择出最佳方案。

例5 Cu[+]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和Cu。现有浓H[,2]SO[,4]、浓HNO[,3]、稀硫酸、稀硝酸、FeCl[,3]稀溶液、pH试纸,而没有其它试剂,简述如何用最简便的实验方法来检验CuO经H[,2]还原所得到的红色产物中是否含有碱性氧化物Cu[,2]O。

分析:由试题所给的信息可知,Cu[,2]O是碱性氧化物,可溶于酸溶液。Cu[,2]O+2H[+]=2Cu[+]+H[,2]O,而Cu[+]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自身歧化为Cu[2+]和Cu。由于Cu[2+]在溶液中呈兰色,题目所给的试剂中,浓H[,2]SO[,4]、浓HNO[,3]、稀HNO[,3]都可与Cu反应生成Cu[2+];FeCl[,3]也可以(2FeCl[,3]+Cu=2FeCl[,2]+CuCl[,2])。如选用这些试剂,虽然溶液也会变蓝,但分不清是与Cu还是与Cu[,2]O反应产生的Cu[2+],故不能确证是否含Cu[,2]O。因此选稀H[,2]SO[,4],由反应结果溶液是否变蓝色来判断红色产物是否为Cu[,2]O。

本题信息多,干扰因素多,只有经过详细的分析比较,才能选择出最佳方案。

6、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和推理(结合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例6 今有碱金属的两种碳酸盐和碱土金属(第ⅡA族)的一种不溶性碳酸盐组成的混合物,取其7.560克与过量盐酸完全反应,放出CO[,2]的体积为1.344升(S、T、P)。另取等质量的原混合物,加水搅拌,可滤出不溶性盐1.420g。

(1)取过滤后的溶液1/10体积,向其中缓缓滴加浓度为0.2500mol/L的盐酸,并同时记录放出CO[,2]的体积(S、T、P)和消耗盐酸的体积,得到如上图所示的曲线。试通过计算确定这两种碱金属碳酸盐的化学式。

(2)将滤出的不溶性盐(1.420克)投入到浓度为2.500mol/L盐酸中,当完全反应时,耗去盐酸16.00ml。试计算确定原不溶性碳酸盐的化学式。

分析:这道题运用了数据、图形、讨论等数学工具进行推理和计算,试题设计新颖,难度极大。7.56克混合物中,

二、自学能力的界定及其在高考题中的测试

自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高考化学试卷中,考查自学能力的主要承担者是信息迁移式题型。自学能力以汲取-组织-分析-运用作为运行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思维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本依托。由于信息迁移式题题型新、接触面广,从这个角度讲,自学能力的考查也是对思维能力更为深入的考查,可促进思维能力向较高层次发展。

1、敏捷地接受试题中所给出的新信息的能力

例7 萘环上的位置可用α、β表示,如,下列化合物中位有取代基的是()

分析:本题不难,只要考生能够领悟萘环上α、β位,就不难解题,答案选B、C。

2、将试题所给的新信息,结合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8 为实现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已知在溶液中IO[,3][-]可和I[-]发生反应:IO[,3][-]+5I[-]+6H[+]=3I[,2]+3H[,2]O,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证明食盐中存在IO[,3][-]。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糖,⑥食醋,⑦白酒。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

(A)①③ (B)③⑥

(C)②④⑥(D)①②④⑤⑦

分析:欲检验IO[,3][-],需向食盐中加入H[+]和I[-]离子,这是由题中的信息得知的。故答案选B。

3、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考生必须分析试题所给信息的目的性和它向更深一层拓展的可能性,判断它所叙述的实质是什么,哪些是解题所需要的,哪些对解本题并不必要,要判断出题给信息有无干扰项,有的还要对信息进行重组、演绎,得出解题所需要的新信息。

例9已知:

(不稳定,R代表烃基)

现有只含C、H、O的化合物A~F,有关它们的某些信息,已注明在下面的方框里。

(1)在化合物A~F中有酯的结构的化合物是(填字母代号)___________。

(2)写出A和F的结构简式。

分析:本题给予的信息是乙醇+乙酸(乙酐)→乙酸乙酯,特别标明了分子量的变化,一个醇羟基转变成乙酸根,分子量增大42,分子量的变化可以提供推结构的补充信息。将有关信息进行综合,得如下转化图:

由上可看出,B→C和A→D都是-CHO变-COOH;而A→B,E→F是-OH转变为-OOCCH[,3],这一过程分子量增加42。若比较A→D和A→B→C,D和C都是经过氧化而得,但C多了一步酯化,用乙酸酯化分子量应增加42,而C的分子量比D却多了84(190-106)。因此,可以设想,A中有2个羟基。

再模仿题目给出的方法,可以从分子量的改变来探究反应:-CHO→-COOH,分子量应增加16,D是A的氧化产物,A的分子量应该比D小16,所以A的分子量是106-16=90。

综合A的信息:分子量90,有一个-CHO(29)、两个-OH(17×2=34),残基90-29-34=27,

它必须有2个碳,这样才能各连一个羟基(由题给信息知)。所以得A、F结构式分别为

答案为(1)B、C、E、F;(2)A、F的结构简式见上。

思维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对思维步骤可能包括的方面加以训练和培养。包括:观察、吸收、排除、整理、贮存、调用、分解、筛选、联想类比、相似借用、模拟创造、迁移、转换等等;此外,还应包括具体问题抽象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比较评价等。从这层意义上说,高考实际就是思维素质的检阅和竞争。与思维能力一样,自学能力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不能靠突出,不能搞“题海”。

三、能力训练题

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符号题意的选项)

1、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含示踪原子的无水硫酸铜粉末m克,如果维持温度不变,其结果是( )。

(A)溶解和结晶达到平衡状态,有部分原子进入溶液,m克粉末不变

(B)溶解和结晶达到平衡状态,溶液中可找到示踪原子

(C)溶液中可找到示踪原子,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其质量为25/16m克

(D)溶液中可找到示踪原子,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其质量大于25/16m克

2、由水电离出的[H[+]]=1×10[-14]mol/L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3、甲烷分子的四个H原子都可被取代。若甲烷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都被苯基取代,得到右图分子。下列对该分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25]H[,20]

(B)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此物质属芳香烃

(D)其一卤代物同分异构体有三种

4、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升戊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的CO[,2]分子数为5/22.4N[,A]

(B)100毫升0.1摩/升醋酸溶液中含醋酸分子数为0.01N[,A]

(C)在常温常压下,1摩氖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

(D)在同温同压下,a升SO[,2]和a升SO[,3]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同,均为a/22.4N[,A]

5、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结构相似,又已知NH[,4]H与水反应有氢气产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H[,4]H的电子式是:

(B)NH[,4]H固体投入少量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C)NH[,4]H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

(D)NH[,4]H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6、在碳酸钠溶液中,各种阴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7、在等物质的量的短周期金属元素单质A和B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酸,在A中加入盐酸,B中加入稀硫酸,反应完全后,生成氢气的体积分别为V[,A]和V[,B],而且V[,A]≠V[,B]。若要确定反应生成物中A和B的化合价,至少还需知道的数据是( )。

(A)V[,A]∶V[,B]的值

(B)V[,A](或V[,B])的值

(C)A(或B)的物质的量

(D)盐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8、生产硝酸的尾气中,含有NO、NO[,2],通常用碱液吸收,发生如下反应:NO+NO[,2]+2NaOH=2NaNO[,2]+H[,2]O。当尾气中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1时,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得到的物质(除水外)是( )。

(A)NO、NaNO[,2]、NaNO[,3] (B)NaNO[,2]、NaNO[,3]

(C)NO[,2]、NaNO[,2](D)NO、NO[,2]、NaNO[,2]

9、甲基橙变色范围是3.1~4.4,酚酞变色范围是8~10,石蕊变色范围是5~8。在下列各溶液中,加入甲基橙变黄,加入酚酞无色,加入石蕊变红的是( )。

(A)0.1mol/L,α为1.33%的HAc溶液

(B)0.01mol/L的盐酸稀释到原体积的10000倍

(C)[OH[-]]等于5×10[-10]mol/L的某溶液

(D)[H[+]]/[OH[-]]=100的常温下某溶液

10、某共价化合物含碳、氢、氮三种元素,分子内有4个碳原子,且4个氮原子排列成内空的四面体(如白磷结构),每两个氮原子间都有一个碳原子。已知分子内无C-C键和C=C键,则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

(A)C[,4]H[,8]N[,4](B)C[,4]H[,10]N[,4]

(C)C[,6]H[,12]N[,4] (D)C[,6]H[,10]N[,4]

二、填空题

11、NaBH[,4]可作还原剂。(1)NaBH[,4]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剧烈反应产生H[,2],反应后硼以BO[,2][-]形式存在,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实验表明,溶液的酸性越强,其反应速率越快,其原因是________。(2)NaBH[,4]在碱性条件下不跟水反应,能使许多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原子,硼仍然以BO[,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例如冶金工业生产中,利用NaBH[,4]可使含有金属离子(Au[3+])的废液中的Au[3+]还原,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试分析碱性条件下不使H[+]还原放出H[,2],而是使Au[3+]还原的原因:_________。

12、在某条件下,容器中存在如下的可逆反应:

A(g)+4B(g)?2C(g)+D(g)+热量

(1)若容器的T、V一定,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molA、4molB,C、D为0,达到平衡时,A、B、C、D的质量分数为定值。如果令a、b、c、d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A、B、C、D的物质的量,为了保证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A、B、C、D的质量分数仍跟上述平衡时完全相同。它们应满足的关系是:

①若a=0,b=0时,则c=____mol,d=____mol;

②若a=0.25mol,b=1mol时,则c=____mol,d=____mol;

③a、b、c、d取值必须满足的条件是(用关系式表示,其中一个只含有b和d,另一个只含有a和c)____。

(2)若令这一可逆反应在某条件下达平衡时,B、C、D的物质的量均为bmol,而A的物质的量为amol,改变b的取值,再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可以使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并限定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只允a

许在─到2a之间变化,则b的取值范围是_____。(用a和b的关系2式表示)

13、已知:

从乙酸出发,可进行如下图所示的转化:

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反应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结构式的关系,大致可分为取代、消去、加成三种类型。将上面乙酸的转化图中每一类型反应的个数填入空格。取代____,加成____,消去____。

(2)C的结构简式为____,D的结构简式为___。

(3)C的同分异构体甚多,其中含一个-OH,四元环(由3个C,1个O构成)的环酯类化合物共__种。

14、只含C、H、O的有机物,为便于研究其完全燃烧时反应物、生成物与所需O[,2]量的关系,可用通式[(C[,x]H[,y])[,m](H[,2]O)[,n]]或[(C[,x]O[,y])[,m](H[,2]O)[,n]]表示(x、y、m、n表示正整数)。

(1)现有一类只含C、H、O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耗O[,2]与生成CO[,2]的体积比为5/4,按照上述要求,该类化合物的通式可表示为____。

(2)这类化合物中生成的CO[,2]与生成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且能发生水解的物质的分子式为____。该物质能发生水解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种。

(3)若某一类有机物可用通式[(C[,x]O[,y])[,m](H[,2]O)[,n]]表示,则在相同条件下,该类化合物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体积V[,1]与生成CO[,2]的体积V[,2]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

15、将甲烷分子的4个氢原子互相连接可以构成一个正四面体。右图是一个正立方体,设想将一个甲烷分子放入,碳原子将居于该正立方体的中心。黑球表示已有1个氢原子居于该立方体的一角。请在图上另画三个黑球表示其它3个氢原子的位置。

16、烟道气的主要成分是①CO[,2],②CO,③N[,2],④O[,2]。为了测定各组成气体的体积分数,且除去有害气体,可用不同的化学试剂按一定顺序吸收,在等温等压条件下量出吸收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气体带出的水蒸气忽略不计)。吸收O[,2]可用1,2,3-三羟基苯的碱性溶液:

为了防止亚铜的氧化,在此溶液中放入一些铜丝。吸收CO[,2]用KOH溶液。

据此回答:

(1)吸收并测定四种气体体积的顺序是(填气体的序号)____。

(2)若把吸收CO[,2]和吸收O[,2]的顺序颠倒,产生的后果是_____。

(3)若把吸收O[,2]和吸收CO的顺序颠倒,产生的后果是_____。

(4)通过吸收CO[,2]、CD、O[,2]并测定体积后,剩余气体的成分是_____,为使测定结果准确,还必须采取的措施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D3、B4、C5、D6、C7、A8、B9、C10、C

二、填空题

11、(1)BH[,4][-]+2H[,2]O=BO[,2][-]+4H[,2]↑酸性溶液中〔H[+]〕大,反应速率快(2)8Au[3+]+3BH[,4][-]+24OH[-]=8Au+3BO[,2][-]+18H[,2]O;碱性条件下〔H[+]〕小,Au[3+]氧化性比H[+]氧化性强。

12.(1)①2、1②1.5,0.75③2a+c=2,(b/4)+d=1

(2)b<2a

13.(1)2、3、1

(3)6种

14.(1)(CH)[,m](H[,2]O)[,n] (2)C[,4]H[,8]O[,2],4 (3)V[,2]>V[,1]

15

16、(1)①④②③

(2)吸收O[,2]的同时CO[,2]被吸收

(3)吸收CO的同时,O[,2]可能氧化Cu[,2]Cl[,2]而消耗O[,2]

(4)N[,2]、NH[,3]剩余NH[,3]用硫酸吸收后,再测定N[,2]的体积。

标签:;  ;  ;  ;  ;  

中学化学对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要求与培养_原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