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深入分析的思考_民主决策论文

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深入分析的思考_民主决策论文

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深度分析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内容论文,思想政治论文,深度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深度”,《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指触及事物的本质的程度,或说向更高阶段发展的程度。我们常说要引导学生对学习主题深入探究,挖掘学习内容的意义和价值。那么深入到什么程度才合适?追求深度,是不是把高校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搬到高中课堂上来,提前让学生接触高深的理论?追求深度,是不是越教越难,增加教学内容的绝对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做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分析,应成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发展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基于广度的深度分析

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分析,意味着要深入到主题的表面之下去认识;广度意味着某一主题在横向上的延伸变化,教学内容的广度即“拓展观点的范围”。深度离不开广度。

(一)课程学科背景的宽泛性,使得广度成为政治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发力点

在工作中,常常听到很多中学政治教师这样评价自己:“我们是个杂家,什么都要懂一些。”从一定意义上看,这话说得有一定道理。高中思想政治课是集政治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既有特殊重要的德育功能,又有相对于一般学科更为宽泛的学科背景。思想政治学科模块教学的现状(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大必修模块及选修)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对不同领域的专业门类知识都要有所了解,如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学、美学,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都是思想政治教师主要的专业知识构成。

课程学科背景的宽泛性,使得广度成为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发力点。对学科教学广度的追求,表现为思想政治教师在专业发展中要广泛涉猎,“什么都要懂一些”。在教学中较多地关注对某一学习主题的多角度认识,重视不同领域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从表面看似零散孤立的知识之间挖掘形成有意义的联系,使学生获得对世界认识的整体感。

深入理解教学主题时,广度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广度上的拓展使教师能由此及彼,发现并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些比较好的范例:现代京剧的发展与文化创新、政府职责;人们的消费行为与人们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公民的文化素养与民主决策、社会发展;政府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哲学思考;制订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等。这些范例反映了教学广度对于教学的影响。通过教学主题上的扩展会使人对认识对象产生新的认识,在教学内容上的拓展能丰富学生对现象的理解,有效地增进学生的理解力,从而透过现象深入探究事物本质。

(二)仅有广度是不够的

教师懂得一些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哲学等学科知识,但有了这些专业知识的涉猎,在教学实践中就够用了吗?

有这样一个教学设计:

教师以当时流行的某流感事件为教学资源讲解《矛盾的特殊性》一课。

探究一:卫生部为什么要把它命名为某流感?

结论:不同事物矛盾各有其特点。

探究二:该流感传播发展史——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概括总结:矛盾的特殊性及其特点

结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探究三: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患了该流感?

探究四: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该流感?

结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整个教学过程流畅得像光滑的丝绸,没有挑战、不必质疑,现象直接指向毫无异议的结论。然而,一个具体的个案怎么去证明矛盾具有特殊性这样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结论?矛盾的特殊性与矛盾的普遍性之间的关系怎样认识?对矛盾特殊性思考的意义和价值何在?学生到底收获了怎样的思想方法?这些问题都找不到答案。

分析这一课例,我们会看到,教师运用了联系社会实际的材料,注重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有意识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主题。但只是把现实情境与教材知识一一对应,缺少激发、没有生成、无需迁移,学生在教师的明确提示之下,看到的是定论的知识,并如教师所愿,认真记下结论。如果这只是一节课上的一个5分钟检测小环节,也许是可以接受的,但整节课仅围绕这样几个问题展开,就无法激发学生对矛盾特殊性这一学习主题有真正的思考。而没有思维空间,这几个问题实际上就成了“假问题”,变成教师展示、学生接受。教师提不出有效问题虽与其工作经验、课堂驾驭能力有关,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是个重要原因。教师自身对于矛盾观、对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这一核心观点的理解不透彻,简单认为哲学就是要联系生活、指导生活,但没有体会到哲学实质上是对于万事万物共同本质的深入思考。

单纯追求知识的广度,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停留在教学主题的表层,流于空泛和表面。“肤浅”意味着“浅显”、“空泛”、“没有意义”等,简单地重复着正确的观点,教学陷入所谓“全面的肤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就成为我们看到的“A现象”到“B理论”之间的简单列举和对应。

(三)广度的拓展和深度的积累是统一的

避免教学内容的肤浅化,既应对教学内容有广度的涉猎,更应对教学内容有深度的分析。如在课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中,“人们热衷于购买奢侈品”是教师常用的一个拓展实例,用来说明正确的消费观以及这一消费行为会对社会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将这一学习主题延伸至哲学角度,在更宽广的层面思考消费行为,会认识到“对奢侈品的热衷”反映了人们自我认同的需要、人们不同的价值观。如果没有对于消费行为→消费观念→价值观念→价值选择的深刻理解,这种广度的拓展是难以实现的。通过广度的拓展,貌似毫无联系的知识点之间形成了有机的联系,深化了对问题的认识。

知识无边界,思想政治教学本身也需要教师有更加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但是,如果我们只是了解很多,很多领域都是泛泛知道,却不清楚具体为何得出某些结论,这样的广度会流于肤浅,这样的理解也算不上真正的理解。教学主题在广度拓展外需要有一个专业性方向的深度积累。对教学内容的深度研究是教师的核心专业技能,有了坚实的深度积累,便可触类旁通,拓展广度,举一反三。

二、基于案例的深度分析

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理解应当有必要的深度,作为一个基本理念,教师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但如何把握具体的教学主题,设计教学过程?增加课堂的难度会使课堂晦涩难懂吗?“知”与“行”的统一是个现实难题。

(一)深入到主题的表面之下去认识对象

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分析,意味着要深入到主题的表面之下去认识。怎么就是深入?我们对传统习俗、传统文艺、传统思想、传统建筑如数家珍,说明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这会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更要认真思考,为什么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是传统文化的变与不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知道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准确说出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并能根据所给条件计算出一定情况下的货币贬值率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真懂了货币流通中的种种复杂问题,只有认真思考货币发行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彼此间的内在关系,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条件发生变化时会怎样,应当怎样利用三者间关系进行调控等,才算是真的懂了。

要避免肤浅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要了解所教教学内容属于什么问题,是怎样被推导出来的,在什么情况下适用,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与其他问题相比有何相同或是不同,具体条件发生变化时会带来哪些影响等。对事实和概念的深度分析,让学习变得有意义。

(二)教学内容深度分析的案例

1.案例一:《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在教学实践中,该教学主题的常见做法是:选择社会生活中民主决策的一个或多个材料对应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形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结合材料分析民主决策的重要性,被认为是学习任务比较轻松的一节课。但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之下终于熟记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形式及其意义,是否就达成了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理解民主决策了吗?

政治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运用公共权力进行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学问,民主决策是人们寻求利益共识、进行最佳选择的政治实践。如何使学生在这一学习主题中,真正理解民主决策的深刻意义,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寻求利益共识?

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可以进一步对自己提出以下问题:

·挖掘内容:民主决策作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其政治意义和法理依据是什么?民主决策相对于精英决策,优势何在?

·分析:普通公众、决策的利益攸关方、相关领域的专家、政府主管部门,各自可能有哪些不同的立场,为什么?民主决策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彼此之间有关系吗?制度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有怎样的重要性?

·质疑: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我们怎样对待社会中的少数?真理不一定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当民意与真理矛盾时,怎么办?怎样协调多元利益、寻求社会共识、实现公民权利?选票就等于民主吗?

·证明:对以下观点进行争论:决策时普通市民与专家观点意见相左时,如何抉择?如果精英政府的决策比普通民众的观点更科学更高效,此时坚持民主决策的程序是否仍然重要?

·联系事实:当地最近的一些重大决策是否都经历了民主决策的过程?产生了哪些现实的影响?如果没有,是哪些因素在制约?

·延伸:其他地区和国家在进行类似决策时是怎样做的?本地区的民主决策现状如何?存在哪些待改进的地方?

公民意识的培养不是简单记住民主决策的制度和意义,而是真正理解民主的价值。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认识被课本表面文字所掩盖的矛盾和难点,从而理解教学内容背后的深刻性。

2.案例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该教学主题的常见做法是,以某公司的收入分配或我国的收入分配现状为例,认识我国收入分配的原则、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此主题理解上有难度,观点庞杂,知识任务较重。这样一个本身教学内容就很有深度的学习主题,还需要教师的深度思考吗?教师的深度分析会不会把课堂弄得越来越难?

经济学是关于如何力求经济的学问,也就是说,“花最少的钱干最多的事”。通俗而言,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要以最令人满足或能获得最大收益的方式来发挥你的能力,使用你的收入。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就是要发挥人们的技术和能力,使用好各种经济资源,获得最高的生活水准。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讨论的永恒话题。

针对教学内容深度的理解,可以进一步对自己提出以下问题:

·挖掘内容:怎样准确理解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有何重要性?公平和效率之间的矛盾是怎样表现的?现有的理论研究和经济实践为应对这一矛盾分别提供了哪些思路?

·联系事实分析:收入分配中事实上的差别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因素?什么情况下人们会认为不公平?当人们感觉到不公平时,通常会有怎样的反映?政府在此问题上承担着怎样的职责?

·质疑:收入差距的消除是否就意味着社会公平完全得到了实现?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有负面影响吗?

·证明:对以下观点进行辨析:实行高税收政策可以增加政府财力,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

·联系事实:现阶段我国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做法是否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谁可能支持这一做法,谁可能反对这一做法,会对效率带来哪些影响?

·延伸:结合我国出现的私营企业主移民现象或某国的高福利危机,分析其中体现的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三)深度分析在教学实践中的价值

由上面案例可以看到,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分析,是教师不断反思教学主题的过程。不是做理论加法,不是增加知识难度,而是通过深度思考,发掘教学内容的意义和价值。

(1)依托深度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合适的素材和设问角度,更好地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就案例论案例,就生活谈生活,有利于提升对于生活的认识,实现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统一。

(2)对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有利于减轻教学对象的记忆负担,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这对学生而言,实为“减负”。

(3)从教材简洁抽象的文字中发现重要而有趣的思想,学习的过程成为发现的过程,并能激励学生进一步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这有利于增进学生的理解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这是深度分析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三、深度分析的操作路径

(一)深度分析首先应基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理论的分析,应当对教学内容在课程框架中的位置有认识

有高度才有深度,对课程的理解体现了我们对课程理想的追求。

如: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本质是什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学科知识的支撑作用如何体现?同样是学科知识,经济学的思考方式和政治学的思考方式有何不同?哲学与文化之间有关系吗?是什么关系?有人说不同文化的冲突背后是不同价值观的冲突,你同意吗?为什么?

学科知识、学科思想、价值观教育的统一正是通过对这样一些问题的深入思考来实现的。

(二)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分析应包括教师能够揭示和理解知识形成的历史

教科书给的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结论性的精华,教学内容的展开一般遵循这样的顺序:情境导入,情境分析,指向某一具体结论,用简短的语言论述归纳,情境回归,解读新情境中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有教师把这理解为是简单的生活——理论——生活这样一个过程,理论被生硬地用来印证和解读生活问题。但所有的这些知识,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理所当然的存在。如:民主作为一种利益协调机制,最早是怎样产生的?当时所谈到的民主和今天的民主有差别吗?民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我国的民主制度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等等。还原知识的产生过程,是人们尝试、失败、探讨、碰撞、论证等的结果,要让学生能够在似乎确定无疑的内容中发现疑难与问题时,学习的过程才会成为发现的过程,知识也因而具有了生命。

(三)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分析应包括把握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由表及里认识事物的本质

现象是丰富多样的、具有生命力的,但也是个别的、表面的。我们看到的某一现象并不是全部,而且这一现象本身也会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就像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很难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如效率与公平中的“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而言工人是赞同的,认为体现了社会公平。那么一家出口玩具生产企业的老板会赞同吗?对效率会有什么影响?主管出口的政府部门和主管社保的政府部门对此的观点一样吗?

又如,发展民主政治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共识,大家都说“民主是个好东西”。当某国公众以全民公决的方式否决了一个有利于该国走出经济困境的法案,该国经济进一步陷入困境时,那么,民主还是个好东西吗?

真理是朴素的,理论观点不必复杂,而应重在把握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发现背后的本质,避免绝对化的、单向的思维。

(四)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分析还应当包括准确把握核心概念和观点,从而理解教学内容的结构层次、适用范围及与其他知识的相关性等

以教学主题“体味文化——文化的内涵及其力量”为例,教师联系春节晚会导出文化话题,列举了若干文化现象,指出文化包括意识形态方面的,也包括非意识形态方面,接下来就是要求学生讨论判断哪些是文化现象,学生参加过哪些文化活动,怎样培养文化素养?教师觉得自己讲解得很清楚,但学生一直在追问到底哪些是文化现象。究其根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在强调文化的外延而忽视了内涵。我们不可能穷尽一切文化现象,但如果我们抓住了其中的核心观点,把握了文化的内涵,文化与人、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等,学生就可以对新遇到的现象进行分析,举一反三,从而获得迁移知识能力。

在课堂实践中,很多的教师会把注意力放在“怎么做”层面,但如果不清楚“是什么”、“为什么”,直接跟学生讲“怎么做”,实际就变成了一种具体措施的灌输。从知识层面来说,“怎么做”属于事实性的知识,[1]一旦情境和条件发生变化,相应的具体措施往往就要调整。教师们可能会觉得要不停地准备新内容,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应当抓住教学内容的根本,把握核心概念和核心观点。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分析,用富有意义的案例来呈现教学主题,提供分析思路,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进行主动反思和自我调控;贯彻生活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理念,真正发挥学科知识的支撑作用;这一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面,而通过我们的教学进一步揭示事实,发现本质,发掘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也推动着学生的终身发展。

标签:;  ;  ;  

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深入分析的思考_民主决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