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凝聚力;政工工作则为企业具体分工任务提供思想指导价值。市场经济下的激烈竞争以及知识信息化时代的新要求,都对国企政工工作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有企业要以企业文化为依托,立足自身发展状况,实现企业文化和政工工作的融合,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举措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企业文化;国企政工工作;创新
1国企政工工作的意义
就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近年来虽然我国国企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推动了企业的更好发展,但是大部分国企对于政工工作的重视程度依然不足,这给我国国企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政工工作能够帮助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内部凝聚力,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都的企业将发展重点放在经营生产上,认为政工工作只是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在政工工作上投入的心力并不多,创新意识更加缺乏,导致政工工作的效率越来越低,企业的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形势出现了新的特征,人力资源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来源,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这要求国企要及转变过去的观念意识,加强对政工工作的重视,并创新政工工作方式和内容,提高政工工作效率和质量。
2国企政工工作现状
2.1对政工队伍的建设重视不够
现在来说,虽然在国企当中政工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还是没有那么大动力,而且,一大部分国企员工并没有认识到政工的作用,尽管每日听说政工,但还没有具体的概念。这就必须将政工工作重视起来,尤其是在以后的国企发展中,离开了政工工作,很难进行下去,国企的一把手要把这些工作具体负责下去,可以在员工的考核中加入政工。
2.2政工干部身兼数职
一些政工工作人员自身就需要做出更多的学习,可是,政工系统的复杂性就给出了更多的关键点。特别是,一部分干部,不仅在政工上有相应的职务,在其他位置上也有一定的职务,一个人不能专注一个工作岗位,那么可想而知,专注度也是不能被集中的。
2.3国企政工干部年龄偏大
在一般的国企当中,政工干部都是久经磨砺,并具有很丰富的政工工作经验,然而,这也造成了相当一部分政工干部年龄偏大,因为,年轻人认为政工工作枯燥无味,不愿意做政工工作,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这也是当前国企需要注意到的问题。
3从企业角度浅谈政工工作的创新举措
3.1强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创新
制度可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并且它还带有强制性和适用性,所以要想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约束制度,同时还要结合相关的实际情况,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有效处理,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还需要对制度进行有效的阐释和分析,做好细节的处理,提高制度适用性;并且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有效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根据制度的实施情况对制度进行合理的优化和完善,以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稳步开展。
3.2创新工作形式,强化企业管理实效
传统的政工工作大多是固化形式忽视内容,如定期学习、走过场考试、做总结等,属于布置型、答题式,这样的做法看似制度健全,实际收效甚微,甚至形同虚设。要彻底改变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不断创新工作形式。第一,要改变党组织独立工作的形式,围绕企业主营工作,发挥党政工团的合力。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党组织单兵作战,单向工作脱离实际,无法切中员工真正思想动态,走不到员工心里去,要与相关业务部门一起研究员工思想动态,以达到政工工作“量效齐增”的效果。二是政工工作与生产经营等工作并列。政工工作不是单项的部门工作,要有全融入全覆盖的组织体系保证,充分利用党工团各级组织,建立高效和谐的小团队,使之真正成为员工灵魂的工程师,解人心灵深处的困顿,真正起到凝心聚力作用,为企业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保驾护航。
3.3从机制改革做起
要想改革,就要先分析,分析企业文化和政工工作之间的关系,看看曾经开展过的政工工作对企业有哪些改变,找出其中出现的问题,把问题加以研究好让正在进行和未来即将进行的工作能够有经验可以借鉴。即使无法借鉴也可以当成一个已存在的雷区将其圈起然后尽量避开。例如众多问题最容易出现在管理机制上,所以要创新就从管理机制着手。国企管理机制中最重要的分支就是工作制度,因此要对已有的工作制度做出改变。关于这个方面可以在政工工作开展前对员工进行一定的调查,再把调查信息进行汇集整合,结合企业文化与国企政工工作,最大程度上构建一个良性正规的制度蓝图,把政工工作向着科学化、高效化和人性化的道路引导。在改革创新的每个阶段,随时做好适应变化的准备,好打开国有企业陈旧管理机制的新局面,与长远的经济发展实现同共进步的目的。同时,要本着“深入群众”的态度,不仅要让企业文化和政工工作实现互通,还要在员工中建立起沟通交流的桥梁,让员工们互相约束监督,从而在国企中建立一个政工监督体系,使员工在岗位发挥其自身价值,保持着不断提升自我的积极思想,为政工工作的发展献出努力。
3.4以人为本,加强对国企政工工作的内容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综合能力的考量取决于企业知识型员工的价值,因此,国企政工工作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到工作内容当中去。政工工作内容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规划,立足于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全面推动国企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和人才作为第一生产力,要加强对国企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帮助员工树立起坚定的思想政治理念,使其更好地参与市场活动。
结束语:
总之,对每一个有历史的国企而言,国企政工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两者的结合能提升实效,使国企能在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水平,培育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企业文化,从而为做大做强国企提供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王营华,保德神.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举措[J].管理观察,2016,02:90-92.
[2]侯键.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举措[J].中国市场,2016,29:150+157.
[3]李俭.试述企业文化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举措[J].经营管理者,2016,23:179.
[4]张念鑫.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举措[J].办公室业务,2016,17:19.
论文作者:吴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政工论文; 国企论文; 工作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企业论文; 员工论文; 制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