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中国形象观_中国形象论文

论邓小平的中国形象观_中国形象论文

论邓小平的中国形象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形象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有关国家形象问题的一系列论述,形成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树立和维护中国形象的基本观点。这些观点既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形象问题的论述,勾画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中国总体形象,又全方位、多角度地设计了中国的具体形象;既指明了应如何树立中国的形象,又指明了应怎样维护中国的良好形象。小平同志这方面的深刻见解和精辟论述,构成了有关社会主义中国形象的独到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中国的总体形象

一个国家的形象,是由它选择的道路和对内对外政策决定的,也是同它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分不开的。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的形象经历了从屈辱的“东亚病夫”到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巨变。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成了著名的“东亚病夫”,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中国在国际上没有地位。孙中山领导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推翻了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未能实现民族独立。孙中山逝世以后,国民党的统治使中国继续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地位。是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领导人民走自己选择的道路,经过二十八年的奋斗,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形象。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用最概括、最形象、最生动的语言,总结了这一历史巨变,勾画了中国未来的形象。他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中国人民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1956年11月12日,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进一步指出:“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貌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1964年1月,在全国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总理宣布了由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见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毛泽东同志对中国总体形象所作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由于实行了正确的对内对外政策,在经济上、军事上、外交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赢得了世界人民广泛的赞誉和支持。中国的国际威望大大提高。

1957年以后,由于我们党所犯的“左”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不仅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而且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也受到不应有的损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历史时期的实际,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中国形象问题的论述。他肯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形象”,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同时,结合制定新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勾画了新时期中国的新形象。在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下,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中国又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小平同志高兴地说:“我们国家的形象变了,国内的人民看清了这一点,国际上也看清了这一点。”但他又指出:“现在人们说中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对一些外宾说,这只是小变化。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可以说是中变化。到下世纪中叶,能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才是大变化。”小平同志讲的“大变化”,就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文明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到那时,我们中华民族就将以崭新的形象,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继承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形象问题的论述,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的总体形象,这对于全党和全国人民增强“形象意识”,胸怀全局,艰苦奋斗,坚定不移地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对于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对于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为新时期的中国设计多方面的具体形象

如果说,在中国的总体形象方面,邓小平是结合新的历史情况,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论述的话,那末,为新时期的中国树立多方面的具体形象,则完全是邓小平的首倡和独创了。邓小平为中国设计了哪些具体形象呢?主要的有以下五种:

一是改革开放的形象。1989年“六四”风波以后,小平同志在谈到中央新的领导班子的工作时,突出地强调了改革开放,提出:“无论如何要给国际上、给人民一个改革开放的形象,这十分重要。”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改革开放“使中国真正活跃起来”。放弃改革开放,也就是放弃我们的根本的发展战略。因此,小平同志反复告诫全党:“特别要注意,根本的一条是改革开放不能丢”。

二是社会主义的形象。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根据中国的情况,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他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就是努力把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大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不仅经济要搞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邓小平同志说,如果到下个世纪中叶,我们能够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四千美元,就能够更好地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就为世界四分之三的人口指出了奋斗的方向。”

三是安定团结的形象。小平同志不止一次地指出,稳定是中国的最高利益。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摆脱落后状态,必须保持稳定,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如果今天来一个示威,明天来一个大鸣大放大字报,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因此,小平同志1989年9月4日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语重心长地说:“我希望你们给国际国内树立一个好的形象,一个安定团结的形象,而且是一个安定团结的榜样。”

四是“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不信邪、不怕鬼,是我们民族的气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打了二十二年仗建立起来的,“世界上最不怕孤立、最不怕封锁、最不怕制裁的就是中国。”四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独立自主,才能顶住霸权主义的压力,才能发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独特作用。中国为什么能在世界多极的格局中占有一极的位置,就因为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同样的,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制裁之所以不能得逞,就是因为我们不理他们那一套。所以,小平同志说,“要维护我们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

五是爱好和平的形象。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对外政策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我们把争取和平作为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为什么呢?因为要“使中国发展起来,实现我们的宏伟的目标,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希望至少有七十年的和平时间”。因此,小平同志提出:“现在树立我们是一个和平力量、制约战争力量的形象十分重要,我们实际上也要担当这个角色。”

以上几种具体形象,是小平同志在三中全会以后陆续提出来的。那么,邓小平同志为什么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设计中国的具体形象呢?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世界人民渴望了解中国;另一方面也由于国际上极少数人,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经常制造谣言,诋毁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地、真实地向外介绍中国,在国际上树立社会主义中国鲜明、正确的形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特别是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世界政治舞台风云突变,社会主义在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遭受挫折,我国首都北京也发生了动乱和反革命暴乱。面对严峻的国际局势,社会主义中国能否顶住外来的压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世界上普遍关注的一个大问题。

正是基于对新形势的深刻分析,小平同志全面的、全方位多角度地具体设计了中国的形象,其目的就是要向世界宣告,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不可逆转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也是搞不垮的。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不可战胜的。马克思说过:“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邓小平设计的五个方面的具体形象,像是一篇篇气势磅礴的政治宣言,有力地回答了国际国内人们关心的问题,同时也就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新的舆论优势。

邓小平全面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设计中国的具体形象,也是贯彻“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有所作为”的方针,把中国的事情办好的需要。在新的形势下,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不管局势怎么变化,我们都要抓住时机,大力发展自己,尽快把中国的经济搞上去。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因此各种具体形象的设计,都是紧密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通过树立具体形象,把各方面工作与国家的大局联系起来,与改善整个国家的形象联系起来,与国际国内的斗争联系起来,这样,也就更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快又好地完成各方面的工作任务。因此,塑造中国各种具体形象,也就成为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有力的政治动员。

邓小平全面的、全方位多角度地设计中国的具体形象,也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总体与个别、一般与具体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原理的。在家知道,国家的总体形象是根据党和国家一定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确定的,它是长期的、稳定的,但比较抽象。而具体形象,作为国家某一方面的形象,它是从塑造国家总体形象的需要出发提出来的,是多方面的、可变的,同时也是具体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因此,塑造好各种具体形象,不仅可以展示国家某一方面的政策和成就,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充实、丰富国家的总体形象使之“由虚变实”。经验证明,在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只有抓住树立多方面的具体形象这一条,也才能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形象展示出来。

三、为树立、宣传和维护中国的良好形象而努力

1、树立中国形象。

邓小平在设计中国的具体形象时,有两个地方使用“树立”的字样,另一个地方用了一个“给”字,与树立的意思相同,还有处用了“维护”两字,也含有树立的意思。小平同志这个观点,是符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的,也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的。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家的形象既然是客观存在,是人们长期奋斗的结果。那就不可能要树立什么形象就树立什么形象,而只能听凭这种形象自然而然地去形成。这样就否定了人们在塑造自己国家形象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实际上也就否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现在,邓小平同志提出能动地树立中国形象,便进一步把这件大事变成亿万人民的自觉行动。

实际上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也就是树立中国总体形象的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纠正了“左”的错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国上下一心一意搞建设,对内实行改革,对外扩大开放,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全国政治安定,社会进步,人民团结,到处是一片兴旺景象。仅仅经过几年的努力,就使我们国家的总体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

就具体形象来说,我们党和国家对改革开放和安定团结等具体形象的树立,则是一个成功的范例。1989年春夏之交在北京发生的动乱和反革命暴乱,使我国改革开放和安定团结的形象受到严重损害。这次风波平息以后,小平同志提出要重新树立改革开放和安定团结的形象,从新的中央领导班子人选,一直到新班子建立以后的工作,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抓住这两条。比如在改革开放方面,他提出要做几件事情,进一步把改革开放的旗帜打出去。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陆续推出开放开发上海浦东,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开放沿江、沿海、沿边地区,开放内地中心城市等重大措施。几步棋子一下,全盘皆活,改革开放的形象更加饱满、更加鲜明。至于安定团结,由于有了一个好的中央领导集体,又采取了正确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切实解决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也在短期内树立了一个好的形象。

在外交方面,毛主席、周总理曾经为我们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改变了“一条线”的战略。他提出,要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谁搞和平,我们就拥护,谁搞战争,我们就反对。中国不参加任何集团,坚持同所有国家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谁搞霸权主义就反对谁,谁搞侵略就反对谁。这样就增强了中国在国际的地位,以及在国际问题上的发言权,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形象更加鲜明、更加饱满。

2、宣传中国形象。

要为国家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关键在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扎扎实实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但是,工作做了,形象变了,如果外界不了解,不理解,不承认,也还不能算是已经树立了好的形象,因为我们所说的树立形象是要在世界人民中树立,而世界人民不了解、不理解,也就达不到这个目的。因此,就要努力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把中国的变化情况全面地、客观地介绍出去,让国际上的人们能够根据我们提供的材料,自己得出对中国形象的正确看法。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即我们国家的形象树立起来了,我们的宣传工作也做了,国外很多人也了解了,但是仍有那么少数人有眼不识泰山,还在干着不合时宜的勾当。这就有必要结合外交斗争进行再宣传,比如中国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这是早在五、六十年代就树立了的,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是西方某些国家仍然粗暴干涉我国内政,并以制裁来压我们。所以,小平同志说:“他们的决策人至少有两点对中国认识不清。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打了二十二年仗建立起来的,建国后又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不可能取得胜利。”“第二,世界上最不怕孤立、最不怕封锁、最不怕制裁的就是中国。”小平同志说的,“两点认识不清”,也就是他们对中国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认识不清。所以,他在同外宾谈话中,反复重申了这一点,这就是做对外宣传工作。

此外,树立中国良好形象,也是与消除过去的“左”的影响分不开的。因为过去长时间实行“左”的政策,不仅在国内造成严重后果,而且在国外也给人造成一种很深的印象,以至于人们一提到中国,就以为仍是过去的那个样子。这就需要我们在宣传上做一些拨乱反正的工作,以改变人们的老印象。邓小平同志会见外宾,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说过去我们党实行的政策,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左”的;哪些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哪些是不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哪些是我们要坚持的,哪些是我们要摒弃的。这样,就逐步消除了过去“左”的政策遗留下来的影响,再加上反复阐述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便把一个改变了的中国形象展示在世界人民面前。

3、维护中国形象。

国家的形象既然可以树立、可以塑造,自然也会遭到破坏,遭到损害。而且破坏和损害一个国家的形象,又总是比树立、塑造一个好的形象要容易得多。因此,邓小平同志十分注意维护我们的国家形象,并为此作出重大的努力。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外交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大大提高。但是,西方国家不喜欢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他们要对中国搞和平演变,希望中国动乱。他们挑动一些人制造事端,而在事发之后,则肆意歪曲、丑化中国的形象,企图以此达到在世界上孤立中国、搞乱中国的目的。比如1989年北京发生的那场政治风波就是这样,它明明是得到国际上某些敌对势力的支持和挑动,而在我依法恢复秩序以后,他们却颠倒黑白,制造谣言,恶毒攻击和诬蔑中国,并且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对我实行制裁,粗暴干涉我国内政。只是由于我国政府和人民坚决抵制,它们的阴谋才没有得逞。此外,美国等西方国家还经常利用所谓人权问题、西藏问题以及一些突发事件,对我进行攻击,施加压力。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上,西方某些国家几次企图通过所谓“中国人权状况”决议草案,借人权问题向中国施压,因遭到广大主持正义的国家的反对,没有得逞。其实,他们真正关心的并不是人权,而是要借此损害中国的信誉,进而迫使中国就范。总之,以我们为一方,要树立和维护中国的良好形象,而以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一方,则要竭力破坏中国的形象,干涉中国的内政。今后这种斗争还要长期进行下去,我们要维护中国的形象,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要维护国家形象,还涉及一个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国家主权与国家声誉的问题。比如1986年底一些地方发生的学生闹事,造成很环的影响。中央决定对在这次闹事中触犯了刑律的人,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是,有的同志怕人骂我们不开明,怕人说我们损害自己的声誉。对此,小平同志是怎样回答的呢?他说:“不要怕外国人说我们损害了自己的声誉。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才有希望。”又说:“前几年,我们不是对那几个搞自由化并且触犯了刑律的人依法处理了吗?难道因此中国的名誉就坏了吗?中国的形象并没有因此而变坏,我们的名誉还是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小平同志还说:“不要怕外国人议论,管他们说什么,无非是骂我们不开明。多少年来我们挨骂挨得多了,骂倒了吗?”“美国骂妈,造谣,没什么了不起。”小平同志这一系列谈话提出了这样几个观点:“第一,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形象,但不能放弃原则。不能以牺牲国家主权为代价去换取什么“开明”。而西方国家的真正目的,是要我们放弃社会主义,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这样的“开明”,我们当然不能要。第二,中国当前最高的利益是安定团结。因此,维护中国的形象,首先是要维护安定团结的形象。有了安定团结,也才谈得上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也才谈得上改变整个国家的形象。第三,因为走的道路不同、政治立场不同,美国和西方国家的舆论经常都在骂我们,如果因为有人骂,我们就动摇了,就不敢干了,那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了。所以只能是你骂你的,我干我的。实践已经证明,小平同志的这些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的形象既可以因为我们的工作做得好而越变越好,也可能因为我们工作上的失误而受损。所以,要维护中国的形象,做好自己的工作也十分重要。我们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地、准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尽最大努力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力求不犯大的错误。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维护社会治安,防止一切重大事故发生。对于有损于国家声誉的违法活动(例如偷渡、走私等),一经发现,就要坚决制止,严厉打击。

对于外宣工作来说,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切实防止宣传上的失误。对于有损国家形象的事情,要严格把关;对于应该公开报道的,也要采取慎重态度,尽量减少其消极影响。同时,对海外舆论也要注意引导。

树立和维护中国的良好形象,关系到中国的发展和前途,也关系到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前途。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和领会邓小平同志有关树立和维护中国形象的一系列论述,为让世界了解中国,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做出更大的努力。

标签:;  ;  ;  ;  ;  

论邓小平的中国形象观_中国形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