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绘画中展现孩子们的个性_艺术论文

在绘画中展现孩子们的个性_艺术论文

在绘画中展现儿童个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儿童论文,个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辅导儿童绘画过程中,如何让儿童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呢?笔者认为:

一.开放儿童思维,尊重个性

儿童绘画表达的是儿童自我的思想情绪,属于最原始的思维,这种思想是唯儿童所独有。儿童在绘画构思时,教师往往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列举一大堆“新颖”的构思,或者为儿童提供许多“优秀”范作让其借鉴。教师的本意是想启发儿童构思,哪知儿童的思维反而受到约束,总是跳不出范作中“新颖”的构思,脑中满了尽是抄袭和临摹。卢梭说:“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热情的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取代,那简直是愚蠢的事。”因此,在辅导时,教师要“开放”地顺应儿童思维,尊重儿童的想法,鼓励儿童突破构思束缚,在不影响主题的前提下,激发儿童创作热情,并引导他们坚定而自信地照自己的意思去做,而不是要求儿童照别人的意思去做。这样,儿童就能够照自己的个性意思表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独特感觉,其个性也得到了张扬。

二.突破绘画程式,表现个性

绘画程式即为一个绘画的格式或步骤。如绘画步1:×××;步骤2:×××。这种绘画程式对于较快地掌握绘画技术,形成技能、技巧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这种方江也较适合专业美术教学或年龄较大的学生,但不能把这种绘画程式移植到儿童绘画辅导中,否则儿童的作品就会千人一面。在儿童绘画辅导中,只需让儿童熟悉最低限度的“制作上必须的工具使用方法”(西译克),更多的要鼓励儿童敢于突破绘画程式,大胆尝试实践,不断寻找适合表现自己个性的新方法、新途径。如:胆量大、不拘不节(乐天型)的儿童就可尝试先涂满底色,后画主体的步骤方法;善于思考,稳重安静(安静型)的儿童就可以在多种程式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让每个儿童以个人的方式(程式)进行制作,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儿童表现的可能性,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表现。

三.提供多样的选择,培养个性

在绘画教学中,学生工具材料均是由教师课前列举清单,儿童按照清单进生准备的。虽然这样满足了教学需要,但限制了儿童对工具材料的主观选择。美国美术教育家罗菲德说:“应让儿童有充分的艺术材料,他才以发现自己的表现方法。”也就是说应该为儿童提供诸多的艺术材料,儿童在诸多材料中自由选择,并大胆地体验多种工具材料的性能,在不断体验、选择过程中,发现适合自己的表现材料。如:视觉型的儿童往往就选择善于表现写实的材料,而触觉型的儿童选择善于表现情感的工具。工具的限制,就使儿童无法找到适用自己个性表现的材料,儿童个性随之被限制了。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在课前启发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随意选择携带工具材料,或者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工具材料,如:木炭、粉笔、蛋彩、不透明水彩、剪纸画、胶制版画等,并让儿童自由选择,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培养。

四.改变评价方法,发展个性

儿童绘画作品常用教师制定的统一标准去评价。如:用“像”与“不像”作评价,以分数来分高低,从造型、色彩、线条等方面去评价等。这样的统一评价势必会伤害许多学生,抹杀儿童个性差异。美国美术教育家艾斯纳指出,艺术不存在所谓完美的解释,“任何一个艺术问题都不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可以作多解释。没有什么法则能确切地告诉学生究竟是他还是她的解释才正确。”因此,在对儿童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时,应细致、谨慎地考虑儿童的意志、兴趣、观察力、表达方式等个性品质。依据每个学生的每个阶段的发展水平进行纵向评价。如采用等级加评语、自评加他评等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儿童个性的发展。

标签:;  ;  ;  

在绘画中展现孩子们的个性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