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汽轮机厂实施ERP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东方汽轮机厂实施ERP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刘兴贵[1]2003年在《东方汽轮机厂实施ERP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文中认为东方汽轮机厂是一家典型的以制造业为主的大型国有企业,主要产品是蒸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等发电动力设备和舰用动力设备等。由于发电设备市场的变化,该厂面临着国内外同行对手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已经成为企业领导者们的首要课题。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其功能核心是将企业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和控制,为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水平、建立高效率的供应链、减少库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等方面提供有力的工具,并为高层管理人员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最终全面建立企业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正是基于这些原因,东方汽轮机厂决定实施ERP系统。但由于管理基础和文化等因素,ERP实施难度很大。如何保证ERP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是东汽管理层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针对这一课题,结合东汽实际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思路,用于指导东汽ERP应用实践,也可供国内制造业企业和其他ERP实施企业借鉴。

王铜安[2]2008年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型企业技术整合的架构与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SignificantTechnolog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简称STEM)的规模占到了装备制造业的叁分之一。STEM还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该类企业的新产品销售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远远大于其他行业。STEM在保障国家安全、解决就业等方面具有综合效应,它们是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的重要保障;是解决我国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我国STEM企业当前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对国外技术高度依赖,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以及国外企业的技术封锁。我国的STEM企业的发展确实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正是基于这样的大背景,本研究提出了针对STEM企业的研究选题。基于这样的选题背景,本研究对相关的理论进行了回顾与归纳。首先,对知识整合的概念及演进、知识整合的要素、知识整合途径、知识整合的框架等进行了细致的文献梳理。其次,借鉴了复杂产品系统(CoPS)的相关理论,对CoPS理论的框架进行了梳理,对比分析了STEM企业与CoPS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总结出了STEM企业的基本特征。最后,本文对技术整合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包括技术整合与知识整合的关系、技术整合的概念及演进、技术整合的研究对象、技术整合的研究视角、技术整合的过程与途径等。本研究认为我国STEM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实现对各种来源、各种类型的技术资源的有效整合;否则,利用高成本换来的国外技术会落入重复引进重复落后的死循环;同时,由于不能充分发挥国内的各类研发技术资源,会导致这些资源的逐步枯竭。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我国STEM企业技术整合的研究命题。本研究先后对浙江、上海、四川和陕西等地区的数十家STEM企业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研,共搜集到了19个技术整合项目的数据资料,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软件DEA Frontier对技术整合的效率进行了分析;其次,利用MATLABR2007对技术甄选进行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研究,得出技术甄选的预测支撑系统;再次,利用Ucinet6软件对企业技术体系所构成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实现对企业技术的测度;最后,利用Repast软件对STEM企业技术重构进行了复杂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基于以上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构建出了一个系统的、完善的技术整合理论框架体系;②总结出了技术甄选的影响要素,对影响要素的层次与技术甄选的关系进行了说明,从而构建出一个清晰的技术甄选影响要素的分析模型;③利用DEA的分析方法对技术整合的效率进行了一种多投入和多产出的评价研究;④利用神经网络的分析方法进行技术甄选的预测研究,构建了技术甄选的预测模型;⑤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提炼出了“并行式”、“广播式”和“邮局式”的叁种技术转移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应用环境和条件进行了分析;⑥利用复杂系统的理论和思想构造出STEM企业技术重构的理论模型,并使用复杂系统工具来仿真和验证。相对于技术整合领域的现有研究成果而言,本研究的创新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构建了技术整合的系统性理论架构。目前对于技术整合的理论研究在架构方面缺失比较严重。本研究通过对现有技术整理论的分析和归纳,利用企业实地调研的数据构建了STEM企业的技术整合理论架构。该研究必将对整个技术整合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极大的促进作用。(2)本研究所构建的技术甄选预测模型,不但具有理论创新性,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该预测模型构建了进行技术整合的要素分析框架,该框架完善了技术整合的要素分析的相关理论,可以指导企业分析技术整合与要素相关的问题。同时,利用已经训练好的神经网模型,可以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的技术战略决策做出支撑。(3)提出了叁种具有代表性的STEM企业技术转移模式。本研究构建一个技术转移分析的理论维度,并以这些维度为基准去建立一个技术整合的模式划分模型。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析,提炼出叁种具有普适性和鲜明特点的技术转移模式。这种对于技术转移模式的总结和提炼,无论是对于技术转移理论还是技术整合理论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创新性。(4)基于复杂系统视角,构建了技术重构的仿真模型。参照STEM企业技术重构的实际情况,本研究进行了理论抽象并构建出技术重构的理论模型。通过对模型关键参数的调整,不断加深对于该技术重构模型总体特征把握和局部细节的认识。该模型对技术重构的理论完善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对STEM企业的管理实践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胡类明[3]2004年在《东方汽轮机厂生产业务外包实施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业务外包是国际学术界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也是当今中国企业界一个时新的实践课题。生产业务外包在集中企业的注意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运营效益、重建企业价值链、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已经被广泛的认同并在实践中得到证明。作为中国汽轮机专业生产厂家、大型国有机械装备制造业的代表,东方汽轮机厂(简称“东汽”)在接受国际企业分包以及自身实施生产业务外包的尝试中取得了显着的效益。业务外包已经不仅是一个学术概念,而且是一种战略竞争模式。对于中国许多制造业企业,生产业务外包现在已经不是采用与否的问题,而是哪些应该外包和如何成功实施外包的问题。本文在对东方汽轮机厂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东汽资源约束、发展战略、生产运营和生产业务外包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运用有关现代企业供应链管理、组织管理、项目管理、外包管理的有关理论对生产业务外包的战略实施管理过程以及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构建了东汽生产业务外包过程模式图,提出将外包过程划分为外包准备、外包需求决策、承包商评估、外包项目管理四个阶段,对外包实施的每个阶段所包含的关键流程和实务运作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同时,对东汽外包管理组织模式以及风险管理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论文最后强调了东汽生产业务外包实施成败的关键要素,对东汽实施生产业务外包作了回顾性评价和前瞻性预测。本文对汽轮机企业、大型制造业企业实施生产业务外包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赵克非[4]2006年在《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制度再造研究》文中认为发电设备制造业是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性行业,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电力市场旺盛的需求,决定了发电设备行业在中国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国际发电设备供应商逐鹿中国市场的新的竞争环境下,加速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关系国家战略安全和企业自身生存发展。我国的发电设备企业与国际知名的发电设备企业在技术上和管理上存在较大差距,必须从体制和机制入手,对我国发电设备企业国有企业制度进行再造,提高我国发电设备行业国际竞争力,这是加速我国发电设备行业发展的紧迫需要。 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哈动股份”)是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以哈尔滨“叁大动力”(电机厂、锅炉厂、汽轮机厂)为基础,经股份制改组成立的。哈动股份是国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发电设备制造商之一,也是国内目前唯一同时具备生产、销售水电、火电、核电主机及电站配套辅机并承揽电站工程总包和服务项目的资产一体化企业。对哈动股份企业制度再造进行研究,对中国发电设备企业及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论文以企业的产权结构理论、法人治理结构理论、组织变革理论和激励理论为基础,以提高哈动股份的绩效和整体竞争力为目的,对哈动股份的产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组织机构、激励与约束机制再造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 论文首先对哈动股份制度再造的历史背景、意义及相关基本理论做了系统的概述,为哈动股份公司制度再造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其次,对美国、法国、意大利等的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进行了概括和分析,提出了国外国有企业制度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对美国GE公司、国内的上海电气集团和东方电机集团的制度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阐述了哈动股份股权结构现状、法人治理机构现状、组织机构现状和激励与约束机制现状,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了哈动股份产权再造的近期和远期的目标,对企业产权结构和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理

司徒渝[5]2012年在《基于创新体系的德阳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型信息化平台研究》文中指出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制造业突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必然是网络化、全球化、虚拟化。四川德阳作为“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形成了以东方电气集团、二重集团为龙头,带动1470余家配套企业集聚发展格局,成为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集中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对于德阳装备制造行业来说,大型企业资金雄厚、研发团队强大,一般都是先进技术的开发者与引导者,信息化平台在大型企业应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但是多数中小企业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信息闭塞、技术相对落后、人才匮乏、资金短缺等,企业之间的需求信息共享、资源利用和技术交流存在困难。目前,德阳大多数中小企业是大型企业的零部件供应商。产品设计过程中供应链的上下游之间需要连接,进行协同。整机厂与配套厂产品设计的交流主要是以配套原件为基础进行实物装配。这严重影响产品开发的进度,不仅延长了开发的时间,而且增加成本,使得整个德阳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速度不快,在全球化的竞争下没有优势,迫切需要提升德阳装备制造行业整体信息化水平。中小型企业的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成为必然趋势。论文首先对德阳大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协同设计、敏捷制造、在线服务等技术应用现状进行了广泛调研,针对德阳装备制造业实际和未来发展目标,提出立足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德阳重装产业集群生产性服务型信息化平台,理顺产业链,形成具备德阳地域特色的重装产业集群生产性服务型信息化平台理念和架构体系;提出制造企业集群数字化协同设计、敏捷制造、协同服务理念,建立动态工作流模型,它既可以是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立项——产品设计——产品制造——安装与调试——销售——售后服务——工作运行——报废),也可以是某几个工艺流程(如工序外委);基于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技术,强化中小型企业集群之间信息软集成,形成德阳重装制造企业联盟,实现同地实时和异地异步信息集成,支持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链包容性和扩展性增长;按照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思路,提出创新服务模式,使得平台中的每一个资源(企业、部门或设备)在不同项目模型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可能同时承担着不同的任务,进行相互协调与数据管理;建立协同创新体系和机制,实现科研院所和制造企业集群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提供在线远程设计制造管理技术支持和服务咨询、维修诊断;借助信息化平台创新人才教育与培训服务模式,提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协同创新能力,为德阳重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最后介绍了德阳重装产业集群生产性服务型信息化平台初期建设成果,并对德阳重装产业集群生产性服务型信息化平台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1]. 东方汽轮机厂实施ERP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D]. 刘兴贵. 电子科技大学. 2003

[2].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型企业技术整合的架构与机理研究[D]. 王铜安. 浙江大学. 2008

[3]. 东方汽轮机厂生产业务外包实施过程研究[D]. 胡类明. 电子科技大学. 2004

[4]. 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制度再造研究[D]. 赵克非.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5]. 基于创新体系的德阳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型信息化平台研究[D]. 司徒渝. 西南交通大学. 2012

标签:;  ;  ;  ;  ;  

东方汽轮机厂实施ERP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