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商投资现状分析_投资论文

我国外商投资现状分析_投资论文

我国对外投资现状剖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外投资论文,现状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外投资特点

我国的对外投资开始于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15项经济改革措施,其中第13项明确规定允许出国办企业。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把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一项政策确定下来,从此,我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拉开了序幕。1979年11月,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公司与日本东京丸一商事株式会社合资在东京开办“京和股份有限公司”。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在海外开办的第一家合资经营公司。从此,我国对外投资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迅速发展起来。统计显示,截至2001年底,我国累计设立各类境外企业661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84亿美元。尤其是在2001年不利的世界经济环境下,中方协议投资额增长20.7%,保持了快速稳定增长的势头。

总的来看,当前我国对外投资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和趋势:一是对外投资稳中求进,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我国对外投资平均规模为253万美元,是1993年的7倍多,也比2000年提高了30.4%。二是投资行业以贸易为主,逐步向非贸易领域扩展。投资初期,出于开辟国外贸易窗口的目的,投资领域几乎都在贸易行业,随着对外投资的发展,目前已拓展到以贸易、资源开发、工业制造、交通运输、餐饮旅馆、咨询服务、科研开发、农业、房地产业等,其中以贸易、资源开发、工业加工制造等为三大重点领域。三是投资区域从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向多元化市场转变。初期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港澳等地,目前已扩展到160个国家和地区,对亚洲、非洲、拉美的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发展也很快。四是投资主体以外贸企业为主,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根据企业经营性质,目前我国对外投资的主体主要有四大类:(1)外贸专业公司和大型贸易集团,以中化、华润、五矿等专业外贸公司为代表,是中国跨国公司的先锋和主力。(2)生产性企业或企业集团,以首钢、中冶、二汽、赛格、四通、联想等大型工业企业为代表,凭借其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对外投资,虽然起步较晚,但正以较快的发展速度向海外扩张。(3)大型金融保险、多功能服务公司,以中国银行、中信公司等为代表。这些公司资金雄厚,提供专业化服务,有良好的信誉,经营规模较大。(4)中小型企业。主要是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等。这些企业数量多,项目散,投资规模小,经营品种单一。五是投资方式以新建企业为主,开始涉足收购兼并等国际流行方式。

实践证明,我国对外投资,在众多方面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首先,通过直接投资,绕开贸易壁垒,拉动本国成套设备及相关产品出口;第二,参股控股国外资源开发企业,有力保障了国内紧缺战略物资生产的原材料供应;第三,对外投资在利用国际资本的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一批擅长境外公司经营的人才。总之,对外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资源配置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等,都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对外投资急待解决的问题

从整体上看我国对外投资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阻碍着我国对外投资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外投资规模偏小。在目前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构成中,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相当比重,规模偏小,而发达国家的投资企业规模都比较大,大型和特大型的跨国公司居多。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非金融类海外企业平均投资额为133万美元,而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是450万美元,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600万美元。显然,相差甚远。海外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也难于与世界大型跨国公司相抗衡。

2.对外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在对外投资地区分布上,虽然我国对外投资遍布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大多数集中在港、澳、台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它们占了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四分之三,而对发展中国家投资明显偏少。这对于我国开拓广大发展中国家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是极不为不利的。在对外投资的产业上,我国对外投资过分偏重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投资,相对忽视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偏重消费品投资,忽视生产资料投资;偏重对国内连锁效应弱的产业投资,忽视对国内连锁正向效应强的产业投资。结果导致对外投资与国内生产企业的断档和分割,致使对外投资的风险加大,总体经济效益低。在对外投资的方式上,我国80%以上的海外企业属于新建企业,且合资方式占绝大比重,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跨国收购、兼并方式利用较少。投资方式单一,不利于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中灵活利用各种投资方式的优势,也影响了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速度。

3.对外投资的宏观管理薄弱。一是缺乏宏观管理的规划和指导。国家对海外投资缺乏宏观管理的规划和指导,没有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没有与我国外贸市场战略相适应的海外投资的国别政策。二是对外投资管理政出多门,缺乏统一高效的管理机构。目前的对外投资采取由外经贸部(现改为商务部)牵头,国家计委(现改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分头协助管理的方式。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各部门从各自的管辖权和管理目的出发,部门协调无章可循,出现重复管理、遗漏管理等局面,导致管理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对外投资的发展。三是对外投资的法规建设严重滞后,至今尚未出台一部较为完善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管理中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导致跨国投资在一定程度混乱无序。四是对外投资信息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企业难以及时获取国际市场信息。五是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海外投资风险防范体系,缺乏风险监管、评估的专门机构。

4.境外投资企业经营机制存在严重缺陷。我国的企业管理制度虽然经过数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多数企业距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还有很大距离,管理方法和手段都还不适应国际竞争和经营理念的需要。作为我国对外投资主体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被产权不清、政企不分所困扰,企业缺乏自主经营机制,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对外经营权、没有海外投资设点权、没有海外融资权、没有外汇的支配使用权等,这些严重制约了企业优势的发挥和经营空间的扩大。另外,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不少投资企业缺乏明确的经营战略,尤其是贸易性企业,有的仅靠赚取国内企业的进出口手续费、管理费等维持生存。有的名为境外企业,实际上变成国内主办单位的招待所或接待站,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5.缺乏跨国经营管理的人才。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缺乏高素质人才是我国企业开展跨国投资、提高跨国经营水平的最主要制约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境外投资企业的员工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较差,普遍缺乏懂得国际工商管理、能够驾驭跨国生产经营管理和了解东道国法律制度、国际惯例的复合型人才,因而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即使像海尔这样在境外投资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功的企业,仍然缺乏懂得海外市场及其操作的管理人才。

推动我国对外投资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开展对外投资重要性的认识。虽然我国企业的整体势力偏弱,并不代表任何企业势力都较弱小。像我国电子行业、软件技术行业、航天技术行业、遥测遥控技术行业等不但在发展中国家处于明显优势,就是和某些发达国家相比也略胜一筹。选择这些行业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就具有明显的可行性。另外,企业优势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具有动态性,许多优势都是在开展境外直接投资、参与国际竞争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海尔集团在美国的成长经历就是明显的例证。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充分地认识到开展对外投资的重要性,尽快着手制定对外投资的规划,以便早行动早得益。

2.组建专门的对外投资管理机构,加强宏观管理和指导。针对目前对外投资多头管理的状况,建议把海外投资管理机构从众多部门中分离出来,成立一个集外贸、外交、外汇、计划、管理统一于一身的类似于中国对外贸易促进委员会的机构——中国对外投资管理中心,由该机构作为宏观管理的政府代表,主要负责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做好战略规划,强化监督管理,制订指导政策,确保对外投资的各项活动按国家宏观规划健康有序地发展。

3.加快对外投资的立法进度。对外投资需要法律的保护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投资的实践一直走在立法的前面。随着我国对外投资的增多和范围的拓宽,这方面的立法需要加强。当前应尽快出台《对外投资法》及其实施细则,将现有的对外投资政策和条例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增加透明度,规范和管理我国的对外投资。《对外投资法》应就对外投资企业的定义、经营主体、审批程序、经营范围、产业政策、所有制形式、法律形式、资金融通及调出调入方法、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利润分配及投资、双重征税等问题作出法律规定。另外,也要积极推进同有关国家商谈并签订投资保护协定。签订投资保护协定的目的在于保护我国对外投资者,使其免受因发生战争、没收、汇款限制等非正常风险而带来的损失,促进同缔约国之间互利的投资合作。

4.制定扶持企业开展跨国投资的优惠政策。企业对外投资,需要政府在资金、税收、保险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政府应放宽金融政策,赋予我国跨国公司对外金融权,取消境内企业对海外融资担保的限制,允许有条件的企业利用多种方式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融资,允许企业内部资金自由调配,放宽利润和外汇的管制。国家应建立对外投资基金,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在税收政策方面,应给海外企业实行一定年限的税收减免,以充实企业的资本金。对海外加工贸易项目下作为实物投资的出境物资按贸易出口对待,实行全国统一的出口退税政策,对返销产品特别是运回的资源产品,免征进口税。同时,抓紧与有关国家商签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并批准实施,以保证我国对外投资企业得以避免在国内外被双重征税。

标签:;  ;  ;  ;  

我国外商投资现状分析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