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州省龙里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551200;2.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558001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60岁,因“反复右下腹部疼痛2年,加重3月”入院。曾多次在外院以“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保守治疗好转,3月来时有阵发性腹部绞痛,习惯性便秘等不适,多服用“番泻叶”后缓解。近3月内体重减轻约40斤。查体:右下腹麦氏点内下方扪及一约6.0x8.0cm包块,质地硬,轻度触痛,表面欠光滑,边界不清,未及明显分叶,活动度欠佳。右下腹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直肠指检:直肠肛管均未扪及新生物,指套无血染。腹部B超:右下腹低回声团块。腹部CT:右下腹部片状高密度影。入院后考虑“回盲部恶性肿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距回盲部约50cm处回肠壁一隆起性肿块,约6.0×6.0cm大小,质地硬,肿瘤透过浆膜层并侵犯右下腹壁且紧密粘连、不易剥离,局部肠腔狭窄、不能通过一食指尖,未累及周围肠管;肿块节段回肠系膜可见多枚增大的淋巴结,孤立、未融合。距肿瘤远近端各约20cm行回肠肿瘤切除+受累壁腹膜切除术。术后诊断:回肠肿瘤并腹壁侵犯。术后病理报告:“小肠”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GCB)。免疫组化:CD20、CD79a、CD10、Bc1-2、Bc1-6、MUM-1弥漫+;CD3、CD45R0散在+;CK、EMA上皮+;Ki67(80%)。
2.讨论
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常分为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我国以后者居大多数,其中T细胞型占26.1%,弥漫大B细胞型占37.3%,滤泡型仅占9%。NHL几乎可累及任何器官而出现相应症状:如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出现气短、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出现恶心或上腹部疼痛,小肠淋巴瘤出现肠梗阻等。小肠淋巴瘤(PSIL)仅靠临床表现不易确诊,消化道钡餐诊断率低,螺旋CT是较好的早期诊断方法,结合临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1】。螺旋CT密度分辨率高、容积扫描快速、后期处理方便,能够清楚判断腔壁的厚度、病变形态、显示肠系膜及肠腔外的情况等,因此被国内外研究者认为是诊断小肠病变最理想的检查方法【2】。PSIL的主要症状为腹部疼痛或不适、消化道出血和腹部包块等,病变部位多以回肠多见,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和是否伴有穿孔有助于对本病预后的判断,其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联合化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3】。PSIL术前检查有赖于内镜和影像学检查,病变部位以回肠多见;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B细胞淋巴瘤、Ⅰ~Ⅱ期和手术联合化疗是PSIL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4】。该患者术前亦无法明确诊断,通过术后病理证实为小肠淋巴瘤(PSIL)。术后病理显示小肠两端切缘未见肿瘤细胞累及,找见淋巴结8枚均呈反应性增生改变,但肿瘤已透过浆膜层并累及腹壁,参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理分期同霍奇金淋巴瘤(HL)的标准,考虑该患者为IV期。术后以CHOP为化疗方案继续治疗,定期追踪复查。
参考文献:
[1]黄桂填,朱光辉.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临床诊治.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45-47.
[2]茹新海,徐新立,蔡雪华,等.老年原发性小肠淋巴瘤螺旋CT的临床特征及诊断价值.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28(5):1415-1416.
[3]姚君良,倪醒之,张子臻,等.原发性小肠淋巴瘤34例临床病理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5):574-577.
[4]张辉,张汝鹏,李昉璇,等.68例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临床分析.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4,13(5):336-340.
论文作者:蔡可杰1,陈茂荣2,王大明1,罗廷春1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6
标签:淋巴瘤论文; 小肠论文; 回肠论文; 腹部论文; 术后论文; 病理论文; 肿瘤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