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江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定位_可持续发展论文

江苏沿江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定位_可持续发展论文

江苏沿江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沿江论文,江苏论文,取向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城市群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被人们认为是中国最大的、自然和社会条件良好、经济发达、城市形态合理的城市群,有可能成为世界第六个大城市群。江苏沿江城市群作为其一翼,依托实力雄厚的产业集群、繁荣活跃的内外贸易、以及日益扩大的与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正努力在跨世纪的历史时期实现新的跨越和腾飞。但是,与迅速发展相伴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和长远的时间量度内,这一城市群能否在规模增大、结构优化、形态和功能演进上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任务,江苏沿江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取向,既要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又为未来城市发展保留和创造必要的条件,实现高度发达的现代化。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为引玉之砖。

1 江苏沿江城市群的发展特点

本文所说的江苏沿江地区,是指习惯上所称的苏南和苏中地区,即太湖平原北部、里下河平原南缘以及宁镇丘陵地带。这一地区的土地面积为48301Km[2],1996年末总人口3859.05万人,共有省辖市8个,县和县级市36个(其中县级市26个),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城市群。应当说,这一城市群的生成和发展,在中国具有典型意义。与国内其他地区城市群,例如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环渤海湾城市群、四川盆地城市群相比,有其独特之处。

(1)人口和产业经济高度密集。与城镇密集分布相关联,江苏沿江地区的人口密度高达799人/km[2],而城市的人口密度更高达2612人/km[2]。与此同时,这一地区具有较高的经济密度,1996年平均每平方公里的GDP产出达到929.28万元,其中城市达到4921万元。人口和经济的集中,为城市群发展的程度和规模奠定了基础。

(2)乡村经济较为发达。1996年区域内全部工业总产值9522.74亿元(当年价),其中市、县属工业仅占36.4%,而乡镇办工业占32.9%。特别是苏锡常地区,市、县属工业仅占27.2%,而乡镇办工业则达到38.7%,使这一地区的城市化形成独特格局,即与工业经济的就近扩散和有机集聚相一致,形成中等城市与密集的小城镇相并举的空间布局。

(3)与区外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江苏沿江城市群与近代以来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血脉相连,并通过长江、运河和铁路、公路干线,与全国各主要经济区相沟通。1996年沿江8城市批零贸易销售总额1943亿元,分别占区域和江苏全省总量的44.6%和37.3%;对外贸易自营出口总额95.17亿美元,占省内各市总量的91.9%和江苏全省总量的72.5%;接待境外旅游人数81.26万人次,占江苏全省总数的97.1%。这就决定了这一城市群具有较为完善的对内对外经济交流和服务功能。

(4)港口设施具有较大优势。长江江苏境内段全长300多km,江海相接,沿江四个主要港口南京港、南通港、镇江港、张家港,共有码头泊位15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9个,分别占江苏省属港口总数的83.3%和66.1%;港口仓库容量21.17万t,堆场容量443.56万t,分别占江苏省属港口总能力的81.0%和76.0%;1996年货物吞吐量9501万t,占江苏省属港口总量的85.7%。如果加上江阴黄田港、常熟浒浦港、大仓浏河港、泰州高港、靖江新港等港口,沿江港口的集装、换装、转口运输的优势,是国内其他内河港无法比拟的。这使江苏沿江城市群形成以港兴市、口岸与腹地相衔接的城市形态。

2 江苏沿江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初的10~20年内,江苏沿江城市群依托上海这一国际化大都市的崛起,将会发展成为实力雄厚、功能齐备、足以跻身世界前列的城市群落。然而,由于这一地区的现代化属于后发类型,内生动力较为薄弱,再加上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分割封闭,城市功能的发挥受到压抑,其成长发展还受到各方面的制约。特别是在以港深穗为极核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京津唐为极核的环渤海湾城市群、以重庆为极核的长江上游城市群、以武汉为极核的长江中游城市群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江苏沿江城市群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机遇,突破制约,增强吸引和辐射能力,将不仅不能保持优势地位,很好地发挥自己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且有可能受到竞争的抑制,失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条件。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土地承载负荷过大

江苏沿江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是历史形成的。1996年末,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为1251.6m[2],如果剔除水面面积则不足1000m[2],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在全国各经济区域中居于最低水平。近几年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主要表现为各项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此外,农村住宅建设,违规占地、超标准用地的问题也相当突出。近年内,沿江各市的耕地大体以年平均0.6%~0.8%的速率减少,个别市某些年份的减幅大于1%。目前沿江地区人均实用耕地542m[2],已逼近联合国粮农组织90年代公布的人均耕地面积警戒线(531m[2]);其中南京、无锡已突破警戒线。值得注意的是,沿江地区耕地开发利用相对较为充分,无论是开发拓展面还是利用强度,都达到较高程度。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的建设必然大量占用平整肥沃的高质量耕地园地,而且农业用地后备资源不足,可供开垦和复垦的土地资源匮乏。而根据沿江城市群发展的要求,未来10~15年的建设用地将不少于2000~3000km[2],这还不包括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用地。因此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已成为制约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2 物质资源供给短缺

江苏沿江地区矿产资源稀缺,经济建设所需能源、原材料,除水泥和盐以外,几乎全部靠区外输入。例如,江苏煤炭的生产量仅为消费总量的29.5%,原油生产量仅为消费总量的11.7%。目前,这一地区的工业生产基本上还是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总量规模扩大,依靠要素投入增加,单位产出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比偏高的情况相当突出。以能源为例,1996年每亿元工业增加值的产出,需要消耗电力1781万千瓦小时,消耗煤炭1.28万t,消耗燃料油、汽油、柴油958t。就此而言,沿江城市如果不能进一步增强高效组织资源供给的能力,并调整产业结构,转向集约经营,由于资源供给不足而难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或者因为资源组织费用和消耗转移成本增大,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偏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3 产业结构、布局趋同

上文已述及,江苏沿江城市产业经济高度密集,但这种密集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机集聚,即不是合理的集约型组合,而是带有结构雷同、布局重复的密集。由于体制的原因,长期以来国内城镇居民的消费基本上处于同一或相近的水平线,消费结构缺乏层次性和递进性。同样由于体制的原因,地区和部门之间互相分割,导致各地的工业产业特别是消费类产品的加工工业自成体系。一个集中的消费浪潮出现,大家竞相上项目,扩大生产能力;市场趋于饱和时,便转为设备闲置,生产收缩。江苏沿江城市工业,以及辖区范围内乡镇工业产业结构,包括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的趋同,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其它地区更为突出。据有关专家测算,苏南各市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在0.92以上,在产业分布高度密集、生产能力盲目扩张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市场过度竞争。加上区外和国外商品的大量进入,相对于商品可供量来说的市场容量有限,相应地,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产业成熟程度加快,企业效益为成本上升和价格下跌所抵销。

2.4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尽管近年来沿江各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比,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就区内交通来说,江苏沿江地区的水运交通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公路交通近年也有明显改善,但铁路交通相对落后,营业里程多年没有增长,客运量1993年以来呈逐年下降趋势,货运量基本持平。民航是江苏近几年发展较快部门之一,其中沿江的南京、常州、南通三站,营运航线、航班和飞机起降架次,分别占全省民航系统的88%~96%,客运量和货邮量比重达到95.8%和96.6%,但航运能力仅及上海的1/10。就城市交通来说,近几年加快路桥建设步伐,取得显著成绩,但相对于高度密集的人口和经济质量而言,人均拥有道路里程、面积等指标,距离现代化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与城乡民用车辆拥有量,特别是小汽车、摩托车、助动车的大幅增长不相适应。就邮电通讯来说,电信事业超高速发展构成近几年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居民住宅和公用电话普及率以逐年翻番的速度提高。但是反映现代信息处理要求的网络通讯,目前基础设施欠缺,传输能力低下,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高速传输的社会需求急剧增长,今后几年这方面的矛盾将变得突出。此外,目前城市输配电、供水、供气也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所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城市功能的发挥。

2.5 生态环境状况堪忧

环境不仅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人类本身的生存。目前江苏沿江城市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首先是大气污染,尽管目前工业废气、烟尘、粉尘的排放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但随着燃煤量增加,机动车辆密度提高,以及大气自净能力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量呈较强的增长势头,降尘和酸雨频率增加,因空气污染而导致城市居民的呼吸道疾患明显上升。其次是水污染,目前城市工业废水经处理而达标排放的比率一般达到70%以上,但乡镇工业的污水排放情况严重,加上农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排污总量增加,污染源由点向面扩散,城市周围大部分水体质量在Ⅲ类以下,京杭大运河污染和太湖富营养化的问题突出,已经危及城市居民饮用水。在以“江南水乡”著称的苏南一些城市,随着水环境污染和地表水总量的减少,已由富水转为水质型缺水。再次是固体废物处理,目前的情况是综合回收利用率低(<20%),处置方式落后,卫生填埋和危险废弃物的安全处理达不到要求,造成对大气、水体、土壤的二次污染,成为长远的环境隐患。最后是城市绿化,目前沿江各市的城区绿化覆盖率一般在30%左右,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均为6m[2]左右,不足国际城市通行标准的1/3,有4个城市甚至不足5m[2]。

除上述几点外,在江苏沿江地区,专业人才短缺,科技开发能力不强;工业化、城市化资金积累不足,面向社会筹融资的市场机制尚未开通;以及部分城市对外开放进展不快,经济国际化程度偏低等,也是城市群成长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3 江苏沿江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城市是由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人这几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复杂的运动系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不只是城市人口的集聚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它包含了人对环境的合理改造,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撑,社会经济的运行及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在这里,人的全面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经济社会的进步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改善是可持续发展的标志。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比单个城市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它实际上是多个城市、以及城市与农村、区域内部与区域外部的协同发展,以发展的公平性、协调性、持续性、效率性为基本目标。江苏沿江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至少有这样一些问题值得加以注意:

3.1 城市结构布局的均衡合理

城市群的发展必然涉及多个城市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的问题,特别是在人口集聚达到一定规模、城市形成一定密度时,合理调整城市结构布局,而不是任其自然生长,将有利于土地的合理使用,物流和能流的合理流转,城市建设费用的降低和“城市病”的防治。按照克利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城市体系依循均衡分布的规律,形成一定的等级结构和空间布局,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网络延伸,同时,市场作用和行政职能也从不同侧面影响城市的结构布局。事实上,现代城市的空间运动,除了商品的扩散外,还包括产业的集中、资本的流动、人口的迁移和定居,以及社会经济组织的决策行为。江苏沿江城市群的发展,必须考虑上海这一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和南京这一省会城市(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主导作用,规划形成2~3个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8~10个中等城市(50~100万人口)、25~30个小城市(10~50万人口)以及一批中心镇(5~10万人口)的结构体系。在空间布局上,以上海、南京为两极,以长江、沪宁铁路公路、宁通公路为横轴,新长铁路、京杭大运河为纵轴,形成相互联结、点网结合的区域分布。其中关键是要控制大城市和中心镇的发展,因为大型城市和集镇的建设成本和管理费用相对较高。同时要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经济有机集聚,由此推动中小城市的发展,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的集约程度。

3.2 城市基本要素的和谐协调

我国宏观的城市发展理论主要有三个代表性的论点,一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布局合理”论,主张改变解放前城市的畸型分布,重点由沿海转向内陆,通过大工业项目投资,内迁工厂,调入人才,扩大内陆省会和重要城市的规模;二是改革开放前期的“梯度发展”论,主要依循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城市发展的阶段性,重点开放沿海城市,建设特区城市,按照商品经济的要求,发挥地方对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三是进入90年代后提出的“协调发展”论,认为城市是由城市人口、社会、经济、文化、基础设施、信息和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主张按照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协调城市和城市体系的动态发展。事实上,城市可持续发展正是强调一种融合能力,其核心就在于城市诸要素的平衡匹配,从而实现社会活动、经济活动、载体功能、生态环境的和谐协调。目前以市、县(市)为单位分权加“分灶吃饭”的行政经济体制,隔断了城市之间的某些正常联系,一方面互相封锁,一方面盲目竞争,不利于整体协调发展。因而,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冲破原有行政管理体制的局限,在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口岸与腹地之间、中心城市与经济区之间,实现一体化发展,特别是要加强与上海的联系,在一定的宏观规划引导和政策调控下,做到产业合理分工、资源优化配置、市场统一开放、技术密切协作、人才互相流动。当前,可把以重点开发区为载体的产业基地的建设,以港口和站场为节点的交通枢纽的建设,以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的统一市场体系的建设,作为城市群要素综合协调、共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3.3 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建设

在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中,最重要的是不破坏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因为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是有限的,人们不可能无限地扩张自己对自然的控制权。城市发展也一样,不论是城市规模的扩大还是经济总量的增长,都是有限度的,不能盲目求大。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必须控制资源的消耗,特别要控制那些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减少过度消费和浪费;在环境问题上,则要大力控制污染源,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加强污染的综合治理和区域联合治理,推广清洁生产、清洁工艺,逐步实现污染物全封闭处理和“零排放”;同时加强太湖和河网的治理,促进大气、水的净化循环,塑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4 经济运行和社会组织的效率效益

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兼顾发展和持续。要实现发展就要增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的投入,而要保证持续则要维持总的资本存量不过多减少,甚至增加,问题最终归结为要以较少的资本投入获取较大的资本增殖和发展收益。就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必须坚持制度创新,建立具有更高运行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社会组织体制,通过合理流动、优化组合提高全部要素的综合生产率,在发挥人的素质功能的前提下,减少资本的投入和资源的消耗;坚持技术创新,通过科技成果的应用,减少耗费,降低成本,改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减少地区外劳动力的吸纳,减轻对资源和环境承载的压力;坚持生态创新,通过一系列绿色工程的实施,实现城市构造和经济社会系统的生态化,增强资源和环境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供给能力、支撑能力。无论是经济建设项目,还是城市改造、建设项目,都要有投入产出的分析、论证和核算。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中贯彻效率效益的原则,调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计算和征收“增值价值环境税”(资源税),用于资源节约技术、环境保护技术、废弃物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的开发应用,从而实现生产总值扩大与资源、环境成本抑制并行推进,实现沿江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  ;  ;  ;  ;  ;  

江苏沿江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定位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