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高考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改变“一考定终身”,新的教学组织形式——选课走班制在上海浙江两地进行试点改革。本文选择浙江金华浙师大附中的实施现状,围绕调查情况中的纪律管理、选课管理、导师制,经验反思,提及建议,探究是否真能体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浙师大附中;选课走班;教育公平;教育质量
一、教育公平的含义
学者们关于教育公平达到的共识至少有三点:(1)教育公平包含着受教育权利的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2)教育公平是指所有的儿童都享有受教育权利且接受质量大体相同的教育;(3)教育公平意味着适合个性差异的教育。[1]
衡量教育质量的因素主要是看它是否公平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彰显学生发展的广度,而个性发展彰显学生发展的深度。全面发展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公民素养的提升。[2]
二、选课走班的背景
在素质教育的改革的要求下,《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3]“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4]的背景下,在浙江、上海两地新高考政策的实施,作为其核心要义的“增加学生选择权”[5],不分文理科,对传统班级授课制的改革,选课走班开展得轰轰烈烈。让更多人的目光聚焦在学生“选择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上。笔者通过对浙师大附中高一年级4个班级94份学生问卷,高一年级主任和招生办主任问卷和访谈,高二某学生及其家长的访谈,阅读大量文献后,对选课走班的进行情况有些了解。
选课走班,即经常变换人员构成,学生依据自己的水平层级或个人意愿去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班级上课。理论上为学生个人的自主选择打下了基础,促进教育公平。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纪律管理
浙江金华市师大附中作为浙江省教育厅试点中学。在16年作为第一届选课走班制下的高考学生下,副作用中尤为明显。课改的具体内容是从教育理念、模式、教材等多方面的改变,升学制度,高考最终是看学生的分数和率取率,特别是高三学生,走班是否与高考矛盾呢?理念上是不矛盾的。它的这种分层教学,将行政班后出现的成绩分化,将基础相近的放在同一层级,传统的行政班教学,为了照顾到大部分中间层级的学生,对两头的学生会有些忽视,因为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学方法更适用于中间层次的学生,而尖子生“吃不饱”,后面的学生不想学,丧失学习的信心,甚至破坏。现在分层走班后,这个层次就适合,也就是适合他们。在16年高考中,在新一届选快走班制下,高考成绩不容乐观、差强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如在问卷中体现到的,成绩下降的学生占4成左右,他们从这一学期刚刚开始走班,对走班的形式,不同老师上课的风格都在适应当中,这无可厚非。但因为课堂的流动性,弱化了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职能,弱化了班集体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学生行色匆匆,奔波于各教室上课,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德育管理成了大问题。从对高二学生的个人访谈和对老师的访谈中,集体问卷中,都反映出纪律问题,近45%的学生认为纪律变差了,因为学生来自不同的行政班上课,任课教师对老师的课堂管理也是个巨大挑战,学校应该着重加强该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管是课堂上课情况,还是课后辅导和课外作业收取情况,都要求学生有更强的自控力和时间把握度,附中分为普通班和小班,普通班A班的同学的可能相比较其他班级的同学,自我约束力稍差些,对于些思想后进生在学校聊天和混日子的,可能会带坏班级的氛围。还有走班后使得部分自控力不强的学生感到新奇好玩,又增添了一份忙乱和心散,就是学生心理管理这块。
(二)选课管理
在浙师大附中的具体情况则是:在完成学考(即会考难度)后,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7门中选取3门作为高考科目(选考科目)。按照不同能力层级考核学生,每个学科都分成两个A层班、两个B层班、两个C层班,每班不超过40人。其中,A层属于学科知识基础较弱,学习习惯和毅力比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他们一般也会将该门学科作为自己的学考(会考)科目,因为要求掌握的难度较低。B层属于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C层属于知识基础非常扎实的,学习自觉,有毅力,成绩优秀的学生。
从布鲁纳的目标分类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对不同层级的学生,教师对其的要求也不同。我认为选考科目应该结合今后就业方向,个人兴趣和志向,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避免盲目性,选课程(A、B、C层),选考试(选考还是学考),选专业(譬如护理医学等专业要求选考化学、生物),选学校(不同的学校优势专业不同,要求也不同,此做法学生家长老师将更看重高校的专业,也更利用高校重视弱势和强势专业的加大培养)。存在些问题,因为高中生需要有系统的职业规划培养,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可能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行业和大学专业是比较迷茫的,这需要学校开展有效的、深入学生群体的职业规划课程辅导和选修课指导以及家校之间良好的沟通,双重效果下较为理性地选课,而不是随大流乱选一通,或者在强制下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当然在问卷中选课出现趋同心理仅有2.13%,按照个人爱好来选63.83 %,按照高考类别来选27.66%,按照学科难易程度来选44.68% 从未来大学专业和从事职业上考虑的占58.51%。还是不错的,总的来说,选课比较理性。但有些学生对未来职业定位模糊的,认知能力弱,家长也不懂的,老师对学生也不了解的,对于像这样的特例学生,选课时非常困难的,学校做好选课指导,强有力的宣传发动,减少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供合理的意见就尤为重要了。
四、结语
55%左右的学生希望走班在师大附中继续下去,当然也有一成的学生对走课选班不太赞同。学生是选课走班的最真实的实践者,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推进,以“学生为本”、学生逐渐实现个性化学习将成为一种不可抵挡的趋势。尽管走班制让高中教育改革呈现了新气象,但如何权衡其利弊也是一个问题。其是否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还存在个问题。谁都不希望当实验品和小白鼠。在未来选课走班制的实践中,质疑会越来越多,其发展有待审核。并对目前存在的不足,希望对后续的研究有帮助。
参考文献
[1]范国睿:《破解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难题的多元路径——“公平与质量:政策视野下的教育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教育发展研究》2012 年第 24 期。
[2]戴一仁.高考综合改革的最大亮点是扩大教育的选择性[EBA3L].浙江教育新闻网http://edu.zjol.com.cn/system/2014/09/21/020266470.shtml,2014-09-21.
[3]郑志湖.扩大高考选择权利给学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谈强化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陆/化].浙江教育新闻网
[4]黄浩.走班制:走向何方?[N].中国教师报,2014—03—05第13版.
[5]程振伟.能选择是公平,会选择是水平——评浙江高考新方案[J].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14(21)..
论文作者:叶洁丽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学生论文; 公平论文; 浙江论文; 层级论文; 附中论文; 自己的论文; 班级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