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县第三初级中学 蒲君丽
摘 要: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是我国中小学生语文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将直接提升整体语文的教学水平。然而目前在初中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花费了大量时间,但学生收效甚微,效率极低。针对目前我国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导致效率低的诸多问题,研究了实现初中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加强阅读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知识理解能力。初中语文相对于小学更加深奥,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阅读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但是阅读不能仅仅靠量的积累,如何高效的阅读才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内涵,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提高教学能力也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以严肃、高高在上的形象出现在课堂上,很多学生往往因为害怕教师而不敢积极地回答问题,更别提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和看法了,这样无形之中就会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而新课改则强调教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一种和谐、快乐的阅读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教师不再是一名高高在上的领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挥者。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有什么新的观点和想法可以随时提出来和师生共同讨论,不但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以“春”为例,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导入:“大家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学生大声回答:“朱自清。”接着教师又提问:“有哪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一下朱自清?”这时有的同学就提出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还有的同学提出他是著名的散文家,代表作有“背影”“匆匆”等,在这种快乐的氛围中,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二、课中强化语言理解训练
正如前文所说,在语文阅读过程中,比数量更加重要的是质量。那么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如何提高阅读的质量呢?高质量的阅读不仅能够加强语言理解的能力,更能透过文章的表层看到其本质,从而领悟到更深层的知识。那么我们要如何提高阅读的质量呢?首先,在正式阅读文章之前,教师就可以就文章的主旨、线索或者有趣的观点进行一系列的提问,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例如我们可以从一篇文章的题目入手,让学生猜测这篇文章的故事。从文章的故事入手,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如此,学生便会带着验证、探索、追寻的心去感受这篇文章。在阅读完毕时,在教师也应当告诉学生,通过阅读本篇文章,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提高自身哪方面的能力,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阅读才能更加高效等,使阅读不仅仅停留在文章本 身,更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而且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是促进语文教学工作顺利完成的关键。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从多让学生做笔记和摘抄方面展开。学习笔记不仅止步于学生对文章肤浅性的理解层面上,更应该深入到对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人物的理解层面上,并且做出准确的记录。让学生在阅读中都能做到得心应手,提高阅读效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也只有做到了对文章写作背景以及文章中人物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文章的情节走向。摘抄是通過阅读将其中的精华部分摘抄下来,并且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这也是好的阅读习惯,对一些优美的段落可以背诵下来,作为知识的储备。
四、引导学生博览群书
所谓阅读,则应该要求学生群阅,有了极为广大的阅量,学生知识面大大提高,对于文章的理解也就不成问题。基于初中生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因此,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多进行阅读。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笔者以往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领导学生组建班级阅读时刻,要求学生在课上带上自己最喜爱的书本进行阅读。让学生博览群书是笔者的教学理念,因此,成立读书时刻是笔者认为很有必要的一件事,笔者要求学生能够一周看完一本图书,并且将其中自己认为不懂亦或是不理解的地方能够用笔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标注出来,而笔者则会在每天的课上抽些许时间为学生们进行解答,以此来实现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更好提高。与此同时,笔者也会要求学生在课后能够进行广泛的阅读,当阅读量上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则有了很大的提高,高效的閱读教学课堂自然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五、读写结合提升阅读水平
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主,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则是从很多方面入手,比如不仅仅只是阅读课文,还需要把读后感写出来。因为阅读是写的基础,写观后感是阅读的升华,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读后感可以深化学生的阅读情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另外,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多阅读,多写读后感,在揣摩作者的心灵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比如在教学“乐巨人贝多芬”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取一个角度去写读后感,可以写自己阅读文章后的启发,也可以从作者的人物形象等方面去写,比如说贝多芬是怎样的人,他的故事给我带来哪些启发,我以后要怎么做等等。其实无论是从那种方式教学,目的都是让学生对课文再次熟悉,并且有更深层次的体会,最终引起情感的共鸣。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紧紧抓住学生这一主体,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交流,在读后进行反思,反思中通过写来拓展应用,这样的阅读才会是高效的阅读。
参考文献
[1] 罗昌银. 试论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的对策[J]. 读书文摘, 2017(2).
[2] 刘淋. 试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中的策略与研究[J]. 新课程(中学), 2016(2).
[3] 曹红霞. 如何构建初中语文自主性阅读教学高效课堂[J]. 教育, 2017(3).
论文作者:蒲君丽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学生论文; 高效论文; 文章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能力论文; 语文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4期论文;