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海绵城市可以调节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还能够防范突发暴雨洪水。因此,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需要在海绵城市理念的基础上考虑。对此,城市道路景观的建设非常重要,其也是城市环境的部分,具备高效率和安全等特点,让人觉得有舒服的感觉。本文探讨了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法。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法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将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生态平衡纳入设计理念中,建立海绵城市是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国当前所面临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进一步表明我国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因此,只有更好的将海绵城市设计与城市景观设计结合起来,才能有效解决城市地表水存储问题,减少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现象,进而促进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海绵城市理念概述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建设也逐渐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大量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海绵城市理念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海绵城市的概念就是城市要如同海绵一样,在应对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的时候,具有较高的弹性,在雨季时具有净水、渗水、蓄水以及吸水等功能,在城市需要时,还可以将水释放出来合理利用。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要按照生态优先的理念,将人工措施与自然途径充分结合,在保证排水防涝的基础上,实现城市雨水的净化、渗透和积存,促进生态保护和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同时,在建设海绵城市之中,要转变思想观念,以往的城市建设基本都是硬质化路面,在遭遇大雨的时候,主要依靠泵站和管道进行排水,末端集中和快速排出是主要设计理念。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排水要更多的依靠下沉绿地、雨水花园以及植草沟等绿色手段进行排水,以源头分散、慢排缓释为主要设计理念。
2 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法
2.1 城市绿色景观组成模块
基于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道路景观的设计应该要做到对自然的保护和最小限度的干预,对于建筑材料的低使用,所以在设计上需要几种方式。透水人行道是设计在马路表面的一种方式,雨水可以直接渗透到地下土壤。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可以让其具有渗透和排水的功能,能够补充地下水,快速排水也不会造成内涝,不影响交通。同样的还有吸水的功能,可以减轻排水道的压力。树池的设计,在道路景观的建设中,树池可以让树木的根张开的更大更深,也是道路景观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因为,行道树需要成长,对于土壤的要求也很严格,可以选择有很好吸水和排水功能的砂石土壤。种植可以选肥沃和过滤性比较好的土层。路缘石扩展带一般是软质土壤的景观区,在街道路边扩展形成,一般的形状都根据道路实际情况决定。
2.2 社区道路景观建设
道路景观设计不能仅仅注意马路边,还有社区内部的马路和街道,虽然不是那么吸引人注意,但还是需要建设和注意。减少小区街道的宽度,不是缩小道路的宽度,而是加大绿化的面积,缩小水泥或者柏油覆盖的宽度,让原本的土路出现,既能够防止暴雨出现的水涝,又加强吸水能力,街道附近的小气候环境都会变好,道路宽度缩小也会大大减少车祸的产生。利用多余的空间,可以使得雨水渗透更加快速。
2.3 生态林荫道景观建设
生态林荫道设计的目的是建立起有中央绿化带的形式,可以提高雨水的处理功能。但是目前的城市为了扩大交通的便捷性,主干道的设计很宽,大面积的不渗透地面,导致雨水难以下渗,也导致了城市的内涝。中央绿化带的设计宽度不能太小,最低不小于1.5m,同样,高度也不能太高,如果太高就破坏了道路景观的连续性,对司机可能造成影响,太低也会起不到防止晕眩的功能,高度控制在1~1.5m 左右最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计上,也要设置多重的绿化分隔带,在发挥雨水处理方面的功能的同时,也可以协调城市快速路与生活型街道之间关系,起到很好的分隔作用。
2.4 加强中央绿化带的建设,提高水的净化处理能力
加强中央绿化带的建设,提高水的净化处理能力。中央绿化带要设定的距离较宽,否则道路窄小又被大量的绿化占据,车辆通行状况就会因此下降,甚至导致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就违背了我们进行道路景观建设的初衷。对于绿化带的建设,相关部门应该给予统一的标准,比如绿化带内树木的高度不超过多少公分,间隔距离在多少范围内,这样不仅能提高城市的美观度,而且能够将绿化建设合理化,在进行水土涵养上也能做出更大的贡献。只有合理的栽培树木才能保障树木的合理成长,在净化水质上也能大大的提升。此外,还要加强林荫小路的建设,加强树木度种植和培养,加强排水系统的巩固。在树木挑选的时候还要选择容易成活的,并且能够吸收道路上的毒气,这样在净化水质上也能提供一点帮助,在海绵城市理念融入过程中也能减少障碍。
2.5 车道绿化带设计
在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中,道路绿地以及绿化带设计可以通过雨水湿地、生物滞留带以及下沉绿地的方式,其中绿化带通过生物滞留带方式,不仅可以对车道雨水径流实行科学管控,将雨水径流顺利输送到地下水中,同时还可以规范以及完善道路整体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中,要集中整理以及收集道路的基本信息,并且根据道路等级开展针对性设计。在绿带设计中,要遵照道路基础横坡小于纵坡的原理,对中心线基础径流起到截留作用,进而确保道路整体设计符合城市道路的建设要求。
2.6 行道绿带设计
在道路的整体设计中,道路绿带起到对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调蓄以及储水功能,进而实现对雨水的科学回收和利用。在设计人行道过程中,可以通过透水铺装的方式,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可以通过透水水泥和透水沥青路的方式,其透水设计要符合我国相关要求和标准。透水铺装根据材料可以分为碎石铺装、鹅卵石、嵌草砖、沥青混凝土、透水砖等。
人行道绿带设计主要通过树池结构的方式种植单排植被,对树池进行合理的布局,进而平衡以及完善整体结构。在设计过程中,要提高设置的进水口宽度、优化进水条件,在设置间距的过程中,要结合道路坡度进行合理调整。同时,还要对人行道基础设计进行优化,利用栽种植被的方式,对雨水进行有效截留,进而防止树池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进而对整体结构进行优化。
2.7 路测绿带设计
路侧绿带设计主要是对基础雨水进行续存,在设计路侧景观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草、灌木以及乔木相结合的形式,对植物缓冲结构进行优化,进而实现结构对于雨水的回收和利用。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综合考虑基础需求和周边结构,通过植物缓冲带净化雨水,在满足居民对路侧景观欣赏需求的同时,减少车辆噪音以及尾气干扰,保证设计的完整性。在选择植物物种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针对防污染、除噪音以及防粉尘的原则,通过合理的整体布局,对灌木和乔木进行科学设计和搭配,在实现色彩搭配合理的基础上,根据植物的季节变化进行选择,实现道路景观的舒适和美观,满足居民对景观的欣赏要求,对交通道路实现指引功能。
同时路面排水设计中,要通过生态排水的方式,将路面雨水汇入绿化带中,通过绿地对雨水实现回收和利用。同时,主管部门要将雨水灌渠与路面排水系统进行有效衔接,进而实现排水的顺利与通畅。
总之,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海绵城市理论也被重视并推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态环境的恶化。通过在道路绿化景观中的有效应用,为城镇居民打造了宜居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娟. 试述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24)
[2] 杜万里.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 智能城市. 2016(08)
[3]吴莹莹. 海绵城市理念在道路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探索[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6(05)
论文作者:杨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道路论文; 雨水论文; 绿化带论文; 景观论文; 理念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