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社会公共文明建设_文明礼仪论文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社会公共文明建设_文明礼仪论文

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 促社会公共文明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学生论文,文明建设论文,社会公共论文,行为习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使学生成为有公德意识的社会人,我校把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抓手,寓大于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教育内容扎扎实实的变为学生自觉的行为。通过坚持建章立制、明辨事理、指导行为、反复训练、评价激励的教育步骤,使学生在行为实践中不仅懂得该怎样做,更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坚持多年如一日的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在校生活的常规管理,抓好做人的底线,取得了实效。

一、将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在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我们循序渐进地确立养成目标,强化每一步训练。训练点分层进行,如:文明礼貌教育先从“热情礼貌对待每个人”做起,第一步要做到对待老师和家长有礼貌,会主动问好、道别;第二步要求做到对待为我们服务的工人师傅和来校的客人有礼貌,会主动问好;第三步要求做到“会说话”——会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礼貌用语。环境教育从“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做起,第一步要求个人做到服装整洁、位斗整洁:班级做到窗明地净、物品整齐;第二步要求个人做到书本皮干净,班级做到墙壁干净。规则教育从“规规矩矩做好每件事”做起,第一步个人做到一上下楼梯靠右行走,课间活动不追跑,班级做到课前预备排队上下楼安静有序;第二步个人做到书包拉锁随用随拉,班级做到午餐安静不剩饭菜。环境教育第一步要求做到“有痰不乱吐、把纸屑扔进垃圾桶”,第二步要求做到“见到纸屑弯腰捡起”。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我们注重训练和检查,注重行为的强化,使这些日常生活的习惯不仅促进了孩子们道德信念的形成,促进了班集体的人文环境,更形成了学校良好的校风。

二、开设“礼仪课堂”,丰富礼仪认知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公共文明建设,使宣传礼仪、呼唤文明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工程。我们崇尚文明礼仪就是为提升人的品位和修养,这是做人的基础,更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

“知是行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礼仪认知,我校开办了“礼仪课堂”。“礼仪课堂”注重把握三个原则:寓大于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原则和内在人格培养与外在行为训练辩证统一的原则。我们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每次一个专题,向学生宣讲礼仪知识,尤其注重行为指导,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礼仪人格和礼仪行为习惯。

我们开辟了“好形象需要仪表美”,“好形象需要行为美”,“好形象需要语言美”等系列主题礼仪讲座及涉外礼仪讲座。“礼仪课堂”丰富了孩子们的认知,这些知识,是课本上没有的,却是社会上需要的,更是做人所必需的。

三、“小手拉大手”,两代人共同成长,创设家庭文明的生活环境

学校教育长于言教,家庭教育长于身教,家庭影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以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形式发挥着特殊作用。我们在思考中感到,学校教育永远是处在大环境中的,是与家庭教育互动的,是相互影响的。今天的孩子们非常幸运的成长在相对稳定与进步的社会,他们对成人的世界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说“两代人共同成长”是新型社会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文明素质,是促进家庭教育的必然趋势。我们的责任不仅要提高学生自身道德素质,同时还要力求影响和带动家长,营造家庭的文明氛围,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这不仅是教育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基于此认识,我校开展了“牵手奥运、礼仪同行”——小手拉大手系列活动,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力求解决问题、指导行为。“我与家人共答题”,共同学交通安全知识,和家长一起做遵守交通法规的文明行路人;“我与家人文明看戏”,同看话剧,和家长共同做礼貌热情的文明观众;“我与家人共成长”的礼仪知识的学习,和家长共同做有素质、有教养的文明北京人。我们要求学生们将每一次的礼仪知识讲座讲给家长听,既考察了学生对礼仪知识的知晓情况,又影响带动了家长。一位家长是这样写的:“听儿子给我讲了关于乘车、走路、上下楼梯、乘电梯等一些生活细节中的礼仪常识,以前我并不清楚,是儿子给我补上了这一课。现在孩子既然告诉我们,并要求我们做出榜样,那我们就不能无动于衷,让我们跟孩子一起做一个文明的行路人。”我们还请来了绿色啄木鸟组织创始人王涛先生,为学生和家长进行“杜绝陋习文明生活”的亲子讲座,指导大家学习公共场所中的文明礼仪——“如何接听手机”、“如何在拥挤的车上避免冲突”……孩子们和家长在互动中体验文明生活的快乐。

“礼仪课堂”和“家长学校”互动相融,改变着家长的生活陋习,促进着家长的文明观念,形成两代人共同成长的局面,这也是我们为促进城市公共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所作的小小贡献吧!

四、在社会实践体验中,感受文明人的快乐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文明礼仪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使教育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而真实性、有序性、参与性、有效性的实践活动,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在规则教育中,我们将课堂搬到社会,老师带领学生到十字路口,认识过马路的红绿灯标志,并带领学生练习过马路;在礼仪教育中,开展了“让食、让路、让座”的“三让”活动,孩子们把第一口饭菜夹到家长碗中,出入门时让长辈和他人先行,乘坐公交车让老幼病残孕先坐,把关爱送给周围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将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渗透到每一次实践活动中,为城市公共文明建设作贡献。每年国庆前夕到天安门观看花坛美景,同学们在广场上捡起游人们扔的烟头、纸屑,用“弯弯腰留下一片清洁”的行动,赢来中外游客赞誉的目光;游园时做到排队不争抢、不毁坏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午餐后“人走地净”已成为共同的行动;观看演出时从进场到离开除了热情的掌声听不到说话声,看不到中途上厕所走动的人;乘坐电梯时,学生们整齐的右侧站立,成为公共场所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迎奥运的热潮中,我们开展“小手拉大手,志愿迎奥运”的系列宣传活动。在王府井大街举行的“牵手奥运、礼仪同行”活动中,孩子们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地宣传倡议,400余名中外游人纷纷在宣传板上签名、留言,他们发出“观校尉风采,与北京同行”的感言;“排队推动日”的活动中,学生和家长在长安街上手持“文明乘车、方便你我”,“遵守秩序、排队候车”,“好形象、好榜样”的宣传牌,维持站台秩序:在王府井北口,学生们身披“文明礼仪小使者”的红色绶带,手持“珍爱生命、请文明出行”,“保安全、请走斑马线”,“讲文明、请看绿灯行”的宣传牌,维持路口的交通秩序,劝阻闯红灯的行人;在西单商业街和王府井步行街,孩子们开展呼唤文明、杜绝陋习的“禁痰”宣传活动:在东单路口“世界地球日”的宣传活动中,同学们身穿用废弃物制作的环保服装,向行人发放宣传单和布袋,宣传环保理念,倡导环保行为。近两年中,我校已有近500人次参加“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社会实践宣传活动。“小手拉大手”影响了社会,收到良好的反响和效果,做文明的社会人,为社会文明作贡献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了孩子们的成长。

我们在不断实践中深切感受到: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与公共文明建设,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塑造人的品格,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的,有文明素养的社会人,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任重而道远的社会责任!

标签:;  ;  ;  ;  ;  ;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社会公共文明建设_文明礼仪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