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妇科护理中安全隐患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_肖玉兰

分析妇科护理中安全隐患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_肖玉兰

安徽省泾县医院;安徽泾县242500

[摘要] 目的 探讨妇科护理中安全隐患的现状及对策。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现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护理中,针对常规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 妇科;护理;安全隐患

由于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导致患者投诉率、媒体曝光情况越来越多,医疗纠纷严重影响、困扰着医院的发展与生存[1]。因此,扫除安全隐患,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减少医疗护理差错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针对常规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50例妇科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旨在探讨该护理措施的积极影响。现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两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2.47±3.05)岁。对照组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33.87±3.12)岁。统计学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1.2.1现状分析 目前,妇科护理中存在以下问题:①机械损伤。由于护理人员护理不全面,致使出现轮椅碰撞、患者摔倒等对医院的楼梯、走廊等造成机械性损伤;②护理人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理人员学习、沟通、处理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较弱,护理工作不规范,致使患者产生不满;③护患沟通问题。随着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护患间沟通较少,致使护患间矛盾发生;④医疗用药及设备不充足,使得患者治疗受到拖延,导致护患纠纷。

1.2.2 处理对策 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制度,比较护理改善情况。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健康讲解等,观察组针对常规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其具体内容如下:①对护理人员实施定期安全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及安全意识,避免纠纷,确保护理安全进行;②在患者术后无法灵活活动时,护理人员需协助其下床以避免磕碰,地面湿滑有杂物时,需及时清理等,以避免造成机械损伤,从而引发安全隐患;③对护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培养尖端、高素质人才,使其熟练掌握护理技巧,采取考核制度,提高护理质量;④积极与患者沟通,向患者讲解安全知识及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自身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治疗依从性,避免医患纠纷。⑤保证药品处于充足状态,确保器材及药品随时可应急;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尊重患者的权利,护理人员的语言行为需讲究感情、原则、场合,掌握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使其感受到临床护理的重要意义。

1.3 评价标准 ①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汉化版(WHOQOL)[2]从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4个维度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②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该问卷共计100分,并分为3个层次,非常满意:评分≥95分;满意:80-94分;不满意:<8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6.27±2.15)分,高于对照组(77.21±1.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98,P<0.05)。

2.2 满意度 观察组非常满意12例,满意13例,总满意度为100.00%(25/25),对照组非常满意6例,满意11例,不满意8例,总满意度为68.00(17/25);两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292,P<0.05)。

3 讨论

妇科的护理工作服务性质较强,但由于近年来患者期望值逐渐增加、医疗技术水平发展受限、患者病情具有不可预知性、患者情绪的复杂性等因素,使得妇科护理工作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导致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变大、作息时间不规律等,最终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严重影响了服务工作进行[3-4]。因此,减少安全隐患,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针对常规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治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针对存在的安全缺陷采取相应的对策,从护理安全教育、减少杂物、机械损伤造成的隐患、加强患者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水平等方面着手,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及意识,以优质的服务态度,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可有效拉近护患间的距离,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以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需求,有利于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在患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向患者讲解安全、健康知识,利于促使患者了解疾病知识,获取患者的支持与信任,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安全;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可促使在减少护患纠纷的同时,维护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5]。

综上所述,在护理过程中,积极寻找可有效解决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对策与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而利于减少医护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马秀华.妇科护理纠纷影响因素及护理效果评价[J].贵州医药,2017,41(7):780-781.

[2]应添苗,黄忠怡,唐益娟,等.妇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34(2):164-166.

[3]庄君.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临床护理措施[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9):872-873.

[4]林翠红.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3):388-390.

[5]杜海英.妇科门诊患者护理特点及管理对策[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5):775-776.

论文作者:肖玉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下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9

标签:;  ;  ;  ;  ;  ;  ;  ;  

分析妇科护理中安全隐患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_肖玉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