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应用分析论文_刘庆彬

广东省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测量在房建中的应用;介绍了建筑工程测量的发展和现状,以及主要用到的方法和技术;然后结合具体工程项目,案例分析建筑工程测量应用。例如控制测量、工程放样;并借助案例施工放样,介绍了工程定位;全站仪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对轴线的投测;激光垂准仪对轴线进行竖向投递;水准测量、钢尺丈量对标高进行测量和传递。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定义;施工控制;施工放样

1. 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和意义

1.1 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

测量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点的位置,可简单地理解为研究如何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具体包括测图、用图、放样、竣工测量、变形观测等内容。

1.2 建筑工程测量的意义

建筑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设计阶段,建筑用地的选择,道路、管线位置的确定等,都要利用测量所提供的资料和图纸进行规划设计;在施工阶段,需要通过测量工作来衔接,配合各项工序的施工,才能保证设计意图的正确执行;工程完工后,测绘竣工图,为工程的验收、日后的扩建、改建和维修管理提供资料;在工程管理阶段,对建( 构) 筑物进行变形观测,以确保工程的安全使用。建筑工程测量贯穿于建筑工程建设的始终,服务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并且测量的精度和进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与进度。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意义。

2. 建筑工程测量技术

施工测量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测量工作。其目的就是要将设计的各项元素在地面( 施工现场) 标定出来,作为施工依据。为了防止误差积累,保证施工测量的精度,也必须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即首先在施工场地上建立统一的施工控制网,然后根据施工控制网来测设建( 构) 筑物的轴线,再根据轴线测设建筑物的细部( 基础、墙体、门窗等)。

2.1 施工控制网

2.1.1 施工平面控制网

施工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分级布设的原则。首级控制网须布满整个工程现场,主要作用是放样各个建筑物的主轴线。二级控制网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加密,主要用以放样建筑物的细部。经常采用的形式有导线网、建筑基线或建筑方格网。控制网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建筑总平面图、施工现场的地形条件来确定。

2.1.2 施工高程控制网

施工高程控制网也采用分级布设的原则。即首级控制网和加密控制网,相应的水准点称为基本水准点和施工水准点。高程控制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2.2 施工放样

施工放样是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将所设计建筑物的平面位置、高程位置,以一定的精度测设到实地上,作为施工依据。平面放样采用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等;高程放样采用水准测量法、钢尺丈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等方法。

2.2.1 平面放样

(1) 基础施工放线

基础施工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来投测轴线,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槽开挖上口线及下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用全站仪分别投测出基槽边线和集水坑控制轴线,并定出控制桩指导开挖。在较大面积深基坑开挖不能同时提供测量工作面、不能直接投测直线等测量条件下,可采用直角坐标法来投测轴线。用直角坐标法测设轴线:a). 根据建筑定位平面图给定的相关轴线交点坐标,推算出各轴线的设计纵向A、横向B 坐标;b). 使用全站仪直接测量坐标的A、B 坐标值,如投放纵向轴线,直接比较测量的A 坐标值与设计A 坐标值的差值,B 坐标忽略不计;根据差值的正、负值和设计坐标增量的平面几何关系,前后移动棱镜当测量的A坐标值与设计A 坐标值差值为零,该点即为该纵向轴线上的一点,同理在测设该轴线上的另一个点即完成测设该纵向轴线。同样的方法,左右移动棱镜当测量的B 坐标值与设计B 坐标值差值为零,即可完成横向轴线的测设。

待基础承台垫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使用全站仪对基础承台砖胎模、柱平面进行定位放线。因基础承台开挖深度较深、开挖尺寸大等特点,测设轴线不易投测到基坑内也不宜进行轴线垂直传递。故在基础承台等深基坑放线中采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放线;在基坑边采用支导线测设的方法测设一个已知控制点,在该点安置全站仪通过多个后视点定向或复核多个控制点进行定向,完成仪器定向后直接在基坑内测设通过计算、审核的轴线A、B 坐标,通过直接测设A 坐标值完成纵向轴线放样,同理完成横向轴线放样。用墨线将两条纵横轴线弹在混凝土垫层上,两条纵横轴线的交点即该承台中心点,在承台内有柱部位即是柱中心点。根据结构施工图承台形状大小、柱形状大小与轴线的平面几何关系,用钢尺量距定出承台、柱平面位置,用墨线弹在混凝土垫层上进行平面控制。如图1。

当结构竖向施工时,架设激光垂准仪至各内控点,进行轴线竖向传递。激光控制线投测方法:在首层控制点上架设激光垂准仪,调置仪器对中整平后启动电源,使激光铅垂仪发射出可见的红色光束,投射到上层预留孔的接受耙上,查看红色光斑点离耙心最小点,将仪器旋转4 个90 度画圆,将4 点连成十字,其中0 点即为圆心, 此点即作为第二层上的一个控制点,其余控制点可用同样的方法向上传递,弹出控制线。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

3. 结论

建筑工程测量遵循了“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避免了误差积累和传播,保证了工程精度。通过全站仪放样对平面位置进行测设、激光垂准仪对轴线进行投测;采用极坐标法和直角坐标法对不同测量情况采用不同测量方法。由此可见应用现阶段较为先进的测量设备及测量方法能有效的控制建筑物或构筑物平面定位精度和垂直度,满足规划、设计、施工、相关《测量规范》等要求,同时避免了测量返工等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陈超,浅析测量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才智,2011,30

论文作者:刘庆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  ;  ;  ;  ;  ;  ;  ;  

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应用分析论文_刘庆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