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之美”:“新艺术教育”1的思考与探索_艺术论文

“成人之美”:“新艺术教育”1的思考与探索_艺术论文

“成人之美”:“新艺术教育”的思考与探索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之美论文,新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艺术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呈人之美”;艺术教育则是让每个人通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成为幸福完整的美好的人,是“成人之美”。在学校生活中,艺术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它不仅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且使学校生活张弛有度、充满活力。新教育实验倡导的“新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职业艺术家,不是选拔与培育艺术尖子,而是注重儿童天性的自由发挥,注重培养具有艺术欣赏力、艺术精神、艺术思维和健全人格的人;其宗旨是让学生体验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成就幸福完整的人生。多年来,新教育实验在“新艺术教育”的课程、教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新艺术教育”的一些基本原则。

      一、思考:“新艺术教育”的三大原则

      (一)“新艺术教育”必须人人参与,舒展个性

      我们认为,艺术是人的基本需要,人人生而有艺术的欲求。正如我国著名艺术教育家丰子恺所说:“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故艺术非专科,乃人所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而知之也。”[1]

      艺术属于每个人,艺术造就一切人——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我们主张从尊重每一个生命出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师生既能享受艺术精神的普照,又能感受不同门类艺术的滋养,各尽其能,各显其能,直至生命花开。

      我们认为,在没有确定一个人的天赋前,将孩子塞进某个培训班里,很可能是对其天性的窒息;一个通过培训班提前获得一些技艺的孩子,又可能成为一间教室里真正有天赋的孩子的“天敌”,他往往会剥夺其他孩子平等展示天赋的机会。人人享受艺术,人人活出艺术,才是新教育的追求。

      在内蒙古罕台新教育实验小学,一年级的所有孩子都能充分获得艺术熏陶:口风琴、唱歌、绘画、舞蹈……它既不是少数天才孩子的专利,也不是个别家庭富裕孩子的特权,艺术生活成为所有孩子日常的生活方式、生命形态。人人享受艺术与让有天赋的儿童得到特别的教育,两者高度统一。

      (二)“新艺术教育”必须立足生活,吻合节律

      生活与生命是“新艺术教育”的两个重要主题词,“新艺术教育”应该实现艺术、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

      立足生活,是指必须强调艺术的多样性和区域性。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样式,“新艺术教育”要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必然要将地方的文化艺术形式作为有益的补充和延伸。如新教育实验江苏海门实验区的“海门山歌”课程,把海门地方文化元素注入校本艺术课程,既弥补了艺术教材内容不足的缺陷,又满足了孩子们了解多种艺术形式的需要。

      立足生活,必须让校园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这些美好的事物,可以是我们精心选购、布置的艺术品,也可以是孩子们亲手创作、摆放的作品。这些美好的艺术陈设,进一步塑造出我们富有艺术品位的生活,生活和艺术教育相得益彰。

      与此同时,“新艺术教育”应该从儿童生命的需求出发,与他们的生命节律相吻合。一方面,应该吻合儿童每天学习生活的节奏。要根据脑科学等相关研究成果,合理安排艺术教育和非艺术教育的时间,让儿童的学习过程既充沛饱满,又张弛有度。另一方面,我们要了解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对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的不同需求,对其艺术潜能进行适宜与适度的开发,使艺术教育的开展与生命的成长相匹配,逐步实现两者的同步对应和互动,既不阻碍成长,也不拔苗助长。

      为此,我们主张基于艺术和生命的特质,构建综合的、全息的、阶梯式的艺术教育方式,让多种艺术形式通过教育的手段,发生“化学反应”和“质变”。当艺术教育和学校生活、师生生命发生深刻共鸣时,教育生活就会变得幸福完整,生命也就实现了诗意的栖居,成为一种艺术的存在。

      (三)“新艺术教育”必须学科渗透,走向综合

      我们认为,艺术教育应该渗透在教育生活的所有时刻、所有地方、所有课程中,它不仅体现在美术、音乐等艺术科目中,也在其他学科中实施。美国纽约市教育理事会曾经实施过一项叫做AGE的计划,即“普通教育中的艺术教育”。这项计划的实施结果表明:艺术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它对学生学习各种基础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各种艺术形式应该综合在一起。“如上生物课时,可用绘画的方法来学习,画鸟时,就让学生了解鸟类;在上植物课时,可以教学生摄影;在上历史课时,则用戏剧来让学生了解历史等。他们认为,对那些本来比较枯燥的知识,艺术能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反过来,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学生又学到了艺术,真是一举两得”[2]。

      我们力图打通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壁垒,使艺术课程向其他学科渗透,让任何一门课程都可能成为艺术的课程。如新教育晨诵课程就是一个从语文学科向音乐、美术等学科渗透的课程。它结合当下情境,精心选择诵读的诗歌,通过经典的内容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通过音乐增强学生对诵读内容的体验和领悟,通过精美的PPT图片展示诗歌的美好意境,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幸福、明亮的精神生活。

      二、探索:让“新艺术教育”“成人之美”

      (一)“新艺术教育”的课程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艺术课程的设置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设置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分科课程,如美国研制公布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包括四门艺术学科: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澳大利亚制定的《全国课程规划》中包括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媒体艺术五种艺术形态。另外一种是设置综合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各门类的艺术课程。

      在我国,音乐课和美术课是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单独的综合性艺术课程一直少见。2001年,教育部同时公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下,“新艺术教育”对美术、音乐两门分科课程和综合艺术教育课程都进行了一些探索。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分科课程所采用的艺术形式相对单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功能与作用单一。

      1.音乐课程

      目前,我们在音乐课程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如海门实验区研发的百首名曲欣赏课程,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不同音乐类型的风格特点,遴选出一批世界名曲,充分运用视频、录音等各种现代教育科技手段,通过聆听、演奏(唱)、解析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有规律、有体系、有兴趣、有质量地走进音乐。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通过学习完整的音乐课程,懂欣赏、会表演、能理解,并至少会演奏一种乐器。

      2.美术课程

      美术,也称视觉艺术,它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书法等,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它还囊括了摄影、影视、动漫等新兴视觉艺术门类和形式。我们认为,美术课程的探索应该朝着创作、欣赏、文化三大领域齐头并进的方向发展。目前,我们主要开发了百幅名画鉴赏课程,通过欣赏、评述、创意性临摹等多种手段,让学生进行赏析,“叫醒”儿童的眼睛,开发儿童的想象,帮助他们获得观察、理解、创造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实现由“入画”到“出画”的转变。

      3.综合艺术课程

      综合艺术课程是指基于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通性,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课程进行整合,使学生形成关于艺术的整体性认识的一种课程。这些年来,新教育实验一直致力于研发综合艺术课程,如由新教育研究中心研发的读写绘课程、由海门实验区研发的电影课程和名画名曲欣赏课程,由新父母研究所研发的口头作文课程等。

      新教育读写绘课程是一个跨越了美术、语文两大学科的综合艺术课程,专为4岁~9岁儿童开发。它是指师生共读绘本故事,由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复述或改编故事,主要以绘画语言、辅以少量文字(或由父母代笔)进行记录的一种综合课程。它将阅读、情感、思维、表达整合为一体,是绘画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三者的集合,是儿童生命在特定阶段的完整讲述。其课程的呈现形式——写绘作品,是一个整合了图画、语言、文字的特殊作品。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它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个“故事”——模仿故事、原创故事,或者是生活的真实故事。在对结果的评价上,我们是把孩子的绘画作为解读孩子内心世界的一种载体,从颜色、线条等细节分析孩子的心灵世界,从而跳出对一般美术作品“像不像”的功利评价。

      新教育生命叙事课程是一个综合了音乐、美术、演讲、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具有强烈仪式感的期末庆典课程。生命叙事课程的最终呈现主要有三大部分,分别为班级叙事、生命颁奖和戏剧展演。班级叙事是指利用照片、音乐、诵读等形式,回顾一学期所经历的课程,以图文并茂的故事,总结呈现出教师、学生、父母等各方获得的成长。生命颁奖是指根据孩子在一个学期中付出的努力和所获得的成长,而给予相应名称的奖励。因为每个孩子都必然会有所成长,因此生命奖必然属于每一个孩子。戏剧展演是指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和阅读能力,在共读适宜的经典书籍后,创编、排练、演出一部戏剧。

      新教育电影课程是借助电影这一艺术媒介,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各种艺术能力的课程。如海门实验区研发的“大眼睛”百部影视赏析课程,精选各类电影,并通过艺术教学的形式予以呈现,引导学生在该课程中提高模仿表演、配音、剧本创编等各种艺术能力。

      (二)“新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

      教学形式单一、死板,是学生不喜欢传统艺术课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主张“新艺术教育”要超越教材,回到儿童中心,回到艺术本质,采取渗透式、合作式、主题式、现场式等教学方法。

      1.渗透式教学

      它是指打破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边界,在一门学科里采取包括艺术学科在内的多种学科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如数学课的平面、空间、线的概念,物理中精美的原子结构,都和美术紧密相关,若教师善加利用,那么,数学课将不枯燥,物理课将更生动,还能触发学生的解题灵感和思路。

      2.合作式教学

      它是指针对某一门综合艺术课程,多学科教师集体合作进行艺术教学的一种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在于打破学科教师的身份界限,使得艺术课不仅仅是艺术教师一个人上,也可以是几个教师一起上。其优点就是能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师的特长和优势,让各学科教师教学自己最擅长的那一部分,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当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呈现在活生生的课堂上,也可以体现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这个集体备课、合作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师之间互相学习的过程,能够积极、全面、有效地提高每位教师的艺术素养。

      3.主题式教学

      它是指通过确定主题(如亲情、友谊、公益、感恩等),由有关学科教师组织的一种艺术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最大特点是重点突出,主题鲜明,教师的自主选择性大,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大,也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如“亲情”主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和父母在一起的温馨画面——这是美术的呈现;可以让学生唱出对父母的爱——这是音乐的呈现;还可以让学生用肢体语言表演一段对父母的思念——这是舞蹈的呈现,等等。

      4.现场式教学

      它是指由班主任和艺术教师等组织学生深入艺术环境现场,让学生置身真实的艺术环境,开拓艺术视野和思维,触发学生的情感感受,提升艺术教学效果。如利用活动课时间,组织学生到艺术博物馆、音乐厅等进行现场教学。它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艺术课程的实施归根到底是需要课时来予以保证的。一般而言,艺术课时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计算:一种是课表里的课时数,一种是课表外的课时数。在目前课程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新教育实验倡导把题海战术的时间还给游戏,还给艺术,还给闲暇与自由,通过课表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和晨诵、读写绘课程等艺术教学的形式呈现出来,打破课表里课时数量的限制,获得比现行艺术课程多得多的课时数,且不会影响其他学科的正常教学。

      三、“新艺术教育”的评价

      目前,我国尚未推出完备的艺术教育评测标准体系。教育部2014年出台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建立“艺术教育评价制度”,包括“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学校艺术教育自评公示制度”和“学校艺术教育年度报告制度”等三项制度。

      “新艺术教育”的评价主要强调两点:

      第一,由于艺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特性不同,所以我们在评价时要特别注意不能抹杀艺术课程的独特性,要以艺术的方法评价艺术教育。如新教育生命叙事课程中的生命颁奖,就是这种用艺术方法进行的评价。

      第二,艺术永远没有标准答案,不能以量化的分数和可视的技能作为衡量艺术教育效果的标准。这样做表面上看是重视艺术教育,其实是把艺术教育推向死胡同,是“用艺术杀死艺术”。我们建议,要使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在艺术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性,注重他们在过程中的体验和表现,如艺术享受、身心愉悦等,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①本文摘编自作者在2014年7月14日举行的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四届研讨会上的发言,有删节。

标签:;  ;  ;  ;  ;  ;  ;  

“成人之美”:“新艺术教育”1的思考与探索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